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史記》讀後感心得多篇

《史記》讀後感心得多篇

《史記》讀後感心得多篇

《史記》是漢代司馬遷所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説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既是中國偉大的失血著作之一,又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文學經。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史記》讀後感心得,歡迎閲讀!

《史記》讀後感心得1

聽過《史記》的人應該都知道,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寫出了一部鉅作——《史記》。

司馬遷是個飽學之士,他在接受宮刑之前,一直生活得平平淡淡,説不上幸福也説不上悲慘,小日子過得舒坦,如果沒出意外,他將一直是一個小小的史官,一直到老,到死。

可命運註定不會讓他平凡下去,於是,命運派來了他的使者——磨難。在他四十七歲那年,他一生的轉折——“李陵事件”——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被判了死刑,有三種選擇:1、死。2、拿錢贖.3接受宮刑。在沒有錢的境地裏,為了完成《史記》,司馬遷選擇了屈辱地活下去。

很多人都説,四十七歲是司馬遷一生最痛苦的一年,我不否認;但同時,這也是一種選擇:是繼續屈辱的活下去,還是,在黑暗之後轉身,迎接光明。

但是,無可非議的,他的身份改變了,變成了一位不是太監的太監,男人的另類,以及文化人的另類。

然後,他的人生觀改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接着,他的金錢觀改變了,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改變了,他用手中的筆,將對自己的內心之中最真實的聲音抒發出來,那個作為男人,作為士大夫的司馬遷死了,但作為文化人的司馬遷卻獲得到了新生。

不知道為什麼,讀司光遷的傳記時想到了一句話“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上天幾盡折磨他,打壓他,但他並沒有放棄,所以,《史記》問世了。

不公的人生,卻打造出了璀璨的精神,這是多麼了不起啊……司馬遷成功了,他的名字家喻户曉,被我們永頌。可是,又有誰看到他身負黑暗,在數十年裏,歷經煎熬與磨難,只是因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呢?

鳳凰只有經歷過涅盤,才能獲得新生。人不是也一樣嗎?只有在經歷過苦難之後,才能感慨:原來我這麼強大。

我突然想起了魯濱遜,在什麼都沒有的境地裏,創造了生活27年的記錄,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只因為他挑戰了自己。

我會學着和魯濱遜、司馬遷一樣,挑戰自己,將自己的生命打造得更加璀璨。

《史記》讀後感心得2

《史記》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一直受到很多人們的喜愛。當然我也不例外,自我讀了這本書後,一直想寫一篇讀後感,可總是沒能實現。這次,有機會寫一篇,真稱得上盡訴心之所想。

從神話般的三皇五帝到建立奴隸制的夏朝;從遷都至殷的商朝中興到烽火戲諸侯的西周末年;從五國爭霸的春秋到七雄交戰的戰國;從統一中國的秦朝到休養生息的西漢,這三千年曲折的中國古代歷史,《史記》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將它們描述得更加精彩。不僅是我,凡是讀過《史記》的`人都會對它的情節念念不忘。

當然《史記》的魅力不僅在它那曲折離奇的情節,也在那些鮮為人知卻被它一一記錄下的故事。

人們只瞭解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博大思想,卻不知他一生過着流蕩的生活,未能安享天年;人們只知道那位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漢高祖,卻不知他晚年貪圖美色;人們只認識輔佐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卻不知陷害公子扶蘇,與趙高同流合污的李斯;人們只認識周朝的開國天子周文王,卻不知他曾經受過牢獄之災。我們對於這些人恐怕只知道他們的一面,卻不知另一面。但這卻被《史記》記下了,我們應感謝它,感謝它使我們全面瞭解了歷史人物。

然而,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書中所記載的古代聖賢,他們那種忍辱負重、頑強拼搏的精神。

周文王被拘禁,完善了《易經》;孔子終生困頓,編寫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創作了《離騷》;左丘失明,完成了《國語》;孫臏斷了雙腿,撰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流放蜀地,留下了《呂氏春秋》;韓非子被秦國拘禁,寫下了《説難》、《孤憤》;就連《史記》作者司馬遷本人也受過宮刑,但他寫下了《史記》這部歷史和文學鉅著。這種堅韌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史記》使我知人詳細,知事全面,也使我懂得了一種高貴的精神。它確實是本好書,無愧於“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個稱號。

《史記》讀後感心得3

假期裏我讀了《史記》。《史記》的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他很了不起,因為他記載了從大禹治水到漢武帝時期漫長的一段歷史。他告訴了我無數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有大禹治水,為民造福三過家門而不入;有昏君周幽王,為了討妃子的歡心,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國家滅亡……通過這本書,我看到繁榮的唐朝、殘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漢武帝……我彷彿真的看到了皇宮的奇珍異寶,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塵煙、漢武帝揮兵抗擊匈奴的戰陣場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曠神怡,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緊張,有的看着令人無可奈何……

在這本書裏,我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我覺得唐皇應該收集更多的書籍供天下閲讀一些來自統一前其他國家的書籍,不要那麼專橫,要心胸寬廣,能夠接納百家之言。精通習武的漢武帝應該瞭解一些鉅著,成為一位能文能武的好皇帝。再談談古代名人吧。例如扁鵲,他是多少人起死回生,巧診了多少個疑難雜症,挽救了多少在死亡邊緣上掙扎的老百姓。還有張騫出使西域,雖然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幾年之久,但是依然不忘自己出使所肩負的重任,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的交流。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的教育學家,他教育學生不是體罰,而是用禮儀道德規範他們言論和行為,注重因材施教,他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温故而知新,他還善於循序漸進地誘導人,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十分正直的人。

我最喜歡的是“卧薪嚐膽”和“懸樑刺骨”這兩則故事。“卧薪嚐膽”講述的是,越國和吳國發生戰爭,越國戰敗。之後,越王勾踐每天拿柴草當被氌。他還在吃飯的地方掛了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嚐苦膽的苦味,這樣來提醒自己不忘國恥……經過十年的的卧薪嚐膽,奮發圖強,最後打敗了吳國。

讀了《史記》,不僅豐富了我的見聞,還增加了知識,對我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讀書真好!

《史記》讀後感心得4

《史記》不但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住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園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比如説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

但史記上的敍述,讓我明白,其實刺客才是對君主最赤膽忠心的人。畢竟去行刺君王,功了會被周圍的衞士殺死,不成功更無生還的可能。真可謂是有去無歸。

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能與君主鬥智鬥勇的,還有那些有着頑強意志的説客。蘇秦是他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原先,蘇秦窮困潦倒,連家人們都嘲笑他,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他的理想,躲在房中鑽研《陰符》,練就自己論辯説理的功夫,用書中的道理去遊説君王,然後奔走於各個國家,終於讓燕文侯認同了他的意見和建議,將整個國家都託付給他,讓他去遊説各國,最終蘇秦成了六國合縱同盟的負責人兼六國的宰相。從而讓家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格外尊重。

説客要想做成功是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不但要遊走於各個國家,路途艱辛自不必説,而且費盡口舌君王也未必會聽,搞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很多人都退卻了,但蘇秦堅持了下來並獲得了成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抵得上人家的千軍萬馬。讓我見識到了一個人口才的力量和古人那堅持不懈的偉大。這樣令我受益匪淺的故事史記中還有很多很多,看了後讓我崇敬太史公的剛正不阿,仰慕這些英雄的雍容大度,更加喜愛古典文學中千絲萬縷的絕唱。

《史記》讀後感心得5

《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合上書,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深深震撼了我。

故事主要講的是君主周幽王整天吃喝玩樂,掠奪美女,根本無心管理朝政。大臣將漂亮姑娘褒姒獻給了周幽王,可褒姒整天悶悶不樂,從沒露出一絲笑容。幽王無論如何也不能博得褒姒的一笑,這時,有個叫虢石父的馬屁鬼,出了個餿主意:讓幽王把娘娘帶上驪山玩幾天,到晚上把烽火點起來,讓諸侯都來相救。果然,到了晚上,諸侯們看到烽火突起,火速趕來。可大家趕到鎬京,才知道這只是一場遊戲。褒姒見大家亂哄哄地白忙了一場,果然覺得有趣笑了一笑。不久,西方的犬戎真的入侵鎬京。幽王趕緊派人點燃烽火向四方諸侯求救,但這次大家以為這也只不過是一場遊戲,都不相信。於是,犬戎大隊人馬搶走美女和許多金銀珠寶,才退兵回去。結果損失慘重,幽王也被殺死了。

這個故事,我不禁為幽王深深歎了一口氣。我突然想起了《狼來了》這個故事,那個放羊的孩子不也像周幽王一樣先是撒謊説危險來了,惹得邊上的人們都帶着道具前來相救,最後才發現白來一場。到危險真正來臨時,人們也就不相信他了,最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還賠上了性命。

在生活中也一樣,如果你撒謊了,那麼你就失去了人們的信任,也失去了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質——誠信。如果你想講誠信丟失,只需隨便撒個謊,這是十分容易的事情,當你後悔時,試圖挽回這一切時,就成了十分困難的事。丟失之時,轉眼間就能做到;挽回之時,卻要花個十年八年時間來獲得它。如果丟失了誠信,在生活做許多事都不能如願以償。你到鄰家小店去買東西,別人不會賒賬給你;你到別人家做客,別人會時時提防着你;你走在街上時,別人指指點點議論你。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的立身之本。讓誠信之花處處開放,世界變得更美好!

標籤: 讀後感 多篇 史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m39e5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