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高中高老頭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高中高老頭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高中高老頭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一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明白,善與惡從未有過界限。

不曾記得是誰説過,一個集體往往就是一整個社會的縮影。在《高老頭》這部著作中,我們也可以藉助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反觀巴黎社會。

看完這本書時,我思索了良久,可是關於"人性"這個話題,始終未有確切的答案。

當時的人們,似乎都被籠罩在資本主義的巨大陰影下,沒有人能夠逃得出這樣的浮華與奢靡。

而人性的背面,也由此向我們展現出來。

像高老頭女兒們一樣的人,在當今社會依舊是不少的,而我們總是會稱這些人為——啃老族。為了一己私慾,這些人可以拋棄一切,所謂親情,在他們眼中,也只不過是利益的工具罷了。

忽記得兒時讀過的《三字經》中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從這本書來看,本善的説法倒是不盡然的。做一個好人或許要用一輩子,但變壞只需片刻。為了滿足心中慾念,多少人把自己由"善念"變"惡念",或許他們早已醒悟,可就是遲遲難以回頭靠岸。

《高老頭》一書中,性格特點最鮮明的莫過於大學生歐也納。從懵懂到成熟,這種蜕變是血淋淋的。冷冰冰的社會法則放在青年人的面前,上前一步可能是天堂,亦可能是深淵。

世俗逼着大家步步前進,絲毫退路也不留,走進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就像是走進了屠宰場,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沒錯,人生就是這樣,跟廚房一樣腥臭。看起來,在那個所謂的資本主義時代並沒有人會真正關心你,最愛你的人,自始至終都只有你自己。可我們也不能僅憑此,就全盤否定了這個社會和你的人生,想要進入社會,你就只有逼迫自己變得更強。很多人最初的夢想,是被現實磨滅了的,儘管如此,我們也應該相信他們曾經都是有夢的人。至少,他們曾有過追逐。

其實,真善美醜都在我們自己心中,真正的善念,是人性最本真的東西,只要你想就隨時可以將其喚醒。

我們沒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他人,我們可以做的,唯有在浮華中保全自己,守護一片心靈的淨土。

善惡真的不必分開談,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有很多不可測的因素。但我也堅持,這些契機從來沒有理由使我們背叛自己的心。

其實所謂人性的背後,不過只是你的心……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二

一個富有的破產老頭,兩個自私自利的女兒,三個因親情聯繫在一起的靈魂,構成了整個故事的主線。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頭將自己一生的愛全部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給她們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並以高昂的嫁粧作為基礎,將她們捧入上流社會。然而,高老頭最終卻被女兒們趕出住處,獨自住在小小的舊公寓中,就連臨死前想看一眼女兒的願望都未能實現。

在絕望與孤獨中,高老頭感歎“金錢能買到一切,包括女兒”。這位可憐的老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醒悟了,他悟出造成這種過錯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錢,是愛,是他對女兒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不顧一切的付出來滿足女兒需求的愛,是一種不恰當的愛——溺愛。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與高老相似,不少單親家庭與喪偶家庭的父母們,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子女身上。給他們最好的,給他們更多的零花錢,想在物質上彌補孩子所缺失的父愛或母愛。然而,往往在這樣的愛的澆灌下的孩子是孤僻的,對社會充滿了敵意。他們很難感受到愛,這樣的人往往與其他人之間是有較大隔閡的。

除了單親家庭,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由於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予了他,力所能及的為其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父母將好吃的東西留給孩子,給孩子買各種名牌衣服,自己不捨得買的只要孩子需要都會盡一切努力辦到。久而久之,子女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好東西都是自己的,自己不要的都是父母的。這種習慣和想法就會被保留下來,當他們進入社會後,會沿用同樣的習慣和想法待人接物,最終造成整個社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風氣。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這種以金錢作基礎和手段,滿足子女慾望的溺愛,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自私自利的不良人生觀,最終甚至給整個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然而,父母對子女的愛的本身並沒有錯,這種親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雖然愛的方式不當,但愛卻是真的。所以,我們如何正確的去看待這種愛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三

小説中敍述了高里奧和一個年輕人的一生。

其中的伏蓋太太扮演了一個頗有戲劇色彩的角色,“表情可以從舞女那樣笑容可掬剎那間變為債主那樣一臉兇相”。起初高里奧被尊稱為先生,伏蓋太太甚至對他搔首弄姿,在金錢的渲染下高里奧在她眼裏儼然成為了最佳的配偶。

但隨着高里奧對於生活的需求越降越低,伏蓋太太和其他人的態度日趨惡劣,認為他得了痴呆病,每天在逗弄他,而以前總來要錢的兩個女兒自他窮困潦倒後便再也不登門了,在絕望的生活下,高里奧發出了一聲長歎:“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頭來反給女兒遺棄!”他如同基督宗教式的殉道者,為這個社會的不負責買單。

在高老頭身上的悲劇不僅僅是由這幾個人引發的,而是整個社會所遵循的價值取向殘害了他。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由金錢作為維繫家庭、人際、權力力量”的觀念。

巴爾扎克正是以這種方式展現了那個昏沉的、無情的年代。然而小説中真正的悲劇人物是拉斯蒂涅克,高里奧的悲劇正是改變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客觀因素。

這個來自外省的青年原本打算成為一個公正廉潔的法官,但在伏脱冷和鮑賽昂夫人的言傳下,對他進行了“如何踏入上流社會”的“引導”和“教誨”:

“現在,我全明白了。您越是有心計,您就越高升得快。您要毫不留情地打擊別人,人家才會怕您。……這樣您就可以達到慾望的最高峯。”

“為什麼一個紈絝子弟一夜之間使一個孩子失去了一半財產只判了兩個月的監禁?而一個可憐蟲偷了一千法郎卻要加重處罰判他服苦役,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你們的法律,沒有一條法律條款不是荒謬的……”

伏脱冷十分可惡,他蔑視公道,鼓吹金錢的作用,讀來不免憤怒他的無情,總是冷不防地丟出一句風涼話,但細細向來,他實是在社會摧殘下適應後的人,其實當時的貴族也是如此,可以為了地位和情慾不知廉恥。

而高老頭的死亡更使他證實了公道在金錢面前不堪一擊,從而使他從一個純樸善良的青年在社會的煅燒下成為了一個不擇手段的野心家。

精神上的扭曲遠要比肉體的損傷產生的震撼大,這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百醜圖直至今日還具有警示意義。百年過去了,這樣的畫面又重新出現在了中國,“寧可坐在寶馬車裏哭,不願坐在自行車後笑”之類的言語暴露了拜金主義在中國的風行,所謂見錢眼開大抵如此。

諸般醜態的呈現者逐漸年輕化,因而引發的地域歧視、地位歧視的紛爭時刻發生着,上一輩人所有的思維模式灌注在我們的腦海裏,只怕有一天生出黑色的荊棘泯滅公道。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四

“不管你是誰,愛神都是你的老師。現在是,過去是,將來應該還是。”

一個人的心中有愛,才算得上是一個完人。時常我亦覺得愛是個很玄乎的東西,人們因愛而成長,一下子懂得了許多,就像是被施與了魔法一樣,但是一些令人備受折磨的愛有時也會引領人們走上愛的歧途。不得不承認,愛神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導師,而不一樣的愛又會把我們引向不同的路,那就祈禱愛神讓我們一直與浪漫、單純、幸福、美好的愛相遇吧。

在巴爾扎克筆下,沃克公寓噁心的味道描述得如此真實,令人也不忍作嘔。在我看來,住進這公寓的人是可悲、可憐的,就像落寞的紳士。即使不需要流落街頭,但也要窩倦在這充斥噁心的地方。

糟糕透了的房子給人以絕望之感,異常的壓抑,但是貧苦的可憐人卻不得不屈居在這裏,雖然這裏的傢俱是多麼陳舊、腐朽、開裂、搖晃、蟲蛀、殘缺不全、陰陽怪氣、毫無用處、一動就要散架……讀後感。但這也還是提供了安居之地。不知在這貧苦的環境中居住的人是怎樣的心情?原本鬥志昂揚的奮發會不會因那樣的環境而變得萎靡不振?很好奇在這公寓裏發生怎樣的故事。

“如果説他們的衣着不大雅觀,身體倒是個個結實。”身體的結實不一定是健康的禮物,已有可能是人生風雨之多而磨練出來的,冷漠無情的面容是人生風霜之多而造成的可憐人。我覺得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情感的缺乏,沃克公寓中的事就像戲劇一樣,於此時,拉開了序幕了。

薇多琳小姐是這個公寓裏比較漂亮的了,但是這個不幸的年輕人就像一株枯黃的小樹,真希望她的生活是幸福的。我知道心情愉快、舞會的歡樂、温柔高雅的生活、甜蜜的愛情能使一個女人變得更加美麗。她眼裏流露出的是基督式的温柔以及聽天由命般的順從,讓她展式了一個女人的魅力。

我想,一個熱是不應該忍辱負重而活得很痛苦的。人是應該保護真正謙虛、真正善良的人,而不應該去欺壓這樣的人,否則,這個世界上的好人就會越來越少了,一個世道險惡的地方,人是無幸福感可言的。

“小人物要發泄感情,無論是喜怒哀樂,總是不斷表現在一連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在我看來,《高老頭》一書的精妙之處就在於能精妙地抓住人的心理,從小人物的身上來體現一個大千世界。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五

前幾天剛把《高老頭》這本書看完了,深深感覺到資本主義社會那種人情的淡薄,當時人們唯一的追求就是金錢和權利,而此書中的主人公高里奧(高老頭)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原本是一個精明的麪條商,賺了不少錢,成了當地的名人。他有兩個女兒,由於妻子的早逝,他對兩個女兒愛戴有加,可以説是溺愛,不,比溺愛還要溺愛!這也是他悲劇的導火索,正是他的畸形的愛使他不但沒得到女兒的愛,還招來了她們的恨,甚至連他駕鶴西去的時候也沒見到他兩個心愛的寶貝女兒。

他那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一位銀行家,一個選擇了地位——嫁給了一位男爵,它們所選的路不同,但同時選擇了上流社會,也同時放棄了父親——深愛着她們的父親!她們只有在最困難的時候想到了父親,把他的一切都掏空後竟然拋他而去,連死的時候都沒見上一面,雖然她們都有各自的理由。最終,她們失去了父親的庇佑,同時也失去了快樂,失去了自己的一切。這也許就是她們應得的,而這一切只因為一個父親的愛,過分的愛,畸形的愛!

文中還有一個人物就是歐仁,他開始是一個想拼命擠進上流社會的大學生,甚至為了這個目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母親、姑姑、表妹伸手要錢,明知她們已經沒錢了,還是開口要錢,為此,母親和姑姑不得不外出賺錢來給他,還把表妹的私房錢全部搜刮。他揣着這來之不易的錢,通過表姐(上流社會的風流人物,後來因為情夫的背叛而醒悟過來,找了個偏僻的地方重新來過)在上流社會中游走,那時侯的他非常興奮,因為他進入了這個圈子。高里奧是同他住在同一寓所裏的,當他得知高里奧的兩個女兒的真實情況後對這怪老頭另眼相待。

後來通過一系列的事情變故之後,他覺悟了,他被高里奧的父愛所感動,也為兩個女兒(特別是小女兒,因為他們是相愛的,他企圖讓她愛她的父親)對父親臨死前的冷漠態度感到吃驚。最後,他安葬了高老頭,同時也安葬了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他成了一股清泉,雖然他曾經污濁過。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六

讀完了最後一頁,我合上了這本書。閉着眼睛,流下了淚,我已經不知道,這是我第幾次流下眼淚了。這滴淚水在書的封面上滾動,在陽光照射下,發出奇異的光,彷彿在傾訴這個悽慘的故事——《高老頭》。

《高老頭》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特的著作之一。講述了的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面紗。

“高老頭給兩個人女兒各八十萬法郎的陪嫁,自己卻只留下了一萬法郎的年金,本以為這樣她們嫁了老公之後,自己就相當於有了兩個家了,可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兩個寶貝女兒雙雙無情地把父親趕出了家門,任由父親在這個淒涼的城市裏受盡委屈”。

讀到這我不禁流下淚,這是痛斥兩個女兒醜惡的心靈,虛偽的面孔,毫無人性的手段,冰冷的心腸的淚。難道你們忘了嗎?你們父親平時省吃儉用,經常嚼着麪包片,而對你們卻是:給你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給你們找最好的騎馬老師;給你們找最好的學習伴童,什麼事都依着你們;給你們……高老頭萬萬沒有想到,我也沒有想到,沒有人會想到,把高老頭趕出家門的竟是他最疼愛的寶貝女兒。從巴爾扎克的筆尖流露出的女兒們卑鄙、毫無人性的人物性格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從側面描繪出了社會的悲劇,兒子可以對一個願意為自己犧牲一切的母親肆無忌憚;女兒可以把萬分寵愛她們的父親趕出家門。難道為了幸福就一定要趕走自己的父母親嗎?難道趕走父母親把你們就會幸福了嗎?古老的中國有句俗話“百信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孝心對都沒有,對生自己哺育自己的父母都願意去拋棄,那還談何人性呢?

“今天下午2點,高老頭的病情加重了,臨死前高老頭還喊着要見女兒們,想見她們最後一面,可是她們還是置之不理。”

讀到這我不禁又潸然淚下,這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拜金主義醜惡現象痛恨的淚。她們為什麼不來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是因為高老頭已經沒有錢了,小時候她們喊高老頭一聲好爸爸,高老頭就會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女兒是孝敬他的,其實女兒真正孝敬的是他的錢!“錢可以買到一切,錢可以買到女兒”高老頭在臨死錢才明白了這個道理,資本主義社會是如此的殘酷與無情。

淚,痛斥的淚,悲傷的淚,痛恨的淚,淒涼的淚——但願高老頭的悲劇不再重演。

高中生《高老頭》讀後感 篇七

親情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有人説“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但是當我看了《高老頭》這本書之後,我發現高老頭對兩個女兒的情感傾注,對他們的溺愛之極,到頭來卻換來了自己被女兒趕,這又是多麼的悲哀。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富有的破產老頭,兩個自私自利的女兒,三個因親情聯繫在一起的靈魂,構成了牽引整個故事發展的主線。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頭將自己一生的愛全部傾注於兩個女兒身上,給她們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並以高昂的嫁粧作為基礎,將她們捧入上流社會。然而,到頭來,高老頭卻被趕出女兒們的住處,獨自住在小小的舊公寓中,就連臨死前想看一眼女兒的願望都未能實現。

在絕望與孤獨中,高老頭感歎到“金錢能買到一切,包括女兒”。這位可憐的老頭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醒悟了,他悟出了造成這種過錯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錢,是愛,是他對女兒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不顧一切的付出,不顧一切的滿足他人需求的愛,是一種不恰當的愛——溺愛。

如今的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由於只有一個孩子,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這個孩子的身上,這個孩子從小被保護得太過分,有爺爺奶奶的,姥姥姥爺的,爸爸媽媽的,這麼多個人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一個孩子的身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慣壞孩子,孩子會缺乏自主能力,獨立能力。

所以説,愛應該適當的給,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感恩,過分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過分的滿足孩子的物質,容易讓孩子覺得一切都來得太過的容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其實,更應該注重的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的建立,要有健全的人格。

當然,父母愛孩子並沒有錯,而是應該適可而止,不能過分。親情一直都是我們所歌頌,所讚揚的,血溶於水。

其實,書中的高老頭對女兒都是很好,給她們好的物質條件,很多的愛,但是最後自己卻吃力不討好,這是值得深思的,到底高老頭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鹽鐵論·孝養》桓寬裏面有一句話:”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我覺得挺在理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mjwl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