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讓孩子現在就幸福—我的科學質量觀》讀後感

《讓孩子現在就幸福—我的科學質量觀》讀後感

我們給孩子幸福了嗎?這是讀了鎮西老師的《讓孩子現在就幸福——我的科學質量觀》之後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讓孩子現在就幸福—我的科學質量觀》讀後感

幸福是什麼?裴多菲的經典詩句可以完美的解釋: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可見擁有自由,就是擁有了最大的幸福。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不會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們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強當下的幸福感。然而,在生命化教育理念鋪天蓋地之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違背孩子個性發展和孩子自由成長規律的消極聲音……

長期以來,教育質量被我們縮寫成了“分數”,很多家長更是把分數作為了考核學校、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為了求變,我們也在改革,可很多教改卻都是艱難學步。那些五花八門的改革令教師壓力驟增,令學生苦不堪言。杜郎口模式火熱一時,現在已經偃旗息鼓;洋思模式也成了昨日黃花語文課沒有朗朗書聲,取而代之的是課外積累資料的反覆背誦;科學課也成了講解實驗背誦過程的枯燥記憶,更甚者,每年一度的教師節則成了一些教師索要財物的重要節日……這些,能讓孩子們感覺到幸福嗎?

關心學生當下的幸福,而不是為了明天的幸福鼓勵孩子們“頭懸樑、錐刺股”。因為畢竟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而求學將佔去一個人一生近四分之一的時光。何況在過分強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未來的幸福指數不一定高。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吃得苦中苦”的人都能夠成為“人上人”,況且,“人上人”本身就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概念。假若果真如此,他們就會對人生、世界感到厭倦,這種負面影響我們應該可以預見,並對我們的現行的教育理念做深刻的反思。

孩子就像“野花”一樣,需要陽光和雨露,但同時也需要對風霜雨雪的體驗。所以,放開不願不捨的牽絆,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輕鬆地呼吸,盡情地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沐風櫛雨,探索生活中無窮的奧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展露他們活潑好動、天真好奇的天性,才能自然成長,爭奇鬥豔。只有這樣,孩子也才會感覺到幸福。

佛家有一個精煉的理兒,叫做“放下”。為孩子的生命成長奠基,為他們能夠幸福快樂的成長,我們應該學會放下——放下不厭其煩的反覆強調,放下生怕學生不會的反覆咀嚼,放下學生作品可能不夠美觀的包辦代替,放下合作探究可能影響秩序的規規矩矩,放下為了追求效果而喪失靜思的熱熱鬧鬧,放下為了謀取高分的題海戰術,放下班級學科間的不良競爭,放下把差生擠出班級的不擇手段……還要放下成見,放下煩惱,放下不滿,放下所有應該放下的負擔。

“我們給孩子幸福了嗎?”讓我們每天都這樣追問自己、警醒自己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r1mv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