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關於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

關於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

關於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就像蕭紅所描寫的大自然的自由的感覺,很高興,我找尋到了我愛的書,也找到了讀自己愛讀的書的感覺——心靈的自由徜徉。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請您閲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1

一個活潑可愛又淘氣的小姑娘,跟着她的外祖父,在菜園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並玩耍着。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像一隻出籠的鳥兒,無拘無束,在屬於她和外祖父的天堂裏盡情地撒歡。這是《呼蘭河傳》中的一個簡短片段,也是民國才女蕭紅童年時期的真實寫照。

是啊,鄉村孩子們的生活是多麼無憂無慮啊!在祖父的包容和疼愛之中,幼年的蕭紅在菜園子裏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令人難以忘懷的童年生活。她在這個歡樂的天堂中,能夠隨心所欲,盡情地玩耍。吃根黃瓜,捉只螞蚱,踢個菜種,潑瓢涼水……幼年蕭紅的幸福快樂,難道不令人神往嗎?

賞讀完這一段美文,腦海中依稀閃現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這一段與蕭紅類似的童年生活,可是我人生中的一份無比珍貴的寶藏啊!

小時候,爸媽由於工作關係,於是將我託付在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在老家,我天天可以和小夥伴們挑着擔子,拎着籃子,帶着老虎鉗,上山摘桔子,體驗趣味十足的“摘桔樂”,回到家後,再和小夥伴們一起美美地飽餐一頓。中午,小夥伴們互相串門,在院子裏嬉戲打鬧,順便蹭一頓可口的午餐。下午,小夥伴們會獻出自己的那一份“血汗錢”,和大家一起湊錢買碗香氣四溢、回味無窮的餛飩,大家各自分到餛飩後,唏裏嘩啦,風捲殘雲。然後,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抬起頭,瞄一眼小夥伴們嘴邊的餛飩皮,相視一笑。如果天氣晴朗,老天開了恩,我們通常會上山去探險,有時候,林子或果園裏也會有我們的身影。有時,我們會抓只罕見的小蟲兒,採朵奇異的小花兒,接着,又跟上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向另外一個地方進發了。在山上,如果我們餓了或渴了,摘幾個枇杷打打牙祭不為過。運氣好的話,我們就能發現幾塊光滑,而且呈扁平狀的石頭,然後,大家便會帶上石頭,前往附近的一個池塘,打打水漂過過癮……

在那時,鄰居都是自來熟,兩個陌生小孩剛見面就能打成一片,好不快活!可是現在,在這個先進的時代,這種日子不復存在了,以往,孩子們玩耍時那銀鈴般的笑聲也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那一座座直上雲霄的高樓大廈佔去了孩子們玩耍的空間,那一個個豪華的鋼筋水泥盒卻徹底禁錮了孩子們的心。現在,寫不完的作業,學不完的知識,讀不完的補習班,是兒童們頭上的三座大山,他們無不被這三座大山壓得近乎窒息。學習和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渴望自由,我們也需要一個蕭紅式的童年。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被無情地扼殺了。

鄰居?一起生活了十來年,連對方的相貌以及名字都是一問三不知,更別提一起談天説地,一起盡情玩耍了。在現代人的腦海裏,鄰居往往只是一個未知、模糊的概念。

蕭紅的童年令人嚮往,每個人自己的童年也值得懷念與珍惜。過去的那份天真爛漫,被現代化理念吞噬了。在此,我要大聲呼籲:“還我們一顆真正的童心!”

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2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説,1940年寫於香港,本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以下是第一範文網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閲讀:

我想是蕭紅本身的命運造就了她作品中的這些人物,一部優秀的作品總能夠體現作者的心懷,一個歷經艱難困苦的人,即使寫歡樂也必然將其鍍上一層滄桑.蕭紅一生經歷的盡是破碎的感情,來到香港的時候,心中大概還在介懷那些悲苦無依的年年歲歲.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心緒,寫出的當然是蒼涼的作品.

蕭紅藉着這些人物寫出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她含着眼淚在唱屬於自己的歌.她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境:"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暗合李後主"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一個是漂泊女子,一個是亡國之君,這悲涼千載不滅.

在小説中,蕭紅寫到:"大人總喜歡在孩子的身上去觸時間."在香港的時候她已經疾病纏身,大概也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才想要用一個孩童的口吻來觸碰那被時光的洪流衝得老遠的童年歲月,儘管並不美滿,華考|zk168但比起飄零的壯年時代,總還是有那麼些值得回味的東西.她筆下的"我"是純真可愛的,有那麼一段讓人至今難忘,就是祖父將落井的鴨子烤來吃,"我"以為只有落井的鴨子才能裹在黃泥裏,於是費盡力氣想要把鴨子趕到井裏去,即使祖父同意燒活鴨子來吃"我"也不願意.一個心智未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禁不住想抱起來親一下那粉撲撲的臉蛋.

這部《呼蘭河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同樣是回憶童年,同樣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們有着許許多多的共同點,但是蕭紅的文字更顯淒涼,給人一種孤獨幻滅的痛楚,這種帶着一點病態的藝術美感,是《城南舊事》所無法比擬的.

讀完這部小説,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僅32歲便孤獨在異鄉逝去的蕭紅.據説蕭紅的遺言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們就不難理解漂泊者蕭紅在文字中透出的淒涼和幽怨.

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3

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那是一個樸素清麗的故事,那是一本回味無窮的書籍。那個故事,正是呼蘭河的故事;那本書,正是《呼蘭河傳》。

在這部温婉如詩的小説裏,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着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説的開篇,作者細細地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裏,在她筆下,別有一番風味。

在那個被醜陋規則重重包圍的舊中國,呼蘭河寫滿了無奈。那個和蕭紅年紀相仿才12歲的小團圓媳婦,原本以為在富人家就能過上好日子,卻沒想到才短短几天,就受盡折磨命喪黃泉。

蕭紅的童年亦極其不幸,唯有祖父的愛就如同一團珍貴而温暖的篝火照亮和感動了她,“所以我就向這‘温暖’和‘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蕭紅童年的愛與恨都繪聲繪色地在《呼蘭河傳》一一展現。

“花開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象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象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意的語言,又簡單活潑,寫得多麼好!

那些好的與不好的,在蕭紅眼裏,極為分明。只有積極樂觀,沒有悲哀喪氣。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能使蕭紅成為一位成功的女作家的吧。難道這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在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心裏想的不應該是失落氣餒,而是心中存有希望。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被挫折打敗,才可以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如果遇到一點不順或坎坷,就灰心喪氣,這樣,就算任何再簡單的事也會變成極難的。心中畏畏縮縮,就不會戰勝困難,就不會成功!只要心懷希望,充滿正能量,一切困難都會拜倒在你的腳底下!

我們的生活中,何嘗沒有這些那些的困難?我聽媽媽説有個學校的大姐姐因為學習的壓力大,沒有快樂自由的童年跳樓自殺了。我覺得不可思議,生活在蜜糖中的我們太以自我為中心,往往忽略了身邊的愛,以為自己沒有自由快樂,整天在題海中喘不過氣來而牢騷滿腹。我們來比比蕭紅,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充滿着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着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在她的生活裏,有多少委屈、困難,但是她的心裏仍給快樂和希望留了一席之地。是的,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擁有樂觀積極、充滿希望的心去對待,你的天空會一片晴朗。

童年不同樣,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童年記憶中無論是美好或不美好,都是生命必經的旅程,好好活着,好好珍惜,活出我們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4

國中的時候就知道《呼蘭河傳》這本集子的存在,語文課本里曾經有一段節選的課文《我與祖父》。看了那篇節選,又看了後一篇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便片面地以為《呼蘭河傳》講的大概也就自己與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也沒什麼有意思的。

如今從頭到尾看完了這本《呼蘭河傳》,我才知道即使是那段節選的我與祖父也是如此的荒涼。

蕭紅在這本書中不下五次地提到過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想她小的時候也不懂這麼多,長大後想起自己童年那些瑣碎的東西才明白荒涼這種複雜的心情。矛盾先生在序中提到:‘如果有使我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壓在心上,因而願意忘卻,但又不忍輕易忘卻的,莫過於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小時候的蕭紅也許不明白,她的童年已經埋下了寂寞的種子,祖父與祖母對待她的天壤之別,母親對她似乎也無太多關心,父親更是在整本書中不見蹤影。小的時候不明白,等到長大回想起來,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童年的痛啊……她曾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情:“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

蕭紅童年的不幸是無奈的,正如呼蘭河的人們在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下的不幸。那種把別人尋死當做茶餘飯後的新鮮事、把對團圓媳婦的虐待叫做管教、把別人救命的東西偷偷留藏一些下來討好長輩的媳婦,這一切一切的變態心理和愚昧無知,真是令人髮指,當時的人們卻以此為生活的樂趣,饒有興趣地聊着談着在現代科學下顯得極其可笑的東西和觀點,他們的這種生活狀態讓我覺得太可悲太可悲。可是,在當時的閉塞農村裏,那些可悲的人們還有什麼辦法呢?而‘有意識地反抗着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蕭紅則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懷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

當時的社會面臨的是愚昧迷信,現今的社會面臨的是現代的升級過的愚昧迷信。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靠着化學添加劑的掩護,為了高額的利潤不擇手段,貪官奸商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美國歐盟藉着保護人民的旗幟,一次次地要把非洲的國家俘虜成自己的奴隸。這個世界已經缺少正義,連把摔倒的老太太扶起來都要背上推倒她的莫須有的罪名。

如果説過去是因為落後使得人心愚笨,那麼現在是因為發達使得人心因慾望而複雜險惡,處處都是別人為你挖好的現成的陷阱,等待你為他當做替罪羊,這樣的社會景象若是給蕭紅看到怎會不更感悲涼?她的孤獨、她的寂寞,又會更深吧……

面對這個社會曾經的和現在的無奈,我們有時候除了扼腕歎息,別無所能。

呼蘭河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5

蕭紅童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便成就了《呼蘭河傳》。

在蕭紅的記憶裏,童年,是最珍貴最美好的,童年有煩擾人們卻走不過去的泥坑,呼之“盛舉”;童年有化子們吐不盡的悲哀;童年有扎彩鋪為死人準備的大排場;童年有害五個孩子大鬧一場的麻花,和人們花光積蓄也要吃的豆腐;童年有美妙無窮,變化無窮的火燒雲;童年還有在精神上的盛舉;童年還有和藹的祖父和承載歡樂的大花園;童年還有令人討厭的祖母和奇怪的有二伯……

這些記憶是一篇敍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正值青春,作者的玩伴卻是豐富多彩的後花園。春,作者愛拔一個白菜,摘一個黃瓜,或採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去了。夏天,呼蘭河的火燒雲也很美,一會兒像一匹馬,一會兒又像一條大狗,變化無窮。秋天,後花園要封閉一次的,但秋雨之後,後花園中便開始凋零了。冬天,無聊了,就翻開儲物室裏的大箱子,裏邊總有許多好玩的東西,來消遣冬日漫長凝滯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美妙與神奇總會帶給作者生命中最初的期冀和夢幻。童年,那是作者最享受的人生中的純真、沒有被世俗侵擾玷污的青春年華。

但是,可能童年中的樂趣加起來也就這麼多了吧。但還有一個一直陪伴着作者的玩伴,祖父。祖父總會包容作者調皮的一切,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祖父還教她唐詩,講實在聽厭了的故事。

可是到了第四章後,作者渲染氣氛,語言稍有沉重,每節開頭都是一句:“我家是荒涼的。”“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因為那些小小的樂趣,已不足夠滿足作者渴求多彩新奇生活的慾望了。院中擺着的破舊物,沒有緣由,任其自然,更沒什麼樂趣;房子外表高大威武,但內容空虛;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着,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鄰居們生活千年如一日的刻板單調,那粉房裏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

呼蘭河的人是寂寞的。他們都是像作者這樣由小長到大的,但他們也已經習慣了。所以他們抓住一切看熱鬧的機會,不放過呆板單調生活中極少有的樂趣。他們生活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等等,這是精神上的盛舉。

呼蘭河的人是愚昧的。節日的盛舉,都是為鬼而做的,並非為人而做的。至於人去看戲、逛廟,也不過是揩油借光的意思。相比起來,作者沒有魯迅那樣強烈的批評和嘲諷,而是以點滴的筆墨,緩緩地敍出作者對封建社會的厭惡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呼蘭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團圓媳婦是書中被迫害最深的,在那個沒有一點人性一點温暖的非人間。“大缸裏邊,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當晚被熱水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而周圍人呢:“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沒有白看一場熱鬧,到底是開了眼界,見了世面”他們眼見如此殘忍的行為卻大聲叫好,一個人的死若是能帶來點樂趣的話那就是好的。作者悲痛地描述了這種踐踏,蔑視生命的行為,批評卻又同情他們。是啊,這能怪他們嗎?他們其實還是善良的,實在沒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們同是被幾千年傳下來的思維、生活方式所害,最終成為一個個犧牲品。

呼蘭河的人是消極的。那些漏粉的人一直唱着歌,那唱不是從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淚在笑似的。逆來順受,人生是苦多樂少的。逆來的,順受了。順來的事情,卻一輩子也沒有。有二伯,老廚子,老胡一家,都是這樣。

不過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馮歪嘴子,他本該絕望,卻鎮靜下來,照常生活着。他不似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姐那樣無意的反抗,而是雖受限制,卻寄寓着希望。

讀到最後,心頭很沉重,苦悶,直到心中五味雜陳難以平復。

《呼蘭河傳》就是這樣一本書,風格明朗,卻笑裏含着沉痛。以一個孩子的小視角,反映出中國的一個大時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wyq8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