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八年級父與子讀後感新版

八年級父與子讀後感新版

八年級父與子讀後感新版

《父與子》,作者是德國的幽默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這是一部取材於生活的漫畫,描寫淘氣兒子與禿頭爸爸之間發生的一個個形象有趣的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父與子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父與子讀後感1

我有一個很愛我的爸爸,可是,我們倆在一起只要超過半小時,肯定會鬧得兩人都不開心。兩人一起出去玩,常常是高高興興地開始,氣呼呼地結束!就算不是每次都這樣,至少也是99.999999%。媽媽常常搖着頭説:“哎,你們這對父子,真是絕配!真想買本《父與子》漫畫給你們倆看看!”哈哈,漫畫!我愛看!於是,我纏着媽媽給我買這本書,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手指在手機屏幕飛快地點來點去,沒兩天,一本厚厚的《父與子》就躺在我的書桌上了!

拿到這本書,我翻了幾頁,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喊我吃飯也聽不見,叫我洗澡也不回答,媽媽又好氣又好笑,説如果我平時學習起來這麼廢寢忘食就好了。這本書畫得真是太精彩了,爸爸對兒子的愛很感人。而且這個爸爸很幽默,還會跟兒子一起做傻事。我時不時爆發出哈哈的笑聲,驚得爺爺奶奶都從隔壁跑過來,好奇地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有時候,有的情節逗得我笑得捂着肚子在牀上打滾;還有時,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就這麼看啊笑啊,笑啊看啊,一本書很快就看完了。可我覺得不過癮,翻來覆去又看了好幾遍。

我請爸爸也看看這本書,爸爸一開始還有點不願意,覺得這是小孩子看的書。我拿出激將法,氣呼呼地對爸爸説:“你平時不是説愛我的嗎?為什麼連本書都不願意看呢?我保證,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更懂得怎麼愛我了!”爸爸被我説得啞口無言,乖乖地拿起書去看了。爸爸看完後,笑嘻嘻地對我説:“你説得沒錯,看來我是要學習怎麼做個更好的爸爸呢。”

好神奇,爸爸看了書後,真的變得越來越理解我了。我們一起下樓玩、到江邊散步,甚至我們父子倆單獨旅行時(媽媽在家帶小弟弟),我們也不再“不歡而歸”了,而是父子“高高興興把家還”,連奶奶都既驚訝又欣喜地説:“喲,這對父子倆和諧多了嘛!”我心裏美滋滋的,你説,這本《父與子》是不是很厲害?我真想推薦所有的爸爸都來讀一讀呢!

父與子讀後感2

《父與子》這本書,裏面的爸爸與兒子的日常生活真的是很搞笑,裏面的爸爸與兒子會為互相打抱不平,會為對方做禮物,有時也會誤會一些小事,鬧出笑話。

現在想想,除了同學、朋友能給我們生活中帶來歡笑之外就是我們的父母了吧。父母的愛是深沉又寬廣的,比如父親的愛是深沉的,他會在你傷心時安慰你、鼓勵你,但也會在你驕傲的時候,罵你一頓。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子》,裏面的父親為了救兒子,在地裏挖掘了幾十個小時,挖到雙手出血,挖到雙眼佈滿血絲,終於救出兒子與其他的同學。你們看父愛可以為我們上刀山下火海,也可以與我們開玩笑,説説笑話,父愛是多麼偉大啊!

説了父愛也來説説母愛吧,她是我們在困難中完全可以依靠的一個人,她會給我們足夠的温暖,她猶如寒冬裏的一縷陽光,沙漠裏的一眼清泉。在課文《慈母情深》中感覺到了母愛的偉大,為了兒子有出息,她不管多辛苦都無怨無悔,甚至願意把心都掏出來。想想其實,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愛自我的孩子,都望子成龍。

父母對我們有時温柔相待,有時也會暴躁生氣,其實他們都是為了我們更出色才訓斥,但是有些人卻因此想不開,希望那些人能明白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

讀了《父與子》這本書,我得到的感悟挺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生活中要懂得和父母溝通,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樣與父母的心才會更近。二、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父母照顧我們十餘載,要懂得感恩。

父與子讀後感3

説實話,《父與子》是我看得最久的漫畫書,我記得第一次看它是在寒假的時候,老師推薦我們買,我就立即把它買回了家,一屁股坐在沙發上,一邊吃東西,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我一看封面,咦,就很有意思。畫面上的三個人,有一個坐在木馬上的小孩,還有一個長得像甘蔗的人和一個長得像皮球的人,其中:“皮球”在倒立,“甘蔗”在扭着頭,給小孩子剪頭髮。而且“皮球”的屁股上還頂着一頂帽子。我一下子明白了,坐在木馬上的是兒子,那根“甘蔗”是理髮師,而倒立着的就是孩子他爸了,於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開書看了下去,我發現,這本書裏面的故事更好看,每一頁都有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雪人的反擊》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過分;《會走的箱子》告訴我,人不要動歪腦筋;《我們還缺少的晨報》告訴我們要敢於創新。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失敗的音樂會》。一天,父親和兒子想辦一場音樂會,於是,父親買了一把薩克斯,兒子買了一把小號。兩個人回到家,滴滴滴地開始練習。可是,兩個人都認為對方吹的不夠好,所以最後只是各自坐在一邊生悶氣,音樂會最終也沒有舉辦。後來,他們兩個盯着自己的樂器看了很長時間,父親發現自己的薩克斯像個大煙鬥,兒子覺得自己的小號像個平常玩的吹泡泡玩具,於是父親倒了幾盒煙絲在薩克斯的鬥裏,點上火,美美地抽了起來;兒子拿來一大桶泡泡水,把小號的口泡到裏面,吹起泡泡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東西都不是絕對的只有一個功能,要學會開動腦筋,開發出新的功能。

父與子讀後感4

在漫畫《父與子》中,雖然父親和兒子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樣,但是每一個平凡之處都充滿歡樂,包含温情。

卜勞恩的漫畫熱愛生活,天性樂觀。《父與子》的幽默情節時時讓人忍俊不禁,父子的感情是美好的,掩卷深思,常常令人回味無窮。而且耐人尋味。

雖然父子倆性格有許多差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樂觀與愛。

比如: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兒子悄悄地把鋸拿走了,為了給父親一份祕密的聖誕禮物,不讓父親知道。還有在聖誕節,父親送給兒子禮物,兒子也送給父親禮物,父親抱起兒子哭起來,這就是父子之間濃厚的愛。他們之間除了愛,還有積極樂觀的精神。比如:兒子的雪人被別人推倒了,父親看見兒子哭了,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自己假扮雪人,待那個人擁自己的時候,趁他不注意踢了那人一腳,父親和兒子都忍不住笑了,而且笑得變了個樣子,把那個人嚇了一大跳,帽子都掉了,還坐在了地上。

父子並不完美,肥胖的父親有很多缺點,偶爾會誤解兒子,有時還會耍家長威風,但他善良有童心,樂於助人,充滿正義和幽默,體貼孩子,在兒子受委屈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兒子出氣。

比如:一次父子與一位男人坐在一起,首先把父親的帽子拿下來捅了個窟窿,父親心疼極了,只見那個人又把兒子的氣球用煙頭給觸破了,兒子受了委屈哭了起來,父親看不慣,直接往那個人的下巴狠狠打了一拳,然後父子又安心地看報,那個人邊走邊哭邊瞟父子倆一眼。兒子有着所有小孩共有的天性聰明善良,有時會調皮惡作劇。比如:一次父親在看報,兒子在後面用一個蹺板往上面放了一個蘋果,只見兒子一拍蹺板,正中靶心,打在了父親禿禿的頭上。

而且,這個漫畫還暗暗揭示着另外一樣東西――這個漫畫的作者叫埃奧·卜勞恩,在卜勞思生活的那個年代德國正處於納粹時代,那時德國報刊極力嚴格,內容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且它使人們在納粹恐怖的陰影下看到了一個明亮清澈的世界:沒有政治,也沒有戰爭,只有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且讓德國人民看到了曙光和光明。

無論在哪裏都要有快樂,快樂從容是一種幸福,所以每個家庭都要有温馨與幸福!

父與子讀後感5

《父與子》這本書講的是長着刺蝟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和長着大鬍子、和藹、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演出了一場場生動又好玩的畫面,看後使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

這位爸爸特別糊塗。爸爸有次把夢與現實搞混,他夢見兒子再把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後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以為兒子手中的羽毛是從天使身上拔下來的,就揍了兒子一頓。其實兒子手裏拿着的只是一根普通的羽毛,他一臉委屈的表情讓我記憶猶新。

兒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兒子回家後發現家裏的窗户不停地冒煙,以為家裏着火了,於是就提起一桶水衝了進去,結果把爸爸淋成了落湯雞。兒子這才發現這不是家裏着火,其實是爸爸躲在窗邊抽煙呢!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戰爭允許一切手段》這篇故事,講的是父親和兒子在浴缸裏玩船模大戰,兒子勁太小,總是打不中父親的船模,父親卻百發百中,兒子可生氣了。正當爸爸得意洋洋的把兒子的船模放進水裏的時候,兒子打開噴頭,把爸爸淋成了落湯雞,爸爸灰心喪氣地去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卻興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個又一個的扔水裏,由此可見兒子是多麼聰明,頑皮,可愛。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讀了這本書,我也不禁想起我和爸爸的故事,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比賽跳繩,爸爸輸了,他答應讓我做一件事,於是我就給爸爸紮了一個“沖天炮”,全家人看到以後都笑趴下了。

我衷心推薦大家也來一起閲讀這本有趣的圖畫故事書《父與子》,相信你也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y339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