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朱自清《荷塘月色》讀書筆記

朱自清《荷塘月色》讀書筆記

第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讀書筆記

朱自清《荷塘月色》讀書筆記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讀書筆記

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文,體裁為散文。主要寫作者在院子中乘涼並且欣賞荷塘及事物的景色。詳細寫了荷花與荷葉,其次描寫了小徑,水面,月光,山林等。又描寫了動物來以動襯靜。在文章後段記敍了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許多美好的回憶。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想逃避現實,把自己寄身與美好的景色中去。這篇文章通過字裏行間寫出了作者無盡的寂寞與苦悶。對這個黑暗的世界(表現在“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一句,説明了現在生活與以前截然相反),他悲憤、不滿而又陷入對現實無法理解的彷徨之中。通過月光與荷花荷葉的關係的細膩描寫,朦朧而又含蓄地表達了內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採蓮的那一自然段有所描寫)以及對和平,自由的追求。

作者生平: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

寫作的背景:

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在1927年7月寫下《荷塘月色》。此時,正值“四·一二”運動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

文中所提及到的《採蓮賦》:

《採蓮賦》——梁元帝

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

畏傾船而斂裾,故以水濺蘭橈,蘆侵羅縑。菊澤未反,梧台迥見

,荇濕沾衫,菱長繞釧。泛柏舟而容與,歌採蓮於江渚。歌曰:

“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

君子,願襲芙蓉裳。”

文中所提及到的《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

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

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

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闌干頭。闌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

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

到西洲。

第二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

立真言、寫真景、抒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

孫恆星

中學教材散文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些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之類的作品,即所謂的狹義的散文,文史亦稱美文。在這些美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顯美得純潔,美得成熟。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於作品營造出了一個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個必備的要素,即語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實,情感的真摯。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語言描繪一幅真實的景物,抒發出了長期鬱積於內心深處的真摯的情感。賞析本文也就必須從這“三真”入手,而在這“三真”中,對語言的真切的分析又當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門徑。

一 以真言寫真景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歷代詩文中寫荷塘的不少,寫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絕對區別於其他的“荷塘”、“月色”。這裏的荷塘不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裏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裏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這裏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為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託,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裏,或濛濛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時刪去了最後一喻。這一喻有什麼不妥呢?荷花嬌豔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裏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粧半淡粧”的句子。但在這裏不行。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這樣的感覺肯定不是真實的。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裏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着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着,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這裏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去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裏。荷塘裏“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象“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壇許多作家為了寫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文章寫出來,又往往給人矯揉造作之嫌。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缺乏精深的語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穩,真情盡失的遺恨。《荷塘月色》一文則能以準確貼切的語言,抒發出作者因置身於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會帶來的又終究難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這樣的景色當然能給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過寫景的詞語便不難體察作者當時喜悦的心情。葉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裊娜”地開着,“羞澀”地打着朵兒;花香似“歌聲”,光與影如“名曲”。這些詞語哪個不飽含喜悦色彩?但這種喜悦畢竟是“淡淡的”,沒有激動和狂喜。上節提到的刪去的“剛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於特定的環境外,也與“淡淡的喜悦”這一特定的情感不諧。試想,面前立一羣“剛出水的美人”,表現出的喜悦還能是“淡淡的”嗎?

在整個寫景過程中一直充溢着這種“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後還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僅此一句,就足以攪擾了温馨的美景,破壞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帶給人的只有恐怖,沒有喜悦,就連那“淡淡的哀愁”也不會由此產生,更不會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聯想。

儘管身處良辰美景,到底無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個人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語中置一“覺”字,文章便增添了無窮意味;少這一字,則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沒了哀愁。還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中的兩個“一定”,更能表現出作者內心深處難言的苦衷。 在對美景的描寫過程中應該盡是喜悦了吧?也不盡然。看這句:“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的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寫路燈,盡選消極的詞語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緩,語調低沉,讀者從字裏行間似乎能聽到作者無可奈何的歎息聲。同是寫燈,《我的空中樓閣》是這樣的語言:“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在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兩段描寫,詞語當然不能互換,就連句式也絕不能互調。

當然,課堂教學不同於單純的文學欣賞,它不能僅僅侷限於評價某篇文章的美學意義,而是重在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傳授賞析這類散文的方法:即自覺地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散文的語言美,並在分析語言的過程中,去神遊文中描寫的美景,感受其抒發的真情,以得到美的薰陶,情的感染,有效地提高學生欣賞以至寫作散文的能力。

第三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賞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賞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着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月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旳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條曲折旳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着許多樹,蓊蓊(wěng)鬱郁旳。路旳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旳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旳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着旳,有羞澀地打着朵兒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着小船,唱着

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説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裏説得好:

於是妖童媛(yuàn)女,盪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欋(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這樣想着,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2、把握文中細節,體會散文的語言魅力,學習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4、熟讀課文,背誦4、5、6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賞析4、5、6三段,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以及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難點:理解作者“心裏頗不寧靜”的心情,以及寫江南採蓮舊俗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披情入境法

四、課時安排:兩個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荷花深受我們中國人所喜愛,無數的騷人墨客曾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傳的名篇佳作。如我們以前學過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説》,裏面有一詩句是這樣説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還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可見,荷花已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今天我們要的這篇課文也跟“荷”有關的,它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書)

(一)作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任教。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 1

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於北京。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回憶以前學過有關朱自清的篇目《春》、《背影》等篇目。

(二)寫作背景

這篇散文是寫於1927年7月,當時中國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白色恐怖籠罩着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於苦悶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説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説:“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即家庭需要他的支持,“還是暫時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正直的知識分子,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於這種“超然”,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他表白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走路、説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裏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説是一團火,似乎掙扎着,要明白些什麼,但似乎什麼也沒有明白。”由此可見作者當時的處境是很艱難的,內心是想“超然”,而又想“掙扎”,一方面對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不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製造白色恐怖的黑暗現實不滿,有強烈的正義感,不願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嚮往潔淨、自由、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沒有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不願投身革命,希望有所作為的熱情與無從選擇的痛苦,內心充滿着矛盾、惶惑、悽苦之情。

由於心裏頗不平靜,因此為了散心,為了排解內心的這種苦悶、憂愁,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要等夜深人靜之時踏着月光去遊荷塘。

(三)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首先從作者散步地點的轉換入手理清線

索。

(淡淡的愁)(淡淡的喜) (淡淡的愁)

家————小路————荷塘————家

(不寧靜)(求靜)(得靜)(出靜)

2、為什麼不寧靜、愁?(背景)

3、因什麼得靜、喜?(荷塘月色)

4、為什麼又愁?(江南採蓮——思鄉)

(四)分析1、2、3自然段

1、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文眼)

2、第二自然段的對比手法:路得幽僻與作者的心情

3、由“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兩句可

以看出作者的心情開始由愁到喜漸漸轉變了。

(五)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在這段寫了哪些景色,是怎樣描寫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順序:由遠到近,自上而下

荷葉:舞女的裙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渺茫的歌聲

荷波:凝碧的波痕

流水:脈脈

2、分析修辭手法

(1) 各比喻、擬人句的相似點?

(2) 通感:又叫“移覺”,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

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從感覺入手) “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

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

例子:

(1)詩人艾青曾在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

你的眼睛在傾聽??”(聽覺與視覺的轉化)

(2)她唱得歌真甜!(聽覺與味覺)

(3)她笑得很甜!(視覺與味覺)

3、小結:修辭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第二課時:

(六)第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正面描寫:月光如水、薄霧似沙、花葉若夢

側面烘托:黑影斑駁、楊柳如畫、光影似曲

2、分析動詞使用的精確

瀉(照、淌)浮(升、)洗(浸)籠(罩)

換成括號裏的好不好?(選其中兩個進行分析)

“瀉”字扣緊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範圍廣,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豔欲滴的實感,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餘的景象,顯得生動活潑。再加止“靜靜地”這個修飾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又無聲響的幽靜幽美。而“照”字是照射之意,範圍窄,雖也可寫月光,但結合語境,與“靜靜地”、“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了和諧感,也無動感,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表達效果欠佳。“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並無依附任何事物。作者用“瀉”字主要寫出月光的特點。

“浮”字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準確地表達出霧的輕柔、輕飄狀態,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生動地再現了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突出靜態美。而“升”字只給人騰空而起的印象,不能刻畫出霧的輕柔,不能妥貼地刻畫霧“薄薄”的形貌。

(七)第6自然段:荷塘四周

1、景物:樹、遠山、路燈

2、分析“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但”轉折,蛙聲熱鬧,卻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難以排解心中的愁緒,照應

了文眼。

(八)聯想部分:

《採蓮賦》————無福消受

《西洲曲》)————惦着江南

1、作者為什麼會“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 呢?

“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採蓮盛況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脱。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採蓮的情景,作者説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並引用梁元帝的《採蓮賦》描寫當時“嬉遊”的光景。

2、但他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3、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麼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麼會惦着江南呢?

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進而表現了作者對自由與光明的嚮往。這樣想着,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作者從荷塘回到家裏,心緒如何?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裏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5、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何特點?首尾呼應。

(九)總結

1、全文線索

一路行來,佇立觀望,以欣賞荷塘月色前後心情變化為經,以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為緯來構思全文,所以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的線索。感情變化是:“心裏頗不寧靜”,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後來又發出“我什麼也沒有”的慨歎→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2、歸納中心: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點是寫月光與寫荷塘交叉,動的刻畫與靜的描寫交錯,抒情與寫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朧、靜美的畫面,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無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發了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十)簡評作者的思想:

1、也許有些同學會想,作者這種不敢“直面慘淡的人生,不敢正視淋漓的鮮血”,而寄情於風月山水之中的思想,會不會太消極了?

作者這種迴避現實的思想應該説是消極的。但是能否據此説他不愛國呢?不能。從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這一點來看,他還是有愛國傾向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朱自清先生後來為什麼寧死也不接受美國的救濟糧的原因,而最終成為一名堅強的民主戰士。在當前,我們也應象作者一樣愛國,具有崇高的人格。

(十一)點評課後練習,佈置作業。

第五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教學目的

一. 學習《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 掌握《荷塘月色》刻劃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三. 瞭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四. 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上。

2、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請兩位同學分別用幾句話描繪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後引入課文。

二、 解題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裏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則點明瞭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2、 寫作背景

[提問]:本文寫於1927年,這段時期中國歷史上發生什麼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嚮往過俄國十月革命,後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於低潮,蔣介石、汪精衞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黨人和廣大革命人民的奮起反抗,同時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的不滿和譴責。朱自清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他不滿於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但因受階級的侷限,沒 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只能用消極態度表示不滿和反抗。《荷》正是通過“我”在荷塘月夜的獨步、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在時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悶、彷徨無路的情緒和出污不染、潔身自好的情操。

三、 請學生聽朗誦帶,並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提問]:怎麼劃分層次,並歸納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四、釋義:

幽僻:幽深、僻靜。

蓊蓊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裊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裏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裏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碧:青翠欲滴的樣子。

大意:大概的輪廓。

五、 講讀第一段

[提問]:作者為什麼忽然想起荷塘,深夜離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説:“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強調了“頗不寧靜”,顯示了作者的煩躁、不安。而且時間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幾天以來的心情了。我一煩悶便想到外面散步,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滿月的光,於是便離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作者如此“不寧靜”呢?是不是家裏的矛盾?注意聯繫一下背景來體會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寫道:“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詳地睡着,母親還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靜、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些舉動都體現了作者對家人的關心。可見不是家裏的矛盾。聯繫一下作者所處的社會就可知道,作者是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與苦悶。這正是作者通過文章表達出來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六、講讀第二段:

(一)、[提問]:大家看看各小節都寫了些什麼,總結一下,作者是按什麼線索來寫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過程來寫。按作者的活動、視線的轉移,有層次地來展示荷塘月色,同時,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這樣一條線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燈片]:來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講讀第2節

[提問]:請一位學生找出小路的特點。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什麼手法來襯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樹多是小路的特點。幽僻是基本的特點。曲折和樹多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

[幻燈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這一對比就給以往那種陰冷的氛圍蒙上一層朦朦朧朧的詩意。

形成了靜悄、幽寂、朦朧的氛圍,這也是籠罩全文的氛圍。

(三)、講讀第3小節:

[提問]:這一段是講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請説説這種感受的具體內容。怎麼理解這種感受?

[解析]:重點理解這個句子: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作者懷着排除煩悶的心情來到荷塘邊上,月色淡淡,獨步塘岸,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裏“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寫得很超脱現實,應該説這是作者內心所渴望而在現實達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顯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

[板書]:來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路感受:自由——(苦悶)

(四)、講讀第4小節:

請同學朗讀第4節,並劃出本節的比喻句。

[提問]: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風

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後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餘地是極大的。田田(多)

。荷葉亭亭(美)

[板書]:零星點綴、白(色)形態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塘荷香:縷縷—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動態美

象閃電(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靜態美

[講解]:這裏用了許多比喻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徵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提問]: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麼不同?裏面藴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解析]: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提問]:這種修辭手法以前的課也出現過,試舉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綠》)

2、“??綠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長江三峽》)

[解析]: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五)講解第五節

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提問]: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

[解答]:瀉、浮、洗。

[提問]: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為什麼?

[解析]: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樣寫出一種輕柔的動態,“升”則失之輕柔。

[講解]:在這裏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裏,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動

[板書]:(正面)月光

瀉—輕柔

月色青霧:浮、輕紗的夢光與景的和諧

(反面)(側面)

黑影、倩影

(六)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着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裏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裏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後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討論]:文章中有一句話“這時侯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似乎真的很熱鬧,而在剛才的分析中卻説,這是個“寧靜”的環境,這兩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討論的過程中拿一支筆從半空扔下,再請全班學生不要發出一絲響聲,拿起一支筆從半空扔下。)

問:哪一次聲音清晰?(答案當然是後者。)

問:剛剛大家是不是很安靜,筆落地的聲音是不是很響?(是)

那剛才那個問題還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這是用了反襯的手法,與王維的“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提問]:請同學們在這一段中繼續找出運用反襯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兩個“漏”字,借月光、燈光襯托四周的灰暗,以蟬蛙的熱鬧襯托內心的煩惱。

[板書]:

樹:重重、陰陰(沉鬱)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 自遠而近)蟬鳴、蛙叫

(七)總結:第二段着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七 講讀第三段

[講解]:這一段寫夜遊荷塘引起的聯想。

[板書]:聯想: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採蓮的描繪,然後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收巧放。最見疏朗又曲折的功夫。“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到這裏,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悶與彷徨讓作者“心裏頗不寧靜”,於是漫步荷塘進入醒着的“夢”境—“另一世界裏”。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於超脱現實的環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裏,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卻又無法擺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裏的‘我’

和現實世界頗不寧靜的‘我’拉開了距離。這樣的超脱現實的描寫越是寫得自由自在,則文末寫回到現實世界的我也就越顯得空虛、煩惱;“路燈是沒精打采”的,蟬聲和蛙聲是熱鬧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展示出一幅現實世界陰森可怕的圖畫,巧妙地迴應了文首的“頗不寧靜”。最後,獨步月下荷塘排除煩悶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寧靜與和諧反襯出“我”那無法排除的煩悶。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作者的“不寧靜”呢?這不是意在言外嗎?那就是作者當時在白色恐怖下隱約地流露出來對反動派屠殺革命者和人民羣眾的不滿的絕妙之筆。

在文章裏,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隨立足點的變化而變化,這可以用座標軸來表示:感情

淡淡的喜悦 --------------- 恰是到了好處我什麼也沒有

獨處的妙處

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什麼聲息也沒有

家門小路荷塘四周家門地點

八、小結

本文寫夜遊的動機、夜遊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敍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徵,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九.佈置作業:

(一)思考和練習的二、五.

(二)背誦4-6三節

附註:板書

一、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田田(多)

。 二、荷葉亭亭(美)形態美

零星點綴、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塘荷香:縷縷—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動態美

象閃電(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脈脈(態)靜態美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動

色瀉—輕柔

月色青霧:浮、輕紗的夢光和影的和諧

(反面)(側面)

黑影、倩影

樹:重重、陰陰(沉鬱)四周遠山:隱隱約約

(自遠而近)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蟬鳴、蛙叫

三、聯想: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4we61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