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追夢人》讀書筆記

《追夢人》讀書筆記

第一篇:人的教育讀書筆記

《追夢人》讀書筆記

人的教育讀書筆記

克拉瑪依第一國小 王曉梅

《人的教育》一書是一本着名的教育論着,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着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為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對於這句話中的觀點我覺得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教育學生就好比園丁修剪葡萄藤,一定要順應兒童的天性,耐心的指導學生,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學生。因此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為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對於這一點 ,我想也就是我們在教育兒童時,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保護兒童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兒童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

學校應該教什麼這段選文中,福祿培爾認為,對於兒童來講,學生期就是兒童學校教育生活的主要時期。他將帶着信仰和信念、預感和期望去熟悉面對着他的一個外部世界。因此,教育這樣當把兒童作為一個人,不就僅交給他學習的對象本身,而且教給他與該學習對象有感知識。通過十幾年的教學的摸索和反思我也深深地感到,師道之尊,可以使學生仿之、效之,但絕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師不是全部知識、全部真理的化身,那麼,我們就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去探求真理,發現真理,開創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台。語文的學習應該尋找一種和學生談話的輕鬆,態度的平等親切,心靈的坦誠和諧。語文絕對不是隻依靠教師就能學好,而是需要自己從鮮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獨特的情感,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從一個標準答案中體會一次獨立的思考。教師要永遠相信自己教給學生的和學生教給你的一樣多。對於學生的成長來説,語文教學能成為教師和學生終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夥伴,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一道幸福成長,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學習。

努力讓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學生的感覺,我這樣提醒自己:“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了認識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個好學生的感覺,都有了自信和創造的尊嚴,他們獲得的是終身享用不盡的真正財富。”

第二篇:追夢班追夢人公約

追夢班追夢人公約

第一部分責任

一、常務班長職責

1、全面負責班級同學德智體美勞各項活動的開展,在為同學服務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時傳達學校及班主任對班級活動的要求,並組織同學將要求落到實處。

3、班主任在校時,及時聽取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意見,班主任不在校時,代行班主任的職責。

4、負責領導指揮班委會成員開展工作。凡通過競選產生的班長,有權根據工作的需要提請班委會表決或班主任表決任免班委會成員。

5、負責指揮值周班長、值日班長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6、通過競選產生的常務班長,當任期已滿時,負責組織並主持下一任班長的選舉。

二、團支部

1、團支部設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各一人。

2、支部書記負責組織全班共青團員,按時完成校團委佈置的各項事務。

3、支部組織委員具體負責發展新團員的工作,負責對團外積極分子的幫助、引導,使之儘快達到團員標準。負責向支部建議召開支部會議或團員大會,討論研究發展新團員,一經批准,則負責組織、主持會議。

4、支部宣傳委員,具體負責本班團員各項活動及好人好事的宣傳工作。一方面向本班全體同學宣傳,使同學學有榜樣;一方面向校團委及上級部門、有關新聞單位宣傳,使上級及時發現典型。對團員及同學中的不良傾向,凡帶有普遍性的,也有在一定範圍內的宣傳的義務。

三、班委會委員

1、班委會設學習、生活、體育、文娛4位委員,加常務班長1人,共有5人組成、極特殊情況下,可設副班長(或班長助理)1人。學校要求設的勞動委員職責由生活委員承擔。

2、學習委員負責全班同學課內期末統考科目學習活動的組織、指導工作;負責指導各學科科代表開展工作;負責指導各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工作;負責考試前每位同學的考場安排,負責考試後,統計各學科成績;負責計算同學估算成績與實際成績的差距,對差距超出要求者,予以懲罰。負責同學互助組的指導。負責課堂表現的彙總與張貼。

3、生活委員負責指導班級承包説明書的同學開展工作,負責部分勞動的組織,負責收取各項費用及時將各項費用上交學校;負責班費的保管與支取,記好班費往來賬目,並與必要時向同學們公佈。負責班級衞生清掃的指導工作,組織好全班大掃除。指導負責服裝、髮型、零食等項工作的同學開展工作,負責郊遊的組織工作。

4、體育委員協助班長維護本班紀律,負責全班各項體育活動具體領導同學們的跑步、課間操、眼保健操、體育活動課、仰卧起坐俯卧撐、隊列體操比賽、運動會等各項活動的開展,可指定各項活動的臨時或長期的承包人,協助體育老師上好體育課,協助生活委員建立本班同學的健康檔案。負責協助常務班長、生活委員開展勞動工作。負責與生活委員協調值日生。

5、文娛委員負責班級文娛活動的組織領導工作。負責班歌的確定、起調。負責每月一歌的選擇或審定,指導每月一歌的教歌人完成任務。負責歌唱比賽、文藝匯演、教師節感恩節目編排,協助完成團體操編排與匯演。

四、值周班長職責

1、常務班長不在時,代行常務班長職責。

2、完成常務班長交給的各項任務。

3、領導值日班長履行各項職責。

4、及時與擔任值周工作的教師和學生會相關人員取得聯繫,徵求值周者對本班各方面工作的意見,當天提出整改措施,分析班級本週德、智、體、美、勞各項活動在學校的位置,對被值周者扣分的項目,分析原因,提出下週整改措施。

五、值日班長職責

1、負責記載當天的出缺席情況,及時在《班級日報》上登載,對遲到的同學提出批評,予以處罰。

2、維護自習課紀律,對自習課説話的同學予以批評、處罰。

3、維護課間紀律,監督並制止課間大聲喧譁以及在走廊打鬧的行為。

4、領導值日生搞好班級衞生,每天下午拖地一次。若發現地面上的廢紙,誰的周圍誰負責,及時徵求學生會相關人員對班級衞生的意見。

5、協調體育委員,督促同學們認真做好課間操。

6、督促同學們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協助生活委員工作,若發現眼保健操不認真的同學,予以批評、處罰。

7、在任班長的前一天晚上放學後,選擇一條對班級現狀有針對性的格言抄在黑板每日贈言中。

8、將班級發生的大事、處罰在晚自習下之前刊登在《班級日報中》,並簡短記載任職這一天的工作總結

9、自己無力落實的事情及時向常務班長彙報解決。

六、宿舍長職責

協調各寢室成員宿舍內部就寢等一切事物,有情況及時與班委協商並報予住宿老師協助管理確保各成員按時就寢、安全健康成長。

七、科代表職責

1、負責本科老師委派的任務,例如:收發作業,收發導學案,準備課堂用的簡單教具,詢問上課地點,提醒安排學生提前一分鐘準備上課內容。

2、及時蒐集同學們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班主任反應協調。

3、協助老師調查、瞭解、分析本學科學習極端後進同學的困難、障礙,並盡力幫助其排除一部分。

4、及時深入瞭解任課教師的意圖、教學風格、特點、改進等,及時向同學們加以介紹,是同學們儘快適應老師的教學。

5、負責記載本學期歷次考試成績,並對成績升降情況及與預定目標差距進行分析,為提高成績,給同學們以指導,給教師當好參謀。

6、負責本學科興趣小組的工作,帶動本學科學有所長的同學,使其長處發展更快。

八、備品承包人職責

1、保護所承包財產不受損壞,一旦發現損壞,及時加以維修,損壞嚴重的,查清責任人,及時賠償並報生活委員備案。

2、護花使者及時澆花護花,使花木能代表自身及班級形象。

3、圖書管理員認真做好書籍編號造冊、借閲登記工作,對丟失、損壞的責任人提請生活委員協調班委會進行相應處理。

第二部分規矩

一、一日常規

1、早6:50準時進教室,6:50-7:30為文科早自習,記憶內容為語文、政治、英語,7:40-7:55為理科早自習,記憶數學、物理、化學知識點;。

2、中午2:20進教室,由值日班長負責齊唱班歌或每月一歌,為下午上課做好準備。

3、每節課前2分鐘進教室準備上課內容。

4、每天課間操逐節落實到位,爭取早日動作到位整齊劃一。

5、每天下午活動課6圈“體質與毅力”鍛鍊。

6、每天晚上7:00-7:30為英語自習,課代表負責,抓好英語的聽説讀寫,不得做與英語無關的事情。

7、每天晚上7:40-7:50為書法訓練,為完成作業與預習做好書寫準備。

8、每天晚上8:57-9:00為值日班長總結述職及交接時間,由值周班長監督落實。

9、每天保持自己周圍清潔衞生,對遺留垃圾者由值日班長監督清掃並處罰。

10、值日班長每天將值日情況交由常務班長簽字審查,對問題登報批評。

二、一月常規

1、每週週日晚自習為班會及班級活動時間,週末作業提前完成,全身心投入活動之中。

2、每月第一週為演講比賽,演講主題由班委會確定並提前一月公佈。

3、每月第二週為讀書會,交流本月讀書心得及成果,並擇優張貼。

4、每月第三週為才藝展示,包括音樂與美術、相聲、小品等。

5、每月第四周學習成績分析總結活動和法制宣傳活動。

6、為本週週日臨近生日的同學集體送上生日祝福,使其感受班級的温暖,由生活委員負責組織。

7、每週週三體質課結束後為每月一歌活動開展時間,由相關負責小組組織負責。

8、每月第二週週二體質課結束後開展眼保健操統一學習活動,為每日眼保健操規範動作及要求。

9、每月第三週週四活動課和自習課組織籃球邀請賽,由班委會協調組織(注意:提前上交書面申請,申請方為活動開展雙方,申請書一式五份,交校領導、雙方班主任及班級各一份,經班主任及校領導同意後開展,過期作廢)

三、積分晉級辦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江河無以成大海;操行源於養成,知識源於積累)

1、級數共設16級,依次為陸軍上將、陸軍中將、陸軍少將、陸軍大校、陸軍上校、陸軍中校、陸軍少校、陸軍上尉、陸軍中尉、陸軍少尉、六級士官、五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

2、第一級標準為50分,每兩級間隔增加50分,達到晉級標準在班會中頒發晉級標誌並准許張貼。

3、評優樹模活動從積分前十名中選舉產生,直接享有被選舉權,有突出貢獻者享有被選舉權,其他人享有選舉權。

四、積分細則

(一)操行方面

1、自習、課間、衞生、早操、間操、就寢等被查扣分者,直接扣相關責任人1分;自習或上課遲到罰體能訓練,以便下次不遲到。

2、違反校規者直接扣除10分,取消被選舉權,並書寫1000字説明書當眾陳述,待改過自新經班級三分之二同學同意後歸還其被選舉權。

3、在集會地點被點名批評者直接扣除10分,並書寫1000字説明書當眾陳述。

4、違反班級公約沒有造成惡劣影響着者扣除5分,並書寫1000字説明書班會上當眾陳述。

5、對值日班長檢查中存在問題的經班委相關人員同意後扣除相關責任人(不影響學校檢查)0.5分。

(二)學習方面

1、課堂表現成績每週彙總後除以5計入積分,獲得課堂之星者直接加2分,同組組員加1分。

2、每月測評成績進步一個名次加2分,退步一個名次扣2分,各科均能達到優秀者再加3分,各科均能合格者加2分。

(三)“我為班級盡分力”方面

1、各項比賽中獲得市級獎項一、二、三等獎分別加10、8、5分;獲得校級獎項一、二、三等獎分別加8、5、4分;獲得班級獎(包括各種活動如讀書交流活動、演講活動、才藝展示活動、小報評比活動等)項一、

二、三等獎分別加5、4、3分。

2、好人好事經認可後每次加3分,所開的花的擁有者一次性加2分。

3、對相關職能貢獻人員(如課代表、圖書管理員、護花使者、清新仙子等)每月視其表現直接加1-3分。

4、值周班長值週期間獲得流動紅旗加5分,值日班長每人加3分,升國旗再各加1分,並完成升旗儀式。

5、值日班長值日期間不被扣分者直接加2分。

6、班團委各成員每月班會中經三分之二同學認可成績後直接加5分;經二分之一同學認可成績後直接加3分。

7、班團委活動加分由班團委討論決定,每人每月累計最高不超過5分。

備註:本公約自2014-9-1起執行

2014-8-30

第三篇:《人有人的用處》讀書筆記

我們知道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倫理學的學問,世界觀亦即我們對於世界的看法,倫理學則是我們對於人生和社會的看法。作為一本哲學著作,維納的《人有人的用處——控制論與社會》也主要是從這兩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其中在倫理學部分,作者主要從控制論的角度進行了探討。

在維納的哲學裏,強調世界處於一個熵增的背景中,這就是已被廣泛證明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謂熵增,即是在一個系統中,如果這個系統不向外界吸收能量,那麼這個系統將必然趨於無序,或者説混亂度增加。而生命系統則是一個在熵增背景中不斷地吸收能量維持熵減的體系,一旦一個生命停止呼吸和進食,亦即停止向外界吸收能量,則很快將趨於無序——屍骨將越來越難以維持有序的形態。

從認識論角度考慮,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則主要是克服熵增而逐漸建立一套有序的理論體系,但是我們的理論體系僅僅是適用於特定的宇宙尺度和特定的宇宙時期,科學表明,宇宙的混亂將會達到最大值,那時,我們所建立的理論體系很可能將全部失效。所以,我們掌握的理論與其説是對於因果鏈的描述,不如説是對於有關現象恆常連合出現的概率的描述。通俗一點説,我們的科學實驗證明的任何原理,我們都不能説是恆常有效的定律,而只能説在有限的時空中,出現這種因果關係的概率非常大。這是一種對於世界前景和人類認識能力的悲觀主義的態度,作者自認為這種悲觀主義是一個科學家出於職業的理性與冷靜而得出的態度,不同於其他哲學家或者普通人的悲觀。

這就是維納向我們描述的世界。

那麼在這樣的世界裏,人類的處境如何呢?我們前文提到,作者主要是從控制論的角度闡述了這個問題。所謂控制論,就是通過信息的通訊和交換來實現對於效應器(不論是人的、動物的或者機械的)運動的控制。通過這個定義,我們看出,控制論其實離不開信息的通訊,所以,作者也把控制論等同於信息論。而且,作者也把有機體看做一個信息的載體,聯想到一個人每過一段時間其細胞就更新換代一次,所以其生理上已是另外一個人,但一個人的心理則能夠保持不變,所以,一個人心理上的個體性比生理上的個體性更穩定,作者把有機體看做一個信息的載體是有合理性的。

我們提到,要實現控制,則信息的通訊至關重要,比如大腦控制肌肉、政府控制人民、軍事指揮官控制軍隊,都需要信息的傳遞和反饋。而我們又知道,整個世界總是處於熵增的趨勢,那麼信息要實現精確的傳遞而不失真,就需要克服混亂度增加的力量。人類發明的最有效的克服熵增的信息傳遞手段是語言,但是作為一種精確的控制論的信息傳遞,語言還必須能作為一種信碼,亦即語義確定的不容易誤解和失真的編碼。作者對於這問題的論述現在看來已經基本實現了,計算機語言已經非常多樣,且足夠精確,語義足夠穩定。而作者提到的通訊的反饋也在的大多數的自動化裝置上進行了應用,作者所展望的機器人也在很多工廠實現了普及,而作者所擔心的機器取代人所造成的失業卻並沒有如作者所擔心的那樣出現,相反,自動控制設備把人們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豐富的精神財富提供了條件。

在自動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作者設想了是否可能出現國家管理機器,國家管理機器將取代很多傳統政府管理機構的職能,甚至有可能完全取代政府。但作者認為,由於人事問題存在非常複雜的反饋與博弈,將會變得異常複雜,機器將難以通過預設程序去快速處理如此複雜的情形。而且,作者也指出了國家管理機器的危險性,“機器對社會的危險並非來自機器自身,而是來自使用機器的人”。我們可能對此深有感受,現在的社會信息管理系統已是如此發達和自動化,以至於我們的行止和言論都可能被記錄在案,並可能可以被快速調出查閲,當然好處是可以快速地抓捕罪犯,但潛在的風險則可能形成對於個人自由的侵犯。所以,作者所提出的,機器是一把雙刃劍,即為人類造福,但也可能為人類的福祉埋下禍根,其警示意義越來越強。

如作者所言:“本書的主題在於闡明我們只能通過消息的研究和社會通訊設備的研究來理解社會;闡明在這些消息和通訊設備的未來發展中,人與機器之間、機器與人之間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消息,勢必要在社會中佔居日益重要的地位。”半個世紀過去了,作者所預言的景象已呈現我們在我們面前,我們已生活在一個信息世界裏。

第四篇:安達曼島人 讀書筆記

《安達曼島人》的讀書筆記

這個學期我讀的是《安達曼島人》。我認為,書中前4章節都是未後2節做鋪墊。所以,我想要理順一下後2節的內容----安達曼人習俗及信仰。

方法與假説

作者通過展示安達曼島人的某一習俗與其他習俗之間的關係,以及該習俗與安達曼島人的整個思想和情感體系之間的關係,來進行解釋。然後,作者給比較法真正做了個定義:不是將一個社會的某個孤立的習俗與另一個社會的類似習俗進行比較,而是將一個社會的整個制度、習俗和信仰體系與另一個社會的整個制度、習俗和信仰體系進行比較。

本文的提出假説,用一句表述為:安達曼島人儀式的社會功能,就在於維持安達曼社會賴以生存(並構成其本身)的情感傾向,並使這些情感傾向世代相傳。

後文圍繞該假設進行解釋,並遵循幾條規定。

1、在解釋任何特定的習俗時,都必須考慮土著自身給出的解釋。

2、假設土著在不同的場合遵循同一個習俗或類似的習俗,那麼所有場合下的習俗就具有一個相同或相似的含義。

3、假設土著在同一個場合遵循幾種不同的習俗,那麼這麼習俗就存在一個共同的要素。

4、不將安達曼島人的習俗與其他民族的類似習俗進行比較。

婚禮

這是他們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儀式。擁抱是婚禮的其中一個內容,它的含義是:身體的結合標誌着或者表示了社會關係上的結合。

大多情況下,禮物的贈送都是相互的;而婚禮中的饋贈是單方面的,是全體的社會性的好意和認可。

從婚禮見證者角度看待婚禮:

1、 婚禮主持人是社區的代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社區,而不是他個人。因此,婚禮的作用

是,表明這場婚姻並不只關係到新婚夫婦,而且還關係到整個社區。

2、 婚禮是見證者了這對新婚夫婦地位變化的認可。因此,婚禮是人們情感變化的場合,成

婚者的社會地位改變了,人們對他們的情感也隨之改變。

從新婚夫婦角度看待婚禮:

1、他們的結婚是與整個社區有關的。

2、他們獲得了新的地位,擁有了新的權利,也有了新的責任和義務。

媾和

這也是一個簡單儀式。其中武器的交換完全是一種特殊形式,用來表示善意。

該儀式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雙方的相互之間的情感,通過儀式,用友誼和團結的情感來取代敵對的情感。

哭泣

作者把安達曼人哭泣的主要場合分為7種,然後逐個分析,得出結論。

該儀式解釋為人與人之間依戀之情的表達,作用就是確認兩人或更多的人之間的社會紐帶,調節人與人之間行為的情感傾向,進入一種新狀態或使休眠的情感復甦或使人們認識到個人關係狀態的變化;將一度中斷的社會關係恢復的作用。

舞蹈

先分析了節奏的作用:

1、 任何明顯的節奏,對那些受其影響的人都會產生約束力,迫使他們服從它,並允許它指

揮和控制身體運動甚至思想活動。誰不服從,就會處於不安狀態。

2、比無節奏運動導致的疲勞程度要低。

3、舞者能從自己身上感受到自己支配下的各種力量的一種和諧的作用。

再來講舞蹈的作用:

1、為個人提供了在他人面前展現技能和靈活性的機會,滿足了自己虛榮心,激發了自尊情感。

2、影響對同伴的情感。在集體性的表達中分享快感,感到自己對同伴有感情感和依戀情感大大增加。

因此,舞蹈使社區達到最大程度的團結,融洽和和睦。

裝飾

社會規定了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才允許個人表達自己的個人價值。

對身體進行的割痕、體繪以及大多數飾物(若非全部的話)的佩戴都是些儀式,這些儀式的功能是標誌着有關個人與某種力量之間的一種永久或暫時的特殊關係,這種力量存在於社會以及影響社會生活的一切東西之中。

食物

1、食物充足與短缺會引起社區的歡樂與悲傷,

2從食物與個人情感之間來看,食物比任何其他東西更能日復一日地使他感受到自己與夥伴們之間的關係。食物與道德義務的情感聯繫非常緊密(如:獲得食物的能力及分配食物的慷慨程度)。

3、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社會價值(有正面,也有負面)。

成人禮

該儀式具有兩方面意義。

1、社會角度。該儀式是對新成年者地位變化的認可。

2、新成年人角度。該儀式是道德教育或社會教育。一方面,用飢餓(男孩還在背上割痕)教會他們食物社會價值的意識、自控力或自制力;另一方面,使他們在人生中首次學會嚴肅地看待生活以及生活的責任和義務。

該儀式的目的

1、為了賦予新成年者一種能力,相對安全地吃危險食物,尤其是能夠避免或抵抗疾病。

2、賦予個人社會人格(個人藉以影響社會的所有品質的總和)。

葬禮

該習俗不應只是看作個人自然情感的表達,而是集體情感的一種集體性儀式性的表達。社會羣體作為一個羣體而存在要靠其凝聚力來維持,其凝聚力直接取決於是否存在一個能將羣體成員彼此粘合在一起的集體情感體系或情感傾向體系。

所以,社會因死亡或其他原因而失去一名成員,對這個社會是個嚴重的打擊,就會做出憤怒的反應。倘若,該社會沒有做出反應,受傷的社會情感就不能得到恢復,那麼這些情感就喪失力量,社會喪失其凝聚力。

日夜交替的神話

土著相信某些自然力量是社會危險的潛在根源,而他們對夜晚的恐懼,或更恰當的一點,那種覺得夜晚不安全的感覺,是土著對這些自然力量恐懼或尊敬的態度。

夜晚的社會價值:

1、 晚間社會活動減少,社會的保護力減少(負面價值)。

2、 人不能干涉自然界的力量。

3、 人若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會成為社會危險的根源,或至少造成社會煩躁不安的根源。

4、 表達了舞蹈以及伴舞的歌曲的社會價值。

火的神話

該神話有三大主題:

1、火的社會價值。擁有火是人與動物的區別;社會安康幸福最需依賴的東西。

2、認為動物與祖先曾經是同類。只有按照維持良好秩序的需要來控制個人的怒氣,人類社會才可能存在;動物被從人類社會裏分離出去,是因為它們吵鬧不休,沒有和氣生活。

3、對動物特徵以傳説的形式進行了解釋。

同時,也揭示了世界的三重性,巨蜥和麝貓在這三重世界中佔據的地位(生活場所)部分地決定了它們在安達曼人傳説故事中的地位。

季節變化的神話

食物方面:如果為了得到一件物品我們必須做出巨大的努力或犧牲,或者置身於危險中,這件東西的價值就會增加。而安達曼人必須要冒着比利庫發火的危險並承受隨後發生的後果,才能得到蜂蜜、蜂蠟以及甘薯等植物食品。這就體現了這些植物食品的社會價值。性別方面:

北安達曼島人根據的多數神話中比利庫(旱季,主要以植物產品為食;變化無常)與塔萊(雨季,主要以肉類食物為食;穩定如一)在調節季節中所佔地位的比較,認為比利庫是女人、塔萊是男人。

南安達曼島人認為激烈的搏鬥只能發生在男人之間,所以普魯格(比利庫)和德麗亞(塔萊)都是男人。

閃電方面:

1、 安達曼人將閃電看作火,而比利庫是第一個擁有火的人,也就成了閃電的擁有者。

2、 有島人將閃電説成珍珠貝。因為只有婦女才使用該種貝殼,而比利庫又是女的。

3、 前兩者的融合,比利庫用珍珠貝打擊一塊紅石頭,從而產生了閃電。

與祖先的關係方面:

1、 比利庫與人類處於敵對狀態(祖先動用了比利庫認為的專有財產,甘薯等),而祖先又

代表着安達曼社會的雛形。

2、 比利庫擁有一個與祖先相似的地位(火的第一個擁有者)。

精靈、天氣的方面:

認為天氣是由精靈以及比利庫和塔萊控制兩種相反的信仰合併在一起,有的説壞天氣是由精靈造成的,也有説是因比利庫和塔萊造成的。

自然現象的擬人化

這是指,某種自然現象與某個人觀念之間的聯繫。在該聯繫中,自然各種特徵都被看作彷彿是人的行為或特徵。或者是因為我們對人比其他事物知道和了解得更深。

一些重要的傳説是自然現象的社會價值的表達,是他們對於日夜交替、火、天氣和季節等影響他們社會生活的現象的模糊情感的觀念的具體表達形式。

通過該方法,把安達曼人在社會中的道德力量映射到自然世界中,把那些對社會的幸福安康具有重要意義的自然現象納入社會生活圈子,使月亮和季風成為社會秩序的一部分,從而同樣受到社會內部具有影響力的道德力量的影響。

總結

所有的人類社會都存在着一種情感基礎,人們對祖先的信仰就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作者稱之為“傳統情感”。

個人在傳統情感中感覺到一種比自己強大的力量,不管自己是否願意,都必須服從它。而且,他還感到,作為社會的一員,自己擁有一種力量,憑藉它自己能夠面對敵對的或者至少是冷漠的自然力量,能夠為自己提供食物,維護自己的安全和幸福,但自己所擁有的這種力量並不完全是自己個人的產物,而是自己從歷史中獲得的。因此,個人自己的生活顯然離不開這種歷史,他對這種歷史覺得有一種感恩似的依賴感。只要他按照傳統來行事,他就能夠享受安全和幸福,因為他所依靠的是比自己思想和身體素質更強大得多的東西。

以上一段話就表明了這些傳説的兩個重要觀念:一致性(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和

現在依賴過去。

一個特定民族的制度、習俗和信仰組成了一個整體——文化。

一種文化要存在,這些傳統情感就必須以某種明確的形式存在於個人思想中,能根據社會的實際組織形式,按照維持社會凝聚力所需的方向影響個人行為。這就是情感的社會功能。

總體來説,習俗的功能是,人們經常用來表達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的情感手段,而且也是人們通過這種表達來把這些情感保持活躍、使之世代相傳下去的手段;

神話和傳説的功能是,表達安達曼人對社會以及社會與自然界關係的思維方

式和情感,從而保持這些思維方式和情感,並將之傳給後代,其所表達的情感都是社會存在的基本要素。

我的感想

作者用安達曼的社會的習俗、神話和傳説解釋這個社會的形成,文化、傳統、道德的力量。這都有賴於作者認真地對當地習俗、神話和傳説進行記錄,並不厭其煩地抽絲剝繭。用我自己的話來簡述就是,土著用不同的儀式、神話傳説故事向下一代灌輸各種觀念、耳濡目染,並在潛移默化當中鍛鍊其某種能力,使當地社會處於一種有序的狀態中,並且時代延續下去。

第五篇:《人的條件》讀書筆記2

《人的條件》讀書筆記

“想想我們正在做什麼”,這是本書的要探討的問題,而我想把它理解為:我們是不是在做真正的人該做的事情。

人到底是社會動物還是政治動物?阿倫特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人(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所以,阿倫特認為,柏拉圖以來所有政治學家的錯誤在於忽視了政治的基本條件:政治是在複數的人類中間進行的,其中每個人都能夠行動並開始新的東西,這種互動產生的結果則是偶然和無法預料,實際的政治事務隸屬於眾人之間的約定,它們從來不是存在於“理論思考或某一個的觀點中”。同時阿倫特提出“中心的政治活動就是行動”。

阿倫特提出了人的三個最基本的活動(vita activa):勞動、工作和行動。

在阿倫特看來,勞動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維持肉體的生存和延續,它所生產的是生活必需品,“一生產出來就被消費掉了”。在這個意義上,勞動具有一種與外界無關的“黑暗”和“隱祕”的性質——私人領域。

工作包含了技能、技巧在內;所生產出來東西儘可能避免被迅速消費掉,因而具有一種持存性,在時間上更為悠久。和勞動相比,工作是有“實用的”和“製作經驗”,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當做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那就會以“無意義”取代了“意義”,“手段被當作了目的”。如果説“勞動”構成了僅僅與自己身體存在有關的“私人領域”,那麼“工作”則構成了現代的“社會領域”——人們為了“工作”而結成某些社會關係,從表面上看,在這個領域中人們彼此結合在一起,不像在勞動狀況下個人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但它本質上仍然是服務於自然的生命過程,仍然是為生存的目的組織起來的。

在人的條件中,阿倫特將行動置於核心位置,並且行動是在公共領域中展開的,在公共領域中展開的,在公共領域中的行動意味着排除了任何僅僅是維持生命或服務於謀生目的,不再受到肉體性生命過程那種封閉性的束縛。“行動”是由於別人的在場而激發的,但卻不受其左右,它存在一種“固有的不可預見性,因而在公共領域中,人和人處於最大限度地開放之中,人們互相能夠聽見和看見,他人的在場保證了這個世界和人們自己的現實性,使得一個人最大限度地表現了自己個性和實現自己的最高本質。

可是,阿倫特指出,現代史的開幕發生了三件大事,正是這三件大事決定了現代的特徵:發現美洲大陸及隨後的全球開發,宗教改革,通過擴大基督教會修道院的財產,宗教改革開始了一個個人財產被剝奪和社會積累財富的雙重過程,望遠鏡的發現以及從宇宙觀點來思索地球本質的新科學的發展。在阿倫特看來,這三件事都促成了資本主義的興起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但她認為它們的發生同時也摧毀了行動和公共領域得以存在基礎。在這三件大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阿倫特對於由宗教改革開始的個人財產被剝削和社會財富積累的雙重過程的雙重過程的分析,這對勞動的勝利與消費社會的興起有着根本性的影響。宗教改革擴大了基督教會修道院的財產,相應地也開始了對個人財產的剝奪。在她看來,對個人財產的剝奪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首先,對個人財產的剝奪是對部分人羣在這一世界上的位置的剝奪,,並由此而開始了一個財產轉化為財富或者説資本的過程,阿倫特認為這是世界異化的第一個階段;伴隨着這個過程偽裝成一個財產所有人的組織即社會領域得以興起,這是異化的第二階段。而在這兩方面,在阿倫特看來,對現代社會中公共領域的消解、行動優勢地位的喪失,以及勞動和消費的勝利都產生了根本性影響。

在阿倫特看來,無窮的消費導致財富積累的無休止性,進而導致了勞動的無休止性。古希臘時代的人們認為財產是極為重要的,甚至也可以是神聖的,因為它是進入公共領域的主要前提,聯繫這真正私有的方面和真正公共的方面,使他們在真正的人的社會裏各得其所。但是他們從來不將財產看成是能進一步產生財產的手段。而在宗教改革之後,現代人選擇無節制地擴展佔有物,實際上成了佔有物的奴隸。

與古希臘人相比,“現代人”到底是什麼?是人,可是在阿倫特看牢現代人沒有在做人應該在做的事情;是奴隸,可是與古希臘奴隸相比,現代人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奴隸。所以現代的我們到底是什麼?

這本書對於我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這門課的第一節中的“話語權”,阿倫特提到:“行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言談”,在言談中人們敞開他自己,闡釋和展現自己。言談本身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如果不是想要直接動用暴力,那麼,言談所具有的措辭和勸説便是政治方式本身。總之,在一個亮起來的公共舞台上勇於發言,挑戰和接招,一個人表達了他的尊嚴。所以,在我看來,現代的關於“政治”的定義也是被異化過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kmk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