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

為進一步從黨領導糧食工作的非凡成就中汲取智慧力量,傳承弘揚中儲糧人“寧流千滴漢、不壞一粒糧”的精神,激勵全員砥礪前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1

影片以紀實手法,融入珍貴歷史資料,以真實生動的畫面、詳實的數據論證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解決温飽問題到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和動人故事。觀影過程中,大家神情時而肅穆,時而振奮,被影片深刻的思想內涵、氣勢磅礴的畫面、優美易懂的解説、深入淺出的知識等深深所吸引。

“這部影片非常有意義,給我上了一堂關於農業知識大國糧倉的公開課。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立足本職崗位,踏踏實實做好糧食保管工作,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位倉儲保管員如實説道。“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範圍內仍在發生、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當下,我感到這部影片播出的很及時、很必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圍繞2022年直屬庫黨組織部署的各項重點任務,結合自身職責幹好工作。特別是在咱們直屬庫今年開展‘一強四優’黨支部創建和‘兩帶頭五爭先’黨員實踐活動中,我要積極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一名黨員在觀影后這樣談到。通過此次活動,大家普遍反映該影片使自身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發展和對中儲糧事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禮,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汲取影片中展現出的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以及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們矢志創新、勇攀高峯的奉獻精神,把個人理想同國家、民族、企業的奮鬥目標結合起來,弘揚“實幹+精細”的工作作風,堅決守住管好“大國糧倉”。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2

1月20日,掌中寶是騙子嗎據河南電影電視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電影紀錄片《大國糧倉》首映定檔觀摩研討新聞發佈會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盛大舉行。本次新聞發佈會由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農影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發行有限義務公司、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河南電影電視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結合主辦。

自古至今,食為政首,糧食平安不只事關國度穩定,更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開展。掌中寶是騙子嗎據電影紀錄片《大國糧倉》以紀實拍攝的手法,融入寶貴的歷史材料,以焦裕祿肉體、紅旗渠肉體,特別是以袁隆平為首的農業科學家們耕耘出的“種子肉體”闡釋了建國以來我黨指導“三農”工作的理論閲歷,展現傳統農業、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和聰慧農業獲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國農業、鄉村、農民天翻地覆的開展進程,重點展示在“三農”理論過程中的巨大成就,用強有力的數據解讀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人本人養活本人的史實。

該片導演,掌中寶是騙子嗎理解到河南電影電視製造集團總裁助理、國度一級導演熊延江,在承受媒體採訪時引見,影片歷時四年精心拍攝製造而成,創作團隊先後派出6個攝製組走遍中國,採訪了60多位國內外知名首席科學家、農業專家、“三農”一線工作者和普通百姓,該片拍攝得到國度農業鄉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和協助指導,用大量詳實數據論證,向廣闊的電影觀眾停止答疑解惑,答覆了大家關懷的糧食平安的一些問題,我們怎樣才幹夠吃到平安放心的保質保量的糧食?影片描繪了國度糧食儲藏制度的不時完善充盈了“大國糧倉”,夯實了我國糧食平安的大國根基,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指導對“大國糧倉”的英明決策。

在觀影后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紛繁對影片發表高度評價,以為影片輝映出從1949年開端那些不同年代由前蘇聯記者拍攝的彩色膠片,一幅幅質樸的生活畫面真實懷舊感人,縱觀中國糧食產量的繼續開展詳實的數據無須置疑的證明中國人不只可以處理吃飽飯的問題,而且還完成了從“吃飽飯”向“吃得好”、“吃得安康”的歷史性轉變,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的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根底,讓人們真正認識到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本人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3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糧食生產、消費、加工和流通大省,近年來,山東堅決扛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着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展現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負責任大省的擔當。

嚴把糧食質量關 糧食購銷不斷活躍

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兜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既關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職責,也關乎穩定種糧農民基本收益和種糧積極性。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山東省堅持市場化導向,樹牢“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為內涵的“五優聯動”責任,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有效保障了種糧農民利益。

收得下還須檢得嚴。山東省深入推進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設1個省級+16個市級+65個縣級質檢站及1個高校培訓基地,適合山東省省情和糧情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聯動工作機制初步建成。目前,省市17個糧食質量檢測中心(站)全部納入國家糧食質量檢測體系。

現代綠色倉儲全面推廣 糧食儲備基礎不斷夯實

落實地方儲備糧、管好地方儲備糧事關山東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年來山東大力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加強糧食儲備能力建設,初步建立了佈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備、權責清晰、管理科學、保障有力的地方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系,堅決守住管好“齊魯糧倉”,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不斷完善儲糧設施。山東省通過實施“糧安工程”,加大基礎設施整合力度,調整優化佈局。目前,省市級大中型儲備庫、縣級中心庫和基層收納庫三級有效銜接、互為補充的糧食儲備基礎設施網絡化佈局進一步完善,構築起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在完善儲糧設施的同時,科學儲糧步伐不斷加快。山東省以綠色儲糧理念為引領,強化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結合區域儲糧特點,推廣應用三段式保水通風技術,糧食損耗、單位能耗和化學藥劑使用量明顯降低。

科技賦能 山東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作為全國重要的“糧倉”,山東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這一重大政治任務,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在保護好“老種子”等優良種質資源基礎上,加大突破性優良新品種自主研發力度,加強良種試驗和關鍵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實現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培育12家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育成突破性新品種20個以上。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爭創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耐鹽鹼植物種質資源庫,推動大豆、苜蓿、藜麥等栽培種植實現新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李登海,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今年兩會上他關注的依然是良種培育問題。他説,要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開發利用,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我國種業高質量發展。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4

整建制開展“噸糧鎮”“噸糧縣”建設

依託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山東整建制開展“噸糧鎮”“噸糧縣”建設,謀劃佈局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希信、魏德東、馬傳先等住魯人大代表都提出建議,支持德州“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作為全國首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的地級市,德州糧食麪積常年穩定在1600萬畝左右、產量150億斤以上,佔全國1%、山東省1/6,理應在糧食高產創建上先行一步、樹立樣板。當前,德州也正在深入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力爭建成全國首個大面積“噸半糧”示範區。

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現代農業生產生力軍。

山東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專業大户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通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糧食豐產豐收。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農民代表,魏德東還是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有着十多年的農業規模經營經驗。這幾年,他的合作社與農業科研院校、龍頭企業合作,從種子、土地、水肥、農機等方面提高種糧科技含量,再加上社會化服務,每畝地可節本增效300元以上。這讓村民和村集體都嚐到了規模經營的甜頭,土地全託管面積5000多畝,單環節託管面積3萬多畝。針對去年小麥播種時雨水較多,小麥播種晚,苗情普遍偏弱的情況,年前魏德東的合作社對託管流轉土地進行了深翻,採取了小麥寬幅精量播種。用上了20餘台套打藥機、30多台套無人植保機,以及“氮肥後移”“一噴三防”等管護技術。“通過一整套的科技壯苗舉措,今年夏糧我們有信心豐產豐收!”魏德東表示。

為了百姓飯碗,齊魯大地正在耕耘

“十四五”時期是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022年,山東如何開展農業工作?山東已有了具體目標,齊魯大地已經開始耕耘。

聚焦工作重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山東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着力在構建保障體系上達到新水平;聚焦“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着力在科技人才興糧興儲上邁出新步伐;聚焦“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着力在糧食產業強省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形成新發展格局”,着力在數字糧食助力實體經濟上得到新提高;聚焦“統籌發展和安全”,着力在防範化解糧食領域風險上取得新成效。

立足高質量發展,精準確立發展目標。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年糧食流通量保持在1.5億噸以上,地方糧食儲備規模保持在500萬噸以上。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建立特色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聯動,“齊魯糧油”公共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帶動力進一步彰顯。

建成與糧食收儲和保障供應相匹配、佈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現代糧食流通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綠色倉儲和高效物流發展,糧食產後服務效率明顯提高。全面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發展糧食產業互聯網,實現地方儲備糧智能化監管,打造“數字化糧儲”。

改革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管理機制,加快實現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建成職責清晰、運行規範、監管有效、保障有力的糧食和物資儲備體系,為“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百園千鎮萬村”,加快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繼續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做強煙台蘋果、壽光蔬菜、沿黃肉牛、沿黃小麥等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羣,培育農業特色產業單項冠軍。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以上、農業產業強鎮100個以上。加大先進農機裝備研發,推廣農產品綠色關鍵生產技術,建設一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優化提升鄉村人才工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穩定在270萬人以上等。

糧食安全關乎國運民生,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山東牢記囑託,不負春光,錨定“三個走在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糧食市場供應呈現貨足價穩良好態勢。2021年山東農業生產“成績單”顯示,全省糧食總產超過1100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百姓倉廩充實、米麪無憂,山東已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基地、大糧倉,端穩端牢了“百姓飯碗”,托起了百姓穩穩的幸福。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5

該紀錄電影以“誰來養活中國?”開篇,中國用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都一一變為現實,呈現了中國人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的美”“吃得健康”的歷史性轉變,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奇蹟。影片用鏡頭語言表述百姓故事,讓普通百姓聚焦中國飯碗,以平民視角答疑解惑,瞭解中國糧食安全。用史實驗證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特別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們耕耘出的“種子精神”的歷史必然,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方針政策不斷總結、修正、完善的史記。

通過觀影,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具有極端重要性,真正認識到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紛紛表示將不忘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儲糧工作“四個堅持”新要求,傳承中儲糧人“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精神,以“實幹+精細”的工作作風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堅決守住管好“大國糧倉”,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131n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