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中國小生開學第一季觀後感

中國小生開學第一季觀後感

中國小生開學第一季觀後感

愛是什麼?愛是在失敗是一些鼓勵的話語;愛是在茫然中給予的幫助。愛是在難過時一個環繞着淡淡幽香的温暖懷抱;愛是一個徹響的耳光,是一句句讓人難看的喝斥,是一束嚴厲的目光,是一個透不過氣來的嚴格的管教……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開學第一季觀後感,請您閲讀。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1

今天是《開學第一課》播放的日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晚上八點我跟往年一樣準時收看了這檔節目。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觸動很大,不同於往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而這主題也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美”。

世人的美大多都很膚淺,他們認為一個人長得好看便是美。其實這是不對的,一個人的美,應該是心靈上、道德上的美。只有這種美存在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這個世界才能變得美好起來。

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無數的醫療人員逆流而行,奔赴疫情最為嚴重的地方,為世人築起最為堅實的城牆。對於我們來説,難道他們不美嗎?正是因為他們身上舍己為人的美德,疫情才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剎住了勢頭。

對於一個母親來説,孩子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寶物,甚至為了自己的孩子,母親甚至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母親對於我們的愛護,又何嘗不美呢?看着母親整理自家雜事,為自己的事情牽腸掛肚的時候,這樣子的母愛,難道它不美嗎?

同理還有父愛,當一位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為一個家庭的生存而努力工作的時候,父愛的責任依然讓這個普普通通的男人美得“不可方物”。

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説,當我們努力學習,最後取得了自己的好成績的時候,我們也是最美的存在。所謂的美,它是一種精神上的美德,絕對不是膚淺的外表上的美。

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世界和平才有可能到來;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我們的社會才能安穩下來;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存在,所以我麼每個人才能這麼幸福的生活着。所以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把美傳播出去吧!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2

《開學第一課》作為每年必播的一檔教育節目,其主題每年都會根據時下環境不同,而推出不同的主題內容,而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早在《開學第一課》預告片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期待今年《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內容。因為2020年可以説是一個最值得我們記憶的一年,因為疫情,我們首次在家上網課,擁有了一個超長的寒假假期,中大學聯考也都因為疫情原因,而推遲了整整一個月,令我們每個人都記憶深刻!

《開學第一課》在主持人康輝、尼格買提有力的聲音中開始,作為擔當這一篇章的演講人,鍾南山爺爺為我們講解了其小時候的故事,還有其愛國意志的由來。正是因為鍾南山爺爺這樣國之柱石,才能在面臨非典與新冠疫情時,堅強的帶領我們度過過這一個個難關,令我們感到敬佩不已。

漂亮的陳琪方小姐姐也是令我感到印象深刻不已,她的爺爺與母親是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務人員,她不僅沒有哭鬧,不然他們前往,還將他們“借”給抗疫前線,這種擔當與精神,絕對是我們值得學習存在。

團結這一篇章中,張定宇伯伯那鏗鏘有力的話語與堅定的意志,讓我看了更是感到印象十分深刻,他給我們分享了在抗疫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個個感人的抗疫小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武漢人民那團結奮進的頑強精神,更是令我敬佩不已,絕對是我們中華民族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

其中張文宏老師的話,“少年強則國強,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這句話,我感到非常的贊同;我們的成長需要時間,一個健康美好的環境,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少年人作為祖國的未來,只有成長起來,才能一起共同建設出一個屬於我們的美好家園。

《開學第一課》每年所播出的主題總會帶給我們無盡的深思,通過鍾南山院士等各位嘉賓的現身講解,我們明白了抗疫其中到底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與危險,可以説,能夠取得這最後的勝利,那絕對是一位位白衣天使奮戰於疫情前線中,是廣大黨員志願者們努力的共同成果。

讓我們青少年在《開學第一課》的抗疫精神中,學會擔當,在團結奮進的精神中,合理的運用科學的方法,一起用心的學習,健康快速的成長起來。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3

2021年1月1日晚八點,全國中國小生都齊聚於電視機旁,等待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正式播出,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作為一檔已經播出了13年的教育節目,《開學第一課》可以説是看着我們長大的,而今年更是因為疫情原因,《開學第一課》的播出更是帶來根據特殊的含義,不僅有鍾南山爺爺給我們講述抗疫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還有各位在抗擊疫情中,做出卓越貢獻的抗疫英雄們一起現身講解。

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早早就在家中等待觀看《開學第一課》的播出,而伴隨着熟悉的開場音樂,譽為央視boys的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的四位主持人出現在我的眼前。這四位主持人中,我最喜歡撒貝寧與朱廣權,他們以往幽默風趣的話語,總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樂趣,而在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中,他們有力標準的主持,更是讓我看到另一個不同的他們。

而隨着節目的播出,身在廣州課堂的鐘南山爺爺所説的“人民是生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更是讓我深深感受到祖國對我們羣眾的看重與愛護,他們在疫情一線不斷的抗擊作戰,為的不就是保衞祖國的人民安全,為我們這些尚未獨立的少年人,創造一個和平祥和的成長環境嘛。

張定宇伯伯所講述的武漢疫情故事,更是讓我們明白武漢人民在面對災難時,所展現的團結精神。毛青醫生的到來,讓我們看到鐵血軍人,在面對疫情時,所展現的擔當精神與團結意志,正式因為有人民子弟兵的存在,我們才能擁有這麼一個和平安寧的平靜生活。

隨着張伯禮爺爺、陳薇女士的出現,更是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可以那麼快戰勝疫情。運用科學的研究手段,合理的科學方式,是我們能戰勝疫情最好的武器,正是因為有這麼一個個抗擊疫情的科學家們,才讓我們那麼快就能戰勝肺炎疫情。

張文宏醫生的健康寶典更是令我感到受益匪淺,他和藹可親,聲情並茂的講解,細緻的講解了我們在生活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各個生活習慣,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擁有一個更加健康,衞生的生活。

就猶如張文宏醫生説的那樣,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健康平安的成長,我們才能努力學習新知識,更加迅速平安的成長起來;唯有如此,祖國才能在不斷的發展中,獲得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在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後備力量與未來發展潛力!

所以同學們,少年強,中國才會更強,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認真感悟《開學第一課》各位嘉賓所講解的各個先進事蹟,在做好個人衞生的同時,要好好學習,用心成長,為祖國未來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4

每年開學季,《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國小生見面,但今年卻遭遇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註定非同尋常!還記得武昌方艙醫院嗎?那裏曾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地方,為了給學生上一節生動的課,除了“北京課堂”還首次設置京外“課堂”。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是英雄的人民。《開學第一課》武漢課堂就是曾經武昌方艙醫院。節目中,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畢業生付巧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這名抗“疫”戰士是00後,她曾經就在《開學第一課》武漢課堂所在的武昌方艙醫院裏備戰大學聯考。那段時間,她一家四口感染新冠肺炎,而自己症狀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她沒有顧慮太多,帶着“考進華中師範大學,將來當一名老師”的夢想,一心備考。

付巧,她雖然是為自己的夢想在戰鬥,但她是當時的方艙醫院裏最美的一道風景線,看到她的努力後,我相信有很多人會像我一樣被她這種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所感染。聽着付巧的故事時,我就在想,如果我當時遭遇了和付巧一樣的處境,我還能靜下心來學習嗎?如果換作以前的我,我可能會因為擔心自己和家人的病情而焦慮不安,不知所措,但是現在的我可以肯定地説:不管未來遭遇什麼樣的事情,我會告誡自己靜下心來,堅持前行,為了夢想絕不放棄。

本次節目最後以歌曲《少年中國説》作為結尾。就像歌曲中唱到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青少年是祖國發展的血液,只有少年強大了中國才會有更加強盛的生命力。因此,作為一個青年學生必須要努力奮鬥,樹立遠大理想,將來為實現中華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5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科學創造的意義有了更深的認知,對實現中國夢更加憧憬和期待。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製造並使用工具來幫助自己開始,人類的文明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為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為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為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用破布漁網樹皮製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保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芯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從早期的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發展為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網絡帶來了信息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面對着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為看重的應該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以及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着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一不是以國家責任為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着,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開學第一季觀後感6

美麗的九月有美麗的故事。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關於中華驕傲,可能會想到很多如:源遠流長的漢字、振奮人心的中華武術、逸韻悠揚的琴棋書畫、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但我覺得漢字更有代表性。

正如王寧教授説,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可以去直接跟最早的祖先對話。漢字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基石,帶領我們穿越歷史,感受未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的“字以溯源”一節,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從不在意的漢字裏,竟然藴藏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學問,在它的一筆一劃間,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形狀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在昨天的寫字課上,老師問我們:“為什麼要寫好漢字?”“為什麼要寫好中國字?”“為什麼要寫好名字?有人回答:“這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對於中國人而言,寫好中國字是每一箇中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還有人回答:“漢字書寫講究地是靜下心來,一筆一畫的認真書寫,增強人的文化素養有着很大的幫助,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我想説:“漢字是中華民族先民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造發明,這足以證明我們的先民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也足以開啟人們的心智。”

人們常説,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藴含着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道,承載着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藴和價值。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情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髮展革新,它凝結着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後我要寫好每一箇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8oy8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