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1942觀後感(精選28篇)

1942觀後感(精選28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8篇《1942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1942觀後感》相關的範文。

1942觀後感(精選28篇)

篇一:《1942》觀後感

《1942》觀後感

一部記錄饑荒的影片,一部記錄中原大地歷史史實的電影,一部記錄人間悲劇的電影,一部承載着太多喜怒哀樂的電影,在今天這個日子裏,看後依然讓人是那麼的動容,那麼的傷感。

《1942》這部影片主要反映和記錄了幾十年前中原大地,饑荒的故事,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縮影,體現出那個歷史的悲劇,百萬人為了“吃”,流離失所,路死他鄉。何其慘!何其悲!

風雨飄搖,動亂不堪。那個年代,各種天災和人禍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國民軍、日本軍、地方豪強這些人的因素、加上久旱無雨,天公不作美的天災,混合交織,讓生活在最基層的羣眾,生活更加的悲慘,為了一口吃,賣兒賣女,甚至出現了狗吃人、人吃人的慘劇,在今天的日子看來,簡直無法想象。

活下去,活着比什麼都好,活下去,比什麼都強。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中,人類最低層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吃是最基本的問題,在缺少糧食的那個年代,解決不了吃的問題,在高的需求也是無用,在高的需求也會顯現的那麼的脆弱。

在影片的故事中,人類道德的淪喪、情感的麻木、彼此的殘忍、愚昧和自私、偽善和貪婪都被無情的表現,人類最本能的需求戰勝了一切,顯現的淋漓盡致,為了糧食瞎鹿讓自己的女人,到財主家去借糧食;為了糧食,美麗的花枝雖然看不上長工,但卻能夠和長工相好,代價僅僅只是為了兩塊餅乾;為了糧食,大年三十,財主做夢也不會想到居然會賣掉自己的閨女;新婚燕??的長工,在剛嘗婚姻的滋味後,卻又賣掉了自己的媳婦,換回的僅僅只是2-3升米,人的價值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和卑微,人的價值顯得是那麼的不值一文錢。

在影片《1942》,人性的本能得到了充分的彰顯,無情的表現,為了吃,可以在血溶於水的親情,也可以賣兒賣女,為了吃,原本振振有詞,義憤填膺的`戰地巡回法庭的庭長老範,也可心甘情願的在日本人手下做“伙伕”……..。人性的價值、民族的價值在此時顯得是那麼的脆弱不堪。

觀《1942》,回想今夕,生活在今天日子裏的你我,感覺到無比的幸福,我們不會為了吃而煩勞,我們不會為了吃而出現各種悲劇。

珍惜現在的一切,珍惜美好的今天,與1942相比,我們的生活幸福無比,與1942相比,我們的日子猶如生活在蜜罐之中,今天幸福生活,實屬不易。

珍惜現在的生活,就要立足實際,更好的把工作幹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就要立足本職,踏踏實實的幹好事業,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

珍惜生活,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篇二:《1942》觀後感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饑荒的背景下,以往的財主東家和佃户的悲慘境遇。因為饑荒,災民能夠變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為了有口飯吃不被餓死,男人能夠賣掉自我的妻兒,女人能夠出賣自我的身體,甚至為日寇服務打雜。影片大膽地描述出人性的醜惡,讓人壓抑、悲哀,但真實。

影片明星眾多,張國立、李雪健、陳道明這些老戲骨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説。而一大幫中青年演員馮遠征、徐帆、範偉、張嘉譯、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實力影星張涵予在片中的表現虎頭蛇尾,最終淡出比較突然,讓人覺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説一下影片中長工“拴住”的扮演者:張默,一向以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張國立的名頭,後又接連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後,形象更加的負面。但這回戲中演技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許在度過了內心的迷茫煩躁之後,張默才真正成熟起來。另外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金剛”男主演)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演)這些實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説明華誼和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不僅僅只是國內的票房冠軍。[由整理] 縱觀馮小剛這些年的影路歷程就能夠看出他的轉型之路,從過去令人捧腹的賀歲片,到近年來《手機》、《一聲歎息》、《集結號》,再到《1942》,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宣告了馮小剛已經完成了從迎合市場到領導市場的風格轉化。

1.《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影評觀後感範文5篇

2.2019決戰中途島最新觀後感影評5篇

3.《地道戰》國小觀後感300字七篇

4.高中高三語文《宇宙的未來》優選教學設計方案

5.國中八年級語文《親愛的爸爸媽媽》優秀精選教案

6.2019決戰中途島最新觀後感影評大全

7.革命電影《地道戰》觀看感範文400字5篇

8.感人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500字五篇

9.《地雷戰》電影觀後感500字五篇

10.國中九年級語文《短詩五首》優秀教案設計

篇三:1942觀後感

人們不能忘記歷史,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又不能正視歷史。我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路線,卻不想他在2012年賀歲檔帶着我們嚴肅了一把。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

看完電影《一九四二》我沒站起來,調整了一會兒,幾乎是最後走出電影院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宿的夢,夢見全是長滿了蟲的糧食,夢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來,我去看了看家裏糧食是否長了蟲。

我知道這是因為《一九四二》。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讓今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中幼,親見我那苦難民族的一場災難,這雖與當下燈紅酒綠不甚和諧,但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深陷於一場內心的煎熬。

散場時,我前後左右的人都説“太慘了”,他們在影院燈光啟亮的瞬間,只能簡單説出內心真實感受。我們民族百年來有多少“太慘了”的歷史淹沒在史籍之中。我曾經看見過一組民國時期西方人拍攝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釋説:逃荒的災民毫無目的地流動,所到之處樹皮全被剝光,幾萬人不見一個笑容。我們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這種對人生麻木至極點的影像,真實震撼。我原以為中國導演不喜讀史也不具史觀,拍不出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樣具有歷史凝重感的作品,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一個滿身光環的人愣是褪去光環,闖入黑暗之中尋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認為你有承受力,你願意替民族分擔苦難,那你絕對應該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為苦難離你會很遠,一九四一年時河南也有許多人這麼認為。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與苦難究竟相隔多遠。

篇四:1942觀後感

很久沒有幹過看完電影寫觀後感的事情了。這事比較二隻是原因之一,讓這事變得很二主要還是好片太少,爛片當道。今天要不是上個月買的團購券到期,要不是這部影片今天剛好上映,要不是還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錢版,也許我就錯過這部片了。一切都是緣分。

這部片看之前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講什麼,首先近代史一點興趣都沒。看年份搞不好是講戰爭的,也是點興趣都沒。不過,海報上印了陳道明,對這位大叔印象不錯就鬼使神差的進去看了。結果被震撼了。

影片開始,講述者説,1942到底發生過什麼,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出最後一條,其他的進入過教科書,作為文科生,有點印 象。可是影片講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饑荒。這個,説實話,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標榜自己是文藝女青年,實話説我真不知道。哪怕網上看到過,也是一晃而過,沒有 關注過。如果這部影片立意是讓大家知道這段塵封的歷史,那麼馮小剛做的很成功。相信走進電影院看過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對於無知者而言,震撼的不僅是逃荒 者悽慘遭遇,還有撥開歷史塵埃看到部分真相時的悲哀。當時的蔣氏政府的不作為,信息封鎖,導致了河南死亡300萬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 本人轟炸中,死在中國軍人的槍口,死在扒火車手腳凍僵掉下來被火車軋死,更有甚者,死在別人鍋裏。。。當抽象的數字具化成實在的人物和場景出現在電影中 時,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場景讓我忍不住捂耳朵,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拿手機出來乾點別的。講述的這事已經有點讓我接受無能了。

在此背景下,講述了老東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個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螻蟻。而面對生死攸關的絕境發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説折射 中國人的人性的事情。少東家先是利用家中糧食欺負花枝,而後立馬又被搶糧的災民殺了,死前還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鐘還是夥同老東家偷洋人記者白 修德的驢,後一分鐘就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裏了,也許根本無需撈出來,直接被吃了。媳婦剛斷氣,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還熱乎讓孩子吃口奶,可後來她 和孩子也沒能捱過這場災,瞎鹿要把女兒賣掉給母親買藥,母親死在了日本人槍下,而女兒後來從火車上摔下,估計也難倖存了。一隊國軍在日本人剛剛轟炸完災民 後就立馬開始搶車搶糧搶女人,而後日本人第二輪轟炸又來了。蔣介石對災民視而不見,直接導致了災情嚴重死了300萬人,而影片結尾,他也沒保住江山,逃到 台灣去了。老東家一家最後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就是講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這個故事裏面,沒有勝者。只有絕境 裏面人的掙扎。看的人真心難受。影片裏面的倖存者也非勝者,二十年後,一場更大的'饑荒也許他們就躲不過了,而那時,不是隻有河南,是整個中國都在哭泣。而 坐在電影院的看客們呢,難道就能俯視這塵封的歷史嗎,我想至少我看過之後是感覺悲涼。歷史離我們不遠,每個人都是倖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場災難照樣是 一半天災一半人禍。那是死亡上千萬,那又是怎樣的場景?誰家沒有一段關於那幾年的悲慘故事?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再有?

同樣的導演,都是災難題材,熟悉的演員陣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點深入多了。看完發人深省。難道是一個建國前,一個解放後所以尺度不同? 不過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審片尺度放寬不少哇。看完片在網上翻看了下影評,一片罵聲。基本都是罵馮小剛怎麼沒膽拍1959。。。或是 説他發國難財。這個我不認同。就像當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來説那麼多人還需要救,幹嘛救狗如此命題看似合理實際暴力。我不是憤青。至少現在已經不是了。 不想展開1959話題,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別老拿商業巨片來坑人了。《1942》無疑是好片,至少現在畸形的社會,冷漠的人際,金錢至上的三觀, 歷經坎坷卻善於遺忘的中國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乾貨來提醒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個建*大業等片,那是廣告宣傳片好不好。《1942》雖然 導演某些地方欲説還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話題。但是能感覺到他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很有誠意。能讓人看完回家路上還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後,搬個小板凳坐等誰來拍《1959》吧。別讓我等太多年啊!

篇五:1942觀後感

本來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願意去看,寧可做個沒心沒肺傻樂呵的人算了,沉重的歷史、沉重的過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偉去看王的盛宴,給老爸買票看1942的,後看影評説王的盛宴不好看,一個朋友的微博評價王的盛宴説:原先陸川也會拍陳凱歌式的爛片。看了這個評價後,決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齊看1942吧,學習學習歷史。

劇情方面就不多做劇透了,就談談觀後感吧。

整體編劇,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比較正劇,沒有一味的煽情,情節也比較緊湊,有些細節的設計很真實,比如最後星星説她吃的太飽蹲不下去的情節。

畫面方面,日本人轟炸的場景拍的比較震撼。

影片長近2個半小時,沒有覺得十分長,有的情節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哀歎、沉重,那個年代,天災、饑荒、戰爭,一齊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時候還思考什麼,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親人一個一個在身邊死去,從痛苦變成抽泣、從抽泣變成歎息,最後,從歎息變成麻木。當人連吃都滿足不了的時候,還能思考到什麼,日本人發糧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沒有錯,連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還能思考到多少愛國、抗日。

走出電影院,外面冷風呼呼的,但是心裏感覺很暖,覺得很幸福,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吃過那樣的苦。

老爸説,電影裏的畫面,除了戰爭,其他的他都見過,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那些苦,他也都吃過,此刻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這是電影觀後唯一想説的。

篇六:1942觀後感

宋美齡訪美、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這些在1942年發生的事情,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格局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同樣是1942年,在中國的河南省,卻因為大旱災而死去了三百多萬人,或許在當時的國民政府眼裏,這並不是很重要,不能因此而影響世界格局以及國內大勢。但對於當時河南省的災民來講,卻是屍橫遍野、慘絕人寰的悲慘景象。觀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情異常沉重,我忽然感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是多麼幸福,而1942年,對於整個河南省的災民們又是多麼的絕望。下面由我來帶領大家走進電影《1942》。

1942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降臨在了河南,夏秋兩季莊稼全部絕收,滴雨未下,蝗蟲肆虐,赤地千里,老百姓們在生死線上掙扎,他們開始大逃荒,行程數百公里,日程達數月之久。他們忍受着無邊無際的飢餓,吃野草、啃樹皮,甚至吃觀音土;躲避着日本人飛機的狂轟亂炸,感受着下一秒與親人天人相隔的絕望;忍受着國民黨軍隊搶掠凌辱,妻女被買賣以供軍官取樂的痛苦。他們一路向西地逃荒,直至家破人亡、餓死他鄉,他們進城的希望也隨着國民黨軍隊的槍聲而變成奢望。

影片中展示的是餓殍遍地、屍橫遍野,人民流離失所、遭受塗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因為飢餓而變得極其脆弱,甚至出現狗吃人、人吃人現象。記得影片中一個片段:當災難呈現報端時,蔣介石卻依然鎮定自若地在華麗的重慶政府中與美國大使聊天,外交部部長聽到《時代週刊》的記者白修德反映的河南情況時甚至還認為這是天方夜譚,而國民政府官員明知道有災情,卻只是向外界一味地推説不嚴重,繼續過着他們糜爛的生活。雖然記者白修德歷經生死將河南的地獄之情呈現國際報端,雖然國民政府迫於壓力發放賑災款、賑災糧,但軍官相護,中飽私囊,層層相扣,最終賑災糧並未落入災民手中,300多萬河南人民因為天災、人禍而橫死他鄉。三百多萬人啊,因為國民黨的不作為、亂作為,導致了無數個家庭破裂、白髮人送黑髮人、子女無助的看着年邁的父母嚥氣、兒童成為成年人的口糧。這是多麼令人揪心,令人為之悲哀的事情。在這場浩劫中,三百萬人的死亡,三百萬人的悲劇,國民政府官方的統計人數卻只有1062人,這簡直荒謬至極!1062,這個數字,怎能對得住那三百萬死去的絕望的人;1062,這個數字怎能對得起那些依然在這數九寒天中,流離失所的災民;1062,這個數字又怎麼對得起那些寄希望於國民政府的人民?因為國家的積貧積弱、因為政府的軟弱腐敗、因為侵略者的兇殘邪惡、因為災害的來勢兇猛,他們可以視人民如草芥,這與魔鬼有什麼區別?

國弱則民危,國強則民安。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保證人民的安全。敍利亞因為國弱致使被英美任意欺凌;巴基斯坦因為國弱,導致了巴以邊境的慘劇頻發;1942年的中國由於國家積弱,河南省幾千萬人居無定所,在日軍的炮火轟炸中、在逃荒的道路上最終悽慘地死去。落後就要捱打,這個世界終究需要用實力講話。細觀我國發展,由鴉片戰爭以來的喪權辱國,到之後的新中國成立,再到如今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是多少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智慧換來今天的強大中國,我國自主研發的悟空號、墨子號、蛟龍號等多項研究成果已然進入世界前列。這就是我的國家,由挨餓受凍到集體奔赴小康生活,由衣不蔽體到物產盈豐,由國家積貧積弱到屹立於世界東方。由於國家的強大,我們可以懷着沉重的心情去緬懷那段歷史;我們可以幸福的享受生活,不再擔心悲劇重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牢記職責,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牢牢告誡自己,不能忘記那段悲慘的歷史,那段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歷史,因為謹記歷史的沉重,才能為未來奮發拼搏。1942始終警示着我們:落後就要捱打,所有的戰爭並不是外表上的,而且國家實力的體現,我們只有通過我們億萬同胞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得國家變得更強大,才能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種出和平之花!

篇七:1942觀後感

一部《1942》,一場民族災難,刻骨銘心。70年前,300萬同胞罹難,慘絕人寰。翻開歷史,翔實珍貴的資料刺痛着人們的神經。

老財主的破滅。當時的中原大地,哀鴻遍野,餓殍千里。老東家範殿元一向遊走在故事中。以往倉廩充實、妻兒繞膝,就連逃難也被自我認定為躲災,逃荒途中還不忘帶着家裏的長工,這是財主骨子裏習慣的養尊處優。認定被欺壓的民眾沒有反抗,吝嗇貪婪的他,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我一向擔心並期望,延續他家香火的小生命會躲過這場劫難而存活下來。當孩子被他自我親手戕害於襁褓之中時,一個小地主階級就此自我毀滅!“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歷史不得不讓大家重新審視這悲天憫人的災難,人們的仇恨瞬間化為階級矛盾和仇恨。一個財主家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呢,最無辜的當屬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難深重的人們,只能理解這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現實。這飢餓,看似簡單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實折射出對信仰的追求、對文化的渴望、對人性的呼喚、對民族發展的思考。在災難面前,在飢餓面前,沒有什麼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與其苟且偷生,還不如坦然從容地理解死亡,死得離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顯得是那樣的親近,又是那樣的神聖。這場民族的災難,彷彿一部沉重的史詩,記錄着那段慘烈的歷史,那些悲壯的場面。

無冕之王的斡旋。《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穿梭在災難現場、斡旋於政府軍隊之間,憑着記者的良知,向世人揭示了河南大饑荒的駭人真相,迫使國民政府開展救災工作。當日本的飛機狂轟濫炸的時候,當淒涼的二胡訴説的時候,當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無不在告誡我們,應對歷史和現實必須進行深深的反思。於是,人們的仇恨,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激起對戰爭的仇恨、對日本民族的仇恨。這恨中,既有國民政府置若罔聞,於民族災難不管不顧和對災情的錯誤研判;還有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庸碌無能以及政府官員各自為政,以個人利益為重勾心鬥角的醜態;也有戰區司令蔣鼎文等軍官不顧災情,愚弄百姓從中漁利。撇開政治,無疑,是無冕之王拯救了災民,更拯救了一個民族,這難道不是人性的覺醒,難道不是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

小人物的悲壯。應對殘酷的現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獻媚。“一條命,兩塊餅乾”,小人物的命運不一樣,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見,但總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蹤後,為救活兩個孩子,四鬥米賣了自我,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終還要把自我唯一的破棉褲換給栓柱,也算是傾其所有了。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愛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輝。栓柱應諾花枝照顧孩子,卻在趴火車途中,不僅僅丟了兩個孩子,還丟了花枝用生命換來的四鬥米。在生存和氣節之間,不食嗟來之食的大義凜然,讓珍貴的饅頭顯得那樣蒼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風車,成為一種牽掛和寄託,寧可死於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廚師老馬成了巡回法庭庭長,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雖説保全了性命,到頭來卻落得個日本人的走狗。就連讀過書的財主家女兒,為求條生路,甘為五斗米折腰,淪落到賣身妓院的下場,也是命運的安排,悲慘的選擇。

1942年那場大饑荒、大逃難,雖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成為永遠傷痛的記憶。我們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就是要警醒飽經滄桑的苦難民族,不要忘記歷史,維護和平,遠離戰爭災難;追憶那段悲壯的歷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慘痛的教訓,堅持生態平衡,遠離自然災害;再現那段慘烈的歷史,就是要啟示後人牢記傷痛的根源,關注糧食問題以及那些事關民生、關係百姓疾苦、關乎民族發展的大計,讓歷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會重演。

篇八:1942觀後感

今日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內心有太多的感觸,好久沒有看過這麼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國的電影太需要有這樣的影片出現了。影片結束時,我哭了。情緒很複雜,悲傷、痛苦、同情、無耐好像都不能準確的描述這個情緒,我説不上來,更像是一種慈悲。我也不願意去太多的思考這個情緒到底是什麼,只是讓自我流着淚。

回來的路上一向在思考為什麼覺得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説,可能很多人會不覺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我,到底被什麼打動了,絕對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實。我在看的過程中,會去自然的比較此刻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國,真的猶如天堂一般。覺得自我太幸福,也感激...建立了新中國。但越往後面看,我確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當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此刻的中國去掉經濟高速發展光鮮的外衣後,其實骨子裏面的東西,跟1942年居然沒有兩樣時,我不僅僅打了個寒顫。我腦子裏開始浮現出那位外國記者反覆問道的一個問題:“怎樣會這樣”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軍隊在此陷入膠着狀態,大面積的蝗蟲和旱災使得夏秋兩季絕收。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最終的出路就是販人,年輕的閨女媳婦通常被買去周家口等地的窯子。電影中,徐帆飾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後,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口吃的,在於男人一夜夫妻之後又將自我賣了了出去,臨走之時,她對僅處了一天的丈夫説:“你來,我的褲子囫圇(完整)一些,咱倆脱下換一下吧。”男人聽罷,默默無語,只能無能為力的目送馬車離去。

天災也許還能夠用“逃離”來解決,可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卻是避無可避。即使河南已淪為半壁江山,仍是國民政府手裏的糧食支柱,從河南征購的糧食支撐着整個西北的軍隊、官僚和城市。天災來時,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終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終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僅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僅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僅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篇九:1942觀後感

《1942》這部電影是我有史以來,感觸最深、觸動最大的一部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河南。在路途上,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極具散發人性光輝的電影,也怒斥了災難的無情。

在這場天災人禍下,共有300多萬無辜百姓相繼餓死。在這場災難面前,原先人的力量是那麼薄弱、渺小,縱使你有家財萬貫,也必須加入悲苦災民的隊伍裏去。

看了這部電影,手裏捧着盛滿白米飯的碗,不知不覺好像沉重了許多,我不禁感慨萬千、讚歎不已。光是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飯,在那個時候卻是比鑽石、黃金還要珍貴一百倍,因為就這一碗飯能夠救一家四口的命,這令我汗顏。媽媽對我説,曾祖母告訴她那時人們餓的能夠啃樹皮,可是卻很難找到。因為樹皮要麼被無惡不作、無物不噬的蝗蟲吃的一乾二淨,要麼早就被飢餓的災民們瓜分了。

以後要節儉糧食了。這是我的第一條觀後感。

令我驚訝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蠻殘忍,也不是轟炸災民們的場面,而是我的身世。原先我身上流淌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脈,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讓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點描述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輩也是地主,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為曾祖母為了逃荒避難,帶着外公等親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日,他們正在顛沛流離。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親人最終結束了這逃亡,所幸沒有一個人餓死。然後有了我媽媽,遇見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試想。如果曾祖母他們在路上遭遇不測,還會有我在這寫作的事情嗎所以,我是幸運的。

所以,每一條生命的誕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容易的,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篇十:1942觀後感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饑荒的背景下,以往的財主東家和佃户的悲慘境遇。因為饑荒,災民能夠變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為了有口飯吃不被餓死,男人能夠賣掉自我的妻兒,女人能夠出賣自我的身體,甚至為日寇服務打雜。影片大膽地描述出人性的醜惡,讓人壓抑、悲哀,但真實。

影片明星眾多,張國立、李雪健、陳道明這些老戲骨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説。而一大幫中青年演員馮遠征、徐帆、範偉、張嘉譯、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實力影星張涵予在片中的表現虎頭蛇尾,最終淡出比較突然,讓人覺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説一下影片中長工“拴住”的扮演者:張默,一向以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張國立的名頭,後又接連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後,形象更加的負面。但這回戲中演技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許在度過了內心的迷茫煩躁之後,張默才真正成熟起來。另外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金剛”男主演)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演)這些實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説明華誼和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不僅僅只是國內的票房冠軍。

縱觀馮小剛這些年的影路歷程就能夠看出他的轉型之路,從過去令人捧腹的賀歲片,到近年來《手機》、《一聲歎息》、《集結號》,再到《1942》,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宣告了馮小剛已經完成了從迎合市場到領導市場的風格轉化。

篇十一:1942觀後感

一部好電影,能讓人百看不厭,1942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看了以後對我的感觸很、啟發都很大,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天空中星星眨這他那一雙可愛的眼睛,突然一羣人點着火把,本來很黑的夜晚被這些火把照如白晝,説是來吃飯其實誰不明白是來搶糧食的,東家無奈只好擺酒席。

在吃的時候我彷彿就是裏面的一個人,畫面到了我在不想看到的情景,血漫天飛舞,東家被打傷了,其他傷的傷,死的死,不堪入目,東家的兒子死了,老母親死了……

在逃荒的時候有很多人被日軍飛機炸死了,中國的領土被日本侵佔了,東家的女兒賣了,在火車上孫子被悶死了,家人走散了,本來是地主,結果也變得跟正常人什麼兩樣,東家感覺或者沒什麼意思,就想死,想死的離家近一點,意外發現了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女孩,東家又有了上的期望,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認識了,小女孩叫了,他們倆手牽着手就走了。

這是一部災難片,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也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還看到人性殘忍的一面。

篇十二:1942觀後感

今日,我和媽媽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影片。看後我的心裏異常的難受。腦海裏不斷閃現着電影裏的場景。

一九四二年,河南發生旱災,三百萬老百姓餓死。在這時小日本又跟我們作對,每一天炮火連天,蔣介石只顧處理戰爭的事情,河南的災情來不及處理。蔣介石根本不願相信河南真正遇到了災情。他拒絕聽到關於河南任何壞消息,直到看到記者拍到狗吃死人的照片,他才不得不承認災難的存在,才開始展開救援。

而幾百萬災民,早已在逃荒路上走了好多日子。老東家辛辛苦苦儲存的糧食被土匪搶走,只能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兒子被土匪戳死、兒媳生完孩子餓死、老婆悄無聲息地餓死、小孫子最終被自我悶死,弄得家破人亡。老百姓病死餓死打死炸死,看得我膽戰心驚。幾百萬人為了活命,往西邊不停走,為了活着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似乎前面就有活着的期望。

在那個年代父母為了讓自我的孩子吃飽,把自我賣了換了四升小米,為的是讓孩子活着。他們沒有別的奢望,只是能求活着。看到這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問媽媽:“這是真的嗎”媽媽説在過去她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就是這個樣貌。不像此刻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感受到捱餓挨凍的日子。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們,看到這一幕幕真實、血腥、恐怖的畫面時,簡直無法可想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我感到十分的難受。這一切,不禁會引起我們的深思。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的我們,和那時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幸運很多。我們應當珍惜此刻的生活,好好學習,不辜負教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篇十三:1942觀後感

《1942》,看完之後我心裏很震驚,慶幸我生活在新社會。

影片説的是1942年的河南,當年日寇入侵,又逢大饑荒、餓殍遍野、老百姓流離失所,兵匪橫行。當時河南一千三百多萬人,死掉了三百多萬人,讓我震驚的場面是,人吃人,狗吃人,為了活命,四升小米買一個媳婦,兩塊餅乾換一條命。而重慶的達官貴人,卻在鶯歌燕舞,推杯換盞,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在外國記者白修德的揭露下,政府才發下來救命糧,可是被貪官層層盤剝,到老百姓手裏已經少的可憐了。如果有地獄,我想這樣的情景就是吧!

當時的兵,搶奪逃荒的百姓,像強盜一樣橫行霸道,此刻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解放軍戰士第一個衝在前面,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

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無能、官員腐敗,連救濟糧都貪腐,此刻呢國家領導人總是第一時間到達搶險救災第一線指揮救援。

當時糧食是多麼珍貴啊!此刻呢我們的糧食多的吃不完,衣食無憂,不明白珍惜,吃不完的就扔了。如今人們一天浪費的糧食,都夠救活那些餓死的人們。

看了這個電影,我的想法很多,可是我此刻能做到的是不浪費糧食。有些官員能做到的應當比我更多。

篇十四:1942觀後感

《1942》是一部歷史劇作,今日看了《1942》這部影片,內心無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觸,影片講述了戰爭和天災交織在一齊的時候,百姓們背井離鄉的痛苦與無奈。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淪為戰區。那個時候的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之間尋求生存。民以食為天,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終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終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僅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僅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僅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1942》這部片子表達了很多,人在極端情景下的抉擇。在思考活下去的意義,為了什麼活天災是所有人的災難,不管財主還是窮人,都得遭罪。這種時候,人性的弱點便毫無遮攔,一覽無遺。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貴、是有多卑賤。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義、政府之應所為。家庭的意義,家庭之可貴。承諾的意義,承諾之重遠高於生命。

篇十五:1942觀後感

今天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內心有太多的感觸,好久沒有看過這麼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國的電影太需要有這樣的影片出現了。影片結束時,我哭了。情緒很複雜,悲傷、痛苦、同情、無耐好像都不能準確的描述這個情緒,我説不上來,更像是一種慈悲。我也不願意去太多的思考這個情緒到底是什麼,只是讓自己流着淚。

回來的路上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覺得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説,可能很多人會不覺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麼打動了,絕對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實。我在看的過程中,會去自然的對比現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國,真的猶如天堂一般。覺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謝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但越往後面看,我確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當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現在的中國去掉經濟高速發展光鮮的外衣後,其實骨子裏面的東西,跟1942年居然沒有兩樣時,我不僅打了個寒顫。我腦子裏開始浮現出那位外國記者反覆問道的一個問題:“怎麼會這樣?”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隊伍在此陷入膠着狀態,大面積的蝗蟲和旱災使得夏秋兩季絕收。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最後的出路就是販人,年輕的閨女媳婦通常被買去周家口等地的窯子。電影中,徐帆飾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後,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口吃的,在於男人一夜夫妻之後又將自己賣了了出去,臨走之時,她對僅處了一天的丈夫説:“你來,我的褲子囫圇(完整)一些,咱倆脱下換一下吧。”男人聽罷,默默無語,只能無能為力的目送馬車離去。

天災也許還可以用“逃離”來解決,可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卻是避無可避。即使河南已淪為半壁江山,仍是國民政府手裏的糧食支柱,從河南征購的糧食支撐着整個西北的隊伍、官僚和城市。天災來時,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後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後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篇十六:1942觀後感

那是一個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

那是一個人屍只能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個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題記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着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為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隊伍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裏懷着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着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為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隨着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温暖我們的存在。

篇十七:1942觀後感

電影《1942》觀後感

這天懷着沉重的情緒觀看了馮導的《1942》,電影情節觸目驚心,催人淚下。個性是那熟悉的口音和方言更是將我深深的帶入電影情節中去……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雖然如今離《1942》那個年代已經很久遠,但那個年代的苦難聽老一輩們講過,苦難、戰爭、饑荒是那個年代的主題詞。《1942》中的場景讓我更深刻的領悟到了老一輩們當年深情的講述。

1942年河南大旱,螞蚱氾濫成災,糧食顆粒無收,再加之戰爭逼近,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餓殍遍野,路途中還有日軍的轟炸,這是怎樣的一幕悲涼?百姓們帶着飢餓和寒冷、掙扎和痛苦、希冀和憤怒走在逃難的慢慢長路上,在這段艱難的路途中有人心的冷漠、絕望,但同時也洋溢着人性的善良、親情的温暖,更有對家鄉的難以割捨。範老東家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樣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着,就想死得離家近些。”飢餓、寒冷、戰爭,老東家未曾想是否能再走幾百公里活着回到故鄉-延津,然而他依舊堅定不移的走着,走着……落葉歸根,狐死首丘,家鄉的黃土和一草一木永遠是離鄉人不變的眷戀。範老東家在回鄉途中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説,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茫茫的白雪、泥濘的泥巴路、錯亂疊嶂的黃土坡,這是何等的淒涼,何等的讓人百感交集。親人一個個離去,小姑娘幼小的心靈除了悲傷只有絕望,此時她更需要的是親人的依靠。“妮兒

,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範老東家的善良再一次流露出了人性的光芒。(優美的散文)

歷史災難在影片中的重現,不僅僅僅是讓當今的咱們深刻的浮想到那個時代,同時也是對咱們心靈的一次洗禮。不管是災難、戰爭、飢餓、寒冷……人性的光芒、故鄉的深情都將是不可磨滅的!

篇十八:1942觀後感

1942觀後感

昨日我們觀看了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遭受天災、人禍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財主老範家貯存了足夠的糧食,災民們聞訊前來“打劫”,災民人多勢眾,範財主只好先用緩兵之計讓他們進來,又派人去搬兵,計劃敗露後災民一氣之下燒了範家,殺了財主的兒子,老範只能帶着家眷踏上躲災之路。

逃災路上,他的老母親在一次日本飛機殘忍的轟炸中炸死,他的兒媳婦在五天沒吃飯的狀況下產下孩子,結果在極度虛弱中死去,老範之後不得不把寶貝女兒都賣了,換來五升小米。天地間最大的悲痛莫過於此了吧!老範帶着栓柱,抱着剛出生的嬰兒,登上了去陝西的火車。火車上人擠人,栓柱的兩個孩子夜裏被擠下了火車,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車去尋找孩子。火車到陝西關口卻被不顧救災沒有良心的軍隊攔下,趕了回去。老範這才發現嬰兒已被自我悟在懷裏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範的親人走得一個不剩,悲哀欲絕、萬念俱灰的他拄着枴杖,步履蹣跚地往回走,説是死也要死得離家近點,路上他認一個小女孩作孫女,在荒涼的雪山中,二人搖搖晃晃地走着,在這樣一幅悲涼的畫面中,電影落下了帷幕。。。。。。

電影是以逃荒為大背景的,老範一家人落得最後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河南人毫無活路的社會事實,將軍蔣鼎文不管災民死活,大言不慚地説:“死一個災民總比死一個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於此!而總統蔣介石也對災民死活不管不問,這些都説明了國民政府的腐敗。一名記者不顧生命危險,去災區實地報道災情才讓國民黨政府迫於壓力向河南發放救濟糧。貪污腐敗,只為自我謀利不為國家着想的官員比比皆是,中華民族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國家而戰。李培基主席則是一名好官員,切切實實為民着想,可終究改變不了死氣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殘暴行徑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純粹是把中國人當牲口看待,對着手無寸鐵的災民投下一顆顆致命的炸彈,之後又用機槍掃射,實在是毫無憐憫之心,連災民都不放過。之後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劍刺穿喉嚨之畫面實在殘忍至極,試問日本人心中到底還有良知嗎?這不禁讓我想起歷史課上學到的'一剛故事,日本佔領南京後,兩名軍官比賽殺人,不分勝負,又繼續比賽,可見他們已經是毫無人性的殺人機器。

我想引用蔣鼎文的一句台詞:“國家貧弱才會捱打。”如今我們這一代更就應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了中國的富強,為了中華民族能雄立於世界而讀書,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發展,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資源等問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力,讓祖國騰飛!

篇十九:1942觀後感

1942觀後感600字

本來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願意去看,寧可做個沒心沒肺傻樂呵的人算了,沉重的歷史、沉重的過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偉去看王的盛宴,給老爸買票看1942的,後看影評説王的盛宴不好看,一個朋友的微博評價王的盛宴説:原先陸川也會拍陳凱歌式的爛片。看了這個評價後,決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齊看1942吧,學習學習歷史。

劇情方面就不多做劇透了,就談談觀後感吧。

整體編劇,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比較正劇,沒有一味的煽情,情節也比較緊湊,有些細節的設計很真實,比如最後星星説她吃的太飽蹲不下去的情節。

畫面方面,日本人轟炸的場景拍的比較震撼。

影片長近2個半小時,沒有覺得十分長,有的情節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哀歎、沉重,那個年代,天災、饑荒、戰爭,一齊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時候還思考什麼,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親人一個一個在身邊死去,從痛苦變成抽泣、從抽泣變成歎息,最後,從歎息變成麻木。當人連吃都滿足不了的時候,還能思考到什麼,日本人發糧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沒有錯,連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還能思考到多少愛國、抗日。

走出電影院,外面冷風呼呼的,但是心裏感覺很暖,覺得很幸福,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吃過那樣的苦。

老爸説,電影裏的畫面,除了戰爭,其他的他都見過,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那些苦,他也都吃過,此刻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這是電影觀後唯一想説的。

篇二十:1942觀後感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淪為戰區。那個時候的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之間尋求生存。民以食為天,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堅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後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聯,最後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發奮、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只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只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1942》這部片子表達了很多,人在極端狀況下的抉擇。在思考活下去的好處,為了什麼活?天災是所有人的災難,不管財主還是窮人,都得遭罪。這種時候,人性的弱點便毫無遮攔,一覽無遺。性命到底是有多可貴、是有多卑賤。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好處、政府之應所為。家庭的好處,家庭之可貴。承諾的好處,承諾之重遠高於性命。

篇二十一:1942觀後感

1942年到底發生過什麼?如果您不明白,不用急,電影《1942》就能告訴你1942年發生過的最悲催的一幕。

1942年,河南大旱,螞蚱成災,莊稼顆粒無收,每一天都會有人餓死。老東家範老爺,因為保護自家糧食和鄰村村民發生衝突,家被燒了,家裏的糧食都被搶光了。他只好帶着全家人和長工栓柱,還有同村的瞎鹿一家,加入了逃荒的隊伍,離開了自我的老家延津,奔向陝西。用範老爺的話來説,他只是去躲災,災荒一過去,他還是會回來當地的東家的。原因很簡單——他有做東家的智慧。逃荒路上,由於日本飛機的轟炸,他帶着的許多行李都丟了,一下子從躲災變成了逃荒。在去往陝西的路上,範老爺身邊的許多人了都餓死了,瞎鹿、星星、花枝、留寶、鈴鐺、栓柱,還有他的孫子留成,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人世。最後到了陝西,只剩下了範老爺一個人了。範老爺承受不了失去親人們的打擊,和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結伴走回了老家延津······

《1942》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除了抗日時期執政當局的麻木和醜陋。為首的當然是日本鬼子,是他們,殘忍地殺害了栓柱,是他們,兩次轟炸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最可恨的是,他們竟然在災民逃荒的線路上發放糧食,迫使許多災民都去為日本打仗。還有那些無恥的中國軍閥,他們在搶了瞎鹿的驢後,非但沒有給瞎鹿一口肉吃,還殘害了他的生命。國民黨軍官蔣鼎文,在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請求下,答應減免三千萬擔軍糧,但卻提出了兩個荒誕的要求:一、讓日本兵不在進攻河南。二、讓自我的部隊退出河南戰場。這種條件,李培基當然沒有完成。於是,在賑災糧食發下來時,蔣鼎文又藉口拿走了三萬擔糧食。最後,貪官也是致使災民餓死的原因之一。他們一面貪污糧食,一應對着上層,信誓旦旦地説:能夠克服,能夠克服。這些致百姓於水火之中的人,難道不能夠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嗎?

雖然1942年社會黑暗,失去光明,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就比如説美國人白修德吧,他雖然只是一個報社記者,但他卻深入災區腹地,用相機記錄下了河南的嚴重災情。是他,諒解了範老爺偷他的驢;是他,把驢和餅乾都送給了範老爺;也是他,為了幫忙河南人民擺脱飢餓,先找到當地政府,之後找到宋慶齡,最後找到蔣介石,親口告訴了他河南的災情。功勞最大的,不就是他嗎?除了白修德,我們所熟悉的老東家範老爺,也是個善良的人。在瞎鹿的母親快病死時,他好心地給了瞎鹿一些小米。到最後,他的糧食已經不多了,他還是把小女孩留下,帶領她一同走回老家延津。要明白,那個時候多了一張嘴是多麼艱難的事兒!這難道沒有反映出他的那顆善良的心嗎?

回顧1942年苦難的歲月,我們還就應做哪些反思呢?

篇二十二:1942觀後感

1942觀後感

11月29日,我特地去電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會去看這類題材的影片,是身體裏一種説不出的力量驅使我去的。

在看這部影片過程中,我被觸目驚心的畫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慘不忍睹;慘無人道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加緊侵略;沒有良心、沒有人性的貪官污吏的橫徵暴斂,想趁機發國難財……但是,也有催人淚下的鏡頭:老東家(張國立飾)在瞎鹿(馮遠征飾)欲賣孩子就自我的娘時,從自我家所剩不多的糧袋裏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張涵予飾)為了救一個女孩全然不顧日軍飛機的轟炸,他差點丟了性命;花枝(徐帆飾)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討價還價後4升白麪就把自我賣給了別人……不僅僅如此,就連蔣介石(陳道明飾)也有不少仁義的舉動!

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問馮小剛導演拍此片的動機。但我明白,這部從構思到完成耗時馮導18年的嘔心瀝血之鉅作能夠上映,就已經是奇蹟!我個人認為,此類題材影片的呈現,在陳述歷史真相的同時,肯定頂住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它能夠與大眾見面,説明我國的審查制度以及開放程度已經有很大飛躍。還有一事,細細回想片中的鏡頭畫面,不免發現此刻的國產電影在製作效果和藝術表現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那裏説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細節刻畫和故事情節,僅這兩點,作為國人的我,很激動很興奮:因為國產電影也越來越像那麼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個歷史時刻。那個年頭,本來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趕上旱災和蝗災,這種“內憂外患”使得已經民不聊生的窮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敗之吏)的不作為,讓人若有所思,讓人義憤填膺!生活在那個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實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學淺形容不出來。總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熒幕前的我,彷彿身臨其境;放映完畢,走出影院,眼前所見恍如隔世。我不禁驚歎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會像那個美國記者白修德一樣會義不容辭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學新聞研究生)時,我也會用行動追憶那段似遠去,實則未遠去的歷史!

篇二十三:1942觀後感

29號首映那天和兄弟姐妹一齊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沉重的電影,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300萬人在飢餓和戰亂中死於非命,一個個悲慘的場景讓人窒息。人們不能忘記歷史,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又不能正視歷史。

咱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路線,卻不想他在2012年賀歲檔帶着咱們嚴肅了一把。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這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可歌可泣造句)

讓這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中幼,親見我那苦難民族的一場災難,這雖與當下燈紅酒綠不甚和諧,但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深陷於一場內心的煎熬。影片最後以一首基督教的讚美詩《性命之河》作為結束曲,我想這也是馮導在為那些死難的同胞所作的祈禱吧,願逝者安息,而咱們也就應為這天的愉悦生活而感恩。

篇二十四:電影1942觀後感

小人物的悲壯。面對殘酷的現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獻媚。“一條命,兩塊餅乾”,小人物的命運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見,但總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蹤後,為救活兩個孩子,四鬥米賣了自己,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後還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褲換給栓柱,也算是傾其所有了。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愛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輝。栓柱應諾花枝照顧孩子,卻在趴火車途中,不僅丟了兩個孩子,還丟了花枝用生命換來的四鬥米。在生存和氣節之間,不食嗟來之食的大義凜然,讓珍貴的饅頭顯得那樣蒼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風車,成為一種牽掛和寄託,寧可死於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廚師老馬成了巡回法庭庭長,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雖説保全了性命,到頭來卻落得個日本人的走狗。就連讀過書的財主家女兒,為求條生路,甘為五斗米折腰,淪落到賣身妓院的下場,也是命運的安排,悲慘的選擇。

1942年那場大饑荒、大逃難,雖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成為永遠傷痛的記憶。我們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就是要警醒飽經滄桑的苦難民族,不要忘記歷史,維護和平,遠離戰爭災難;追憶那段悲壯的歷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慘痛的教訓,保持生態平衡,遠離自然災害;再現那段慘烈的歷史,就是要啟示後人牢記傷痛的根源,關注糧食問題以及那些事關民生、關係百姓疾苦、關乎民族發展的大計,讓歷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會重演。

篇二十五:電影1942觀後感

《1942》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河南。在路途上,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極具散發人性光輝的電影,也怒斥了災難的無情。

在這場天災人禍下,共有300多萬無辜百姓相繼餓死。在這場災難面前,原來人的力量是那麼薄弱、渺小,縱使你有家財萬貫,也必須加入悲苦災民的隊伍裏去。

看了這部電影,手裏捧着盛滿白米飯的碗,不知不覺好像沉重了許多,我不禁感慨萬千、讚歎不已。光是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飯,在那個時候卻是比鑽石、黃金還要珍貴一百倍,因為就這一碗飯可以救一家四口的命,這令我汗顏。媽媽對我説,曾祖母告訴她那時人們餓的可以啃樹皮,但是卻很難找到。因為樹皮要麼被無惡不作、無物不噬的蝗蟲吃的一乾二淨,要麼早就被飢餓的災民們瓜分了。

以後要節約糧食了。這是我的第一條觀後感。

令我驚訝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蠻殘忍,也不是轟炸災民們的場面,而是我的身世。原來我身上流淌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脈,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讓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點描寫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輩也是地主,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為曾祖母為了逃荒避難,帶着外公等親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們正在顛沛流離。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親人終於結束了這逃亡,所幸沒有一個人餓死。然後有了我媽媽,遇見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試想。如果曾祖母他們在路上遭遇不測,還會有我在這寫作的事情嗎?所以,我是幸運的。

所以,每一條生命的誕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容易的,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篇二十六:電影1942觀後感

今天懷着一種莫名的心情觀看了電影1942,不知道這種心情怎麼形容,只知道看完之後心裏總有種東西在狠狠地糾纏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獨沒有甜……

電影放完了,我們不想走坐在那裏説着心裏的感受,嗯、感慨吧媽媽,孩子説,我説是的心裏很複雜,馮導確實做的很好,電影做的從內容到手法和陣容都沒的説,真實的再現了歷史,教育了人們戰爭的殘酷,自然災害的無奈和權利的強大,血腥的嘲,人命的低賤,統治者的無情,人心的不足,冷漠的官場,演員精湛的表演,電影都將這些表現的凌厲之極,兩級跳躍似的畫面轉換告訴人們很多……。

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命運,和國家連在一起,和國家的領導人聯繫在一起,大與小是一樣的,當困難出現在眼前時,當孩子需要母親時,當人們需要幫助時,統治者考慮的不是人的生命,而是自己的寶座穩不穩,那樣的政府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大批的難民死亡,軍隊的損失,國家的危機啊那是國破家散人亡的結局啊。

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士國人與外國人是一樣的,電影中的李主席,外國的記者,他們急人民所及,急生命所及,無奈力量是有限的,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起碼在歷史上有了他們鮮活的為人的生命而戰鬥的步伐。影片朔造了最底層的百姓的實際生活,幾個家庭的毀滅幾代人的命運最後的結局讓人有着無法言説的滄桑感,複雜的心裏壓抑感和心痛感。

心裏很多觀後感,電影清晰的畫面,人物極致的表演,豐富的電影內容,敬慕的大師力作,又一朵奇葩讓我的心情也隨着電影滌盪,謝謝馮導給我們帶來的震撼。也謝謝演員們又一次的付出。還想着再去看一次。

篇二十七:電影1942觀後感

説到1942年,會引得多少經歷過這慘痛的人們,回憶起那餓殍遍野,顛沛流離的逃荒生活。那一年,成了河南人民心中最疼痛的回憶,是不願回想的噩夢。那一年,是河南大饑荒。

在學校的組織下,龍之隊的全體成員,在影院觀看了,由温故一九四二一書,改編的電影一九四二。電影講述的是河南的災民在逃荒路上的故事,展現了他們的痛苦和掙扎,希冀和憤怒。

這部電影中那一個個淒涼悲哀的畫面,人物的血淚,命運的波折,無疑不深深地牽動我們的心絃。

當我看到日軍的飛機,從天空中呼嘯而過,投下枚枚致命的炸彈時,我的心揪緊了。炸彈在災民中炸開時,耳邊充斥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尖叫聲,老人伏在地上,痛苦地哭泣,聲聲喚着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兒女的名字。一個年幼的孩子,被炸彈擊中,已經氣息奄奄,一個神父跪在地上,想用手捂住從傷口涓涓湧出的鮮血,可那血還是溢出他的指縫,神父目光非常惶恐,他又用一本聖經堵住孩子的傷口,可是沒有用,孩子的眼睛翻白,舉着的手放下了,蒼白的小臉痛苦地扭曲了,聖經的書頁被染得血跡斑斑……看着日本人如同禽獸一般,操縱着冰冷的武器,攻擊着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時,那在心中埋藏已久的,深深的憤怒和仇恨,全部湧上了心頭。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們,看到這一幕幕真實、血腥、恐怖的畫面時,簡直無法可想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被摧殘,看着生命之花接連凋謝,同學們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我聽見有同學啜泣的聲音,有的同學已經淚流滿面。

這一切,不禁會引起我們的深思。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的我們,和那時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幸運很多?那我們能做什麼?是在那裏冠冕堂皇地談論報效祖國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又該如何強?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我們應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這樣的話,大家已經聽了許多,可是我們有落實到生活中去嗎?我們是否為祖國昌盛盡到一些綿薄之力?我們祖國如今是比原來更加繁榮,經濟也比從前發達,可是我們如果是強盛無比的大國,又怎會讓日本和菲律賓這些國家,對我們的領土蠢蠢欲動?這一連串的問題,都該深深地烙進我們的心裏,時時鞭策着我們。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從這一分,這一秒做起,開始為我們的祖國,積累我們的點點滴滴!

篇二十八:電影1942觀後感

電影1942觀後感

1.《1942》觀後感600字

今天,我和媽媽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影片。看後我的心裏特別的難受。腦海裏不斷閃現着電影裏的場景。

而幾百萬災民,早已在逃荒路上走了好多日子。老東家辛辛苦苦儲存的糧食被土匪搶走,只能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兒子被土匪戳死、兒媳生完孩子餓死、老婆悄無聲息地餓死、小孫子最後被自己悶死,弄得家破人亡。老百姓病死餓死打死炸死,看得我膽戰心驚。幾百萬人為了活命,往西邊不停走,為了活着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似乎前面就有活着的希望。

在那個年代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吃飽,把自己賣了換了 四升小米,為的是讓孩子活着。他們沒有別的奢望,只是能求活着。看到這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問媽媽:“這是真的嗎?”媽媽説在過去她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就是這個樣子。不像現在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感受到捱餓挨凍的日子。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們,看到這一幕幕真實、血腥、恐怖的畫面時,簡直無法可想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我感到非常的難受。這一切,不禁會引起我們的深思。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的.我們,和那時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幸運很多。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2.《1942》觀後感500字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饑荒的背景下,曾經的財主東家和佃户的悲慘境遇。因為饑荒,災民可以變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為了有口飯吃不被餓死,男人可以賣掉自己的妻兒,女人可以出賣自己的身體,甚至為日寇服務打雜。影片大膽地描寫出人性的醜惡,讓人壓抑、悲哀,但真實。

影片明星眾多,張國立、李雪健、陳道明這些老戲骨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説。而一大幫中青年演員馮遠征、徐帆、範偉、張嘉譯、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實力影星張涵予在片中的表現虎頭蛇尾,最後淡出比較突然,讓人覺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説一下影片中長工“拴住”的扮演者:張默,一直以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張國立的名頭,後又接連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後,形象更加的負面。但這回戲中演技有了明顯的進步,也許在度過了內心的迷茫煩躁之後,張默才真正成熟起來。另外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金剛”男主演)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演)這些實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説明華誼和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不僅僅只是國內的票房冠軍。

縱觀馮小剛這些年的影路歷程就可以看出他的轉型之路,從過去令人捧腹的賀歲片,到近年來《手機》、《一聲歎息》、《集結號》,再到《1942》,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宣告了馮小剛已經完成了從迎合市場到領導市場的風格轉化。

3.《1942》觀後感1500字

一部《1942》,一場民族災難,刻骨銘心。70年前,300萬同胞罹難,慘絕人寰。翻開歷史,翔實珍貴的資料刺痛着人們的神經。

老財主的破滅。當時的中原大地,哀鴻遍野,餓殍千里。老東家範殿元一直遊走在故事中。曾經倉廩充實、妻兒繞膝,就連逃難也被自己認定為躲災,逃荒途中還不忘帶着家裏的長工,這是財主骨子裏習慣的養尊處優。認定被欺壓的民眾沒有反抗,吝嗇貪婪的他,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我一直擔心並希望,延續他家香火的小生命會躲過這場劫難而存活下來。當孩子被他自己親手戕害於襁褓之中時,一個小地主階級就此自我毀滅!“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歷史不得不讓大家重新審視這悲天憫人的災難,人們的仇恨瞬間化為階級矛盾和仇恨。一個財主家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呢,最無辜的當屬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難深重的人們,只能接受這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現實。這飢餓,看似簡單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實折射出對信仰的追求、對文化的渴望、對人性的呼喚、對民族發展的思考。在災難面前,在飢餓面前,沒有什麼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與其苟且偷生,還不如坦然從容地接受死亡,死得離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顯得是那樣的親近,又是那樣的神聖。這場民族的災難,彷彿一部沉重的史詩,記錄着那段慘烈的歷史,那些悲壯的場面。

小人物的悲壯。面對殘酷的現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獻媚。“一條命,兩塊餅乾”,小人物的命運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見,但總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蹤後,為救活兩個孩子,四鬥米賣了自己,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後還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褲換給栓柱,也算是傾其所有了。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愛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輝。栓柱應諾花枝照顧孩子,卻在趴火車途中,不僅丟了兩個孩子,還丟了花枝用生命換來的四鬥米。在生存和氣節之間,不食嗟來之食的大義凜然,讓珍貴的饅頭顯得那樣蒼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風車,成為一種牽掛和寄託,寧可死於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廚師老馬成了巡回法庭庭長,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雖説保全了性命,到頭來卻落得個日本人的走狗。就連讀過書的財主家女兒,為求條生路,甘為五斗米折腰,淪落到賣身妓院的下場,也是命運的安排,悲慘的選擇。

1942年那場大饑荒、大逃難,雖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成為永遠傷痛的記憶。我們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就是要警醒飽經滄桑的苦難民族,不要忘記歷史,維護和平,遠離戰爭災難;追憶那段悲壯的歷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慘痛的教訓,保持生態平衡,遠離自然災害;再現那段慘烈的歷史,就是要啟示後人牢記傷痛的根源,關注糧食問題以及那些事關民生、關係百姓疾苦、關乎民族發展的大計,讓歷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會重演。

標籤: 觀後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9y3gp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