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辛亥革命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第一篇:辛亥革命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班級:英語111姓名:王寧學號:05020141113

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正向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訴説着(本站)革命人的壯舉,在戰爭在血泊裏,他們為民主捐軀,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用生命編寫歷史的新章。

電影《辛亥革命》介紹了清末政府的腐敗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了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政府的經濟,文化侵略,中華名族受到這種侵略,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國家面臨存亡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政府,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就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那時他年紀只有20歲,當時他是以學堂作為宣傳革命根據地,並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步發展,吸收同志,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期,孫中山先生組織興中會革命組織才成立,從那時起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才一次次展開來。

中國人民為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用了整整以個世紀的時間,進行前仆後繼英勇不屈的鬥爭,在革命鬥爭中一個階段接着一個階段又充滿着勝利和失敗,前進和短暫的後退,。我們重視革命是因為儘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侷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雖沒有成功卻足以説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脱,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羣眾使他們創造奇蹟。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清晰地記得那一幕,黃興率領“先鋒“160餘人,毅然地向兩廣總督署發起猛烈地進攻,成敗得結局早在意料之中,但為了”廢除專制,創造共和“,所以事雖不成,還要去做,意料之外的是志士們就義時的從容與慷慨,這些大部分是青年學生,但他們表現出來的勇敢,堅韌和那紛飛的血肉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他們殺死管帶金振邦,放火燒督署,攻襲水師行台等處,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孤軍奮戰,堅持以晝夜而失敗,黃興、朱執信等負傷後化粧逃跑,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壯烈犧牲。,看到這裏你迴游怎麼樣的感想?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的人們怎麼能忘記這段歷史?如今的我們要做得不是追尋夢境童話般的天真,而是在現實世界裏腳踏實地的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

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沒在中國歷史舞台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他,銘記他,並將它給我們傳遞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的無止境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欲聾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説,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精益求精地塑造了歷史人物的藝術形象,為今天的觀眾提供歷史營養,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給我們的是一種敢闖、敢幹、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一種寶貴的人文精神。

現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的紅日,這輪紅日是註定要高高升起來的,中國已成為了綜合國力強盛的大國,我們為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而自豪,更為即將到來的明天而意氣風發。世界有一天會再次向中國尋求文化活力,創新思想,世界將在最好的國家幫助下獲得新生。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即使前方道路崎嶇,我們也要勇敢直前,因為,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第二篇:辛亥革命觀後感

團課心得

這次團課的內容是觀看電影《辛亥革命》,通過觀看電影,領悟到辛亥革命作為我國民主革命進程起點的重要意義。

辛亥革命不僅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徹底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而且在思想領域引起深刻變化,贏得民主精神的空前高漲和思想的極大解放。然而由於歷史的侷限,它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能使中國人民擺脱悲慘的歷史命運,沒能實現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偉大理想,中華民族依然在復辟鬧劇和軍閥混戰中徘徊,中國人民依然在苦難的深淵中掙扎。但辛亥革命畢竟打開了中國社會進步的閘門,使20世紀的中國第一次發生了偉大轉變。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儘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侷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説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脱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羣眾,使他們創造奇蹟。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面對當今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既然不能採取革命行動,是不是就無能為力了呢?我想也不是。辛亥革命和此後五四運動所倡導的科學與民主的精神,仍然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關鍵。但是,科學與民主,都不是一天就能夠做得到的。需要經過我們幾代青年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中國改革發展的重任,無疑落在青年人的肩上。正如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所言:“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所以,作為祖國未來棟樑的我們不能不思進取,不能怨天尤人。應該有歷史責任感,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積極投身社會發展進步的實踐。

洪豔 19920142201410

第三篇:辛亥革命觀後感

觀《辛亥革命》有感

理化學院 應用化學 1001班 馬立佳 1011100112

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一百週年而拍攝的,而這部電影也主要講了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領袖愛國志士進行辛亥革命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我想電影會有一些改編,但基本上是寫實的,謹以這篇觀後感表達自己的感想,同時也表達對先烈們的緬懷。

忘了第一次聽到“革命”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可能是上七年級或八年級上歷史的時候吧。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經歷過革命,而那時候是第一次比較系統、比較詳細的學習歷史,之前只是在國小的課本上學過一些寫革命烈士的文章而已,所以對革命的認識只侷限在它與戰場、士兵,流血、犧牲密不可分。我們學的大都是中國近代史,在我看來那就是中國的屈辱史和革命史的結合。從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拉開了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序幕。從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到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期間不斷有人流血,不斷有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但也有愛國人士的覺醒,還有救亡圖存的運動,如洋務運動(單純引進技術而不變革封建制度),太平天國運動(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這些運動不具備足夠的能力當然也未能成功“救活”中國。

除了運動還有後來的起義,如第一次廣州起義、自立軍起義、惠州起義等,這些起義也由於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還有1900年-1907年:萍瀏醴起義黃岡起義、 七女湖起義、安慶起義、欽州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河口起義、馬炮營起義、 庚戌新軍起義。再有就到了第二次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電影《辛亥革命》第一個主要鏡頭給的是因安慶起義失敗而被捕將要被殺害的秋瑾,秋瑾説“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留過血,當從我秋瑾始,縱使人並不盡知革命為何,竟使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番赴死正為回答革命為何是,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温和寧靜的世界。縱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温和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死並非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在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秋瑾赴死前説哪些話的語氣那麼平靜,好像在敍述一些稀鬆平常的事又好像一個智者在向人們靜靜地闡述她的哲理,雖然沒有屈原的那種“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的氣勢。可我卻被感動了,並且隱約的覺得我應該有自己的信仰(雖然到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沒有思考清楚我應該有什麼樣的信仰)。讚美她“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總覺得太淺顯,而我不是英雄不能“以血祭英雄”,我只能在自己的心中向革命先烈致以最真的敬意。

電影中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辛亥革命四個大字,我想這是在告訴觀眾辛亥革命是在許多許多英雄們的流血犧牲下才取的成功的吧。今年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一百週年,一百年前革命先輩們正在問他們理想中的中夠而奮鬥着,在戰爭中苦苦抗爭着,在冒死前進着。一百年後的中國人們過着相對穩定的生活。電影是濃縮的,其中的大多數英雄們的出現與他們的死亡只隔了短短几分鐘,正因為這樣我好像更體會到了生命的易逝。尤其是廣州起義前在海邊鮮活的生命,後來同樣是海邊可他們已經成了被溺死的被泥漿包裹的冰冷的屍體時,那種震撼,那種感慨不是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他們大多是像我們這樣年輕的生命,他們在起以前都已經抱着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決心。他們有的家境富裕,他們有的新婚燕爾。林覺民,同盟會會員,孫中山在提到他時説“這個孩子要當父親了”。他的《與妻書》是言之真意之切的絕命書,亦是感人肺腑的情書。“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所以他去了,他説“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 ??最後有七十二名參加廣州起義的烈士遺體被葬在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領導革命失敗的黃興雖深受打擊,但仍鼓起勇氣保住性命等待機會的來臨。

然後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起義第一槍,敲響了清王朝覆滅的喪鐘,史稱武昌起義。照孫中山先生的分析這是一個必然,前面的許許多多起義為後來的抗爭奠定基礎,哲學上來説是量變引起質變,我覺得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也是合適的。在這裏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是黎元洪,革命黨人請他出任革命軍政府都督。可他既無心為清政府賣命也無心為革命奉獻,雖然有一定的威信,還有所在的位子有一定的意義。但我覺得一個人既然對一件事情無心,那在這件事情上來説他

永遠不會是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到美國時,愛國志士振奮了。當人們都希望孫中山回國領導革命時,孫中山的選擇是去歐洲,讓黃克強領導武昌的革命鬥爭。將領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用將領來形容孫中山不太貼切就用領袖吧,他是領袖,他要去歐洲阻止四國銀行借錢給中國,借錢給愚昧中國人買子彈去射進中國革命人的胸膛。他是真的領袖!經過努力,他成功的讓四國銀行暫緩借款給清政府一事。

在孫中山去歐洲的是時候,黃克強也離開香港去武昌領導夏陽保衞戰。雖遭清政府派來的袁世凱軍隊的打擊,遭受過部分地方失守的失敗,但仍堅持不懈的抗爭着。武昌保衞戰歷時四十餘天,牽制了清軍主力,捍衞了新生的革命政權。期間,有各地同盟會的積極響應和領導,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先後獨立,革命風潮席捲全國。然後孫中山回來了,記者採訪他時問他革命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他説是推翻帝制,救治民族。記者又請他説説對南北和談的主張,他説革命之目的不達,無和議之可言。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22日,孫文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辭職,讓位於袁世凱。歷史是過去,當時的孫文不知道事情到底會變成什麼模樣,但我們知道,歷史的結果是袁世凱的復辟。

電影是在孫文辭去大總統一職,袁世凱就任時停止的,但歷史不會定格在推翻帝制的那一刻,不過對於辛亥革命來説那真的是結束。先不管後來的結果吧,辛亥革命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思想啟蒙運動,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但後來人也總結這次革命的不足之處比如沒有聯繫羣眾。這是由領導人自身的侷限性造成的。

我不想再過多的歌頌辛亥革命的意義,不想再一在讚美革命烈士的偉大。我想説這部影片讓我感覺到,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並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人生只有短短的數十載,説個適中的數一個人活八十歲,那麼我已經度過四分之一的人生。可能説出來很可笑我還沒有找到人生的理想,卻在這裏大談理想。可我想接下來的日子我會思考我的人生應當怎樣過,也許未來的事不可預知,也許我會有一個糟糕透了的人生,可只要自己認真思考過,有理想,為理想努力過那就還不算太無藥可救不是嗎?人們都説亂世造英雄,這話有一定道理,的確就拿辛亥革命時期來説就有很多青年志士,我們把他們叫做英雄。可新時代英雄也是不少的。我們踏在曾撒下烈士鮮血的土地上,沐浴着新時代的陽光,不管我們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設的可能都對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做出過貢獻。不是有人説我們社革命的新一輩嗎?是啊,我們是革命的新一輩,天下之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歷史的車輪在前進,物競天擇的法則還在上演,革命的新一輩應該開始征程了??

第四篇:辛亥革命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一、背景

2014年,辛亥革命已經過去90年,翻開有關辛亥革命的歷史書籍,閲讀當年革命志士的壯烈事蹟,吟詠當年仁人志士用鮮血和生命凝鑄的詩文。不知不覺中,內心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時代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強有力地扣擊着我的心絃。發生在20世紀初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民主政體,從此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現在的中國國力日益增強,已經漸漸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不管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方面,中國在國際社會中都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帶着這個特殊的時代記憶我們觀看了《辛亥革命》,感觸頗深,深受鼓舞,進一步激發了自己對祖國自由與民主無限的熱愛,對革命先輩們產生了崇高敬意。

二、結合歷史對電影相關情節的分析

影片中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烈在不同場合進行的深情並茂的演講、辯論和宣傳的畫面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看完之後產生了很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其中有這麼幾個片段,我將其整理進行對比可見孫中山先生的睿智:

1、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在華僑籌款大會上宣傳,他在演講前並沒有故意隱瞞廣州起義已失敗的事實,而是直接向在場的華僑華人説:剛剛得到消息,廣州起義失敗了??那句“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刺痛了多少華人華僑的心啊,在場的華人華僑們都被孫中山的慷慨激昂感動得熱淚盈眶。大家不但沒有喪失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反而紛紛慷慨解囊,更加義無反顧的資助革命事業,孫中山先生用悲壯的語言演講更具有一種宏偉的感人力量,讓人熱血沸騰,深受鼓舞。

第 1 頁 共 4 頁

2、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為了鎮壓革命,派出駐英公使唐維庸積極向四國銀行遊説,妄圖以國家主權為抵押,貸到鉅款以充軍用。孫中山不顧個人安危,單刀赴會火速趕往歐洲,力勸四國銀行不要貸款給清廷,而這些人對中國是否強盛、中華民族是否復興毫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只是經濟利益。針對這點,孫中山不談民族復興,而是大肆宣講清政府不過是一個日薄西山的專制政府,四國銀行的鉅額貸款也必將隨之化為泡影,毫無任何經濟利益可言。這些一針見血話刺中了這些資本家的要害,最終成功的促使四國銀行做出“暫停貸款給清廷”的決定,有力地牽制了清政府的經濟來源,削弱了清政府的抵抗力和戰鬥力,鼓舞了革命黨內的士氣。

3、孫中山在與唐曼柔交談有關於“革命與死亡”的相關問題時,那一段精闢而又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話很讓人歡欣鼓舞:“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要改變命運,為天下人謀取永久的幸福,是許多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換取讓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這番話讓原本具有開放思想的唐曼柔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革命,有力的扭轉了談判的結局,歷史的天平已經趨向革命黨人。由此可見,在孫中山等辛亥革命黨人所進行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鬥爭中,武裝鬥爭和羣眾宣傳是革命強有力的武器,二者缺一不可。孫中山的羣眾宣傳工作做得相當到位,水平相當高,上面的三個片段的成功就是強有力的證明,孫中山的宣傳總是能因人而異,量體裁衣,總是能根據對方不同的身份地位、職業經歷、文化素養、思想性格、處境心境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宣傳方式和策略,使他的革命理念和崇高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革命時的前因後果以及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孫中山先生的那種大公無私的精神,而且影片將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給了很詳細的描述,像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等,影片中辛亥革命取得勝利之後,毫無懸念的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但後來由於是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以致革命成果最終被其竊取。影片很好地解釋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辭去總統的職位的一系列原因,其實,在那個時代,孫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無奈和不得已的苦衷,我結合已學過的知識加上對各類歷史文獻的參考,孫中山先生讓位有

以下原因:

1、袁世凱當時的聲望和才識是一個重要的砝碼。袁世凱在清末“新政”中,政績頗著,得到了資產階級的信任,當清帝被迫讓位後,袁世凱個人聲望達到極點。同時袁世凱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北洋軍,掌握着軍政大權,當時人們普遍看重袁世凱,對其寄予厚望。

2、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一方面,帝國主義國家不斷在軍事、經濟、外交上向革命黨人施加壓力,逼迫革命黨人妥協。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支持袁世凱當政,特別是在外交方面予以強有力的支持。

3、舊官僚和立憲派趁機進攻革命黨人,擁護袁世凱。

4、同盟會組織渙散,失去革命政黨應有的作用。讓人記憶刺痛的是汪精衞的反問的那一句“是不是孫文捨不得總統之位?”由此可見,同盟會組織上不是十分的嚴密,內部矛盾重重,小團體之間紛爭頻繁。

5、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財政極其困難。南京臨時政府剛剛成立,帝國主義國家截留中國海關税收,使臨時政府財政極其困難,無法長久支持戰爭所需,更無法支撐政權建設。

6、革命黨人對當時時局的考慮。南北對峙,動亂曠日持久,社會動盪不安,極易勾起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等着坐收漁翁之利。當時建立一個統一、穩定的政府,結束紛爭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迫切需要。

7、孫中山個人因素。孫中山是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為政治抱負,並無很大的政治野心,權力意識比較淡薄。

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近代歷史上一大憾事,是民主共和道路上的巨大挫折,這是當時國內國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令人惋惜的同時,也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革命不會一蹴而就,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也必將充滿了坎坷和泥濘,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需要人們進行前赴後繼的努力才能成功。

影片中孫中山先生曾説過:“黃花崗起義是幾百人打幾萬人,那些烈士明明知道後果,也會去做,就是希望通過他們來喚醒人們,使四萬萬人民通過他們的犧牲能夠覺悟。”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烈士獻身革命的

偉大精神,卻震動了全國,推動全國革命高潮的更快到來。“七十二烈士”年齡最小的是25歲林覺民,他將給妻子的絕筆《與妻書》寫在一塊白布上,他的那種真摯的感情、悲壯的言詞,真的是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辛亥革命是感人、悲壯的一段歷史,一百年前革命先人發動了起義,獻出了生命;一百年後,我們除了紀念,更多的應該是思考。有些人認為辛亥革命是由孫中山等少數革命黨人人為製造。其實,辛亥革命是歷史的必然,是矛盾激化和人民的頑強鬥爭的結果,絕不是幾個革命黨人煽動就可以發生的。

三、對辛亥革命此段歷史的感悟與思考

雖然清朝覆亡主要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但是和後來立憲派的倒戈及袁世凱的逼宮也離不開關係。“歷史往往是合力,而不是一股力量形成的”。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説:“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紀念過去100年的辛亥革命最深刻的現實意義是必須順應歷史潮流。

毛主席當年曾有言:“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説誰説?!我們不幹誰幹?!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們也要謹記錦濤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大會上的教誨:“學習和弘揚辛亥革命先驅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共同為我們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奮鬥。”

第五篇:《辛亥革命》觀後感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紮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鉅的困難:擺脱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脱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鉅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着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儘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侷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説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脱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羣眾,使他們創造奇蹟。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後中國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奪取革命果實而導致封建復辟,日本軍國主義提出企圖獨佔中國的“二十一條”加劇了中國主權淪喪。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黨人陷於苦悶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新的世界觀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人重新考慮中國的問題,科學地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認識到人民是力量的

源泉,勝利的保障,是歷史的主人,自覺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喚起人民,並將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之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力量,終於使復興的理想得以實現,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鉅變。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温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辛亥革命》導演張黎,是電視劇《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導演,這個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個更長遠的中國歷史視野裏,表現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圍繞武昌首義前後的歷史畫卷。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片表現着當代人對歷史的認識與態度。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義開始,廣州起義的準備、過程與失敗,孫中山在美國的募捐演講,試圖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革命?為什麼一個女人、母親寧可犧牲生命要去革命?為什麼參加廣州起義的20多歲的小夥子們要犧牲生命去革命?為什麼海外的華僑要捐款甚至賣掉祖宅贊助革命?

孫中山在演講中回答的非常清楚:因為滿清政府已經不可能給中國人生活的尊嚴,中國要擺脱被世界歧視的命運,只有革命這一條路。

武昌首義後,黎元洪指揮漢口炮台兩炮轟走了蔭昌的軍艦,成為袁世凱出山的導火索。袁世凱率領北洋軍順利攻克武昌後,停止了進攻,開始在清廷與革命黨之間尋找押注的機會。

革命之火在軍事上完全可以被撲滅,但袁世凱太明白自己的命運,他不能再給滿清權貴一個兔死狗烹的機會,實際上,確實是袁世凱的私心,是清廷覆滅的真正推手。

滿清入關,是吳三桂的反水成為明朝滅亡的真正推手;晚晴的滅亡,同樣是由於另一個軍事權臣袁世凱的反水,可謂起於斯、亡於斯,清廷滅亡豈不正是歷史的報應?

辛苦革命為什麼不是普通的兵變、暴亂或改朝換代呢?

是孫中山及同盟會高舉的“共和”理念,成為推翻清廷以及中國3000年君權專制的“思想槓桿”----從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大地上任何一個企圖復辟帝制做皇帝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軍權,都註定成為人民公敵。

這就是思想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讓這一思想開始中國人心中紮根。即使還有懷念皇帝的遺老遺少,也改變不了共和理念成為中國歷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孫中山自1895年起,就堅定地高舉革命、共和的大旗。談共和,則必談孫中山。孫中山就是共和體制的旗幟。

孫中山回國後,力排眾議,堅決提出要早定國體,即以民國、共和取代君主專制,以總統、總理、議會取代君主立憲。不能等待袁世凱的逼宮(清廷退位),而要創造一個共和政體,哪怕讓袁世凱這樣的陰謀家來做民國的大總統。

當孫中山被17省代表選舉為臨時大總統的時候,孫中山指出,大總統的意義不在於誰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國幾千年專制君主的傳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

為此,孫中山將民國大總統一職,作為推動袁世凱造反的誘餌。國家元首,國之大寶,非如此如何能令袁世凱率領中國唯一有實力的軍隊(北洋軍)歸順民國呢?

《辛亥革命》在表現這段歷史的脈絡上,很見功力。不是過去史學家所謂革命黨放棄了革命的領導權,導致辛亥革命沒有實現真正的目的,袁世凱最後復辟帝制。

《辛亥革命》不僅為革命人的“無私”進行了有力的辯護,而且為孫中山超越歷史的洞察力進行了辯護。

辛亥革命是什麼?

不是為一家一姓的權力爭奪、改朝換代,而是為國體的新生,確立主權在民的共和政體。是樹立自下而上、國家、政府由人民選舉產生,元首、官員是人民公僕的新政治理念,改變王權天授、王土王民、殺伐隨意的專制獨裁政體。這是中國歷史的真正進化。

《辛亥革命》還未所有的革命者,為革命捐款、奉獻生命的所有人進行了感人的辯護:從秋瑾、廣州起義烈士(實際可考人名為89人)、武昌首義將士,以及舊體制內的同情者,清朝駐英大使的女兒唐曼柔,為孫中山遊説西方財團停止對清廷貸款勇敢地站在舊體制及父親的對立面,最後隨父親一起自殺的女性。林覺民的《與妻書》代表了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麼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國近現代歷史最感人之處,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舊體制家庭的年輕人,甘願拋棄優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獻給革命,這些人是先知先覺者,是中華民族新生的不滅的源泉,魯迅所説的捨生取義的志士。

今天的人們,不應忘記這些民族的脊樑。也不應容許那些將自己的家庭、個人幸福奉為最高人生標準的人對革命者進行肆意及陰險的誹謗。

革命也許不能完成所有的歷史使命,革命或許會留下歷史的遺憾,但中國近代歷史革命的進步意義,不容抹殺。智者如楊度、康有為贊成君主立憲,主張所謂理性地改良政治,歷史已經給了這些有學問而無見識的學者以響亮的耳光。在中國,只有徹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專制的毒害,才能讓人民有過上有尊嚴生活的機會。

這是辛亥革命的歷史貢獻,也是照亮中國未來的希望之光。

2014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的紀念日。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台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並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説,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失敗之後,當轉瞬即逝的戊戌變法落幕之時。資產階級一場救國圖強的立憲運動在當時外寇橫行、內政腐朽的歷史背景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廢帝制促共和為民族民權民生擔起天者大任;興同盟倡博愛號聯俄聯共聯心創生國之新元。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着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那一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熱忱,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畏。

歷史總將這場革命一分為二的看待,説它既成功了又失敗了。我不否認它最終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所竊取的失敗,但我覺得它的成功經驗遠比它的失敗教訓更值得銘刻在歷史的車輪上。它推翻了中國2014多年的封建統治,給水深火熱的中國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先進力量的進步,為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論之後何人再復辟帝制,人們都會拿起武器去戰鬥,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去捍衞自己的尊嚴。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尋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裏的人們,怎該忘記這段歷史?如今的我們要做的已不是追尋夢境中童話般的天真,而是在現實世界裏腳踏實地的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要將孫中山先生“博愛”的思想發揚光大,即使道路崎嶇、佈滿荊棘,也該微笑着握緊拳頭,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紅色大片《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生動地展示了那段時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驅孫文——孫中山的光輝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竊國大盜袁世凱假立憲,真復辟的醜惡面目。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那次廣州起義失敗時的畫面。那麼多戰士的屍體橫放着,,這兒是,那兒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漢步履難行,跪在地上,抱起一個個犧牲了的戰友,低頭無聲,冰涼的雨水從空中傾瀉而下,夾雜着眼淚從她的臉頰滑下。那些戰士們身上的血跡還未乾,還留有炮火擦過的痕跡。他們已經離我們很遠,但我想戰士們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還在他們身上燃燒。走到今天,也許他們並不後悔,遺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對親人的不捨。

時光荏苒,到了今天,革命歷程的血雨腥風都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但這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從革命,到發展,到振興,這之中經歷了太多慘烈的戰爭,太多的生離死別,是那些偉大的革命者們用他們的努力,鮮血,乃至是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和諧生活,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有的美滿生活

在公司團委的關懷組織下,我們部分青年團員觀看了影片《辛亥革命》。影片講述了廣州起義到武昌起義勝利,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為袁世凱取代的過程。從影片而言,影片整體符合史實,但在秋瑾赴死、林覺民《與妻書》、黃興與徐漢達等情節上過於煽情,這可能是商業電影的通病,由於電影篇幅限制,許多細節也被忽略,當然導演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作為辛亥革命重要的戰役——武昌起義在影片中微不足道,主要是因為導演張黎經過考證後,發現武昌起義勝利不過是件偶然的事件。這也説明歷史常常是在種種偶然事件中被創造的。

儘管電影沒有將辛亥革命詮釋得完美,但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年期間觀看此電影卻能讓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再次回顧辛亥革命,學習當時的革命精神,思考自己的人生。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影響意義,其成功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思想上的影響,劉少奇認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這使得更多的有為青年加入革命的行列,為一個民主共和的夢想拋灑熱血。但在袁世凱竊取革命的果實

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辛亥革命不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袁世凱作為原清朝的官員,其專制思想根深蒂固,當上大總統卻是為再次恢復帝制,在其領導下的中華民國自然無法在臨時綱領的指導下運作。孫中山1921年寫信給俄羅斯外交人民委員齊契林時也提到“現在我的朋友們都承認:我的辭職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錯誤”,他在遺囑中也囑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總結辛亥革命最終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性。資產階級革命者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他們可以付出一切與大清王朝一戰,但在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已經擁有政權的革命黨人趨於保守,希望以和談形式逼迫清帝退位,甚至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後,為了促使清帝儘快退位,在未徵求他人意見的前提下,向公眾提出了“誰讓清帝退位,就將大總統的職位讓給他”這個觀點,最終讓袁世凱不費吹灰之力就竊取革命果實。二是武裝力量不夠,缺乏強有力的軍隊。辛亥革命雖然勝利了,但是很多省的真正權力還是掌握在擁有軍隊的地方軍閥手中,南京國民政府並沒有真正掌握軍權,也就喪失了在政治上的主動地位。三是缺乏廣泛的羣眾基礎。辛亥革命由資產階級領導,其指導思想,發展方向都以資產階級為主,沒有從廣大農民羣眾出發,無法為人民解決温飽等基本問題,難以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

辛亥革命的精神,我認為在今天仍是值得廣大青年學習的。我們的身邊就有黃花崗葬着的七十二烈士提醒我們,辛亥革命的勝利是當時的有志青年拋棄富裕的生活、拋棄家庭妻兒、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之後10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又將個人的命運融入於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強盛的滾滾洪流,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壯麗的歷史篇章。比較現面臨轉型的中國社會,各種社會問題產生,道德理想缺失青年處處可見,趁着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我們應該進行自我反思。

特別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要走在社會文明建設的前列。在工作上,要腳踏實地,業務中精益求精,團結協作,發揚創造精神,以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在公共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參與政治,為社會有利發展建言獻策,同時帶頭傳播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例如近期發生的佛山小悦悦遭車碾事件中路人視而不見的行為足見社會道德的倒退,我們必須勇敢地站出來,做出表率,改變這些窘境。我們不需要如先烈般犧牲生命,只要我們表現出一個有社會良知的青年應有的形象——在需要我們的時候主動伸出手,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電影出現不少關於革命目的的解釋,歸根到底,革命是為了明天我們能擁有幸福的生活。目前國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我們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卻未可言“幸福”,需要我們個人及集體繼續努力奮鬥,借用孫中山先生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與諸君共勉。

林覺民: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我以為, 革命 是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人們懂得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革命 是我們將有中國人自己的工廠,銀行 鐵路 礦山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 革命 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起來的民族 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 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 在任何人的心裏 永遠 永遠 都不再懼怕列強 都不再有封建皇權 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苦是中華之民族 屹立世界之東方 這就是革命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l4z5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