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觀後感多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觀後感多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觀後感多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1

7年披荊斬棘,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

“我當時問他,剛剛做完肺癌手術,咱還這麼拼嗎?他跟我説,他一閉上眼睛,腦海裏想的全是集裝箱啊、碼頭啊,我就覺得港口和碼頭已經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攔不住,只有選擇支持。”張連鋼的妻子王曉燕説,丈夫10年內做了兩次肺癌手術,單位領導擔心他的身體,讓他緩一緩再上班。但是張連鋼説他必須拼,不拼肯定幹不成。

在張連鋼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披星戴月、戰天鬥地。

項目攻堅期,團隊成員管廷敬每天都忙到很晚,很少有時間去探望獨居的母親。就在首船測試前不久的一天夜裏,母親在家中意外去世。而那時的管廷敬,還在深夜加班後回家的路上。處理完母親的後事,他又匆匆趕回碼頭。每每想起此事,管廷敬總會紅了眼睛:“我特別對不起我媽……”

團隊成員徐永寧擔負着整個自動化碼頭數據中心的建設調試工作。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症的消息像晴天霹靂打在了他頭上。領導和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先騰出時間好好照顧妻子,但徐永寧卻默默選擇在醫院和碼頭之間往返。儘管盡了最大努力,心愛的妻子還是離開了他。項目成功那天,他一個人對着大海,哭了很久。

“都食人間煙火,誰無兒女情長?生氣的時候我也會埋怨他,我説你真是讓自動化弄魔怔了,快讓碼頭當你的老婆吧!”團隊成員張衞的妻子姜紅衞回憶説,直到2018年10月,她受邀參觀了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才終於理解這些人為什麼會對自動化碼頭如此念念不忘,那種壯觀和震撼無法用語言形容。那一刻,所有過往的辛苦、淚水、抱怨都化作了對國家的驕傲和民族的自豪。

“你問我制勝法寶是什麼?作為‘土專家’,單打獨鬥我們可能拼不過‘洋博士’,但是我們有團隊精神,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有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大家眼往一處看,勁往一處使,越幹越成熟,越幹越自信。”張連鋼説,7年的創新之路,7年的披荊斬棘,是他們對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生動、最鮮活的實踐。

“自動化碼頭只佔了青島港的五分之一,還有更多的人工碼頭區域需要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道路還很長,我們不會止步於此。”張連鋼説。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2

今年6月,早報曾對“連鋼創新團隊”事蹟進行大篇幅、全景式報道。昨晚9點,記者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辦公樓,再次採訪了“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山東港口高級別專家張連鋼。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誕生,對於“連鋼創新團隊”來説,是值得含淚紀念的時刻;對於我來説,也是實現了畢生的夙願。 ——張連鋼

張連鋼告訴記者,為了能夠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他們團隊在碼頭上“安家”,走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付出無數心血。張連鋼回憶説:“剛接到任務時,我既興奮又有壓力。興奮的是,建設我們國家自己的自動化碼頭是我20多年的夙願,即使是在病休期間,我也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行業動態,而這一天終於來了!壓力是,在發達國家,全自動化碼頭大多是‘貴族碼頭’,而且多數都是半自動化或局部自動化。全自動化碼頭無疑是全新的、更高風險的挑戰,對我們來説將面臨很多無法預知的困難。”

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的 “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張連鋼

2013年10月,張連鋼帶領團隊吹響項目“集結號”。在接下來的15個月時間內,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後奔赴荷蘭、英國、德國、西班牙等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跑了一圈卻沒有求得“真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成功還得依靠我們自己!”隨後項目組千方百計蒐集信息,惡補自動化碼頭專業知識。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考察報告,召開了數千次專題分析論證會,用計算分析、逆向推導等方法艱難推進。萬涓成水,終於匯流成河。隨着信息的彙總和無數次的討論碰撞,碼頭輪廓在大家腦海中一點點成型,信心也在一點一點增強,靠團隊協作,靠“啃硬骨頭”的精神,“連鋼創新團隊”硬生生把國外3年的設計工作在1年內完成。

這些年,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沒給愛人、女兒應有的陪伴和照顧,一直是我最大的遺憾。 ——張連鋼

2017年3月15日,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首船測試成功。張連鋼説:“望着行雲流水般運轉的堆場,望着全程僅用13分鐘就完成了集港作業的集卡車輛,項目團隊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回望過去,張連鋼和團隊成員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奮鬥在一線。談及未來,張連鋼告訴記者:“明年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將進入下一個升級目標,港口的吞吐量、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碼頭自動化技術將再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3

時間回溯到2013年7月,山東港口青島港提出了自己的時代之問:能否打破國外幾十年的壟斷,建成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技術於一體的複雜系統工程,被譽為“大國重器”,也被稱為“貴族碼頭”。2013年10月,青島港經過反覆遴選,任命了既有專業技術功底,又有一線實踐經驗的張連鋼,擔當“自動化碼頭籌建小組”組長。

“我23歲大學畢業就進入青島港,37年來一直在碼頭上摸爬滾打。建設全自動化碼頭是我多年的夢想,而這一天終於來了!”接到任命時,因肺癌手術尚在家休養的張連鋼興奮得像個孩子。

2013年10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項目組吹響了“集結號”。李永翠、李波、張衞、呂向東、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強、王延春等8個核心成員加上其他骨幹共25人,其中黨員21人,成立了攻關團隊,在張連鋼的帶領下,開始了衝擊世界港口科技制高點的艱難跋涉……

立項之初,項目組成員連自動化碼頭是什麼樣都沒見過。抱着虛心求教的態度,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後奔赴荷蘭、英國、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國外同行“連捂帶蓋”,技術壁壘讓項目組備受煎熬:不準下車,不準拍照,不提供任何數據。

“他們説憑咱們現在的技術,做出這個碼頭至少10年,建議我們直接購買他們的成熟技術!”隨行翻譯板着臉低聲對張連鋼説。

“僅僅一個口岸業務的小小模塊,外國供應商就報了5000工時,摺合人民幣780萬元,如果全部用國外方案總花費更是不可想象。”團隊信息技術組負責人徐永寧回憶。跑了一圈,沒求到“真經”,卻讓項目組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還得靠自己。

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是ECS系統,當時全球自動化碼頭設備控制系統的唯一供貨商是荷蘭TBA,不僅技術不開放,還有捆綁銷售等問題。掏錢買人家的東西,只能用不能動,“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張連鋼決定:擺脱壟斷掣肘自己幹,與上海振華聯合開發ECS系統。

“最艱難的時候,是我們對ECS研發進行階段評估後,發現功能根本達不到需求,幾十億元的投資可能轉不起來了,開工時間也得拖後好幾年。”團隊IT組負責人李永翠告訴記者,那天的會議室一片死寂,最後,張連鋼打破沉默:“做不好,我們就排隊跳海。我第一個跳!”

從那天起,項目組辦公室的燈就沒在晚上10點前熄滅過。10個月後,當GE資深專家Simon看到項目組整體方案時大為震驚:“不可思議!我必須説,你們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動化碼頭建設方向的模式!”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4

2017年5月11日,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誕生,開港作業便達到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之後這個世界紀錄被6次刷新。2020年年底,單機效率已增至47.6自然箱/小時。

2019年11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二期“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開港運營,再次以“中國速度”震驚世界航運界。

“我們從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和羣策羣力的團隊協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銘記。”張連鋼説:“世界紀錄不是任何人施捨給我們的,是全體隊員不斷超越自我、拼命幹出來的!”

“僅流程測試案例就編寫了5000多個,反覆測試十幾萬次。”“連鋼創新團隊”項目經理竇亮説。在一次測試中,他們發現某處系統功能出現異常,但疑點有數百個,大家按流程一點點回溯,連續一週每天干到凌晨,最終找到了問題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段時間,AGV(自動導引車)“死鎖”情況頻繁出現,李永翠和同事們用了幾個月,分析了上萬條工作日誌,從中歸納了十幾種“死鎖”類型,最終成功“解鎖”;負責操作的朱文峯、王吉升、隋曉等對100多個流程反覆修改十幾稿;負責作業的李波、管廷敬、耿衞寧等做了40多個閘口方案……

開港至今,“連鋼創新團隊”推出了一連串耀眼的“全球首創”:全球首次研製成功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全球首次研製成功軌道吊防風“一鍵錨定”裝置;全球首創自動導引車循環充電技術;全球首個氫+5G智慧碼頭……而且,經過173次的動態優化,自動化碼頭管控系統已經越來越“聰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業組負責人李波清楚地記得,自動化碼頭運行後不久,鹿特丹世界門户碼頭的考察團來到青島港,提出要到自動化碼頭作業現場看看,並且要求拍照、錄像,很明顯就是想檢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成色”。

“給他們拍,讓他們看!我們的技術,僅憑拍照和計算是學不走的。”李波向張連鋼彙報後得到了這樣的答覆,自動化碼頭行雲流水般的作業征服了曾經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

截至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受理和授權專利124項,取得軟件著作權14項,發表論文70餘篇,核心技術掌握在團隊自己手中,這就是張連鋼自信從容地讓國外同行隨意拍照的底氣所在。

2018年,從不邀請亞洲港口參加的全球自動化碼頭峯會主動邀請“連鋼創新團隊”分享建設經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同時獲評“全球自動化碼頭最佳效率獎”。自碼頭運營以來,已接待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餘人次,成為展現中國智慧的亮麗名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5

1993年,世界第一個自動化碼頭在荷蘭誕生,到2013年時已歷經三代,全球建成的三四十個自動化碼頭設施及核心技術主要被髮達國家掌控壟斷。當時作為全球港口大國,中國在世界前十名集裝箱大港中佔據7席,但在象徵全球港口最強科技的全自動甚至半自動化碼頭榜單上卻寂寂無名。

這讓位列世界集裝箱第七大港的青島港人再也坐不住了,用“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的話説,“當時就是不甘心”。2013年2月,就是因為“不甘心”,讓這位因肺癌手術尚在家休養的老碼頭員工在接到集團領導的電話後,不顧家人反對和醫生勸阻,毅然決然地拉起20多名同樣“不甘心”的青島港技術骨幹,抱着“為中國建設世界一流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貢獻力量”的樸素感情和堅定信念,組建起技術項目組,拉開了全面攻堅全自動化碼頭的序幕。

面對國外技術壟斷、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的大背景下,“連鋼創新團隊”懷揣着一顆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滾燙“中國心”,以“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的‘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民族誌氣,打破封鎖,自主創新,用3年半的時間走完了國外常規8—10年的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並且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其裝卸效率業內持續領跑、成績引人矚目,創造了平均作業效率36自然箱/小時、最高作業效率43.8自然箱/小時的世界紀錄,超過全球同類碼頭50%以上,打造了港口建設史上的奇蹟,實現了綜合競爭力的“彎道超車”。

從被西方技術封鎖四處碰壁,到下定決心自主創新;從被外國專家質疑中國人能否自己建成自動化碼頭,到全球領先、亞洲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橫空出世,在“連鋼創新團隊”的努力下,中國自動化碼頭完成華麗轉身,從一個不起眼的追趕者變成了世人關注的領跑者,站上了港口自動化領域世界最前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l5o6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