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精品多篇)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精品多篇)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精品多篇)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一

11月8日晚,我和兒子如期守在電視機旁,等待着中央少兒頻道直播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晚8點整晚會毫無懸念如期而至。帶着無比激動和內心的顫動觀看了晚會,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和洗滌。雖然隔着屏幕,可那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早已定格在記憶的最深處,觸動着我的每一根神經。我和現場的觀眾一樣擦乾了一茬一茬還未曾來得及凝固的眼淚。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華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翻開《三字經》吟誦古人燦爛的篇章和飛揚的文字:“首孝悌,次見聞”,古人把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長放在學習知識的前面。《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同樣把孝放在首位,弟子規的精髓在於,孝是做人,聞為學業,做人是根,根深才能葉茂。可見古人把孝看得有多麼重要,無疑孝藴涵着神聖的感召力,他們是這樣説的,同樣也是這樣做的。“香九齡,能温席”,每當我們再度提及它,依然能打動我們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那根肋骨,但僅僅有感動是不夠的,那更是鞭策和責任,是為人子女的一份承擔。我們不需要感動,我們需要付出;我們更不相信眼淚,我們只相信眼睛。我們只有踏着這個民族前輩走過的印記一路走下去。

孝心並不遙遠也不在大小,更不需要宏偉。那怕一句關心的問候,一聲稚嫩的我愛你,都能讓父母受寵若驚綻放最美的笑容。或許只需要一個擁抱,或者一杯熱茶,都能讓父母感動好久好久。陪父母聊聊天説説話,幫父母揉揉肩捶捶背,都值得父母回味炫耀很久很久。是呀,只要我們心存孝心,哪怕最簡短的話語或者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中華美德”這顆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輝。

“找點空閒,抽點時間,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就讓這首歌再度唱響大江南北,鐫刻在你我心田;就讓我們帶着這首歌把“孝”文化扛在肩上,繼續發揚光大;讓我們唱着這首歌使“孝”文化在華夏沃土上蓬勃發展,源遠流長。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二

12歲在許多人眼裏,還是每天在家裏安安心心玩耍的年紀,可對於重慶市忠縣馬灌鎮中學的吳林香來説,12歲,意味着是大人了,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20xx年,小林香的父母離婚,6歲的她隨母親生活。20xx年母親與繼父再婚,生下弟弟。然而,好景不長,外婆突發腦溢血全身癱患,卧病在牀;母親也被確診為肺癌,而外公,右手殘疾,當時年僅12歲的吳林香,就這樣成了家裏的頂樑柱。

吳林香每天早上5點起牀,先給弟弟穿衣服,再給外公外婆穿衣服,如果有人問她每天這樣累不累,她總會説:“想着累,做起來不累。”

照顧家庭是繁重而又壓抑的,村民們看了都為她心疼。母親卧病在牀的那段時間,小林香依然積極樂觀,她心裏想着:只要好好照顧媽媽,媽媽是會好起來的。然而,20xx年年底,小林香最親愛的媽媽,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小林香在媽媽生前唯一的錄像後面,認認真真地寫下來幾個字:我的媽媽。

小林香在這樣悲慘的生活中,能夠依然保持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即使是大人也難以做到,更何況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比起小林香來,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又算什麼呢?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小林香那樣積極樂觀呢?生活中的小困難、小挫折就算是讓我們這些温室裏的小花朵經歷的一點小風雨吧,“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同學們,讓我們學習小林香的樂觀、堅強、孝順,做一個積極向上,心懷感恩的少年!

2016年央視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三

90後的我們是生長在蜜罐裏的`一代人,從小被父母寵愛,被大人們呵護,沒受過累,沒受過苦,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日子,獨生子女一代的我們更是家裏的掌上明珠,沒人敢惹,沒人敢訓,這也造就了很自我的性格特徵,當到了社會這所大熔爐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適應,不適應與人溝通,與人合作,與人為善這些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變得自大、自私,遇到挫折時,只會逃避,沒有敢於擔當的那份勇氣與責任等等。

來自德亭鎮楊灣村的農家少年張俊,陽光開朗,稍顯黝黑的臉上透出一絲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穩重。而誰又能想到這個農家少年背後的故事: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

“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小張俊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着新買的玩具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籃子到山裏採藥去了,黑藥、柴胡、黨蔘、血蔘、天麻、桔梗,這些中草藥在張俊眼裏都是寶貝,除了到山上挖藥,撿拾垃圾也是小張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放學的的路上,村子裏的每個角落總能看到拎着編織袋撿拾廢品的張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進來,只要一有時間兄弟倆就拎着編織袋出門了……,我被這一件件孝行,一幕幕場景所感動。

在這些少年的身上不僅體現了孝老敬老的品德,更可貴的是他們面對生活的災難時,仍然能夠堅持在孝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勇往直前,自強不息,他們是我們的榜樣,看着這一件件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每一個最美孝心少年,我突然感受到:我們不要忘記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時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時已不再年輕,這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用生命交接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趕快為自己的父母盡一份孝,哪怕是一處豪宅,一片磚瓦,哪怕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一枚帶有温度的硬幣,哪怕是一隻鴻雁,一聲近在咫尺的問候,哪怕是捶捶腰,洗洗腳,在孝的天平上,他們等值!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四

“孝”字,老在上,自在下,這個字表示做兒女的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孝敬自己的長輩。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品德。“孝”這個字雖然很容易寫,但是做起來就很難了。

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組委會選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二十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在孝心少年中,趙文龍就是其中一個,趙文龍還不大,但是他為了照顧患有尿毒症的媽媽,做起了家裏的頂樑柱。尤其是那段視頻,趙文龍炸了幾個肉丸子,他自己只吃了一兩個,其它的他都給了他的父母,母子兩人在互相給對方肉丸的“爭奪”中,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還有奔跑女孩路玉婷,他的母親得了重病,需要用錢,她只有每天送票賣錢,別人都是與時間賽跑,她卻在與母親的生命賽跑。還有邵帥,林章羽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是以實際行動來給我們展示“孝”這個字該怎麼寫,該怎麼做。

的確,“孝”不是那麼容易做出來的,因為那時要用很長的時間來維護,但是“孝”已經被我們的祖先延續了五千多年才把這個傳統美德傳到這裏,我們有義務去把這個傳統傳下去。“烏鴉反哺,羊跪乳”連動物都知道的品行,為何連我們都不知道,連動物都做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人類卻做不出來呢?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一切物質都在上升,科技發達了,可是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非但沒有發揚,還有人根本就不當回事。現在的人把孝行看成是一個笑話,別説去做連説都不想説,難道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嗎?

我們不能再要這樣的思想萌生,應該好好的教育下一代,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傳統“孝”繼續發揚光大。

2016年央視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五

“眾裏尋你——2016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台錄製完成。

白巖鬆和歐陽夏丹擔任了頒獎典禮的主持人,頒獎嘉賓包括航天英雄楊利偉、表演藝術家呂中、歌詞作家任衞新、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姐姐、金龜子,以及孩子們生活中的“偶像”等。兩個半小時的錄製過程,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讓現場的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地熱淚盈眶。

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 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裏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衞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員。

遲凱琳,14歲。7歲時母親因車禍去世、父親重傷失去勞動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歲時,同情這個家遭遇的繼母來到了這個家。遲凱琳一直喊繼母“姨”,為了給繼母分憂,她不僅做家務,還一手帶大了今年4歲的弟弟。晚會現場,工作人員請來了繼母田薇上台為遲凱琳頒獎。平生第一次,她對着“姨”喊出了“媽媽”。倆人相擁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現場的很多人。

周蕊,16歲。父母離異,母親到外地謀生,她幾乎從小被舅舅帶大。小時候,做體育老師的舅舅最愛抱起小周蕊投籃,但現在,舅舅患上運動神經元病,成為一名“漸凍人”。於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給舅舅買菜、做飯、洗衣,抱着舅舅康復訓練,還在每個週末送外賣掙錢,給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報考中國醫科大學。

田應志,17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應志8歲就開始每天照顧剩患有癲癇手腳殘疾的哥哥,幫助93歲的奶奶操持家務、下地幹農活。在他的堅持下,哥哥也上了學,和他成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上了省級示範高中。兄弟手足情,艱難有愛心,他説: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這才是一家人。

李佳,14歲。愛美的小姑娘偷偷開始猛吃猛喝,在幾個月裏胖了20斤,這才告訴患白血病的媽媽原因:“醫生説幹細胞移植的供受雙方,體重不能相差太大,媽媽,我的體重和你一樣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今年5月,李佳和媽媽配型成功,但是由於病痛,媽媽的體重降到103斤,為配合手術,李佳又開始了減肥歷程。

曹胤鵬,8歲。為了給爸爸移植骨髓,挽救患白血病的爸爸的生命,8歲的曹胤鵬兩個月裏讓自己胖了20斤,終於達標。5個小時的抽血,從小愛哭的他一聲沒吭。這個可愛的小胖子,像小大人一樣“教育爸爸”要好好吃飯,每天想辦法給媽媽跳舞、講笑話,逗媽媽開心。小小的他,成為爸爸媽媽最強大的支柱。

任芳芳,13歲。汶川地震震毀了任芳芳家的房子。為重新蓋房,家裏貸了款,身體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儘管日子很苦,但是任芳芳卻想方設法成為奶奶的開心果,用自己的孝心,讓家裏時常充滿了笑聲。

張釗,13歲。張釗出生前,父親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出生後不久母親離家出走,奶奶因為失去兒子精神恍惚。張釗在爺爺的撫養下長大,也慢慢地成為爺爺最好的幫手。他不僅幫爺爺幹完地裏的活,還會去採草藥補貼家用。2014年爺爺查出冠心病,他又主動跟着鎮裏的醫生學會了拔火罐。13歲的男孩兒,成為了家裏的頂樑柱。

餘雖,13歲。從母親過世起,10歲的小余雖就承擔起了母親的角色,那時,弟弟只有一歲多,妹妹半歲。她給弟弟妹妹洗衣、做飯、剪頭髮,揹着弟弟妹妹去上學,同時還照顧着生病的父親。她被同學們稱為“13歲的小媽媽”。站在晚會的舞台上,餘雖顯得有些緊張。小編卻覺得:不善表達的她,內心裏住着一個善良的天使。

姜沅昊,11歲。姜沅昊的父母是軍人,時常加班。外婆有帕金森綜合症,生活無法自理;外公患白塞氏綜合症,經常打針輸液,只能吃流食。小沅昊每天幫助外婆翻身按摩,清洗牀單穢物,代替父母照顧起了外公外婆。曾經牴觸學鋼琴的他,只因為外婆説了一句好聽,就變成了每天堅持練習。在他的心裏,讓外公外婆開心,自己就很快樂。

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一個“家”字,世界上最動情的就是一個“愛”字。這十位少年,在他們最美好的童年,遭遇的是突如其來的不幸,挑起的是家庭的重擔,經歷的是童年的苦難。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六

尊敬的各位叔叔阿姨,學哥學姐,大家上午好。

我叫劉天豪,是雞西市第一中學高二的一名的學生。

這次參加這個年度總會心裏十分激動。首先我要感謝於站長是她讓我重獲信心,有自信完成學業。其次,我還要感謝資助我的叔叔阿姨和義工站的其他叔叔阿姨們還有雞西市慈善總會,是你們為我捐錢捐物,幫助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我們在黑夜中四處摸尋,而你們卻為我們迎來了光芒,給我們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我是第一批被資助的五個學生之一,我也是與義工們共同見證着這一個團隊的成長,從當初的幾十人,到現在的幾百人,人數在增多的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前幾天我家着了大火,大火無情燒燬了我們的房子,是弟子規的叔叔阿姨們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為我們送來了衣服和食物,解決了燃眉之急。就在大火吞噬了我的家之後的三天又一個噩耗來臨了,我的奶奶去世了,她老人家甚至沒來得及能在看我最後一眼,家裏事情眾多,我也無心應對即將來臨的考試,最終後退了100多名。

不過,弟子規的叔叔阿姨們為我排憂解難,我知道我身後還有那麼多人看着我吶!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回報關心我的叔叔阿姨們。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mv3m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