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奧運會觀後感【精品多篇】

奧運會觀後感【精品多篇】

奧運會觀後感【精品多篇】

奧運會觀後感 篇一

精彩的奧運會接近了尾聲,在北京奧運會激動人心的日子裏,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奮力拼搏,書寫傳奇,在全球矚目的奧運競技場上,實現自己的光榮和夢想,共同譜寫一曲“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樂章,鑄造奧林匹克新的里程碑。

在這麼多的奧運項目中,最吸引我的是體操。其中,高低槓更引人注目。我國的2位小將——何可欣、楊伊琳攜手出戰。在預賽中,有“高低槓公主”美譽的何可欣意外地從槓上摔了下來,她下場之後傷心得哭了。但是她還是幸運地進入了決賽。在決賽中,她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放下包袱上場,有驚無險地獲得了金牌,無愧於她“高低槓公主”的美譽。而我國的另一名選手楊伊琳也不負眾望,獲得了銅牌,得到了滿堂喝彩。何可欣的教練回憶説,何可欣在他的眼裏是個不讓教練操心的隊員,她學東西學得快,而且很勤奮,只要有動作不會,就在訓練館裏 獨自訓練。她的每門文化課也追求優秀,她就是這樣一個要強的孩子。

在看比賽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在我耳邊説,你看看,這個小姐姐十六歲,就代表國家參賽了,還取得了那麼好的成績,她在受到挫折後,沒有放棄,沒有氣餒,而是重新開始自己的拼搏。我知道爸爸媽媽的意思,是啊,和她相比,我的學習輕鬆多了,但是,我的學習還要靠父母管着,如果沒有父母的嚴格管教,我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媽媽經常説,學習是為自己學的,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就是不能自覺地學習,看了奧運會後,我更加理解了媽媽的話,是呀,學習是自己的事,我要學習奧運小冠軍何可欣的學習態度,勤奮,勤奮,再勤奮,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為奧運加油!為自己加油!

奧運會觀後感 篇二

今年的東京奧運會看得我激動不已!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女子跳水10米台的冠軍全紅嬋。她是本次中國代表隊年齡最小的一名運動員,年僅14歲,卻有着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大氣。比賽中她共跳水五次,其中有三次跳了滿分,每次跳水都只有一點點的聲音和水花,技術高超、動作嫻熟、非常漂亮,這次她堪稱一跳成名。

看完比賽,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她的故事。教練説她七歲才開始學習跳水,比同期的跳水運動員都晚起步。而且她並不是什麼天才,但是她訓練非常刻苦,每天都要練習跳水四百跳,才取得了這樣一番成就。並且她的家境並不優越,媽媽因車禍受傷,這樣的家庭情況下依然沒有影響到她的訓練,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全紅嬋用實力告訴了全世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奧運會觀後感 篇三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總是那麼的令人鼓舞、興奮、震撼。在奧運會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那自始至終貫穿於奧運會的偉大的奧運精神。

對於今年只有14歲的全紅嬋可以説是近年來中國跳水界的“黑馬”。xx10月,在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世界盃選拔賽女子單人10米跳台比賽中,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的全紅嬋一鳴驚人,擊敗了里約奧運會冠軍任茜和世界冠軍張家齊、陳芋汐、司雅傑、盧為等眾多名將,獲得冠軍併入選國家隊。今年5月,在2021年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全運會跳水資格賽女子單人10米跳台決賽中,全紅嬋再次獲得冠軍,從而獲得了東京奧運會女子單人10米跳台的參賽資格。對於國際比賽經驗為零的全紅嬋來説,東京奧運會將是證明自身實力的舞台。

東京奧運會,16歲的陳芋汐在參加女子單人10米跳台之外,還將和17歲的張家齊搭檔參加女子雙人10米跳台比賽。xx年底,同是世錦賽冠軍的兩人開始配對雙人項目。在三站奧運選拔賽上,張家齊/陳芋汐都獲得了冠軍。參加東京奧運會,奪得金牌成為兩人的目標。

20歲的王宗源是中國男子3米跳板的“後起之秀”。在三站奧運選拔賽上,王宗源兩奪單人3米跳板冠軍,其中在今年5月進行的第三站選拔賽上,他更是以609.55的高分刷新歷史。此外,在雙人項目中,王宗源搭檔謝思埸表現穩定,二人也將在東京奧運會上向金牌發起衝擊。

奧運精神,永遠在我心中燃燒;奧運精神,永遠在我心中閃耀;奧運精神永遠激勵着我!

奧運會開幕式觀後感 篇四

昨天,是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這可是我們祖國承辦的奧運會,我們等了100年了。如此的盛會,我們怎麼能夠錯過呢?

開幕事是8點開始的,我們7點半就守在電視機前,畢竟,我們對開幕式的期待是很高的,八點鐘,奧運會正式開始了。

開始我覺得挺不錯的,特別是29個用煙花做成的大腳,沒想的煙花能這麼用,太有創意了。不過後來感覺越來越差,龐大的鳥巢,舞台縮小到只有一個畫卷。沒創意,幾乎所有的表演都圍繞這個畫卷,目光長時間的聚集在一個地方,沒有轉移點,讓人有點不舒服,讓人昏昏欲睡。主題曲《你和我》〔〕,我感覺很拉,太短,歌詞亂七八糟,太不好了,這種歌曲不能傳唱,應為,歌詞讓人記不住。自我感覺像催眠曲。

點燃聖火的人士大家都猜到了,是李寧。點火很難,要在空中被繩子套着並側着身子跑300米,點燃主火炬。沒創意,但難度很大。

總之,我覺得奧運會開幕式不大好,很容易讓人睡着。

哎!失望透頂!

太誇張了。

奧運會觀後感 篇五

2016年奧運會已經快接近尾聲了。

忽然有點依依不捨,因為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奧運帶給我們太多感動,精彩無限。

從最初的10米氣步槍老將杜麗的不俗表現,到昨天的中國羽毛球選手諶龍與馬來西亞李宗偉的羽毛球男單冠軍爭奪戰,和今天中國女排決賽,無一不讓全中國為 之撼動。連羽毛球解説員都説雖然對李宗偉有無限的情懷,但這一刻我只想中國贏!是啊,這句話,讓數億顆中國心產生了共鳴。

所有的比賽僅用“輸贏”去描述,都會顯得相當蒼白無力!雖敗猶榮的運動員比比皆是~在奧運王者對決的戰場,勝利沒有理所當然!都是一點一滴的努力加上無以計數的汗水換來的成就。

奧運健兒真的是實實在在向全世界詮釋着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愛拼才會贏在每場比賽中都凸顯的淋漓盡致!

對於中國人來説,女排精神早已超越體育範疇,成為一種情結一直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起步的中國百業待興,“鐵榔頭”郎平等一批女排隊員以“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勇攀高峯”的精神登頂世界之巔,成就了五連冠的輝煌!“女排精神”不光是句口號標語,更在實際工作中激勵着國人 砥礪前行!中國女排真棒!

雖然奧運會已經閉幕,但奧運氛圍會久久地將我們濃濃的包圍起來!

我們會將運動健將詮釋出的愛拼才會贏,敢想敢做才能成事的精神貫徹到底!

有人説成功是99%的汗水+1%的運氣,有人説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就像奧運健兒一樣拼盡全身的力氣,試盡所有的方法,只為那一句:我盡力了,不遺憾!

奧運會觀後感 篇六

因為今天有馬術比賽,所以我打開電視,準備看當地電視台對於奧運會馬術比賽的報道。但是沒想到的是,電視台並沒有播放奧運會的賽事,而是一直在播放一個當地的馬術比賽!

我們知道,巴西擁有十分廣袤的草原,擁有遊牧文化的歷史背景。馬文化在巴西民眾心中也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巴西在奧運會的馬術項目上也曾拿過獎牌,實力不可小覷。

一邊是奧運會的項目,另一邊是自己國家的特色項目。當地電視台之所以沒有報道奧運會,而是繼續播出當地的這種馬術比賽,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比賽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擁有很大的基礎和市場。

這就讓我想到:任何一項運動,首先要考慮的是,這項運動是否受到人們喜愛,將如何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起到傳承和發展的作用,提高本國家、本民族的牧馬人的生活水平,帶動大家致富,帶動當地的旅遊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咱們中國不也是有“中華民族大賽馬”嗎?中國馬會提出的“中華民族大賽馬”,不也正是提倡要保護和傳承咱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賽馬活動和文化嗎?

錢沒了可以再掙,房子沒了可以再蓋,但是民族文化一旦受到損害或者消失,那就真的沒有了!你看,在內蒙、新疆、青海、甘肅、雲南……在我國很多地方,都傳承着幾千年的民族賽馬活動。

我們需要兩翼齊飛:一方面,我們要努力與國際接軌,多舉辦和參加國際比賽;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加強保護和傳承獨具特色的民族賽馬,發揚”中華民族大賽馬“,真正把咱們國家的馬匹資源調動起來,帶動牧馬人的增收致富,促進馬產業發展,帶動旅遊,促進各種經濟形式的發展,形成真正的馬產業鏈!

我們知道,馬術已經被列為全民健身活動,這也是推廣馬術運動的很好的契機。

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兩翼齊飛,真正促進中國馬產業的發展!

奧運會觀後感 篇七

今年的奧運會可謂是“命運多舛”“一波三折”,但令人慶幸的是:仍然成功舉辦,雖然可能有些不同以往,但仍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中國作為一個體育大國,這次奧運會也是收穫頗豐,拿了38塊金牌。但是在互聯網上卻有一些人發表了不當言論:沒拿金牌有什麼用,又或者是第二名和最後一名一模一樣。也有些上升到了運動員本身,看着這些話,我不禁陷入了疑問:難道只有拿到金牌才算成功嗎?金牌真的是定義英雄的唯一標準嗎?

在我看完奧運會後,我對這兩個問題持絕對否定態度。

得到金牌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更何況是奧運金牌,得到一枚奧運金牌,可以讓一個運動員一夜成名,成為羣眾眼中的“英雄”,對個人、社會、國家都有極大鼓勵,當然,奧運金牌沒那麼好拿,中國去了幾百人,也只得到了不到40塊金牌。無論什麼賽場競爭都非常激烈,拼盡全力才有爭奪金牌的一點希望,為了這些,運動員要沒日沒夜的努力訓練,也不能隨意吃東西,而且作為一個運動員一定會受傷,這不是靠小心就能避免的,是一種定向趨勢,但運動員們仍在努力,我認為:只要拼盡全力,就算是最後一名也值得尊敬。

今年奧運會上不僅有元老,還湧現出一眾“小將”,楊廠奇比心的動作真是萌到我了,姜冉馨和龐偉這一小一老單手插兜完成決賽,奪得金牌,石勇的“金雞獨立”,諶利軍的“絕地翻盤”充滿戲劇性,孫一文的重劍比賽連我這個外行看着都心驚肉跳。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當然,他們都奪得了金牌,他們是絕對的“英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他們沒有奪得金牌,但人們依舊記住了他們的名字。100米短跑運動員蘇炳添,他把半決賽當成決賽跑,跑出了九秒八三的好成績,刷新了亞洲紀錄,被稱為“蘇神”,他決賽雖只得了第六名,但又有誰有資格説他的壞話?他作為第一個站在百米跑道的黃種人,已經邁出了巨大一步。今年的冷門,中國女排要佔一個席位,沒在小組賽出線,無緣八強,但他們所有人都拼盡全力,我希望銀牌以下無人知的現象能減少,他們也配被稱為“英雄”。

以前的人們總是將金牌看得很重,一個應該奪冠的人沒能奪冠,會引發全網的暴力,最典型的當屬劉翔。他打破田徑賽場上黑人的壟斷,奪得冠軍,人們歡天喜地,將他捧上神壇,但在他跟腱斷裂後,卻又開始了全網黑,當初的跳水運動員高敏也是因為害怕出現這種情況,在事業巔峯期退役,這種情況被冠以劉翔的名字,被稱作“劉翔式悲劇”,有無數運動員栽在了上面,比如李寧、傅園慧。

金牌固然重要,但它僅僅是激勵人們的一件物品,不該成為衡量運動員價值的唯一標準,希望大家對金牌之下的運動員多一點諒解,少一些謾罵,人人都有失敗的時候,但請你們不要去落井下石,避免“劉翔式悲劇”的出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vygr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