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 2020觀《感動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 2020觀《感動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 2020觀《感動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 篇一

“這幾天,忙着處理支教物資的事情呢!”國慶假期,浙江寧波“支教奶奶”周秀芳從湖南迴到了浙江寧波的家鄉。前些天,在湖南漵浦山區,由她牽線捐建的29所學校全部建成。這幾日,在寧波家中,她仍牽掛着千里之外的山區,安排起當地學校多媒體一體機等教學設備的落地事宜。

全國道德模範周秀芳,原本是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國小的一名退休教師。退休後的她常常輾轉於貴州、湖南兩地,進行長期支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支教奶奶”。

周秀芳的支教路從2014年開始。“我心裏一直有一個‘支教夢’。”周秀芳説,50歲時,她曾因年齡大而被拒絕過支教申請。直到2014年,看到貴州省惠水縣招募支教老師,“不甘心”的她又燃起了這個夢想。

支教之路,遠非易事。山路陡峭,蜿蜒曲折,走訪學生時,周秀芳常常手腳並用,抓着身邊的樹枝、茅草,一點點艱難前行。艱苦的物質生活對她的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如果不保養膝蓋,晚年或許就要在輪椅上度過。”醫生曾這樣告誡過周秀芳。

然而,這些並沒有阻止她的支教腳步。在貴州、湖南執教後,周秀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着更多的人關注起這些教育資源貧瘠的地區。

電話、微信、微博……在周秀芳的支教事蹟被廣為報道後,她收到越來越多的愛心捐款。如今,周秀芳已不僅僅是一名支教老師,更化身為一名“愛心搬運工”,將來自遙遠的愛意源源不斷地輸送進大山深處。

“因為周奶奶和其他奉獻愛心的叔叔阿姨,我們才能在多媒體教室裏上課。”來自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觀音閣鎮顏家壠村興華希望國小的小美(化名)説。前不久,在周秀芳牽線建成的第29所希望國小的多媒體教室裏,小美第一回聽到了寧波鄞州的老師進行的視頻同步授課。

這一次,周秀芳又在漵浦山區連續待上了數日。為了帶領着愛心人士一起走訪學校和村子,年逾古稀的她經常忙到深夜,才躺下休息。

最終,在周秀芳的奔走和呼籲下,寧波地區愛心羣體先後捐建了36台多媒體一體機,並相繼投入使用。“我們想讓這裏的孩子也接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談及籌劃多媒體教室的初衷,周秀芳坦言。

這個國慶假期,從湖南迴到寧波,周秀芳還是沒有閒下來。接起一個又一個電話,她又詢問起了一千多公里外大山裏的孩子們上學的事情……

《感動中國2020》觀後感1300字 篇二

@凡人英雄 謝謝你感動中國

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亦出自平凡。從身患絕症卻堅持與疫情賽跑的醫生張定宇,到温暖守護戰疫醫護人員的武漢快遞員汪勇;從絕壁中鑿天路、帶領村民脱貧致富的村書記毛相林,到幫助貧困女孩圓夢大學的免費女高校長張桂梅……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等號,用無私和奉獻感動中國。

2月17日晚,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隆重播出,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凡人英雄,謝謝你們,感動了我們,謝謝你們,感動了中國,努力成為凡人英雄,這便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沁人心脾的奉獻情懷,澄澈而又明亮。作為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辦人,在貧困地區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張桂梅全身心投入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中,崖畔的桂,雪中的梅,這位“燃燈校長”用自身的信念托起了大山女孩的大學夢。再有誓言“守好廬江”,在浪尖上逆行的陳陸,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中因營救被困羣眾而壯烈犧牲。“奮戰96個小時,歷程600餘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被困羣眾2665人”,洪峯浪尖鑄豐碑,自己的手術一推再推,家人的團聚一盼再盼,陳陸同志用擔當和奉獻詮釋了激流勇進的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凡人英雄的奉獻之歌,將個人奮鬥融入改革發展大局,這奉獻精神永垂不朽,震撼人心!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心折的淳樸本色,純淨而又遼闊。大巴山無情的絕壁,讓下莊人一直生活在貧困、閉塞和落後中,一條出山的路,成為下莊人的奢望——沒人相信這裏能修出一條路來。不信天不認命!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幹實幹,鋪就出絕壁天路,他願當一輩子的“築路”人,將下莊的綠水青山變成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這是當代愚公毛相林的肺腑之言。微弱的燈、火紅的灶,患者家屬花上一元錢,就能租這裏的爐灶炒菜做飯,甚至有的是患者自己來炒,愛心老夫妻開設“抗癌廚房”18年之久,有飯才有家,有家才有愛,這對年近古稀的老夫妻的凡人善舉,他們的爐火傳遞着真情,他們的煙火見證了百味。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振奮的磅礴偉力,不止而又不凡。湖北武漢的一名普通快遞小哥,從大年三十,戴着口罩,眼含熱淚,冒險護送金銀潭醫院護士上下班,一天供應1.6萬份餐食,幫助了一批又一批醫療救援隊,武漢快遞員汪勇以凡人之力書寫傳奇。又讓人感動的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特別緻敬了抗疫英雄,點贊14億人中的每一個你,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沒有跨不過的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千萬名黨員幹部的執着堅守只為守護家人的歲月靜好,廣大羣眾的“花式投喂”只為温暖千萬名防疫前線的逆行戰士。你我他,並肩前行,每一個人都在為大國的平安奉獻着自己的微光,這平凡中耀眼的希望,就是中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底氣。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一闕凡人英雄的頌歌,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春風化雨,日月生輝。每一個追夢的身影定格為歷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澆灌出未來,生命不息而又激情不滅,讓我們在每一份感動感恩中把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奏響出共同奮鬥最強音。

《感動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三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終於開播了,我們和王老師分三個時間段看完了這部感動人心的片子,當我看完後使我感慨萬千。

我是一位很容易被感動的小男孩,我看的這十個人裏,幾乎我每次都會熱淚盈眶,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和__。

__從小就落下殘疾,但是這並沒有阻礙她的生活,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使她實現了當醫生的夢想。為了給村裏人看病,她每天不得不拄着枴杖到病人家裏,她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並遇到了艾起,從此他們二人相依為命,每次當她要看病時艾起都會心甘情願的揹她,無怨無悔。就是這一對普通的夫妻頃刻間感動了全場一千多人,我也淚流滿面。《感動中國》給予他們的評價是:清香傳得天心在。

除了__,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國小生學習。她叫__,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在一次地震中,__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錢都捐了,並且還鬧着父母捐了一個月的工資,但是她卻被診斷出有心臟病,只能再活三個月。她對父母説死後要無償捐獻器官,最終他的肝臟救助了四名兒童。《感動中國》給予她的評價是:何處春江無月明。

看完後,我熱淚盈眶,為什麼上天要把這麼多善良的人的生命一一掠走,為什麼不能讓她們長久的生活着,讓她們再多做一些好事,讓我們的家園變成美好的人間呢?但是她們雖然走了,給我們留下的是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永遠傳遞下去,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燦爛輝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做好人好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感動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四

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全中國13億人民的是感動中國中那一個個有品格、有毅力、有愛心……的人們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情,無論是失去雙臂仍不放棄夢想的80後鋼琴家、或是照顧老年綜合症的老母的堅強教師……他們的事蹟都讓每一個人從心底生出那一份揮之不去的感動。

何玥,一個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的12歲小女孩兒,她是那麼善良,有愛心。她在臨近國小畢業時被查出腫瘤,痛苦地療化讓她的頭髮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並不為此灰心喪氣,失去對生活的希望,還在病痛中還不忘善濟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希望奉獻自己去幫助其他人,在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值得敬佩與感動的品質嗎?雖然我們對何玥姐姐的離去感到傷悲,但卻又懷着欣喜,為她生命與另一個生命合二為一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感到欣喜。她來過,不曾離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後閃光,把人間照亮。正所謂何處春江無玥明,何玥的感動事蹟會照亮人間各處,它的品質會永遠刻在人們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還把老師捐助給她的錢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錢捐出去,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忙的人。命運如此殘酷,你卻還是時刻刻為他人着想,帶給所有人無窮的光明與力量。

感動的事蹟永不隨風被遺忘,感動的人們,不管怎樣,在我們心中永遠被銘記於心中!

感動中國2020觀後感 篇五

我們今天觀看了“感動中國”。

剛看的時候,韓紅,唱了關於感動中國的歌。後來就映出了每個人要想完成的夢想。還這樣就正式開始了。

後來主持人説,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個人是一名教授:盧永根。

盧永根因為有其他國家侵入我國,就立志要保衞國家,於是他加入了“中國更產黨”,他同時在美國留學了兩年,成為教授。後來,盧永根,把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獻給了國家,他説:“是黨中央培養的我,這些財產是祖國給我的,今天我要把這些財產都捐獻給祖國。”盧永根的夫人是:徐教授。

接下來,就是一個飛行空軍:劉鋭。可是遇到了外軍飛機,劉鋭當時想要體會出我們中國軍人的實力。他的目標是成為空軍“戰神”。

後有一個人,它是在感動中國領獎前就已經死了,這個人是“黃大年”。他是在迴歸祖國的飛機上死亡的。不過他很全面,中國隊輸了球他也會發火。他平常把錢用到生病的學生身上。學生們已經覺得無法報答黃老師了,只能好好的學習,為祖國效力!

接下來,就是盧麗安老師,他的學生們也都也給這個盧麗安老師點贊。她是台灣的人民,為我們祖國也付出了很多。

後來,主持人説想到小草,想到了一首歌,那蘭小草呢?蘭小草,每次都悄悄地捐款。他的真名叫王爵。

還有黃大發,他住的村子很窮,全村900人用一口井打水喝。這個村子只能種一些難以下嚥的苞米。經過黃大發三十六年的努力,終於挖通了水渠。全村有了無限的水源。他是1915年出生的。黃大發開的水渠,水既甜,又很輕。

看完這些,我為我們祖國感到榮興,不過從感動中國裏的人,都有一顆愛國的心,他們願意放棄生命,讓國家強大起來。

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説清潔工為祖國更加潔白、軍人來保護祖國、醫生救助中國的人民……

這就是這次的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2020》觀後感1100字 篇六

我想握住這雙手——致敬“燃燈校長”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來自雲南的張桂梅老師獲此殊榮,頒獎詞這樣讚譽張桂梅: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為張桂梅老師領獎時,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主持人白巖鬆的注意——張老師的雙手上面貼滿了膏藥。這雙病痛的雙手因為常年累月的付出,已經很難彎曲,只有膏藥能緩解少許的疼痛。這一幕讓現場的觀眾以及屏幕前的觀眾心疼不已,而我的眼角早已不自覺地掉下眼淚,我只想握住這雙佈滿瘡痍的手。

這雙手曾經歷生活困苦的無助。在生活最幸福的時刻,張桂梅經歷了喪夫之痛,又身患重疾癌症。在人生最不幸的時刻,張桂梅老師又是幸運的——她獲得了華坪縣父老鄉親的捐助。這些捐助大都來自老鄉們節約口糧省下的一分一毛的毛毛錢,還有她幼小的學生們甚至爬到山上為她採摘野核桃補身體。“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張桂梅老師開始變得無比強大。苦難是一筆財富,苦難讓張桂梅看到世間的美好,她要用餘生去還債——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讓更多的貧困之家收穫幸福。她的手經歷滄桑,她的心卻無比堅強。

這雙手曾寫出春風化雨的温暖。“三尺講台迎冬夏,一支粉筆耕未來”,張桂梅老師的這雙手用一根粉筆、一條教鞭,從春忙到夏,又從秋忙到冬,奉獻一生只為了撫慰那些渴求知識的眼睛。遇到張老師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更是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免費送入了大學。張桂梅用最嚴苛的教學方法鞭策着自己的學生,但是倘若不採取這樣“不近人情”的方法,這些基礎太差的學生又怎能考上心儀的大學。病痛的雙手也許握着冰涼,卻能讓春風化雨温暖無數人的心,我想這般温暖已然足夠。

這雙手曾帶來走出荒野的希望。在雲南的華坪縣,如果一個山裏的女孩在國中就輟學,那麼等待她的無疑是早早嫁人,圍着灶台又是一生,貧困還會在鄉間延續。這樣被定義的人生無疑充滿了無奈,更是張老師不願看到的。其實所謂荒野並非現實的荒涼,而是內心的荒涼,是面對未來的無助。所以張桂梅老師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建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到縣上,她可以多年穿一條磨破洞的牛仔褲,她可以把所有的獎金都捐出去。她希望用這雙不再光滑的雙手,牽着一個個無助的小女孩走出大山,走向希望與夢想的彼岸。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性柔之花只願留下悠遠的香味,恰如張桂梅老師以這雙充滿傷痛的手,讓我們看到桂的淡泊、梅的倔強,也讓我們看到偉大人格的磅礴力量。而我此刻只願握住這雙手,稍稍撫平她的傷痛!

感動中國2020觀後感 篇七

今天上午,我們全學校都觀看了感動中國,裏面有很多人都有非常感人的事情。

盧永根老爺爺,他給一個一所學院捐獻了880多萬元個人捐款,那是他和夫人在生活中節餘下來的儲蓄,他和他的夫人説還要捐獻自己的身軀給醫科學院。當初,他們商量的時候,把錢怎麼處理,他們就説捐出來。在以前,他以前生活在戰爭時候,他的家鄉已經淪陷了,他為了趕走敵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進行50年的研究,他曾經去海外看了母親和哥哥,母親和哥哥都勸他留在美國,他不答應,説:“一個科學家,應該有個忠誠的愛國精神。”

卓嘎和央宗,她們姐妹的家鄉是在邊境的玉麥,當時當給了她們家鄉里所有人新房、糧食和畜牲,可是他們的爸爸沒有留在新房裏,而是留在了玉麥,要守住玉麥,他們帶了好長時間,媽媽和妹妹都死了,他們也不離開,她們的爸爸還做了國旗放在了玉麥的好多地方。最終,她們感動了大家,玉麥已經有9户人家32口人了。

王珏,他曾經十五年每年都給醫院兩萬元,而且也沒有留下真實姓名,只留下了“蘭小草”,警方追尋了這個“蘭小草”十五年,終於找到了,“蘭小草”是王珏,是一個醫生,他住在一個小島上,給那裏的病人治病,他陪着老人、病人、父老鄉親,當他的了一種病的時候,本來是可以休息治療好的,可是他就是不聽家人的勸解,照樣給島上的病人治病,到最終因病逝世。在他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對妻子説的:“捐獻的日子快到了,你準備好那兩萬塊錢了沒有。”

黃大發,他在一個村裏,這個村子非常窮,就是缺水,他的心願就是吃上大米飯,於是,他一直奮鬥,帶領着施工隊,去把水從十幾公里外引過來,第一次失敗了,大家都灰心了,可是,黃大發沒有放棄,有一次帶領施工隊開鑿渠,經過了36年,終於成功了,讓村裏的人都吃上了白米飯。

感動中國看完了,我感覺裏面的人的感動事情都是異常感動,不能用語言形容。但裏面還有好多人都沒有寫出來。

《感動中國2020》觀後感1100字 篇八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名單公佈,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入選。頒獎典禮上,雖已過鮐背之年的葉嘉瑩先生,仍是精神皓然,秀雅出塵。香粉不施,鬢髮皤然,一襲淡雅素衣,深情繾綣地吟誦她所愛戀的詩詞,沉然端凝地講述她跌宕的一生。她站在那裏,就是一首詩。

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是葉先生多艱人生的最好註解。她出生於軍閥混戰的亂世,“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動盪晦暗,註定了其半生輾轉漂泊。少年喪母,“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慟絕人寰的《哭母詩》,字字讀來,濃情透紙。中年喪女,“門前又見櫻花發,可信吾兒竟不歸”,哀婉悱惻的《哭女詩》,滿腔悲痛,空留餘哀。國破家難,人生痛事,她始終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將生命寄付於詩詞。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迦陵從此得所棲,讀書講學兩相宜。”葉先生少時習讀詩詞,始知陳維崧別號“迦陵”、郭麐別號“頻伽”,二者結合在印度佛經中意為妙音聲之鳥,身形纖巧,卻卓爾不羣,便以“迦陵”作為別號。妙音鳥、荷花、柔蠶、藍鯨、鯤鵬,是她的詩詞中頻繁出現的五種意象,皆體現了“弱德之美”的詞體特質。據先生自述,“弱德”之“弱”表現為收斂隱曲,雖內斂卻不怯懦的儒家傳統,是“賢人君子處在強大壓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種品德”。這,既是詞學意藴,亦是葉先生人格風骨的體現,堅守詩心,堅忍不拔,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崇高境界。

轉蓬萬里,情牽華夏:“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自去國,倍思家,雖身處異國他鄉,葉先生始終心牽祖國。愛國,是她精神的底色。在年逾半百之際,她決意放下樂享餘年的“小我”“小家”心態,主動提出返回祖國內地教書,一圓歸國還鄉之夢,將人生餘熱悉數交付於國家與詩詞。三十多年來,她先後被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聘為客座教授,詩詞講學的身影遍佈祖國大地,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研究人才,並將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浮沉一生,最使葉先生切切於心的,除詩詞之外便是“我的國”,她深藴民族精神、文化骨血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葉先生是中國詩教的“擺渡人”,貫中西文脈,探詩詞美韻。她在晚年坦言自己最大的心願,便是“煉石補天”般地傳承中國古典詩詞,將自己內心對古典詩詞的熱愛作為一點星火,藉此點燃年輕人心中熱愛傳統文化的火焰,將中國詩歌中的美好品格與高潔修養傳遞給年輕一代,終“要見天孫織錦成”。她不顧年事已高,工作至深夜,精挑細選200餘首適合兒童閲讀的古詩詞,推出《給孩子的古詩詞》一書;始終堅持著書立説,嘔心瀝血寫成的19部詩詞著作,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名作。葉先生始終以“無聲的覺悟做有聲的事業”,為中華文化的長流作出卓越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zl95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