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由本站會員“紫睛”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作用。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

若干年前,您的一聲聲哇哇啼哭讓媽媽從此“受罪”;多少年後,您的一句句甜言蜜語對媽媽體貼入微;再多些真心的話、實在的事讓媽媽永遠最美!母親節快樂。一起來看看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查閲!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1

早上還沒有起牀,一陣電話鈴聲叫醒了我,兒子的一聲節日快樂叫的我不知所措,還沒有緩過神,妻子便告訴我,今天是父親節,兒子祝你節日快樂,我恍然醒悟,今天是父親節,我匆匆掛了妻子的電話,趕緊拿起電話給我的父親打過去:“爸,節日快樂!”父親久久回不過神,我説,父親節快樂,父親問我你説什麼了,我説今天是“父親節”,祝你節日快樂。父親愣了一會説:“我不管什麼節,只要你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行”,我聽着父親的回答,久久無語,再沒説一句話,淚水在我的雙眼忘情的流下。

掛了父親的電話,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我心情如五味雜陳、久久不能平靜,我父親是普普通通一名煤礦工人,在我記事起他便不再下井了,上國小五年級期間老師叫我們説出父母是幹什麼工作的,介紹一下家裏面的情況,我回家便問我的母親,我爸在礦上幹啥工作,母親便説:“是打掃衞生的”。我在第二天上課時給同學介紹了我家裏面的情況,下課後同學們都對我説你爸是在礦上打掃衞生的,從同學們的話裏面我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嘲諷。回到家裏我便問母親,別人的爸爸不是在採煤隊就是在機電隊,我爸為什麼打掃衞生,媽媽沉默好久才説:“你爸是工傷,不到25歲時,井下發生冒頂,造成雙腿粉碎性骨折,幹不了重體力勞動,只能在礦上打掃衞生。”聽完後我一句話沒有説,便寫作業去了。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父親在我要去西安上學時把我叫在飯桌旁,語重心長的給我説,你現在大了,馬上出去上學了,爸給你講講爸爸的故事。“爸老家在陝北,上世紀70年代,家裏面兄妹多,聽説煤礦招工可以掙錢,我在公社報名來到煤礦,因為當時招工時説是三線建設民工‘幹不好就回去’,所以我參加工作後為了繼續留下來就拼命的幹,就怕單位不讓幹回去,在一次工作面冒頂時,我為了拉出同班工友被矸石砸傷,造成了終身雙腿殘疾。”傷好後父親先後被礦上授予先進工作者、銅川市“紅旗青年突擊手”等等,礦上考慮身體原因,傷好後安排他在礦後勤部門從事勤雜工,聽完父親的講述,我便問為什麼你要到礦上下井啊,父親説:“男子漢長大了要有責任。家裏弟弟和妹妹還有你和你哥都要上學啊,再不好有份吃公家飯的工作都搶着去,聽完父親的講述,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我在想這也許是一個父親對家和兒女的責任。回想起,不論我在西安上學,在雙龍工作,不論多晚父親都和我約定每晚打個電話,他才能睡着。那是1999年時,手機沒有現在這麼普遍,就是座機電話也不是家家都有,我去西安上學時的前一天,父親拉着我走到店頭街的一部公共磁卡電話旁邊説,兒子你長這麼大了第一次出門,每天晚上就是再忙你給爸打個電話。他指着公共磁卡電話的電話號碼説,就是這個電話號碼,這是你媽給你辦的卡,拿着卡我點點頭同意了父親和我約定,每晚8點給他打電話。兩年中我把這個約定當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天天按時去打,可父親接通電話就是兩句話:“你好着不,春天叫我多喝水,夏天叫我晚上睡覺把被子蓋好,秋天叫我早早把秋褲穿上,冬天叫我晚上睡覺時把熱水袋灌好把被子暖熱”,有時我忘了,沒有打,回家後聽母親説你每晚要是把電話打了,你爸就高興地睡了,你要是一晚沒打電話,便一直等到12點,他回來後就不停的説是不是兒子訓練累了,是不是今晚和朋友出去了,是不是和別人打架了,怎麼沒打電話,到第二天他7點半準時在守到磁卡電話等你電話,他害怕你打早了他沒接上,如果你連着兩天沒有打,他就叫你哥哥去學校看看你怎麼樣,聽完母親説的這些話我淚忍不住的往下流,我想這就是一個父親對兒女無聲的愛,我想這就是一個父親對兒女無私的牽掛。

參加工作後,父親和我約定每晚10點他給我打電話,父親總是兩句話,早點睡覺身體要緊。工作幹不完,掛了電話後我繼續幹工作,父親知道後害怕每天打電話影響我工作大沒有上過學可是和我媽學會了拼音,學會了發短信,每天10點就一個,就是重複電話裏的那兩句話,我有時看見的當沒看見。我結婚那天,父親和我約定你大了成家了能不能每天給我打個電話,我説行,可有時因為工作忙我沒有打電話,父親會在每晚上12點準時給我發一條短信,“兒子有什麼事嗎、忙嗎、注意身體、早點睡”我看後便打過去,爸你早點睡我今天工作忙忘了,父親笑着説“你好着就行、爸睡了”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因為我沒有回短信、沒有回電話父親徹夜未眠、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因為我的無數個原因沒有打電話造成了父親的牽腸掛肚,我想這也許是父親對兒女無私的愛吧!結婚後因為工作關係我與妻子分居兩地,妻子叫我不論每天多忙叫我給她打個電話,我才漸漸理解了了牽掛不是一個電話的問候而是對思念無聲的表達;尤其是我在有了孩子後,我給兒子打電話時才深深理解了一個父親對子女的無私牽掛,才理解了父愛無疆、父愛如山的深深含義。

在這裏,我想説的是我們做兒女的你們在忙請給父親打個電話,也許他不需要給他買什麼、不需要給他多少錢,就希望你每天一個電話給他們説“你好着了”,我想這就是一個做父親最大的心願,就像歌裏唱的“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到堅韌。人間的甘和甜有十分,你只嚐了三分,這輩子做你的兒子,我沒做夠,要有下輩子,你呀還做我的父親,聽聽您的叮囑,再苦再累你臉上掛着温馨。”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2

母親賣碗飥快有半年的時間了。年初,我們舉家遷往縣城,一家人租住在一間面積不大的民房裏。父親每天起早貪黑,風裏來,雨裏去,開着車往工地上送料。而習慣了一年四季忙碌的母親,一下子沒了事幹,反倒不自在了。母親根本閒不住,便想做點小買賣,一來掙點小錢補貼家用,二來給自己找個事做。於是,母親就跟人學蒸碗飥。

母親勤快聰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掌握了蒸碗飥的要義和精髓,那一個個經母親製作而成,涼滑細嫩、清爽香辣的碗飥真讓人垂涎三尺。

這天,天還沒有放亮,母親便摸着黑在灶火上忙了起來。母親早早起來蒸碗飥,要到我所在的學校去買,天天如此,不曾中斷。

母親手腳麻利,做營生從不拖拖拉拉,一會功夫,一鍋碗飥就蒸出來了。碗飥的香氣沿着鍋沿,透過籠布,四散開來。我的眼睛、臉頰、額頭被碗飥的蒸汽打濕,還在睡夢中的我這個時候才猛然醒來。我聞着碗飥的氣味心裏就來氣,我討厭母親蒸碗飥,更反感母親去學校。我穿好衣服、洗漱完,徑直去了學校,我以賭氣不吃早飯來對抗母親。

在所有去學校的商販中,母親的生意是最好的。下課鈴響後,母親的攤點前就圍滿了學生。母親生意好,多半是因為母親的手工碗飥筋軟耐嚼,香醇可口,味道極好,加上母親為人謙遜,待人寬厚,語氣柔和。每次回來,母親的兩個籮筐都是空空的。

母親要蒸滿滿兩籮筐碗飥,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裏,母親屋裏屋外,進進出出,沒有片刻休息時間。

離中午放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母親將碗飥裝進籮筐裏,用扁擔挑起來,一隻手扶着扁擔,另一隻手提着醋酸湯汁,步履蹣跚地向學校走去。

通往學校的路,是一段不算很長的爬坡路,要持續爬幾個立坡,很考驗人身體協調性和腿上功夫。母親爬坡時,顯得特別吃力費勁,她既要保證扁擔的平衡,還不能將提在手裏的醋酸湯撒出來,這可真難為母親了。兩籮筐碗飥的重量壓在母親的肩頭,那滋味就像一根細繩緊扣在人的肉裏。母親走一步,退半步,邁着腿,繃着腰,彎着背,扭曲着臉,像是在山路上扭秧歌。那段山路,母親足足走了一個小時,全身被汗水澆了一遍。

爬完了山路,學校就在眼前,母親放下籮筐,粗聲喘着氣,時不時用袖子揩頭上的汗水。稍作休息,她便又擔着擔子向學校大門口走去。四周的土圪樑上那一朵朵粉紅色的打碗碗花迎風招搖着,打碗碗花是生命力與適應性極強的植物,它像極了生活中的母親,無論是嚴寒之冬還是希望之春,永遠以昂揚的姿態活在世間。

下課鈴響了,我像電擊般驚醒,恍然間一個特別重大的事實擺在了我的眼前。我心想,現在母親肯定在學校門口吆喝了起來,我該怎麼辦?真倒黴,學校連個小門都沒有,如果有,就好辦了,這種事簡直讓我無地自容。

自從母親開始賣碗飥,我那顆不太成熟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半年來,我生母親的氣,生自己的氣,我和母親過不去,也和自己過不去。我曾勸阻母親不要去學校了,那樣會讓我在同學和老師面前丟人沒面子,因而我從不敢向同學們提起每天中午站在學校門口的那個女人就是我的母親,每當有同學問我叫賣的那個女人是不是我母親時?我臉紅心跳,低下頭不敢説話。但是面對我的咄咄逼人,母親沒反駁,更沒有責怪我,每天一如既往地來到學校。

我夾着書快速走出校門,原本我不打算看母親,用一路小跑來逃出母親的視野,可我那雙不聽話的眼睛還是下意識向母親的方位瞥了下,果不其然,母親正站在角落裏吆喝着,籮筐的白布下,一個個白淨的碗飥整齊排列着,母親在風中顯得特別單薄,彷彿一陣強風就能把她吹起來,風吹亂了母親的發,吹斜了她的身體……

母親在人羣中看見我,笑着喊道:“紅紅,下課了?餓不餓?過吃碗飥來,飯在後鍋裏熱着了。”聽到這話,我的心跟着狂跳起來,臉也熱了起來,我羞怯難當,趕緊將臉埋了下來,心想,千萬不能讓同學們看見我,絕對不能看見我,如果地上開一道縫,我立馬鑽進去。可是,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用餘光看到同學們正看着我,有人甚至在喊我的名字,此刻,我的心情壞到了極點,心快跳到嗓子眼了,我茫然不知所措,我依稀聽到母親説:那是我兒子,他學習很用功,我狠狠地瞪了母親一眼,像逃荒似的逃離了人羣。我不知道母親看見我瞪她,她是怎樣的表情,但我想,母親肯定很傷心。

我沿着母親上來的那條羊腸小道,一口氣跑回家,我又氣又恨又委屈,趴在炕上哭了起來,我原不想傷害母親的,可我心裏清楚,我已經傷害了她。

多少年過去了,我從稚嫩逐漸走向成熟,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為了一名國企職工,可每當吃碗飥時,總能想起那段逃離的歲月,那段荒唐的歲月,為自己的無知深深後悔自責,尤其為人父後,那種自責更加強烈深刻。母親的碗飥就是母親的情,母親的痛,母親的淚。母親從不説什麼,只是默默地承受着。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面對我的質問,母親不解釋,不反駁。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3

我剛懂事的時候,

您告訴我,

外婆去世早,

是大妗媽教會了您做人與做事。

奶奶七十六歲那年,

突然癱瘓在牀……

您用三年的孝行告訴我們:

對老人好,就是對自己好!

就為這事兒,

村裏鄉上推選您為縣人大代表。

在發言席上,您只説了一句——

把婆婆當媽,就行!

我結婚前,

因妻子與您重名一個“香”字,

被姐姐們勸説改名,

您説,現在打倒封建,不用改。

父親六十歲那年,

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們姐弟都覺得天要榻了,

您嚥下淚水説,還有媽呢!

去年春節

我生病住院騙您説在單位值班。

您説,你們端着公家的飯碗,

就要聽公家的話兒……

每一次我給您打電話的時候,

您即便是您正打着點滴,

也還是這句話

媽好着哩!

上次回家,

您微笑着,説我又騙了您。

因為,我曾答應帶您去西安,

至今卻一直沒有兑現……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4

一直以來,總想用文字描述一下我那其貌不揚、已是耄耋之年,確頗有巾幗風範,堪稱後世楷模的母親......

這,大約也是想在自己內心深處,找準母親真切的位置,想要極力表達清楚我與母親之間的那份無奈、傷感,卻又無比敬佩的關係,亦或是想給自己四十多年來太多的感受和負累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釋放,更或是對未來的日子有一個交代的緣故吧。

談及母親,感觸良多。我愛我的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甚至可以説是讓我們五個子女引以為榮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母親的孃家是地地道道是農民,祖籍陝西澄城劉家窪下陵霍村,楊家將守陵人後裔,以耕種為生。當時處於民國時期,鮮有女子入學讀書,但受到在城裏讀書姊妹們的影響,外祖母執意讓自己的孩子們入學讀書。三年私塾,讓天資聰穎伶俐的母親更具慧心,怎奈家境窘迫,母親輟學在家務農或織布紡線補貼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3年8月,取名楊金愛,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7歲入學,10歲輟學,15歲當選本村婦救會主任,16歲加入共青團,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歷任澄城縣二區七鄉鄉長、五區婦聯主任、供銷社幹部、新城管區副鎮長,工商聯、糖業公司、煙草公司管理幹部。

記憶深處,家裏黃泥巴粉飾的窯壁上貼滿了金色的獎狀和大紅的錦旗,木質的矮櫃上擺滿了毛巾、筆記本、搪瓷缸子,雖已褪色,但那段歷史依然清晰可見,歷數母親榮耀的一生。

解放前夕,她曾為我們黨地下工作做出過卓越貢獻;建國初期,她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設,起到了組織和表率作用。她言傳身教、勤儉持家,含辛茹苦撫育子女成長,為後輩人持家立業樹立了榜樣;她沉穩果敢、無私奉獻,衝破封建枷鎖走上革命道路,贏得了鄉里鄉親的交口稱頌;她相夫教子、不離不棄,二十年如一日照顧卧病在牀的丈夫,堪為婦女楷模。一幕幕、一件件、一樁樁,皆為母親跌宕起伏的一生披上了一層傳奇的色彩!

而母親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也就是從解放前這一年的夏天正式拉開了帷幕。

1948年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勝期,由彭德懷、王震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與國民黨殘餘勢力在渭北(澄城、合陽、大荔、蒲城)一帶展開了“拉鋸戰”,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壺梯山戰役(也叫馮原大戰),是澄合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

壺梯山位於澄城縣馮原鎮北部,海拔ll04米,是澄城縣與黃龍縣分界線上的咽喉要地,軍事位置十分重要。這裏山勢巍峨,林木茂密,鬱鬱葱葱,景色秀麗,美不勝收。山上有泉,林中有廟。晴日登山遠眺,馮原、西社、善化三鄉鎮盡收眼底。山下地勢開闊,莊稼遍野,令人心曠神怡,更感祖國山河之壯麗。這裏曾為澄城八景之一的“壺山樵子”,遠近聞名。1948年8月初,就在這裏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壺梯山戰鬥。此次戰鬥從總攻發起到戰鬥結束,僅用了75分鐘,戰果輝煌,殲滅了胡宗南整編36師28旅的精鋭王牌82團。並在追殲逃敵中擊斃敵少將副師長朱俠,俘敵少將師參謀長張先覺、少將高級參謀李秀,國民黨戰地視察第九組少將視察官馬國榮等,繳獲戰利品無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向關中進軍,解放大西北,打響了勝利的第一炮。

正是在這場戰爭中,賀龍、朱德、彭德懷、王震等人曾居住於劉家窪下陵霍村,母親深受這些革命志士的薰陶,並在她的表哥、澄城縣游擊隊支隊長劉振中的影響下,衝破封建枷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母親在游擊隊的領導下,組織村裏的積極分子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張貼革命標語,散發革命傳單,支持革命戰爭,並以自家的住宅為游擊隊地下活動聯絡據點。自此,對“革命”一詞尚懵懂的母親,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只有自己組織起來打倒地主惡霸,窮苦人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有飯吃”!

當時,負責標語和傳單輸送的是一名在渭北一帶從事地下工作的年輕的女同志,系原中央政治局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長邱會作的夫人——胡敏。那時,澄城縣仍是在國民黨統治下的白區,國民黨對我黨地下工作者和涉嫌為共產黨辦事的人員進行嚴查重處,形勢異常嚴峻。組織上找到母親,安排她護送胡敏務必安全抵達大荔縣城。年僅15歲的母親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一任務,用自己簡譜的農家女衣衫將胡敏喬裝一番,與自己同村的姐妹們一道,用自家的驢子馱着胡敏連夜行走三個多小時,將其安全護送至大荔縣漢村,順利完成任務。

1948年8月,壺梯山戰役即將結束,我軍勝利在望,國民黨殘餘勢力仍在繼續做垂死掙扎,對我黨地下工作者進行瘋狂的捕殺,對涉嫌“通共”人員進行慘無人道的清剿。

就在這一年盛夏的一個下午,母親和外祖父兩人編了一天的葦蓆,晶瑩剔透的汗珠從母親額頭順着臉龐不斷滑落,早已浸濕了粉色的碎花小衫衣領,被曬得通紅通紅的臉頰顯出倦容。外祖父起身,帶着疲倦的身軀,衝着母親甩下一句話:“金愛,該做飯了,大(秦川地區把爸爸稱為“大”)乏了,躺一哈去。”然後就回房歇息去了。母親抬頭看看餘熱未消的日頭,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母親放下手裏的活計,站起身來,隨手拂掉粘在衣褲上的蘆葦絮,朝着灶房的方向走去。此時,虛掩着的院門突然被撞開,闖進來一個身背一長一短兩杆槍支、身着樸素軍裝的漢子,漢子闖進來後緊忙將院門關閉,後背緊緊靠在院門上,慌慌張張地衝着疑惑中母親解釋,説他是解放軍戰士,請求幫助藏匿,躲避國民黨部隊追殺。母親一聽是被國民黨部隊追殺,心想此人必定是好人,毫不猶豫地讓他鑽進院牆根堆放的蘆葦杆中,連忙用幾捆蘆葦杆將漢子遮住。剛剛遮擋嚴實,幾個端着美式步槍的國民黨兵就踹門而入,滿院子搜查。眼看着漢子藏身之處即將暴露,情急之下,母親把雞窩裏面趴着的四隻母雞趕了出來,這幾個國民黨兵一見院子裏有雞,放棄了搜捕,雀躍地抓雞去了,可憐家中這僅有的四隻生蛋母雞就這樣被他們帶走了。捱到天黑,母親才敢將這漢子從蘆葦杆中放出來,隨即讓他換上外祖父漿洗乾淨的粗布衣衫,帶上乾糧送出了村子。

那個時候,幫助解放軍就是通共,是要殺頭的,母親冒險救下這個漢子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知道——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是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隊伍,是為窮人辦事的,是為解放這裏的窮苦大眾的。當時尚為花季少年的母親,竟致自己與家人的安危於度外,毅然營救這位解放軍戰士,能有此謀略和膽識,令人折服。時至今日,每每提及此事,我們姊妹五個以及我們的兒孫們都會豎起拇指,欽佩不已。

戰爭勝利後,解放軍某部還派專人來澄城縣調查過此事,尋找當年營救這位解放軍戰士的人,方知,這位被救的戰士竟是解放軍某部首長,名叫劉小秦(原名秦安翰)。在1950年澄城縣公安系統召開的表彰大會上,還因為此事,為我的母親記特等功,頒發了“甲級模範”證書、授錦旗,還獎勵了一條白底紅字印有“將革命進行到底”字樣的毛巾、一根鉛筆和一個本子。此後,經陳志直(原縣土改委員會幹部)、劉文華(原二區七鄉黨支部書記)兩位革命前輩的介紹,於同年1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每每回憶至此,母親依舊激動萬分,興奮不已!畢竟,這是母親一生中最為榮耀的一件事!而正是因為評定“甲級模範”一事,卻成就了母親與父親的一段美好姻緣。因為母親文化程度不高,識字不多,在評定“甲級模範”的過程中,需要提供母親的先進事蹟材料。當時任公安局祕書股股長的王志傑,也就是我的父親,是西北政法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負責幫助母親完成事蹟材料的撰寫任務。常邀母親前來公安局瞭解具體情況,這樣一來二去,兩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熟絡了起來。這一切,被公安局看守所所長權志忠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在熱心的老權極力撮合下,1955年10月2日,兩個年輕人喜結良緣,開始他們幸福的生活。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5

前不久,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思念孩子”的心情引起了好朋友的熱議和關注。評論中朋友們的理解、安慰和鼓勵讓我心情好了很多,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母親的愛護也需要距離。

我有兩個孩子,由於大女兒要去西安上國小,為了不影響我們的工作,公婆決定把兩個孩子全部帶到西安照顧。從此,我開啟了兩城奔波的生活模式,思念、擔憂、糾結、內疚等複雜的心情每天伴我左右,通話、視頻、翻看相冊成了思念孩子的情感表露方式。高質量的完成工作,全天候的陪伴成了兩點一線生活模式中的寫照。

最初那段日子,下班後不想回家,也不知道回家做什麼,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每當走到熟悉的角落,就會不由得想孩子,翻開手機相冊看孩子們各種賣萌的照片,每次看到她們嘴角的那抹俏皮的弧度就會忍不住笑出聲音,是的,我又想她們了。彼此習慣了一段時間後,孩子似乎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要自立。隨着一次次告別離開,孩子們從最初不捨的哭泣到反覆求證下一次回來的時間再到微笑地道別。我也從最初的難捨到如今的坦然,似乎也慢慢的懂得了一個道理: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母愛是一種很神奇的感情,以最親密的姿態開始,再以慢慢遠離的背景而終。懷胎十月,從臍帶相連到陣痛生產,從欣喜的感受她一點點長大,到最後以疼痛為力量送她來到這個世界。母乳餵養,從每一次低頭看她用力吮吸的幸福,到果斷決然的艱難斷奶。小時候她纏着你依偎在你懷裏撒嬌,到脱離懷抱探索世界,時時刻刻都在上演着不同階段小別離的場景。

初為人母的我們總想做一個好媽媽,留下孩子每一個瞬間,似乎與孩子親密無間才能證明自己很愛她們,自己很幸福。我們也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他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所以我們幫她們選擇,幫她們做決定,避免她們受到傷害。但其實,就是在我們一次次的干預下,孩子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的提升。也許,我們欣慰於身邊那個安靜乖巧的孩子,卻忘了去了解她活躍靈動的內心。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慢慢學會放手,當她們還小需要我們百般呵護的時候,我們需要“進”,但隨着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分離也便日趨重要了。曾看過一句話,深覺有理----檢驗一位母親是否真正具備愛的能力,就是她是否願意分離,並且在分離後繼續愛着。或許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想法:我要替孩子決定一切,照看一切,不讓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讓她茁壯健康的成長。很多時間,其實都是控制慾在作祟。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適當的選擇“退”,讓孩子獨立,更能體現母愛的偉大。

“愛孩子,不是佔有,不是控制,孩子的降臨只是藉助我們的力量來到,並不是屬於我們,孩子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靈魂,有些事,是一定要孩子自己去嘗試的,哪怕是錯,她亦能從中得到成長,這是必經之路。”這是最近熱播劇《小別離》中爺爺送給兒子兒媳的一段話,也讓我靜靜深思很多,雖有些心酸,但起到了“對號入座”的反思效果,為了能夠擁有孩子真正的幸福,讓母愛保持適當的距離,是送給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個人事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n1w3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