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1

在此期間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動時間學習,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穫。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這次遠程研修讓我有幸與專家和各地的數學精英們交流,面對每次探討的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各杼已見,濃濃的學習氛圍不言而露,儘管不曾謀面,但遠程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在就把我個人網絡研修學習活動主要收穫總結如下: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積極投身網絡研修的學習當中,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絡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於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素質要求。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在培訓期間,我堅持在日常教學中抽出時間在網上學習,通過這次研修學習,學了不少知識,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訓中有大量的教學案例和教學經驗,深入淺出的闡明瞭理論,通過與專家,學員的在線互動交流,專家的真知灼見與精闢見解,以及同行的精彩點評,交流與感悟也讓我意想不到的收穫,專家的講座,每一專題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借鑑和啟迪。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培訓中,我還閲讀了大量的先進材料和記錄了一些先進的理論與方法,並把這些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培訓學習不但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有所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我不斷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骨幹教師學習,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

四、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同時作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學生,都會對學生起着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五、研修提高,優化課堂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

六、遠程研修是引領我前進發動機

遠程研修改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思維方式,給了我前行的動力。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我們的班級,在新的作業、日誌、研討話題中汲取我需要的營養。從專家學者那裏學到了很多,也從身邊的優秀教師那裏學到了很多。學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

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學生的潛能,與此同時,通過網上研修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通過網上研修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才能充分體現教育的根本目標。

對於一個教師,通過這次網上研修,讓我懂得了網絡的重要性;讓我懂得了如何運用網絡資源。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應用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學系統中各要素之間及要素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繫,然後對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要素進行具體計劃。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開闢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體現數學來源於社會又應用於社會的一面。讓學生學得更輕鬆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通過努力,我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數學課的範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次學習,我將會對遠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夠充分對遠修平台的資源會更好的利用,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幫助。通過本次遠程研修學習,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它將在我們今後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研修的平台,利用網絡資源,不斷的學習,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實踐,爭取使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有較快提高,努力適應二十一世紀對學習型創新人才的新要求。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2

針對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材網絡培訓,組織一次難得的教材培訓會。我們一年級組全體數學老師總結幾下幾點:

蘭淑華 : 新課標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許多方面有了以往不同的新的要求。在離別語數教學四年的我,重新走上班主任講台,既熟悉、又陌生。

經過半年的學習和教學實踐,藉此機會,略談自己的教學體會學習新課標一年級數學教學體會。敬請有關教學領導、教學專家,予以斧正、點播,以便我快速成長,熟練駕馭新的教學教材。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題為中心的呈現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題,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圖,通過説一説、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價值觀念。

我在教學中,把課堂和教材作為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是讓學生形成良好正確價值觀的主渠道。 比如,每一節課的情境圖,無不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在學習,除了學習數學教學上的必學知識、技能,學生可以談談植樹的的意義,如何愛護環境,在良好的環境契機中,對學生進行了價值觀念的教育滲透;在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我的心裏也經受了洗禮,感受到了教學相長究竟的意義,與學生共同成長了一次。

?過生日》,通過情境圖,感受家庭的温馨,回顧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倍感親情的至上無私。學生通過如何分東西,知道孝悌,回憶父母的無私奉獻,懂得生活中,父母的愛之深。

多年來的教學,讓我深深體會課堂上説的意義:有利於矯正學生思維的缺陷、錯誤。特別是,對於一年級學生、新的課本多樣化的思路,學生必要的數學思維品質的形成,更離不開説。説,更能促進學生思維:有思才有説,有説才有思。所以,教學上,能讓學生説的,儘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學生會説了,思維過程也就形成了。

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髮表見解,並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讓儘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説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説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15頁2題《哪一堆正合適》有的學生説“五隻小狗,每條一根骨頭,需要5跟就夠了…”,這,表達了孩子的一種滿足感;有的説“因為有5條小狗,選擇六根那一堆,多出來的那一根,如果誰都想要,就會打架”,而此時,有的學生舉手説:“老師,我有辦法分,讓它們不打架”。我,沒有就此罷手,把課延續下來,有的説,把骨頭剁碎,每人一塊,這就提現了學生探求意識;有的説,給年齡大的…有的説,給生病的,身體不好的…這些,我都讓學生,説出理由。學生,不僅得到了知識上的發展、拓展,又得到了德育薰陶。我覺得,課堂上,就是讓學生學會做人,也就學會了學習,再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能不優秀?此,我之拙識。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於遊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還要教會學生一些數學方法。如,比較法、線段圖法、分析法、歸類法等等。指導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除了上課的潛移默化外,還有如,講授式、交流式、輔導式等等。

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新教材無論是10以內的加減法還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教材都沒有明顯的算法傾向,主張各種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例如:第七單元中的“有幾瓶牛奶”,教材提供了情境圖:一隻牛奶箱裏裝有5瓶牛奶,另一隻牛奶箱裏裝有9瓶牛奶。在解決兩隻牛奶箱裏共有幾瓶牛奶時,教材沒有用一種統一的模式,而是安排了三種思考方法:(1)、一瓶一瓶地加……,9,10,11,12,13,14;(2)、把5分成1和4,9+1=10,10+4=14;(3)、把9分成4和5,5+5=10,10+4=14。再如“有幾棵樹”、“買鉛筆”等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思考方法。

以上所述,均為我半年的教育體會,應該説感受更妥帖些——畢竟不能上升到理論高度,淺識拙見而,請各位相關領導、專家笑而斧正、點播為盼。

馬志麗:網絡培訓活會上,教材編寫專家張丹、張紅兩位特級教師詳細説明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對本冊教材各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了細緻分析,並結合編寫教材時的學情調研對教師使用教材進行深入指導。在逐單元解讀教材的基礎上,數學教研員胡培進老師組織與會教師針對教學疑難問題進行了討論交流。胡老師建議教師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抓本質、尋手段、講道理。

通過培訓,使教師對新教材內容架構編排更加熟悉,對新課程標準理念更加理解。會後教師們紛紛表示:專家引領讓自己獲益匪淺,以往使用教材中的諸多困惑迎刃而解。

葉麗麗:針對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剛剛入學的兒童,天真浪漫,愛説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傳統的教學思想把這些特徵視為影響學生學習的缺點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有的還認為是患了“多動症”。上課不專心聽講,老師批評,家長責備,他們上課時像是被捆住了手腳,束縛了思維,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上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從小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形成大面積的後進層面,日積月累,延誤孩子的一生。如果我們上一年級課的老師,能夠讓孩子們一上學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説,將受益匪淺。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3

20xx年7月20日至21日,我參加了白銀市義務教育學段教材培訓,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三項,第一項觀摩三校教師和出版社邀請的專家現場做課、授課教師説課説課、參訓教師評課,專家點評;第二項是專家對新課標教材的解讀;第三項是專家講座以及和專家的互動研討。通過這次培訓,我從教學理念、教材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國小數學學有了新的認識,也有了很多的感觸,現將對我啟迪最深的幾點記錄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總體印象:授課説課別開生面

觀摩課共兩節:第一節課是白銀三校骨幹教師張建兵老師講的《温度》,第二節是吉林專家所講的《重複的奧妙》。兩位老師授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他們善於攻心。兩位老師都能利用恰當的時機抓住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最大程度的鼓勵,如在組織教學時提到:聽説我們這個班是我們學校表現最好、最棒的一個班,相信今天同學們和老師的合作會更加優秀!看似簡單而且與上課內容無關的幾句話,很大程度上已經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專家楊老師和學生之間通過分別説優秀的學生漂亮的老師互誇的這種互動活動,很快的和學生融為一體,為課堂的開展奠定了良好人緣。所以培訓完,我的感受是我們不但要會教數學,同時還應該是一位心理學家,能夠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心。

第二、他們善於創新:兩位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都能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如張建兵老師引入時問學生現在是什麼季節,同學們都穿着短袖,能一直這樣穿到冬天嗎,為什麼?學生都會想到冬天氣温太低,自然引入到新課《温度》的學習。

第三、他們善於交心:老師的授課語氣讓人倍感情切、隨和、自然、和藹可親,特別具有親和力,學生一下子就喜歡上老師了。更值得欣賞的是楊老師的語言非常豐富,準確、優美,有着比較深的文學功底和文化底韻,所以她的授課如行雲流水,輕鬆自然、不留痕跡。

二、最大亮點:授課抓住了核心問題

1、張建斌老師《温度》一課突出的核心,是讓學生通過預習導學提出質疑,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為核心,以三個探究任務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具體教學有這樣一個核心環節:在孩子從地圖上認識了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後,提出了探究一的學習任務,讓孩子們導學單上完成以下活動: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出北京的最低氣温零下2攝氏度,最高氣温零上5攝氏度。張老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通過積極思考,學生們想到了多種表示方式:(1)用最高、最低表示;(2)用熱和冷;(3)箭頭朝上、箭頭朝下;(4)+表示最高,—表示最低。這樣一個環節,很好的淡化了學習的難度,巧妙地落實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使每個學生都在獲得積極啟示和引導的前提下有所發現。

緊接着讓孩子完成探究二:在温度計上標出相應的温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討,完成活動後,在全班展示本小組的思路及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通過各小組的展示,小組間互相補充,大家對知識有了更多、更準確、更透徹的理解。同時,這一環節又滲透了通過數學模型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在學生展示完之後,教師又提出:從温度計上你能發現什麼?學生的思考交流互相補充後,發現零下範圍內離零越遠,温度越低;零上範圍內離零越遠,温度越高的結論,為後面探究三中脱離温度計比較温度的大小做了良好的的鋪墊。學生在探究一、二的基礎上,很好的完成了探究三和練習題。最後在學生談了本節課的收穫後提出了一個思維拓展問題:2攝氏度與—7攝氏度的温差是多少。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思維得到了很好的昇華,最後的結果是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遼寧楊老師《重複的奧祕》這節課,老師抓住本節課雖然課題是重複,但根不在重複,而在於規律的核心。所以楊老師的課是圍繞找規律,以情境圖+問題串為主線通過三個環節展開教學。第一個環節是:在主題圖中,讓孩子發現大小燈籠的排列規律,先用手做出大燈籠、小燈籠的動作,讓學生跟着做,這樣學生表示大小燈籠的排列規律時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官依託。另外在教學中最值得學習的環節是讓學生在學習單上:寫出大小燈籠的排列規律,用喜歡的方法把燈籠的排列方式表示出來。這個環節同樣先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然後通過學生上講台表述、講解,把自己的思路、方法盡最大能量的展現出來,如:(1)、有的畫實物圖表示;(2)、有的用大小文字表示;(3)、有的用大圓,小圓圖形表示;(4)、有的用問號,感歎號這樣的符號表示。把一種事物的規律讓孩子用多種方式表示出來,在這過程中即訓練了孩子找規律的能力,又引導孩子認識到探索規律中多樣化的方式不僅可以表現在畫圖、符號等方面,還可以表現在語言上。還有在學生經歷畫圖、文字到符號的過程中,其實是引導孩子對數學的學習經歷一個數學抽象即符號化的過程。這種引導為以後學生學習方程、字母表示數等知識,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通過環節一的積極、主動、透徹的學習,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老師因勢利導,進行了環節二:提出問題:主題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放手讓學生去找,學生找出了很多,表達的非常好,甚至有些連老師都沒注意到的,他們都找到了。我想這是來源於老師前面很好的思維啟迪,才點燃了學生精彩的思維火花。

接下來的環節三中:教師寫出排列規律(1)a b a b;(2)5 5 4 4,讓學生在主題圖中找出這表示哪種事物的.排列規律,這裏巧妙地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和應用逆向思維。接下來一個問題是:你知道燈籠等這些的排列是哪一部分在重複?學生一一自主找出了每種排列中重複的部分,這裏其實是教學生懂得:每一種排列中,只要找到循環節,就能找到排列規律,同時以恰當的表示出規律來。接着教學回歸生活,教師讓學生在大廳中找一找事物排列的規律,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最後楊老師送給學生一句話:數學學習是一條長長的道,只要我們堅持重複的奔跑,就一定可以發現隱藏在其中更多更好玩的奧妙。以此做了結束語,巧妙的點出了本節數學課的主題:重複的奧妙。

總之,在這兩節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數學課堂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教與學的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除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還有嫻熟的教學技巧、新穎的教學方法、創造性駕馭教材的能力、較高的教學素養、優雅的教學風格等,都深深的感染了我,他們不是為了教書而教書,而是有教學思想的老師。看似他們課堂隨和、輕鬆,但其實每一個環節的設計、每一個問題的提出、每一句過渡語引導都是經過他們精心設計、精耕細作而成的,是他們教學智慧的結晶。

三、啟迪思維:精彩的講座,熱烈的研討

第二項是專家對新課標教材的解讀,來自吉林省教育學院的何**教授做了題為《對新世紀國小數學教材的解析》的講座,對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呈現方式(包括特色、體例、內容、編排)、教材目標、課時規定等做了詳盡的解析。第三項是專家講座以及和專家的互動研討;何鳳波教授做了《國小階段幾個核心問題的研究》的專題講座,聽完講座後,學員們各抒己見進行了研討。在研討中,大家從自己多年一線工作的教育教學經驗出發,針對某一個主題作了精彩的闡述,論述中展現了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新穎的教學方法,紮實的教學技能,大量實例的援引異彩紛呈。與大家相比,我感覺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理論經驗方面還很欠缺,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活動,我明白了作為教育者,學習必須成為我們終生要做的事情,不然就會沒有出路,教師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不斷探索不斷進取,不斷培養自己的教育教學綜合能力,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4

4月25日、26日,我有幸參加了第十屆“名師之路”國小數學觀摩研討活動。歷史一天半,領略了周xx、高xx、徐xx、黃xx、張xx等國小數學界專家名師的風采,觀摩示範課和聆聽報告共達十節次。他們的課猶如好茶留有餘香,讓人回味無窮,他們的報告更是讓人受益匪淺。細細品味他們的課滲透着與我們不一樣的教學觀念,彰顯着數學獨有的魅力;他們的報告是他們經驗的總結,引領着我們前進的方向,從他們的報告中可以看出每位名師的背後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故事,不禁使我想到很樸實的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通過這次學習,不僅僅讓我與專家名師們有了零距離的接觸,更重要的是使我的思想觀念豁然開朗,讓我給自己的教學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參照”。對比之下,我頗受感觸,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收穫一:一堂好課就是要真正與學生成為朋友,課堂上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沒有任何約束,鼓勵學生敢想、敢説、敢做。每位名師的課都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黃xx老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把這方面表現的淋漓盡致。課前告訴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來“聊數學”,複習了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法則統一為相同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接着拋出問題:分數加減法能用以上方法解決嗎?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完全放手,讓學生以答辯會的形式展開討論研究,孩子們的思維之花完全開放了,奇蹟出現了,孩子們的答辯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非常精彩。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一個旁觀者,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能力發現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可以通過通分把它變成相同的計數單位,和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完全統一。

收穫二:每位名師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脱離教材,也不背離生活實際,不斷地開發教學資源,即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錯誤,經過教師巧妙地引導使學生真正地理解了知識。徐xx老師在上《平均數》一課時,根據課題情景套圈遊戲,出現了四組漸變式統計圖:第一組個男生每人都套中7個,四個女生每人都套中6個,引“總體水平”;第二組四個男生每人套中7個,五個女生每人套中6個,討論後學生髮現:女生雖然多一人,但總體水平還是6個;第三組男女生人數相同,但每個學生套中的不一樣;第四組男女生人數不同,每人套中的不同,總數不同,引導學生髮現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不能代表整體水平,通過移多補少得出每人同樣多這就是表示整體水平的平均數的範圍。這種根據教材設置的層層深入的教學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們的求知慾望,把學生們帶入了知識的海洋。這一點也正是我在教學中所缺乏的。

收穫三:教師在課堂上豐富的語言,給不同學生多種多樣的評價,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如:“真是服了你;你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你真夠水平”等等。這樣就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勇氣和動力。

收穫四:從名師們的專題講座中感受到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周xx老師《例談數學課的“數學味”》中指出數學課應還原數學本質,要看到學科的本質,教材的核心,深入核心本質,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在計算教學中,擺小棒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為了建立操作過程與計算算理之間的聯繫,更好的讓算理外顯;高xx老師提出了開放式數學課堂教學六步法: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提出探究要求,學生自主探索,組織研討,提升認識;徐xx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概念教學的策略,重視概念的產生來源,重視概念的教學本質,重視概念的相互聯繫,重視概念的靈活應用;黃xx老師提出大問題教學的理念,研究“大問題”,提供“大空間”,呈現“大格局”,圍繞“大問題”的提出進行10分鐘的模擬教學,由學生提出優化意見,上課老師稍作調整後進行第二輪模擬教學,再討論優化。

走進名師,感受名師,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給別人一滴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學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在三尺講台上盡顯光彩,必須腳踏實際上好每節課,學習名師但又不一味的模仿名師,創造出自己的課堂,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聽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5

為了提高國小教師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時應該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點,精心組織數學活動,實施有效評價策略,提高數學課堂魅力,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下面結合自己高效課堂理論學習與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柴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 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創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點燃探索的慾望,自然而然就會促使學生帶着問題樂意、自覺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關注生活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國小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教學中能否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

三、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 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新課程強調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常常對之作出片面的理解,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中,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只重形式不重實質,導致了探究性學習的淺層化、庸俗化和形

式化。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合理組織課堂教學結構,使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空間組合方式更趨於合理和完善。

四、講究評價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首先,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兼顧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採用激勵性評價,呵護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其次,評價時要注意評價方式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評價的方式應當多樣化,可以將考試、課題活動、撰寫論文、小組活動、自我評價及日常觀察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為合理的評價機制。”

再次,評價要有針對性。教師要根據該堂課的教學任務確定評價的主要範圍,如計算為主的課,要着重放在對學生的計算評價活動上;以練習為主的課,要着重放在學生的練習效果上。要注意評價的實效性,教師對學生活動的評價要簡練、明確、到位,使評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防止評價的形式主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9owzn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