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讀問道課堂學習體會

讀問道課堂學習體會

第一篇:讀問道課堂學習體會

讀問道課堂學習體會

問道課堂學習體會

今年假期,我初次接觸到《問道課堂》這本書,讀完給了我頗多啟示。該書以嘉賓訪談的對話方式,對高效課堂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的追問和探究,讀完後讓我再次對高效課堂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一次次關於高效課堂的學習中,我們的思想發生矛盾的時候,該如何處理?當一個個教學中的難題拋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該如何去解決?當一個個棘手的教育事件出現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讀完這本書,發現很多原本模糊的、深奧的道理都能在一次次的閲讀和消化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用心讀,才發現我們曾經乃至現在的課堂是多麼的蒼白無力;才發現自己所謂的“以學生為主體”僅僅是停留在了口頭上;才發現我們的教育理念仍需在前行中的不斷的探索與實踐。

我們常常聽到“高效課堂”這個詞語,那何為高效課堂呢?

首先我認為高效課堂首先得有效果。表面上的轟轟烈烈不一定是高效的。效果取決於老師對課堂的把握和理解,對學生的瞭解和引導。同時取決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程度。

其次精心準備每一堂課是關鍵。“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實現高效率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分每一秒,必須下足課前的準備功夫。清楚備課不是單純的寫教案,更不應該是對教案教參的照搬照抄,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年齡認知能力等,精心設計教學的重難點,合理設計教學的每一個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性別年齡個體差異思維智商等,還有課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進行應急預案,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同時要準備好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課件教具學具等。只有我們在台下做好這樣的充分準備,才能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最後高效課堂需要高效素養來陪襯。隨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步伐更加緊湊,時代對老師要求也更加嚴格。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科學創設的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課前精心準備,科學和諧的駕馭課堂,讓課堂成為知識的樂園,是孩子們在活躍中發揮才智,達到教學的最高效果。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高效素養,需要不斷加強自己,只有在高效,高能的狀態下,才能創設出高效的課堂。

第二篇:讀《問道課堂》有感

《問道課堂》讀後感

周雲霞

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怎樣的學習是高效的學習?今年暑假我帶着這些問題看完了《問道課堂》這本書,多年來一直困擾着我的問題在我腦中逐漸的變得清晰。

一、 “高效課堂”的提出顯然與目前一些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的現象有關,或者説與對高效課堂較為普遍的片面認識有關。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有不同的教學理想,就會有不同的教學行為,最終就會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應取決於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即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方面,受益愈大,則課堂教學的質量愈高,效果愈好。

作為教師,首先“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理想,即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要從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規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課,使學生能從中學得到更多的東西,至於用何種方法和手段,則需要我們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高效課堂”只有更高,永遠沒有最高,課堂教學雖然有“法”,但永無定“法”,這正是教師的發展之道,是教學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課堂”是一種教育責任。即要求我們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高質量、高標準地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高效課堂”之“高效”不應該以教師教得如何為衡量標準,而應該取決於學生學到什麼,學得如何。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從其效率和

效益兩個層面來體現、評估。效率就是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和課外學業負擔方面;效益就是學生所受教育教學影響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點體現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毅力等基本素質的發展方面。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

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把教育看作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這説明教育教學工作是一種極富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同樣四十分鐘,同樣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但由於是不同的教師,採取不同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其教學效果往往是天壤之別,有的課堂可能單調乏味、令人生厭,而有的課堂則可能使學生如浴春風、心存期盼,課堂是教師施展才華的舞台,學生的學習狀態某種程度上折射着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課堂教學既要講科學性,又要講藝術性,使我們的課堂具有動感、情感、美感,才會使課堂產生感染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入其門,達其成。

高效的學習就必須放棄以往教師居高臨下的灌輸式的教學,提倡合作學習,師生關係平等、民主,課堂氣氛寬鬆、活躍,“一言堂”變成了“縱聲堂”,學生敢於發言,學生之間討論,互相質疑問難,教師拋棄了“師道尊嚴”聆聽學生的心聲。引導學生思考、合作、探究,教師用激勵的語言、讚許的眼神、鼓勵的手勢,讓學生樹立自信,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氛圍。

二、 要想改變教師主體到學生主體,真正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分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首先,合作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要將學生的性別、性格、成績、人數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建合作小組。我們一般採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人數一般4—6人。分組中儘量不為“小權威”“合作滯後者”的產生創造條件。同時也要看到,並不是組建了小組自然就會合作,要避免開小差、説閒話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者進行長期的培訓。

其次,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小組合作技能水平低往往導致小組交往水平低:不善於傾聽小組成員的發言,只關注自己的發言,個人主義氾濫;需要協作時“各自為政”,體現不出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相互啟迪??小組合作技能包括傾聽、協作、交往、整合等技能。教師在平常訓練中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另外,合作任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確定什麼樣的合作任務至關重要,恰當的合作任務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合作慾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任務中;牽強的合作任務更多地是為合作而合作,不僅達不到預期的合作效果,而且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厭倦和反感。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首先應有一定的難度,問題應有一定的挑戰性,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小組學習活動的激情以及發揮學習共同體的創造性;

三、課堂上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到學生為主體,就一定要解決好“活與實”、“放與收”、“動與靜”的關係。

課堂教學要“活”,教學要求要“實”,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這裏所説的智力,是指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這裏所説的能力,是指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即系統地獲取知識並用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換言之,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下,要看教師能否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是強化學業基礎,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為此,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法,把教學搞活。但不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只是從形式上模仿別人,就會“活”出新的弊端。

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收放自如。教師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並不是放縱,聽之任之,否則就會偏離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方向。放任式教學是一種教師不負責的表現,不控制學生的行為,沒有規範的要求,採取放羊式,無原則地遷就學生,這樣的教育往往使學生形成無組織無紀律,放任自由,懶惰怕苦的性格。所以,教師要有目的地大膽地“放”,既要讓學生在玩玩樂樂中學習,又要亂中求序,收放自如,把握住課堂的整體。

處理好動與靜的關係,動靜分明。課堂要以學生實踐為中心,多種活動為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去學習、創造,但教師更要合理安排課堂活動,不能從頭到尾都動,儘量做到動靜結合。

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也使我對教材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我要放棄以往的教教材轉變為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的用教材。而導學案就是整合教材的最有效的途徑。而一個好的導學案要做到以下幾個各方面。

首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生本觀。學生,既不是知識的聽筒,也不是知識技能的木偶,只有放手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練習、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感悟中學會學習、學好知識、掌握技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使師生在課堂表演中平等,才能保證教育的公平,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一堂好課首先要讓學生愛聽,“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其次,樹立課堂效益觀。

變能講則講,能不講就不講,能讓學生開口説的,教師就不用親口説,能讓學生思辯、釋疑的不用教師説,能留給給學生的時間教師分秒不爭,但精講之處,定要點透,點準,特別是典型例子。課堂的效益標準就是學生的收穫即學生的提高與發展,知識與能力的掌握與提高。課堂教學避免花架子,關鍵是看學生的表現,看學生學的是否踏實,情緒是否積極,收穫是否豐富,知識是否能理解透徹,技能是否掌握、提高,教師是否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課堂教學操作是否實現協調與雙贏。

第三篇:讀問道課堂有感

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讀問道課堂有感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教師的職業素質的要求也隨之高起來。教學設備上,已經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根粉筆和一根教杆的簡陋工具,取之現在的生動趣味的教學課件,簡單方便實用的投影儀和開閲眼界的電腦。教學角色上,也不再是教師處在主導地位的一言堂。而是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流共振與學習,達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達到生命教育的高境界!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要給學生做好的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行修養,温和謙遜的學習態度,寬容樂觀的處世方式以及志趣高雅的興趣等。創建怎樣的課堂才能教的科學,學生學的輕鬆,學的趣味又紮實呢?我認真讀了《問道課堂》一書,感覺受益匪淺,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加科學全面的瞭解和認識。

一、掌握課堂中的“六個度”

掌握課堂的六個度是指面體現學生主體的參與度。體現學生心理的調適度、體現學生思維的有效度、體現學生情感的內化度、體現學生語言的鮮活度和體現學生能力的形成度面對全體學生,採用最吸引學生的各種方法,如教師貼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幽默的語言、精彩的教學課件、有趣的故事表演等,我基本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做到讓學生們人人蔘與,主動學習,體現課堂是大家的課堂這一點還可以。可是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度和學生能力的形成度,我覺得還遠遠不夠。首先結合本班學生的家庭況來談談,大部分家長是來自農村

家庭地,他們樸實本分,不多言語,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循規蹈矩,沒有較高文化追求的習慣。又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寵愛有加,有時近乎溺愛,無疑對孩子的品質與能力的形成成了一種阻礙。不太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整體學生給我的感覺是眼界很窄,面對課堂,基本“不會説話”,做事能力又很讓人擔憂。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我先通過家訪,重點講了廣泛讀書的巨大作用。最好以榜樣的力量培養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看到家長認真聽的樣子,我想最起碼思想是感受到啟發的。所以這學期我試着努力做好這六個方面,提問題要多提多種答案的問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注意訓練學生語言的鮮活度。我要多學習,多練習寫作,逐步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答問知識的正確性,而且要評價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性、規範性、流暢性,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語文,課堂教學是不能忽視學生語言訓練這一重要內容的。

二、課堂中的“三實”

課堂中的三實是指任課堂教學有做到真實,課堂教學要做到樸實,課堂教學要做紮實,任何一節課都要源於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把握,對學生能夠教育要強化真實,只有真實,才有真知。教師要用自己的真穩中有知灼見,去啟迪學生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説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看來教育離不開一個“真”。也是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課堂教學的樸實,更能體現教學的規律和教學的真實;更能被廣師生所接受;一節課豪華的課看着好,學生學起來收穫卻不一定大。對學生來説還不如樸實一點的,

更能容易學會。對老師來説,也更能體現教學的實效。其實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掌握學習方法,激發思維活力,提高認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學習的能力。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教學,來不得半點虛、空。要好好學習,好好努力。課堂教學強調全部教學內容,所有教學過程,面向體體學生的“落實”,因此,教學既要以“紮實”為出發點,又要以“紮實”收穫點,感覺收穫很大。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通過讀文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只有不斷學習、思考、實踐、研究,才能不斷進步,促進自身觀念的不斷轉變和更新,從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也才能在實踐中真正擔負起培養新一代人才的重任。

追求永不休,奮鬥永無窮期。“晴空一鶴排去上,便引詩情到碧宵”,我要在新的起點,新的層次上,以新的姿態,展示新的風采,創造出新的成績。所以今後還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使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以適應教育的飛速發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復新,復明,以便好好的投入到教學改革之中。

第四篇:問道課堂

《問道課堂》之感悟

陳永華

讀完了《問道課堂》這本書,讓我對高效課堂的理念與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課堂走向高效呢?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 合作 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如果我們認為:“自主合作 探究”學習就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談講色變;又或者一味追求課堂上學生感官上的“刺激”;追求課堂氣氛上的“熱鬧”;追求課堂教學手段的花哨等教學過程表面上的“唯美主義”,你認為這就是高效課堂嗎?特別市公開課,示範課或觀摩課,更是讓人覺得如此。這樣的課堂能高效嗎?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其次精心準備每一堂課是關鍵。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實現高效率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分每一秒,必須下足課前的準備功夫。清楚備課不是單純的寫教案,更不應該是對教案教參的照搬照抄,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年齡認知 能力等,精心設計教學的重難點,合理設計教學的每一個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 1

的細節問題:性別 年齡 個體差異 思維智商等,還有課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進行應急預案,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同時要準備好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課件教具 學具等。只有我們在台下做好這樣的充分準備,才能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最後高效課堂需要高效素養來陪襯。

隨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步伐更加緊湊,時代對老師要求也更加嚴格。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科學創設的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課前精心準備,科學和諧的駕馭課堂,讓課堂成為知識的樂園,是孩子們在活躍中發揮才智,達到教學的最高效果。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高效素養,需要不斷加強自己,只有在高效,高能的狀態下,才能創設出高效的課堂。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當然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困難,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五篇:問道課堂 讀後感

問道課堂,對話自我!

張海

讀了《問道課堂ⅱ》,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有些話讓我震耳發聵,不能忘卻。“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拒絕課堂虛假繁榮”,“讓學生生成問題,跟老師提出問題是兩碼事’。。。。。。那麼我們的日常課堂究竟要還給學生什麼呢?

還學生學的權利,讓學生學習自主,管理自主。讓學習因自主而高效,學生因合作而陽光,課堂因展示而精彩,課堂因互動而生動,課堂因互動而生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

還學生“安全”,班級是一個微課堂,“安全“不保,談何學習。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課堂安全觀念,能夠從課堂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教師要理解和寬容學生在學習場所的各種表現,充分尊重學生,轉化自己的角色,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隨意評斷學生,能夠地抵制課堂上其他學生產生的對學生的各種傷害,包括嘲笑、言語傷害甚至身體傷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創建積極向上、博愛文明、平等助人的班級文化。

還學生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追求快樂,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誰也無法剝奪。學習中快樂的本源,在於發現。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習過程成為不斷髮現的過程,樂趣自然無窮。簡單的重複,過分的強化,會使學生厭倦,過分的課業負擔,給學生帶來痛苦,滿堂灌、超負荷、拖堂,讓學生感到憤怒。在互動式教學中,應該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互動,師生與各種教學因素之間的協調互動。快樂的課堂帶給學生生命的意義,生活的美好。在輕鬆的環境中,師生共同感受喜悦。

還學生民主,反對獨裁。理想的教育應該成為充滿民主氣息的教育,成為對學生進行民主精神培養的教育,成為為民主社會培養公民的教育。民主課堂八大特點:充滿愛心、尊重個性、追求自由、體現平等、重視法治、倡導寬容、講究妥協、激發創造。民主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是學生可以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的課堂,是分享的課堂,是快樂又充滿理智、富於挑戰的課堂。

還學生“秀”權,讓他們大膽地展示。新課堂有三個關鍵詞:差異、展示、合作。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在課堂中被重視,有“話語權”才是“關注生命,

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主線。展示前,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展示中,先學後教,當堂達標,展示後自我評價與互評相結合,合理評價,給學生以激勵。

還學生“疑問”權利,學貴在疑。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越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越明,記憶力越敏鋭。要培養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也説:“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提問題。”新課改中,怎樣把質疑的空間還給學生,把質疑的方法教給學生,把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需要我們認真反思。老師要認清角色,與學生平等對話,歸還學生的話語權,給學生質疑的權利和自由,學生才會有質疑的主動性,同時,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問道課堂 ,對話自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14-08-1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pr1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