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多篇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多篇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多篇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1

夜晚,月亮格外明亮,滿天的星輝分外美麗,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我許下了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剛許完,父母便叫我了,我走到父母身旁,坐下了。我和父母進行了一次對我具有深刻影響的談話。

母親開始説話了:你覺得你現在面臨的競爭激不激烈?你怎樣看待學習中同學之間的競爭?你覺得壓力大嗎?你能承受學習中的壓力嗎?

我不假思索:競爭當然激烈了。你看,班上高手雲集,你追我趕,競爭已快趨向白熾化了,而且還要面臨其它班的競爭對手。你們説,競爭能不激烈嗎?但競爭可以激勵我,讓我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標努力奮鬥。並且有競爭才有進步,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我的潛能。有了你追我趕的氣氛,我的弦就像被上緊了一樣,便會勇敢地往前衝。而如果沒有競爭,我就會鬆懈下來,進步也就無從談起了。

母親對此發表了她的觀點:競爭也要適度,否則你們的弦就會被繃斷。在學習之路上,正常的、適當的壓力和競爭可以促進你的學習和成長。競爭對你而言不僅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更是一種超越自己的能力體現,它會促使你一步步走向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夠成功,加油!

父親則説:競爭的範圍並不侷限在你的班上。從國家的層次來看,現在提倡的是國際競爭力。中國要走向世界,中國的產品要推向世界,如果沒有國際競爭力,行嗎?競爭的根本是人才的競爭。而且,競爭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書本中的知識,競爭更包括了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等等。所以要有良好的競爭力還要下苦功夫!

母親接着又説: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優秀的人才才能脱穎而出。沒有競爭,不知多少優秀的人才會被埋沒!現在各行各業的競爭都很激烈,許多優秀的人才就是在競爭中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其實,競爭無時不在,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看,就連我們在玩耍中也充滿了競爭。你和媽媽下五子棋或是跳棋,你難道想輸不想贏嗎?

我不禁想到,其實競爭自古以來就存在,自然界的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一個物種在漫長時光中,在進化過程中,如果無法適應競爭,就會被無情地淘汰,直到現在都是如此。而人,就是在無數競爭中站立起來的。

經過一番與父母的探討,我獲益匪淺。沒錯,適當的競爭環境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它是我們將來進入社會的基本前提。試想,我們如果連這點學習中的競爭壓力都承受不了,以後我們怎麼立足於這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呢?怎麼能讓自己有所作為呢?因此,我會以平常心面對學習中的競爭,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永遠向着更高的目標前進!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2

家庭生活在兒童生長的每一個時期,不,在人的整個一生中,是無可比擬的重要的。可見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父母卻缺乏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學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係。

鄭方洲是一個問題比較明顯的學生,不管做什麼都是東倒西歪,沒有樣子,即使是最簡單的眼保健操他也是如此。我趕緊走到他的身邊進行提醒,並看着他做,同時用語言鼓勵着他,但他就是做不到位,還對我説,老師我做不好,我真的做不好。至此鄭方洲在後來的學習活動中也總是表現出一種怠惰,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他 成為了老師們眼裏的問題生。

一次次的與家長聯繫成了家常便飯,每次他的家長態度都是很誠懇的,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希望老師嚴格對待孩子。但是每次談完以後卻收效甚微。

鄭方洲的父親很配合,及時趕到了學校,鄭方洲一聽要請他的父親來,有點慌神了,直讓我不要請家長,説一定會改。看來他在家還是比較怕自己父親的,這樣工作也好做一些。

他父親到了以後,我先是感謝他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請他過來是想和家長一塊幫助他改掉身上不好的習慣,他父親聽了以後表示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説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他們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係。當即表現出一種無奈,説: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單叫進屋子,跟他講道理,但是他卻悶着頭什麼也不説,我一看就火,難免會對他大聲地呵斥聽得出來他父親在教育唐時容易失去理智,接下來他父親補充道:我每次教育他時他的姥爺總是攔着我,還老説我的不是,他的媽媽也過來阻攔,弄得我的火氣就更大了我終於明白了,他為什麼身上有好多不好的習慣的不到及時的糾正,一方面有學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於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問題。他父親説自己一直很忙顧不過來,平時就是跟着姥爺,姥爺很溺愛孩子,也不讓説,不讓動的,自己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常晚上想到這個連覺都睡不好。

我當即表示了理解,同時勸解道:孩子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的,這個孩子心地善良,有時也知道老師對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舉了一個他曾經讓我很感動的事情,並列舉了他在校時的一些好的表現,表示我對他並不會放棄,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學生的。他父親聽了以後面色有些緩和,表示對老師的感謝。我覺得有必要給他父親提出關於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議:

1、希望回去以後和家人溝通一下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最好家人能達成一致不要袒護和溺愛孩子,畢竟是為了他好。2、在發現問題以後,一定要當時就給他指出來,不要忽視孩子的缺點。3、多看他身上的優點,及時肯定他的進步,讓他建立自信4、做家長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過於着急,因為對問題會於事無補。

他父親是若有所思,並答應盡力做到,我説把他叫過來吧,當着他的面再談一些問題,不要讓他以為老師在告他的狀,和老師產生牴觸情緒。我把他請到了辦公室,把剛才我和他父親的談話簡短的敍述了一下,並當着他父親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時一些好的方面,同時刻意對他的父親説回家一定不能大聲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的溝通。

我知道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兩次談話能解決的,他現在的行為習慣是長期養成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當然他自己的努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經過溝通,我瞭解了學生並不只是針對老師的,他在家就有這樣那樣的不好習慣,這樣便於擺好自己的心態,理智的看待學生的問題。我希望通過談話,不止讓我有所收穫,希望對於他父親和他也能有所收穫,真希望每次談話都能是温暖人心的陽光,讓老師、家長、學生都能相互的理解彼此。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3

後來在下午第二節課上課之後,我還在微機室裏寫談話記錄時,他們幾個特地跑到我面前,對我説了一句話:謝謝老師。當時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好感動。 在談話過程中,我都...

開學了,班級轉來了一位新同學,雖是其貌不揚,但學習成績很好,叫彭,以她 的考試成績完全可以進文一的,為何現在才加入我們這個班集體呢?最後,從她的自我介紹中才得知,她原本是選理科的,然而選理科並非完全出自她的本意。當初選科時,彭同學的父母親戚在理科好就業的傳統觀念下都勸她選理科,也許是她不願辜負父母對她的期望,迷迷糊糊的就填了理科。

説到這,我很希望各位父母能儘量讓孩子獨立,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就開始為孩子規劃人生,給孩子鋪設他們認定的正確的,平坦大道,希望孩子能走的快些,再快些。不惜做了孩子的枴棍。或許孩子能僥倖登上學業的巔峯,但又常常跌進生活的低谷。我想,如果當彭同學的父母沒有干涉她選科的想法,讓她根據自己的愛好決定,就不會有今天遲到的選擇,讓自己的暑假在糾結中度過了。

其實,選文還是選理產生的矛盾已經影響了許許多多的同學。對於文理都差不多的同學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許會一失筆釀成千古恨。要不分科多好呀!時常會聽到這句話。顯然,一部分同學已經把矛頭指向了教育部的文理分科的決定。但是,細想這麼多年,是通過考試,產生了很多大學聯考狀元,可真正的創新人才卻很少。新聞上經常會出現10歲、12歲考名牌大學的某某神童,但中國現在卻還沒有自己製造的航母,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在我看來,文理分科只是表症,深層癥結則是源於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甚至一度是主導一切的馬首。説白了,如果應試教育不死,僅僅取消文理分科這種淺表化的小手術自然於事無補。教育方式需要不斷改革,但中國龐大的人口暫時不允許我們用其他方式選拔人才。在應試教育中,文理分科不僅是國家想要快速培養人才,而且在無形中也減輕了我們的學習負擔。既然無法改變現實,就必須做出慎重的選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理科成績相當有時會是巧合,必要時丟掉一些包袱,才能讓自己學的輕鬆,從而學的快樂。

相信彭同學的選擇是正確的,她是喜歡文科的,暑假時補課學的理科,但放假後自學看了一大堆文科書,相信她的文科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4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和每一位父親一樣,擁有平凡的偉大。

我們之間有過分歧,有過誤會,但在那看似不善言辭的面孔下,卻是一顆對我滿溢着濃濃的愛的心。

這兩年,媽媽工作越發忙碌,他擔心媽媽的身體,主動承擔了家裏的一日三餐,即使他也是整日在外奔波忙碌。起初,他做的飯實在是讓人難以下嚥,但我還是硬着頭皮,每每誇讚一聲“好吃”。慢慢地,他的手藝越來越精湛,而我的誇獎卻反而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聲聲不耐煩的催促“快點,我上學要遲到了……算了,不吃了!”

愛,在無形中,也被當作理所當然了吧?

“乖女兒,快來嚐嚐我新研製的營養大餐!”“哦!”我沒好氣地應了一聲。我正在解一道複雜的數學題,剛有些頭緒,卻被硬拉去試吃菜式,心中難免有些不悦。

“最近,我看你學習壓力挺大的,臉色好像有些不好,快來嘗一嘗我的營養大餐!”他一邊説着,一邊神祕地端上一盤樣子奇怪的東西,黃的,綠的,紅的……

“這是什麼呀!”顯然,我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他有些驚訝,有些難堪。

望着他滿是期盼的目光,再看看那樣子奇怪的營養大餐。我一心只想快些去寫作業,用筷子夾了一塊,匆匆塞進嘴裏,連味道都沒嚐出來,就吞進肚子裏。本只想應付的説聲“挺好吃的!”可他聽後,卻像中了大獎一般,高興得合不攏嘴。“好久都沒聽你説句‘好吃’了,看樣子,是真的不錯!”

電擊一般,我像被人摑了一巴掌,臉火辣辣地疼。

我不覺低下頭,看着那被我輕視的營養大餐。呆呆地,又夾起一塊,放進嘴裏,慢慢品味,早已記不清是甜的,酸的,還是鹹的,只記得空氣中瀰漫着一種苦澀的味道。

他,我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在我心裏,他永遠是高大的。每一位父親,都擁有平凡的偉大。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5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要經歷的事情。當我們的孩子瓜瓜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責無旁貸的要承擔起養育他並且要教育他的責任。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許我更有心得,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問題來共同探討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好的經驗。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既然我們是孩子的父母,那我們就不應該讓我們的父母去幫助我們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因為我們的父輩與我們的孩子之間是有代溝的,他們的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在如今這個年代已經過時了,要想讓我們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紀成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們自己親自出馬才為上策。雖然我們和孩子之間也有代溝,但比起爺爺奶奶,他們還是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為各種原因都忽略了親自出馬,來教育和培養我們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職業”媽媽,自從有了孩子,我放棄了工作,在家裏專心照顧我的孩子。在撫養他長大的同時我沒有忘記要好好的教育他,給他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他剛剛學會走路但還不會説話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媽媽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隨便擺放,那樣會讓本來乾淨的房間顯得又髒又亂。孩子雖然不會説話,但我相信他一定能聽的懂我在説什麼,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麼。每當他把自己的玩具到處擺放的時候,我都會在他的身後隨手把玩具撿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時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裏面。從此他每次玩玩具時都會從自己的箱子裏拿一兩件出來,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裏面。這雖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他卻讓我的孩子養成了愛乾淨的習慣。還有就是與大人講話,我告訴他,和比自己年齡大的人説話一定要説“您”,你、我、他的稱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齡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説。見到老人,你必須叫爺爺、奶奶;見到和爸爸媽媽年齡相當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見到和哥哥年齡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動叫人這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贏得了街坊四鄰的誇獎,在學校他一樣贏得了老師們的讚揚。

在學習方面,我的孩子比較主動。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乾淨,然後寫作業。無論作業多少,他都會認真的寫完才吃晚飯。一至四年級,他沒有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到了五年級,他主動要求自己來檢查作業,因為他知道了自己不會檢查作業對他沒有好處。我在孩子的學習上沒有太多的操心,順其自然比較明智。比如他考試沒考好,成績不是很理想,我沒有責罵,但我也並不是無動於衷,我的孩子會感覺到我默默無聲中的那份失落與期望,更能體諒到我是在給他留着面子,此時的他會暗下決心,下一次的`考試他會給我一個驚喜,給自己一個交代。

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紀的“神童”,他們或許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眾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多多觀察,多多發現。我本人不贊成一概而論,例如:聽哪位專家説,孩子要多給讚揚,少給批評。我以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假如我們一味的尊崇專家的建議,對我們的孩子只説好,不説錯,也許對某些孩子而言這樣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則是好壞不分。當我們發現孩子錯得離譜時,我們的責罵也許會讓他們接受不了,所以才會有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等事件的發生。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挑孩子的不是,那樣孩子一樣不會有好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我們做家長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及時幫助孩子處理棘手的問題。我們不能總把自己擺在家長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總把孩子的尊嚴放在首位而忘記了我們做家長的責任,針對自己的孩子,我們要看準時機,以不變應萬變,把眾多專家的理念總結到一起。該尊重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放棄自己的尊嚴,該提醒孩子的時候我們要一針見血,該鼓勵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要吝嗇更多的好詞好句,該讓孩子原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來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是我們錯了,希望孩子能原諒我們的過錯。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條件和理由的就原諒了我們,此時我們做家長的心裏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們為什麼會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辮子久久不肯放手。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6

最近在讀《怎樣和孩子溝通》這本書,細細品讀其書中內涵,書如題名,主要圍繞着如何與孩子平等和氣的交流,其中介紹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書中不僅從文化角度上對親子關係進行深入而具體的闡述,而且從溝通的技術和內容上進行了詳細分解。無數多的事實證明,親子之間保持親密的的關係,是勝過許多教育的。

書中第一章就講到了尊重,可見與孩子互相尊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只有為人父母的能夠尊重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瞭解孩子的與眾不同的想法。

其次便是懂得賞識孩子。“真笨,這都不會”“你看看別人,考多少分,你呢。”這些話無疑是刀,會無情地刺傷孩子的心。作為家長,要看得到孩子的閃光點,能適當稱讚他,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而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讓孩子更有信心走接下來的坎坷路。

最後是身教重於言教。口説遠遠比不上一次親身行動,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而我認為最重要的無疑是無條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若父母與孩子之間連基本的信任都蕩然無存了的話,交流亦或是談心根本就是妄想。試想想,孩子一邊和你説着話,一邊懷疑父母會不會為此輕視自己,擔心明天父母就會把自己的話轉説給別人聽。這樣的交流,又有何意義,只不過是掛着“談心”的虛名罷了。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孩子大了,自然有了他自己的思想,即使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聞所未聞,作為家長父母,理應當相信自己的孩子,讓他自己決定該做的事,這樣孩子才會成為更有做為的人。

無論是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學生,或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應該做到以上幾點。口説無憑,我只希望我在以後漫長的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能做到以上一點也好,哪怕是隻有一點,我們的教育也會更加成功。

怎麼和孩子溝通

幾乎每個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裏?”我們必須明白,孩子們也在試圖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還不成熟,但是有一種內在的力量驅動他們去探尋世界的奧祕和自身存在的原因。交談能夠給予孩子分享內心世界的機會,幫助他滿足這種心靈的渴求。

家裏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交流,你可以“解讀”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生活點滴中,形成着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去幫助他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並聆聽他對於周遭世界的看法。

與孩子交談時的注意事項

第一,時間的準備。孩子們需要時間去整理思路,也可能需要一些細心的提示。當你沒有認真傾聽或者試圖敷衍時,他們會分辨出來。你必須真心願意花時間去陪他,聽聽他要説些什麼。交談時,請和你的孩子坐下來,看着他的眼睛,並不斷地用點頭或微笑給他迴應。

第二,要記住,孩子是在表達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你的。不要去糾正、説服孩子,或者轉變話題。孩子開始向你吐露內心深處的想法時,如果他們認為你沒有在聽,那麼無論他們可能是多麼不成熟,都會關閉心門,不再和你分享。

第三,交談是雙向的,不應只讓孩子一個人滔滔不絕,而應該輪流分享。如果是你發起交談,你就要先分享心裏的真情實感,然後讓孩子分享他的想法。雙方都要有機會聆聽和傾訴。如果孩子想説的有很多,那就讓他多説一些,但你也必須説些什麼。再次提醒父母們,如果你只是假裝感興趣或胡亂編故事,你的孩子是會知道的,並且,這樣的談話也就毫無意義了。

怎樣和孩子交談

先要和你的孩子坐下來。如果你們從未一起分享過心裏話,那麼最好由父親或母親發起對話。給孩子講述一個你童年的故事,要講得聲情並茂,並且內容要與孩子的生活有關係。談論你小時候祖父母做的事情,你曾經去過的地方,你第一次吃的特別的食物,你第一次看見火車或飛機的經歷,你去上學的情形,你在夏日的作為,你的家庭怎麼慶祝春節,等等。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調整分享的細節。例如,你分享了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的故事,然後問你的孩子,“你記得吃生日蛋糕的事情嗎?”如果他們第一次回憶的時候有點兒困難,用提問去幫助他們回憶,“你還記得我們準備了一個蛋糕慶祝你的生日嗎?那是個什麼樣的蛋糕呢?”如果孩子的思想從生日蛋糕跑到了當時收到的生日禮物或在場的人物,那你就要開始問有關這些事情的問題了。讓你的孩子來主導整個交談。你的提問不是審問,要親切柔和。

在交談中,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需要打斷孩子的講話,那就是孩子開始進行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允許孩子繼續沉浸於幻想之中,就不再是和孩子交談了。想像和幻想是不同的,想像基於現實,而幻想則是基於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的虛構情節。例如,人不會變成狗,卡通形象永遠不會變成真人。

與父母談話的心得體會篇7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上表現是否一致,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的願望和一致的社會責任,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必須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種和諧的友情關係,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發揮教育的功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與家長怎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呢?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真誠交往,密切聯繫

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繫,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樑,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繫;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諮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説:班上的嘉睿、戎騰、樂添、鄭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於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本、小畫書等。隨着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二、尊重家長,增進理解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存在許多不合作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師對家長尊重不夠或雙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願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長,並讓家長也理解教師,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不要用刻薄的語言指責,挖苦學生,應從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養孩子的對策與辦法。

三、激勵幫助,搞好配合

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教師應激勵家長樹立教育信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教師應多方面瞭解學生家長,根據學生家長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對於後進學生家長來説,應幫助家長指定教育計劃,明確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雲逸、兆豐等常有發現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為。事後會推卸責任或接受批評表示以後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希望家園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間,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話語。並建議家長採用“轉移注意”法,給幼兒予較多的關注,比方説: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衝衝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引導幼兒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於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逐漸轉移侵犯性行為。

四、以誠相待,摒棄功利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往,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長的需要,不是處於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是希望獲得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和偏愛。因此,百般討好老師,尋找哪一位是班裏的“主管”,哪一位比較好説話,就想辦法或利用節日給老師:“意思意思”。倘若事後沒有對他的孩子照顧好或存在誤解,家長便開始論頭品足,與其他家長結起伴來,言談中表示出不滿足或是做“最後發難”,使家長和老師不和諧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陰影,本來很快樂的學習生活,隨着成人的議論紛紛而留下傷痕。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堅決反對和杜絕利和交往直接或變相收學生家長的好處的行為,以維護人民教師的形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m1p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