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1

我作為一名教師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為自己學,為教育事業而學。從成為教師的那一刻開始,這就成為了我們的使命、我們的責任。《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有位專家這樣評論:這是一本用愛和經驗寫出的書,相信你讀了之後會感覺到既親切又實用。作為經驗缺乏的新教師,我急需這樣的專業書籍給予我指導,因此,走進它,簡單樸實的話語,真切寫實的案例,給了我以下一些啟發:

上海特級教師應彩雲説:“閲讀可以使人領略到現實生活中可能無法企及的事物。閲讀使我們超越了空間、時間和物質條件的限制,得以自由地活着。這是一種精神上的無所不及的廣闊的生活。”可想而知,閲讀對於這樣的一位名師來説是多麼地重要,不僅成就了她的專業,還提升了她的境界。

回想,以前的我也愛閲讀,可如今,參加工作後,卻發現自己很少去閲讀了。有時候明明深有感觸的東西,卻不能很好地去表達出來,其實這正需要通過閲讀來提升自己對教學技能知識的掌握以及寫作的水平。同時,好問的孩子們總是向我們提出疑問,天文地理無所不及,想我也總是被他們問蒙掉,不經常讀書,怎麼能自如應對呢。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擠總是會有的,所以,與書為友,相信我們會獲得更大的收穫。

另外,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經驗、能力都不同,如果老師不瞭解孩子之間的差異,那麼教學活動肯定就會產生差異,導致一些孩子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我認為還需要擠一點時間來觀察

觀察也是需要方法的,並不是盲目地隨便亂看,教師要根據自身教學的安排和需要,有一定的觀察重點,持之以恆,再結合“聽”、“問”,走進孩子,慢慢積累,經驗就會隨之增長。所以,多些時間來觀察孩子,你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發現。

不積小流,無以成海。要做個會擠時間的老師,擠一點時間來學習、來充實自己,你的教育經歷也會隨之有意義。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2

我校已全面展開小班化教育,我翻閲了《小班化教育》這本書,小班化的許多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不由浮現於眼前。現就小班化教育談談我個人的幾點讀書體會:

首先,小班化教育更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傳統教學偏重於注入式講授,突出教師的示範作用,而小班化教育追求的是啟發引導,注重兒童的主動探索及自身體驗,力求增加兒童直接經驗的積累。小班由於學生人數的減少,給教師提供了分組教育和個別輔導的時間和空間,使每個孩子受關注的程度提高,參與、交流的機會增多,避免了大班不能充分適應學生個性差異,無法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的情況,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小班化教育”帶來的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更符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初進學校的孩子克服對學校的恐懼和抗拒。學生在“小班化教育”中得到了更多的參與機會、被關注機會、交流機會,使學生在個性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上出現更加積極的傾向。“小班化教育”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班級學生數量的變化,隱藏在其後的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教育觀念和思想以及教育方法的變化,是對傳統教育的挑戰和變革。“小班化教育”是以縮小班級規模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通過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使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得到發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模式。

其次,小班化教育使師生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實踐證明,班級規模越大,師生之間情感紐帶就越弱;班內學生越多,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就越大,教師對班級的管理也就越難;班級規模越大,學生交往的頻率就越低,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就不容易進行。相反小班額的情況是:由於人數的減少,學生受教育的時間、條件得到改善,師生交往的時間、空間加大,交往機會增多,師生之間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時,班級規模的大小還直接影響到課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大班的學生教學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適合於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教學,而對於學生情感、交往乃至創造性素質的培養則有很大侷限。而當班級額度較小時,座位可排列成馬蹄形、圓形、v形、t形等。這大大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情感更易交流。

再次,小班化教育是實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相對於傳統的大班教學,在教學時間上,由於班額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減輕,能有大量時間來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作個別指導,在空間上,實行小班教學後,教師空間增大,能增加師生間、生生間交往的頻率,教師的“照顧面”明顯擴大,有更多的機會在教室內巡迴,尤其是在作業輔導方面,能夠“一對一”的進行面批,這有助於老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在形式上,小班教學可以採取各種教學形式,照顧到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差異,靈活掌握教學要求和進度,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回顧我校這幾年來小班化教育的歷程,我們深感小班化教育的深層內涵和深刻的意義,更意識到小班化教育的實施是機遇,也是挑戰。就讓我們的小班化教育給我們的學生帶來希望吧!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3

假期裏我拜讀了學校發的一本書——《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感覺受益很深,剛剛拿到這本書時,我就被書的名字所吸引,內容簡介中“孩子上課搗亂,孩子對區角材料沒有興趣,家長不願和你溝通……”這些問題也正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我們班容量大的實際問題,我認真閲讀、細細品味書中的精華,漸漸找到了活動中問題的策略。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體會很深。

怎樣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我覺得書中有這樣幾句話説得很好“幼兒園要做好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快樂的玩;第二件事就是讓老師有效地教”孩子玩要玩的痛快,老師教要教的明白,仔細想來,這兩句話的確很有道理,我們實施有效教學,就要體現教學的有效性,沒有科學的方法,先進的理念,有效性就無從體現,就像孩子做遊戲,遊戲是兒童的天性,既然是讓兒童遊戲,就該給孩子機會和權力,哪怕是一個遊戲規則的制定,遊戲玩法的提出,我們都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才會玩的快樂,書中的案例《不斷變化的遊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老師把遊戲材料提供給孩子,孩子充分利用這些材料玩出了很多花樣,這是老師信任孩子的結果,實際教學中,我們何嘗不是要提倡這樣的方法?兒童遊戲和遊戲兒童的區別就在這裏,遊戲兒童限制了孩子游戲的自由,完全在老師的思想下游戲,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今後我會把自己的所學到得運用到教學中,多給孩子游戲的自由,讓他們玩的快樂。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僅要有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更要有一顆懂教育,懂孩子的心。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該有最起碼的信任和尊重,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做一名專業的合格的幼兒教師》,更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反思,剖析自己的不足,才能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專業的幼兒教師。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4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與幼兒教師對話》。其中有關“學習的氣質”這一章給讀者提出了兩個問題即“幼兒要學什麼”、“氣質的定義是怎樣的?”為了弄明白這兩個問題,我把這一章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才稍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認為,幼兒教育課程至少要包含四個學習目標:知識、技巧、氣質、情緒,知識和技巧的學習不單單在學校裏,也可以在其他場所有意識無意識的發生,而氣質往往需通過學校來培養,最重要的氣質是繼續學習的氣質。

關於“氣質”的概念,作者認為,氣質是一種不經強迫而時常出現的行為模式,形成一種可受個人意志及意願控制的心理習慣。它的出現是有意圖的,目標是比較廣泛的。

反思如今的幼兒教育,學校更多注重的是知識、技巧和情感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幼兒良好氣質的培養。教師追求的是活動內容幼兒是否感興趣,幼兒在活動中收穫了什麼,教學環節設計是否很流暢等等,其實幼兒學習的氣質也在悄悄的發生着變化。如科學活動中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就會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長此以往,幼兒就具備了探索的氣質。相反,幼兒時期過早的教會識字和書寫,幼兒的各方面還沒有達到書寫的要求,長此以往,就會挫傷幼兒對書寫和閲讀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有些氣質如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幼兒與生俱來的,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種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有時,光是學會知識和技巧並不能保證幼兒會使用這些知識和技巧,而傳授知識和技巧的教學過程可能會傷害使用該知識和技巧的氣質。因此,教師在選擇課程與教學策略時就需考慮如何增強想要的氣質和如何削弱不想要的氣質,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之基礎部分,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藉助課堂這一形式,培養幼兒探索、閲讀、動手、主動與人交往、友善、自學等氣質,為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班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5

當一名幼兒教師是非常辛苦的,但幼兒教師還是有詩意有快樂的?我們認為,教師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瑣碎的,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教師的關注,但我們卻始終因為棲居在這片“大地”——教育活動的現場,從中獲得種種豐富的閲歷與幸福體驗,因而又是快樂、充滿詩意的幸福收穫者。正因為如此,對教師來説,“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重複而是創造,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很多教師談到教育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快樂與幸福他們説:和孩子們在一起給我帶來最大的收穫便是快樂。是孩子們讓我保持一種青春的心態,讓我時刻都充滿着微笑,這是我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

幼兒是天真的他們會把自己發現的樂趣告訴你,有個孩子告訴我他知道蟲子是怎麼生氣的,抓它時他扭來扭去就説明它再生氣。有時候孩子的一句話能讓老師的心裏暖暖的,有一次老師在給孩子削水果,有個孩子看到了他對老師説:“老師,刀子容易傷人你可要小心點,不然傷到手會流好多血,會很疼的。”一會説一邊孩子的臉上有着痛苦的神情。

每一位教師在“勞累”中同時擁有別人體會不到快樂與幸福楊啟亮教授曾把教師對教育的看法分為四個境界: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規範與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責任的活動;三是出於職業良心;四是把教育活動當作幸福體驗。在理想的師生交往中,教師把教育視作倖福的生活。不因教育工作的勞累而抱怨,反而會感到幼兒隨時會給她帶來欣喜與快樂。就像上面這些教師所説的,雖然帶孩子是很累的,但她們在理想的師生交往過程中,在與孩子真誠、開放的互動中,時時體會到別人所難以預見的種種幸福與快樂。這一切只有當教師真正投入師生交往中時,才會發覺原來教育工作是樂趣藴藏其中、財富藴藏其中的。所以,當教師投入到教育活動中時,她會感到自己也成為教育的幸福收穫者、相信只要教師用心地投入,就會發現原來樂趣就在這“勞累”中間,幸福就在這“煩瑣”中間,收穫就在這“平凡”中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m1r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