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多篇)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多篇)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多篇)

2022國小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一

新課標提出了要更注重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語文學習活動源自生活,學習所得也要回歸生活。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知識的情境性,要注意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的整體性。在實踐方面,吳教授指出可以將語文學習劃分為學習任務羣,但規劃時要注意各個學習任務羣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交叉滲透的,實踐時也要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品質在教學影響下的積極變化。語文源自生活,生活不斷變化,要想把握語文教學,就要多關注時代的變化,探索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2022語文新課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解讀 篇二

課程內容心得體會

課程內容讓我們知道學什麼、怎麼學,新課標語文課程內容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確定每一部分文化的內容主題,同時在每一部分文化的學習內容下,都規定了重點關注和突出的內容。

各類主題的載體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注重聽説讀寫的結合,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其中特別強調要注重兒童生活方面的內容,反觀當代文學,兒童文學方面的創作成果非常少,我的孩子讀的作品還是鄭淵潔的童話,新的好的作品少之又少,因此能反映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的中外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多被選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的方式呈現,主要有三個層次六大任務羣。第一層基礎型學習任務羣主要任務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包含三個部分:實用性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和思辨性閲讀與表達;第三層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有整本書閲讀、跨學科學習兩個部分。從基礎到發展再到拓展,三個層次根據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制定,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

我注意到在發展型學習任務羣部分,多次出現“個性化”“獨特的”“自己的”這樣的詞語,語文學習沒有標準答案,課堂內外的學習過程中,尤其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和獨到見解,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教師不應給學生設限,要允許學生在自由閲讀、快樂分享的氛圍中,不斷的發現自我、肯定自我,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合理的內容,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素養提升。

以《社戲》為例,在講到“人性美”的時候,從文中找到理由似乎不是很難,有一個同學這樣發問:“老師,既然人性美,可孩子們為什麼還要幹偷豆這類壞事呢?”我很喜歡這樣的問題,他的問題有自己的思考,同時還能引發同學們的思考,使課堂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既定軌道上,還有助於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所以在課堂上或者在日常閲讀中,我們一定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具有個性化、獨特的思考,千萬不能用簡單的對與錯進行評價。

學業質量心得體會

如果説課程內容讓我們知道學什麼、怎麼學,那麼學業質量部分就是讓我們知道學得怎麼樣。學生通過學習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和要求,是學業質量部分的重點敍述內容。

剛結束的會考是對國中三年的學習的進行一此綜合性的學業階段水平測試,但僅僅一張捲紙無法對學生的學業成果進行整體刻畫,學業質量要體現核心素養的進階發展成果,不能靠單一的考試進行整體評價,因此語文學習還應關注四個學段的整體層進性,在前三個語文學段的基礎上,第四學段(7-9年級)更注重綜合性,在聽説讀寫方面有進一步的要求,同時特別強調義務階段與高中學段的銜接。

我看到了很多“能”字,能是能夠,學生通過學習要達到什麼程度,都是“能”字之後的內容,豐富的語文學習任務對語文學業質量的考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字詞學習為例,之前在學習新課前,讓學生們回家預習課文,將課後讀讀寫寫的生字詞查了字典,在作業本上工工整整的抄寫3遍,強化字音和字形的記憶。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字詞關仍然是考試複習的重點,會考複習過程中,幾乎每天都要把學生經常出錯的字詞拿出來考幾個,對於部分學生來講,錯的字詞永遠也改不過來,這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還是在字詞教學時手段太單一,認為學生查了字典寫了三遍就一定學會這個詞了,其實不然,學生在識記字詞過程中,可能還存在不明白詞義,不知道這個詞該用在什麼語境的問題,還是機械的、被動的學習,並沒有真正理解詞語的含義,所以直到會考,還是沒有掌握某些詞語。這只是以字詞教學為例,日常教學中,涉及到諸多的知識點,可能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學生看起來學會了某一節課程的內容,但並不會拿着這個知識點解決其他問題,並不會學以致用。

之前的課程標準是沒有學業質量部分的,這次課程標準為什麼補充了學業質量的要求呢?這就是要我們明白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的綜合考量,改變過去單純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從綜合素養角度更加關注育人的目的。

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學評的一致性,多角度評價,全方位育人。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三

5月6日下午,線上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全新解讀,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一、價值引領,以文化人

價值引領,以文化人。從課程標準可以看到繼承和弘揚優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內容,無論是在我們的課程目標還是在我們的課程內容都得到了一種彰顯,在這裏可能老師們也一直在關注這個,實際上這裏非常重要的就是強調語文課程它的育人價值的一種體現,也是核心素養的這樣的一種體現。

二、素養為綱,任務導向

素養為綱,任務導向。在這個課程標準裏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兩個體現是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和結構化的課程內容。那麼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到底是和我們原來的課程目標有什麼大的差別或者是差異。結構化的這個課程內容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從課程標準裏做了很多的探索。那麼這樣的一些探索,我們到底怎麼來理解和認識?以及我們在未來如何落實?這是這次課標修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這個變化。

三、立足生活,實踐主線

課程標準當中可以看到就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我們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強調了實踐主線。那麼實踐的主線,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定的整合,強調的是識字與寫字,閲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也就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一種表現。

四、主題統整,強調情境

主題統整和強調情境這方面,我們強調真實的語文情境,統整的學習主題,典型的實踐活動。那麼我剛才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20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那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推進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由於我們的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在一定程度制約了我們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真正的落實。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課標修訂的過程當中,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探索和努力。

2022國小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四

今天下午,又聽了《義教新課標》解讀系列公益講座,這次主講是北京師範大學吳欣歆教授。給我的印象是講得特別清楚、透徹,從大框架到小細節,都一一呈現,可見吳教授對2022版《義教新課標》的熟悉,不愧是核心人物!

吳教授從頭至尾為我們詳細地解讀了新版<義教新課標》讓我更清楚地知道語文這門藝術課的重要性及作用。我今年任教一年級,因此特別認真地記錄了低段的學業質量應重點關注的問題,例如“口語交際”:與人討論交流,注意傾聽,用禮貌用語主動迴應,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合作,積極參與討論。我想自己在這方面的教學還有不足,主動性稍欠缺,沒有做到讓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討論,每次喜歡交際的總是那麼幾個。自己要努力找到突破口,慢慢引導更多孩子參與課堂。

作為一線語文老師,都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課標最後,開展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向我們提出了八條建議,第一條就是“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素養”。所以我也要向吳教授學習,深入研讀,做到心中有數,朐有成竹,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更好地提高教研水平,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五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為本,依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培養要求,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

跟着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一起解讀義務教育新課標,不難發現語文的課時佔比達到了20%-22%,絕對重中之重。在識字量、課外閲讀量、古詩文背誦篇目等量化要求方面,新課標都沒有增加,主要變化在在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出現的先後順序上等方面,語文的廣度和難度有所提升。作為高年段的一線語文教師,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量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併為之付出實踐,提出了學習任務羣的構建,以便我們更好的開展活動。

一、“整本書閲讀”經驗積累

“引導學生了解閲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閲讀方法;通讀整本書,瞭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係;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閲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閲讀經驗。”

語文其實是滲透到各個學科中的,包括理科。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閲讀和理解。理解概念、定理和定義,閲讀明白題意,才能談解題。語文在各學科中的地位,就像一座大廈的地基一樣,地基穩了,才能穩固支撐起整座大廈。在“整本書閲讀”中,學生積累各式各樣的閲讀經驗,倡導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們談的經驗則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和策略。《西遊記》精讀與跳讀、《昆蟲記》科普作品的閲讀、《駱駝祥子》圈點與批註,諸如此類,皆屬於閲讀經驗的積累。

二、“整本書閲讀”學習任務羣的構建

2022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最重要的變化,是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長達十幾頁的“內容組織與呈現形式”部分,提出了“學習任務羣”這個概念。“整本書閲讀”屬於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閲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閲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閲讀整本書;藉助多種方式分享閲讀心得,交流研討閲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閲讀經驗,養成良好閲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例如,《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用事實説話”的傑出作品。閲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要求學生完成整本書的閲讀,一定要帶着任務去閲讀。

胡適先生説:“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針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站在語文教學新的發展起點,過去和未來接替承續,機遇與挑戰並存同行。面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只要我們保持學習定力,增強自身教學能力,一定可以“積硅步而至千里,匯細流始成江河”。

2022語文新課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解讀 篇六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將“課程內容”獨立呈現,明確了語文課程的主題與載體形式、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新增了“學業質量”部分,為我們準確描述了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下面是我學習這兩部分的粗淺感受: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

“學習任務羣”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教與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改變了教學組織形態與呈現形態,語文教學由傳統的以文本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

在研讀新課標,聽專家們講座的過程中我產生過這樣的疑惑:學習任務羣理念下我們是否還需要單篇文本的學習?怎樣把單篇文本整合成學習任務羣?我們需要怎樣的備課、上課才能讓新課標中的學習任務羣落地?我想,學習任務羣對學生來説是個新鮮事物,對教師來説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緊抓“這一篇”的特質,不僅要準確把握學情,更要站在新的高度上重新審視、整合教材,將單篇文本置於高一層級的學習任務羣當中,用一個個的學習任務羣去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部分就明確提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對於語文學習任務羣的表述中,又再次強調其“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可見真實情境下的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以往的語文課注重在單篇文本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語文能力,雖然每節課都很精細,也設置了許多學生活動,但本質上依然是學生按照教師設定的軌跡一步步完成對課文的學習,表面上看學生在活動,實際上也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缺乏“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從而導致學生大部分時間處於“假學習”狀態,核心素養難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如何使學生的學習“真實發生”?首先要將學生的學習場景置於日常學習生活當中的情境中來,讓學生不再有“飄在半空中學語文”的縹緲之感,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其次,在設置情境時將運用結果前置,即設置任務羣核心任務,讓學生先明確學習需求,實現真正綠色作文網的任務驅動學習;最後,將核心任務分解成子任務或每一課段的學習目標,搭建學習支架,化整為零,分步驟地完成核心任務的學習。

(三)正確理解六大任務羣的內涵和關係

在第一遍研讀課標時,我對六大學習任務羣的理解還非常膚淺,認為“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對應的是日常的字詞教學;“實用性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閲讀與表達”任務羣分別對應説明文閲讀、文學作品閲讀與議論文閲讀。事實上,細讀課標就會發現,語文學習任務羣不能與文體機械地作一一對應的關係。

例如“思辨性閲讀與表達”任務羣中提到的學習內容就包括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秀作品,科學探究方面的文本,詩話、文論、書畫藝術論的經典片段以及革命領袖的理論文章、經典的思辨文本。我們不應該將任務羣固化到某一文體當中去,更不應該將其固化到某一課型當中去。

丁衞軍老師在《思辨性閲讀與表達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講座中提到的一個課例非常具有代表性。

課例為《水滸傳》的導讀課,按照常規,我們會把它放到整本書閲讀任務羣中來進行教學,但這一課例以“聚焦英雄人物,實現思辨讀寫”為主題,扣住“水滸人物”,以“在思辨閲讀中正確評述《水滸傳》中的‘英雄’”為概念設計了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空間。

我們看到,思辨閲讀與表達,不僅是論説類文本的閲讀與寫作,它也可以貫穿於其他學習任務羣當中,要在閲讀各類文本的過程中,在生活中學習思辨的思考方式。同時我們應當意識到,六大學習任務羣相對獨立,但絕非“毫無關聯”,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指向學生核心素養髮展”。

(四)“學業質量”部分的評價與指導作用

如果説前幾部分注重的是學生與教師的“學”與“教”的過程,那麼“學業質量”部分側重的就是學習成果的評價。這部分為我們詳細描述了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學業質量描述”與“課程目標”中語文核心素養一一對應,為階段性評價學生提供了較為客觀的依據。

同時,我們也應充分意識到這部分內容對於提升語文教師教學實踐的質量的作用,幫助我們規範教學行為,克服教學當中的隨意性。把握了學業質量標準,教師備課當中就能敏鋭地意識到學生處於哪個發展序列當中,從而更加精準構建自己的教學路徑。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七

4月21日,重磅消息來襲,新課標正式發佈,這也是雙減後的第一個課標,意義重大,能夠幫助我們指明方向。因此,新課標發佈後,我們都在認真地研讀着,探索着。

5月6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老師關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的線上講座,不禁陷入了沉思,思索着新課標的“變”與“不變”,以及今後如何以“不變”應“萬變”!

從吳老師的講座我瞭解到了,新課標主要涉及了五個重大變化。

首先,強調文化自信,學好語文是一箇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學科第一次和國家的戰略掛鈎。課時量上,語文佔到了20—22%,如此大的課時比重,相信語文的題目廣度會越來越大。

其次,傳統文化分量繼續加大,國小原來學129首古詩文,現在增加到了160首,懶得背誦的孩子要吃大虧。

再來,語文的考試也有重要變化,除了考基礎、閲讀、作文之外,還會考整本書閲讀,主要考察孩子的提取信息能力,評價人物能力,品味語言能力。

第四,本次還首次提出了學習任務羣,原來高中的概念,現在下移到國小國中,原來孩子是一篇一篇的學、現在要一組一組的學。尤其是裏面涉及到的實用性閲讀、思辨性閲讀、跨學科學習能力,對學生要求非常高!

最後一點,靠刷題想考好語文的時代徹底過去了,以前語文考試有套路,很多孩子把套路熟悉了,刷題刷多了,語文成績差不了,這次明確規定了學業質量的標準,以後教學和考試會高度統一,命題也會更加科學精細,考察的方式會更加靈活,考察的內容會非常主觀,甚至還會和互聯網相結合,孩子想考高分確實就更難了。

那麼,要想知道怎麼學,我們需要逆向思考一下,在新課標下,學生將面臨的語文檢測會有哪些趨勢呢?

在新課標下,語文知識的檢測會有四個大趨勢。

第一,生活化。接下來語文所考核的題目,都會設置生活的情境,讓你在生活的情境中,運用語文的知識進行解答。

第二,能力化。以前我們正常學語文,就覺得語文就是多讀書,多背書,感覺背得越多,積累得越多,語文就越好,但那樣學到的知識都是死知識,跟你的能力沒有任何關係。在未來的語文檢測中,它檢測的將會是你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第三,跨學科。在語文學科的檢測中,它所跨的學科主要結合的是什麼呢?比如,結合地理知識。例如語文閲讀理解,考一篇説明文,南水北調工程,它會在這篇文章裏給你一幅地圖,讓你在這幅地圖裏標出南水北調工程的起點和終點,這些屬於常識。再比如,結合數學知識。語文檢測中會出現一些圖表題,例如圖表題考的是現代中學生上網的數據,然後問你通過數據得到了什麼結論?這裏就可能涉及到一些加減法,由加減法得出變化,再由變化得出趨勢,這就是跨學科。

第四,五大核心。首先是成長,學生時代是成長的時代,從國小到國中到高中,就是在不斷地成長,所以成長是語文考核的第一核心。其次是生活,因為我們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你必須對你所處的環境有所瞭解。接着是家國情懷,目前來説,應該是整個語文考核的重中之重,國家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呢?國家需要的是將來能為這個國家做貢獻的,能夠熱愛這個國家的人才。如果心中一點家國情懷都沒有的孩子,可能有些語文題目,你根本看不懂。最後是文化,在新課標裏提出的文化自信,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對革命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其實文化的自信,它包含在家國情懷之中,當你熱愛我們的國家,你就自然而然會熱愛我們的文化!

新課程標準像石,敲出星星之火;新課程標準像燈,照亮夜行的路;新課程標準像路,能引我們走到黎明。只有跟着新課標的方向前行,我們才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pgv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