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微作業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微作業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微作業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微作業心得體會篇1

減負勢在必行增效永無止境,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接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老師和家長格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那麼“雙減”後,是不是作業都不用佈置了?佈置的話,又該如何通過作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觀看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收穫頗豐,使我認識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業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理想的作業管理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反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精選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作業總量,提升作業效率;先做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做作業時間;全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減少教師過多佈置作業;反饋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糾正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體現作業的功能,在精選的基礎上,更要提倡設計,體現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點。最好的狀態是學生能喜歡上做一些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是的,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卻又瞭解得最少。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為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託在家庭作業上。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於課堂提效。

二、作業是老師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形式多樣化

繆校長説,“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通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作業的多種形式,比如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但可以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託校本閲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閲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閲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三—六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無作業日”,如學期之初可以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瞭解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等。

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置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置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置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置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置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置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置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置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設置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要通過優化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真正落實學生減負增效的目標,讓學生不再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還給學生一個輕鬆健康的作業空間,真正實現育人的全面化、個性化、精準化。

微作業心得體會篇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一個班的人數動輒五、六十人,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為了讓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大膽嘗試。

做數學老師的都有這樣的經驗,對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書面作業,如果容易吧,基礎好的學生一會兒就完成了,而且由於這種作業對他們講太“小兒科”了,所以他們沒有什麼興趣去多動腦筋和檢驗,總是相互之間比誰先做好,誰先給老師批,至於説錯個個把題目也只是一笑而過——我只是粗心而已嗎!而不良後果不僅是這些學生錯了個把題目,更嚴重的是他們的這種不講質量只求速度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後面學生的解題心理,也想着快點完成,根本不考慮自身的基礎,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求快不求質的浮躁解題習慣,作業質量無法保證,直接影響數學教學質量。如果作業難度大點吧,基礎好,有能力的學生是感興趣了,肯花心思了,就會比誰能正確解答了,但這種題目對於基礎差的學生來講,特別是班中的學困生來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是錯,自信心就會受到嚴重的打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成績肯定一蹶不振,這樣肯定也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由於受思維速度、智力因素等諸方面的影響,學習數學,解答數學習題的能力是不同的,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在設計、佈置數學作業時,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標準來佈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佈置有層次性的作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一般來講,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佈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也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則應佈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分層教學首先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可分成不同的層次,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假如在分層中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層教學將註定是失敗的,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用優、中、差來分層,我在我們班實行的是“星級計劃”。讓學生明白經過努力就會成功以及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形成一個快樂、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剛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還不瞭解時都定位於三顆星,要想成為五顆星,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瞭解,對照標準,對符合要求的學生提升為四星星,再過一個月後,對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提升為五顆星,“星級計劃”初具雛形。並宣佈這是一個榮譽稱號,是靠你的智慧與努力去爭取的,得到後並不是終生制的,對不符合的將被降級。從而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退的競爭機制,實際中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調動了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目標的分層設定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益的表現,其目的是要同時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普遍性發展需要之外,既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目標具有方向作用,會給學生的心理活動以深遠的影響,它像一盞燈塔,起着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沒有羅盤一樣。我讓學生明白了目標的重要性後,請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並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個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的標準:

1、學習方面:三顆星:會做基礎題;四顆星:會做基礎題並理解;五顆星:會做題、理解並會講思路。

2、發言和提問方面:三顆星:一節課能舉一、二次手;四顆星:一節課能舉三、五次手;五顆星:一節課能舉五次以上的手。

3、成績測試方面:三顆星:能及格;四顆星:良好;五顆星:優秀。

4、幫助別人方面:三顆星:能經常幫助別人;四顆星:能帶夥伴,並經常幫助別人。

5、遵守紀律方面:能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這樣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素質。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脱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能更多的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

總之,數學作業應由單一書面機械重複的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轉變。作業過程要真正體現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

我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學生明顯感到數學作業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其中成績好的同學在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後進的同學對今後的學習增加了信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

微作業心得體會篇3

安全對於每個人來説既是非常重要卻又容易令人忽視,安全顧名思義,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就是要以人為本,就是要愛護和保護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從其他角度上來講,安全不僅是牽扯到自己也牽扯到別人。而且還會危及到其他人,自己出了事會抱憾終身。由於自己的失誤而導致其他人的生命受到傷害或者死亡,説嚴重點這就是犯罪,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從道德上來講的話,你自己的心理也會感到不安,感到愧疚的。

通過學習,現體會如下:

一是,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每次事故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我們從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斷事故發生的條件,這樣我們就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樣就需要企業建立安全事故數據庫,對各類安全事故進行分析總結,舉一反三,將他人的事故作為我們的事故,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事故發生。

二是,各級管理層對各自的安全直接負責。安全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必須建立一把手的負責制度,獎罰分明,他必須對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這樣就會給他們足夠的壓力和動力。

三是,所有安全操作隱患是可以控制的。每種設備都有其操作規程,違反了其操作規程就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壞甚至發生安全事故,也就是發生了違章行為。因此,在操作中必須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規程不能是一紙空文,必須有監督機制使其貫徹實施。

四是,員工必須接受嚴格的安全培訓。安全培訓是使員工瞭解和掌握安全知識的重要途徑,首先你要讓你的員工知道怎麼做是安全的,怎麼做是不安全的,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我怎麼做企業才會對我認可,怎麼做會危害企業的安全生產。

五是,發現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更正。經過安全檢查後發現了問題後必須及時整改,降低其演變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發現了安全隱患不去整改,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浪費人力物力去檢查。所以安全隱患的整改必須及時徹底。

我覺得人們最重要還是要有一個很好的安全意識還要提高安全技能,其實在現場的安全設施那些對於人們來説它們都是死的,而使用它們的人是活的。所以提高安全的主觀能動性和安全技能自己才能真正的得到安全保障。

微作業心得體會篇4

團隊責任與感恩激勵我們前自參加拓展培訓的那一刻到此刻分享內心的想法,時至今日,我一直被感動着——感動於過程、感動於身邊同事、感動於這個團隊。因於感動,我更明白肩負的使命與責任、更相信團隊所帶給我們的激情與力量。

首先是幾個團隊的成立,口號的統一、使人油然產生一種集體、團隊、凝聚的感覺。選出隊長,確定隊名、口號、隊旗還有隊歌的過程,也是我重新認識每個團隊成員能力的過程。也許你認為他們的年齡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但他們能夠譜寫隊歌,繪製隊旗而且思路清晰、文筆流暢,深具思想內涵,這就是我們的隊員,分工協作過程中滲透着友愛、感恩、信任、責任——以及更高層次的思考,有什麼可以超越這種發自於內心、來自於團隊最實在的能力呢!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加深了彼此間的瞭解,縮短了相互的距離,在一個個從未嘗試過的項目面前,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克服一切自身困難,絕不能讓小組在培訓學習中落後,真正實現了認識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標,使我明白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而是自己退卻了,不敢面對。

齊眉杆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遊戲,原以為只要略加以注意,團隊必能順利過關,而且只需要10分鐘就能過關,但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才發現事情不是如此容易,其中充滿了機玄。

整個遊戲從開始到最終的完成我們團隊用了差不多2個多小時,是何原因?一個如此簡單的遊戲讓6個團隊如此艱難的用長時間練習才能完成?而在練習的過程中,三四個人,或是五六個人時,練習的結果都比較好,可一到整個團隊15個人就怎麼也練不過,經常杆子下的距離未到一半,不是有隊員手離杆,就是杆子不平衡,一頭高一頭低,或是杆子怎麼也下不來,一直在原地呆着。

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要不停的練習,而練習的結果卻又那麼不盡如人意,使得我們很多人都煩燥不安,心浮氣燥,不斷的埋怨旁邊的夥伴沒做好,卻沒有人認真反省自己做的如何,不停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卻忽略了隊長的聲音。隊員都失去了耐心,內心也失去了平靜,這時老師濃厚而又有力度的聲音在會議廳裏響起“專注,專注,沒有捷徑可走!看看自己,都在做了些什麼?”

老師的話如當頭棒喝!每個團隊又開始了認真的練習。我們不停練習着,總結着,再練習着,團隊中原來的多個聲音也漸漸少了,最後只剩下了一個聲音,目標越來越清晰,步驟越來越統一,每個隊員也越來越專注,直到最後的成功。

成功之後,靜下心來細想,整個活動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工作中管理的過程,或是説如何帶領一個團隊走向成功的過程。

其一,要有明確的目標。只有團隊裏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並且有足夠的毅力認定目標一定可以完成,那麼離成功就不遠了。

其二,要有一個統一指揮的領導人物。有時候我們不需要説話,只要服從就好,只要聽從一個聲音就可以了。如果人人都發表意見,人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心只想別人聽從自己的,那麼這個團隊就失去了凝聚力。

其三,要有鐵的紀律。當目標明淅之後,當規則定下之後,每一個人都應該嚴格執行,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不按步驟走,不按命令行事,想來最後一定是以失敗是告終。鐵的紀律,是保證任務得以順利執行的保障。

其四,要專注、細心。很多時候,總認為自己不重要,團隊這麼多人,少説一句話或多做一件事,於團隊沒什麼影響。通過遊戲,明白,每一個人在團隊中都是不可獲缺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你的專注程度同時也影響了團隊的成敗。你的小小不細心,可以使團隊的努力付之東流,你的專注細心,可以使團隊順利完成任務。“我很重要,我不可或缺”,得以最好的證明。

“過電網”,需要隊員們通過一個模擬電網逃生,網孔就是那麼大一個孔,且逃生過程中身體任何部位都不得碰觸到網線。面對這樣精確度很高的任務,我們首先制定了一個詳細計劃,根據各人高矮胖瘦來確定誰先過,然後依次按計劃執行。在這個時候大家表現出了高度的服從性和協作性,在托起重量級隊友穿過網孔時沒有一個人喊累,沒有一個人推託,但是再這過程中我們也出現了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總是不注重細節,一次一次的重做,最後終於過了電網。的確,“過電網” 這個項目需要我們通力合作、合理的分配資源,即快好省的完成工作進度,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每一個服從命令,並且將自己完全交給隊友,需要的是彼此信任。在我們今後的工作中有好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有穿越電網時的精神,不但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還要有相信他人的信念,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信任他人的信念會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報數,從小到大無處不在,同樣在團隊裏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會做得很好,所以團隊也應做得很完美,但結果證明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總歸有出現失誤的時候。‘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用到此處是有些言重。但沒有個人的失誤,只有領導的無方!這就是領袖!無論過程是怎樣的,最終的責任是要由領袖來承擔,每次的失誤,“換來”的是領袖用幾十甚至幾百個俯卧撐來彌補,但為何領袖卻沒有任何怨言?因為,他是領袖,他有自己的責任,就是必須為團隊去承擔責任,無論是誰的失誤都將無怨無悔的由領袖來承擔並非他自己的失誤!在此之間,我再次的流下了眼淚,但不是酸楚的眼淚,而是堅強的眼淚!所有的團隊也都如此,所以我會積極的做好自己,同時為團隊為領袖去做出自己更多的努力和貢獻。因為:團隊是我,我是團隊!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很多啟發,讓我體會最深刻的幾句話就是:沒有問題,只有目標;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勇於承擔,甘於奉獻,誠心待人,用心做事!讓我更加明白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團結協作才能成功的道理。有句常話説:只有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更好,不管在工作或學習生活中,首先要學會尊重、接納、體諒和關懷別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這樣,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才會為你排憂解難。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要掌握好事前工作計劃,計劃中儘量做到周密完善,並且堅定的去執行,才能完成好,才能取得圓滿成功。

活動的每一個項目都給予了我的心靈一次震撼,使我領悟了這次訓練的真正意義。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們熔鍊了自己的團隊,增強了整個團隊的協作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團結、信任才能使一個團隊共同達到更高的境界。同時也磨練了每個人的意志品質,挖掘了個人潛能。我也深深體會到,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要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與我們的團隊一起成長;要敢於相信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勇於承擔自己的失誤而造成的後果;要感謝指引你的人,感謝為你承擔責任的人,相信他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以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微作業心得體會篇5

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如今,我國“雙減”工作已全面開展,落實“雙減”政策,需要老師轉變觀念、改變策略,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近期,根據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務安排,我觀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關於“作業減負”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周紅星老師《區域作業管理的檢驗視角反思》講座,他的講座分為三個話題:金華市雙減工作概述,學校作業管理經驗分享,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下面就周紅星老師的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

“雙減”工作,最核心的是關注“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要通過“四個強化”來落實作業管理: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國小晚九點不做作業;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作業管理,老師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應該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為真實的作業問題,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作業設計,要突出“減量、提質、增趣”。要想提質,老師可以通過精編題目提升習題的質量,通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錯題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生的個人錯題庫,另一類是學生的班級錯題庫。要想增趣,學生的作業形式可以是“浸作業”,浸作業是指學生親臨問題現場,使用現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技能,經過操作、計算和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作業,這種作業能豐富作業的形式。還可以採用“小鬼約題”的作業形式,小鬼約題是指組織學有餘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並講解,達到作業分層的目的。

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分為三個角度:鞏固知識的視角,診斷教學的視角,作業編寫的視角。從鞏固知識的視角來説,對作業設計應該追求的是主幹性、基礎性和針對性。鼓勵教師參與“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個學校的校本作業一定要由自己學校的老師來編寫,因為本校的老師最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作業的針對性,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建立共同體學校,組織各校名師參與作業設計的審稿工作。這樣,學校的校本作業才能夠在情境創設、問題設置、答案組織等方面做到科學規範。

從診斷教學的視角來説,診斷教學分為兩個內容,一個叫結果診斷,另一個叫過程診斷。現在大多是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利用學生作業的結果來進行個性化的診斷。在教學中,老師及時把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反饋,讓學生的思維可視化。依據學生錯在哪裏,分析錯在哪裏,得出它的問題在哪裏,這是作業結果診斷,是作業最重要的功能。過程記錄,是做作業的時候,隨時把自己的思維記錄在試卷的頂端或者作業本的頂端。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第一下選的是a,過一會選的是b,最後選b對了,老師就認為學生懂了,其實我們發現學生的糾結過程,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也許學生在a和b之間猶豫了很久,學生猶豫的過程就特別有價值,就應該及時記錄自己猶豫及思考的過程。

從編寫作業的視角來説,不僅要提倡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也要嘗試讓學生設計和編寫作業。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過程,就會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正因為學生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我們才能充分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差異,以達到作業最優化的效果。

總之,對於“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我們要經常反思,學生做作業的過程,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發展。作業設計,依然是我們今後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努力設計出真正使學生減負、增效的作業,體現作業的功能和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35gr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