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1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説真可畏謂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

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説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着我們的心靈。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鬥爭。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2

法制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以對學生認真負責的精神。認真抓好大學生法制教育素質,切實做好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實踐“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經過幾節課的學習,我切身感受到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意義: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培養高級符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合作的需要;是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經濟文化合作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使大學生法制教育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降低大學生犯罪率,使大學生認識守法的必要性和犯法的危害性。

法制教育不僅向我們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衞尊嚴,權利的有效武器。法制教育給我們了這樣一個信息,即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保護網,時時刻刻規範着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着各種社會關係。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並有一個良性發展。

社會,它的含義是先進發達,而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卻存在違法犯罪的污點。在這其中,大學生的犯罪率也在呈上升趨勢。這説明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比較淡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學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大學生犯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實讓人們痛心,在依法治國不斷深入的紀念,這些高素質且高智商的特殊羣體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走進犯罪的深淵,這讓同樣作為高校大學生的我們不禁捫心自問。

人生會面臨多次選擇,當我們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時,我們將作出如何的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面對那些選擇了不歸路的人們來説,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應該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學法、懂法、守法。這次法制教育課,我學到了有關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提高了法律意識,更明白了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用智慧的頭腦武裝自己。總之,法律教育深入人心,深得人心。

社會發展到今天,從現代教育理論的角度要求我們必須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因為教育本事是為了培養學生優良的全面素質,而不是單純的灌輸科學文化知識。開展法制教育,提高了我們大學生的素質,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一方面要自我約束,遵紀守法;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習生活又要有穩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

通過這次法制教育課程,不僅讓我對於法律知識和犯罪影響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更使我心靈上得到了法律的洗禮。教育和引導我們面對紛紜的社會,應保持法律,不可逾越之心;權益,務必維護之理。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的生活家園。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3

寒假裏我和我們之前高中的幾個同學組成了寒假實踐活動志願服務小組,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們服務。通過這次志願服務,使我感到在公益勞動中能使我們受到教育,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髒,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裏儘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裏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裏能夠體會到的。

這次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計報酬也是我們大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進行義務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4

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有識之士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並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和觀點。身為教師的我,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深刻地領悟到: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師德是一個核心的話題。教師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傳道授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時刻提醒我們每位教師,要為每個純潔心靈的人格構建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隨着人們對“師德”的日益重視,各種加強師德建設的措施不斷出台,對教師大搞師德師風教育。這固然是必要的。但要提高師德水平,不管外部手段如何,關鍵是要每一位教師從內心深處培養對學生的“愛”,“師愛”乃師德之魂。

有人説:“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可見,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準則。愛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基礎,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動力,是戰勝一切困難,不斷走向輝煌的保證。

首先,教師要真誠地關愛學生。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儘管關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基礎教育的播火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崇德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但是,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全身心地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付出愛才能贏得愛,只要你能夠發現、挖掘教育職業中瀰漫着的那種美,你就會每天都產生衝動,你就會看到每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美麗的花朵。

然後,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熱愛學生並不容易,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教師在滿腔愛心的基礎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户的燭光,學生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已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做一名合格教師,要先播下花的種子,再澆水鋤草,特別要將那些長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那麼,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迎來一個奼紫嫣紅的美麗春天!我始終認為,提高教師素質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愛心。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會把他的青春、智慧無怨無悔地獻給孩子們,獻給教育事業。

最後,我以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得與所有教師共勉: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5

通過學習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感觸頗深。擁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往往重視教師教育質量高低,而很少關注教師的生活質量;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責任,而忽視教師對自己和家庭的責任;強調教師的“犧牲”“奉獻”精神,而忽視維護教師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願望。社會對教師的評價往往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迫使教師不斷地自我加壓,不斷地延長勞動時間去參與生存競爭,最終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一個教師要對幾十個學生負責,家長又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美好願望轉變為對教師的高期望和高要求,無形中使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若有健全的教師人格,就會修復心理的不適和缺陷舊能做一個受歡迎的老師。當然,不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師人格,必須有高尚的堅強的人格素質,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斷調適自己。教師的高尚人格素質依賴於豐厚的文化知識底藴,沒有廣博的學識水平,沒有不斷更新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就會影響良好的人格素質的形成。揚長避短,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陶冶情操。努力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使之信其師,親其道,用良好的師德,陽光的心態影響教育每個學生,是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講台上常青樹的不竭資源。

一個優秀教師的魅力不僅是具有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藝,也必須擁有良好的人格、完美的心理;不僅能成為學生心理的調節者,也能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只有學習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掌握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方法,加強心理健康的綜合訓練,才會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成長,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也更利於教師自身健康心理的維護和發展。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6

一、樹立法制觀念和意識

每個教師都應樹立和強化學科滲透的觀念和意識。把“學科滲透”的觀念牢牢地紮根在心裏,化為內心信念,再轉化為自覺行動。

二、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凡事只要我們用心了,效果肯定不一樣。所以,我們必須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學科滲透問題,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對學校有用、對學生有益的如何“做人”的問題。

三、用力實踐和探索

給力就是要不遺餘力,不怕吃苦和受累,不怕勞心勞力,只要有利於學生“做人”的養成,在所不惜。“教育必須對生命豐富的、差異的、深刻的內涵作出迴應。”執着是生命中最美的東西。我們從事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我們的生命航程中,因教育而賦予了我們許多的亮點和精彩。

四、創新教育

毫無疑問,教育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創新的意義在於不斷適應學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勢、解決學校法制教育的新問題、探索學校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徑。每個教師都應該關注並致力於學校法制教育的創新。這需要我們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需要我們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實踐鍛鍊和自我反思,需要我們有敢於打破傳統、置疑一切的勇氣。

五、教師的言傳身教、潤物無聲

一個學生就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的世界。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不可複製。要培養他們成長、成人、成才,成為他自己,首先得尊重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其次要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他們、感染他們、影響他們。簡單地説,要教育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個遵紀守法者。

總的感覺,這次學習主題明確,突出了學科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培訓形式注重示範性,分別從不同學科演示説明了學科如何很好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的問題;突出了參與與互動,討論很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很投入。

通過這次學習,有很多的收穫的啟發,我相信在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觀念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在具體操作上有了更多一些的感受,在今後的工作思路上更加清晰,從而為今後更加搞好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7

學校是普法教育的主陣地,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對象。多年來,我校按照上級普法規劃的'要求,把普法教育納入工作計劃,擺上議事日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持不懈地開展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將我校今年以來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抓好在校學生法制教育,使他們從小就學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樹立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意識,是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關係到科教興國戰略、依法治國方略、建設教育強縣的順利實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後繼的重大問題,是關係到培養什麼樣接班人的重大問題。

因此,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緊迫的、長期的重要任務,我們要求各校要站在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教育強縣的宏偉目標,從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在總結以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法制教育工作納入重要工作的議事日程,做好總體規劃和分年度計劃,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做到法制教育始終不斷線,抓緊抓好,精心組織實施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定期研究、檢查,針對工作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二、突出重點,普遍開展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我校緊密結合全縣“四五”普法近期目標,把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擺上重要位置,突出“三個”重點,提出“六項要求”,全方位展開工作。

“三個重點”。一是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縣有關加強法制建設的指示精神、“四五”普法規劃要求,以開展法制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為重點,積極主動的密切配合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公檢法司等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和作用,按照《若干意見》的主要內容,深入開展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二是根據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在校期間懂得並掌握公民應知必會的基本法律常識。 以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關法律基本知識為基礎,充分利用“四五”普法專用的《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普法教材,重點普及《憲法》、《國旗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刑法》,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交通法規、治安條例、禁毒(煙)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法規等與青少年學生生活、成長密切相的關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同時,經常開展《中國小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國小生禮儀常規》的行為教育。三是系統內行政幹部、教師,特別是領導幹部帶頭學法,不斷增強法制觀念,着力實現領導方式和管理方式、治校方式和治教方式的轉變,深入學習、熟練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更新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做到靈活自如的學法、用法、教法,自覺維護法制的統一與權威。

教育法治心得體會篇8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是立體、全方位式的教育,僅僅依賴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個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説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懂事的女兒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女兒的時候,她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她説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她的意見,與她商量辦,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女兒説: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她的學習積極性,當她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她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她,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她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她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謊,推脱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

家長總愛將教育孩子當成風箏,任其高飛,線繩終端不離手心才踏實,而孩子卻願當只小鳥,渴望飛翔,家再温暖,也總是孩子練飛的首站,而不是她飛翔的天空,不能將其終生關在小天地裏,家長的雙手不是用來使勁捆綁孩子手腳的,而應該是用來磨練孩子翅膀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她們的興趣去點温加油,讓她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説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掌握在執政者手裏,不如説掌握在父母手裏”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4kgwn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