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一

一、《道德經》本體論是人類本體論思想的高峯

本體論指哲學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質問題,狹義形而上學專指本體論。我概括的哲學定義:哲學是研究和闡釋宇宙絕對本體及其與人類關係的學科。

哲學是人類思想的制高點,本體論是哲學的制高點,而現在世界主流哲學距離本體越來越遠,這意味着基本環節或方法論上存在重大缺陷,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識本身[理性思維是意識活動]。哲學中的理性思維只該用於製作指向本體的“路牌”,而那路牌應標明:實證本體須泯滅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以及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科學手段。

二、《道德經》本體論思想

《道德經》文句偏政治哲學,歷代學者也只能將研究與註釋的重點偏向政治哲學,這妨礙了對本體論思想的展開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經》卓絕的本體論思想被權術、權謀的敍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標題的“現代闡釋”首先要做的是隻關注其本體論思想而忽略其他。

2-1、《道德經》明確的本體論意識

《道德經》第一章就告訴人們離開素常意識才能實證本體、哲學上最在意最希望捕獲的本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可以言説的道,就不是恆常的本體。開篇就清楚地指向本體論,同時也隱約提示出意識[語言是意識思維所依憑的符號]與本體相排斥。後句句式與前句同,義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稱謂的便不是恆常本體。“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對事物的感知、區別、把握和命名,名即人類智慧的標誌。名的心理機制基礎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這一分離使得人類能夠將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對象化,當然也是屏蔽人們認知本體之障。老子注意到本體不可言説的特質,表明由俗常對二元對象思考,改換為對“知性[知的能力]”進行考查。

2-2、本體與人和人類智慧的關係

哲學史主流意見説老子的“道”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這表明老子的本體論是“心物同一”[至少與心無隔]的命題。《道德經》説本體除了使用“道”,還出現“一”、“玄”等字詞。請讀下邊章節的“一”既指代本體:“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道德經》三十九章)本體融徹一切時一切域,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的精神世界)與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體知識]。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後一句,“神得一以靈”,這裏老子指出人類知性本體為根據、或説來源於本體,也是《道德經》本體論的形而上領域的定位。寂靜本體不僅直接吸引人類集體潛意識去求索自己的,似乎還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兩個方向實現閉合。既要求自然創造力的極至作品:人類,以本體為根據的智慧,親證本體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類有資格完成本體的閉合運動。本體與人類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內同外通”。

哲學基本問題有二,一個是本體論,一個是認識論,這章看作是《道德經》認識論思想:本體是人類知性的根據和來源。知性來源是個謎,比較重要的看法是説知性來自以勞動和進化。但這看法忽略了人類對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繪、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兒童也能用樹枝,刻畫日月花鳥;而猴子等別的動物怎樣進化甚至專門訓練也做不到。人類與其他動物最核心的區別只能在於一點:人類大腦與本體同一、同構、為相同密碼系統。而本體融徹一切物象,所以人類觀察任何物象,本質上應看作是本體從觀察者人與被觀察對象兩端自映自。所以從本體意義説,人類知識為先驗,本體意義先驗、內核同構,非指具體門類知識先驗。人無論面對面對任何物象,也無論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終能夠建立對該對象的系統知識,蓋因內質都被本體融徹、內質同構。

2-3、本體與原始物質的分界[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界線]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一為本體,二為陰陽兩儀,三為原始物質[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體論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論述,藉助伏曦八卦的符號系統直觀描繪本題模型,並將上節説到的本體與人類知性的關係也反映在卦圖當中。試將“三”實數化,因陰陽兩儀不對稱的最小排列組合必須是三個要素[對等中和],共得八組三爻卦象,但因純陰純陽不成物,將乾坤兩卦看作與兩儀同而取消。所餘為六卦,故《道德經》本體論的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這是可驗證的模型,原始物質[基本粒子]多於或少於六種,這模型都被證偽;同時若理性及以理性為基礎的科學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級層實證形而上之本體,這個本體論模型也被證偽。這驗證條件足夠苛刻。

重複:以陰陽兩儀全排列、去掉純陰陽卦象餘得六組卦象,視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既無論取一粒沙、一片葉、一根毛髮或金屬元素一路分解,最終得到的都是六種原始物質[基本粒子],這也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分界處。

2-4、具體自然人證悟本體的路徑

本體的基本特徵是排斥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那麼人們怎樣去實證本體?“不窺牖,見天道。”(《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古代沒有意識與潛意識理論,老子這裏朦朧地指示要離開素常意識、進入特殊的超意識態去證悟本體。再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道德經》第十章)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温順,能像嬰兒的無慾狀態嗎?清除雜念使心靈成為沒有瑕疵的玄鏡。那“玄鏡”態能映射本體與心體同一之境。我們以現代心理學提供的新知見去領會和補充老子的思想,既人類原本統一、與本體直接同一的心體在降生分裂為為意識與潛意識兩截,屏蔽了本體之境,需要經過必要的訓練和修行消弭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才能迴歸本體與心體同一的境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四十八章)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這裏也理解為本體對意識及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所依憑的語言符號系統的排斥。意思是試圖以思維去琢磨本體便不可得。在探究本體的努力中不可能廢棄文字和理性,但它們是用來製作“路牌”,路牌上寫着:本體不在東西南北中,去意識思維歸附統一心體即顯現。

2-5、本體之德

老子《道德經》的修身指教,後來成為道教修身修命為要旨的依據,可惜丟大得小,敬奉老子卻遮蓋了他最有價值的本體論思想。這樣説並非否定修行的意義,人類自身與宇宙有呼應,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諸身。所以修行有積極意義,對健康也有利,但最該體會和實踐的是本體示現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應該對道與德關係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經》考察道與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兩者內在聯繫:道[本體]為宇宙根,也為德之根,但這裏的“德”指人類社會倫理基本規則。老子的稱為“上德”、“玄德”以區別以一般道德規範。寂靜無為的本體無礙萬物萬象衍生,所以無為本體示現之德為生、為仁、為善。與本體直接對應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這層面的道德律。

三、結語

本體至簡,沒人能列舉出比本體更為簡單的東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葉也要比本體複雜千萬倍。各主要哲學流派和宗教多承認本體的存在,只是稱謂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實相、上帝、絕對理念、絕對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個東西:宇宙絕對本體。本體非物質也非精神,似混沌態、氤氲態、信息態、邏輯態、規則態的純存在,是顯示為“空”的“在”。本體質為“中和”,不對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滯礙,也不與任何元素髮生化合,更象是一種“語句”或“指令”,這語句的基本含義是靜極而動,其形而上心體應稱“無極”,其形而下作用起點稱“太極”,兩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體意義同一,無條件直接重合。意識雖然屏蔽了那同一狀態,但僅是屏蔽,潛意識與本體秒秒契合,這性態通過人類集體潛意識吸引人類向同一態迴歸,圖騰、巫術、宗教、哲學、科學都包含這努力。可惜,主流哲學以理性為尺度,將宗教等統統視為迷信而排斥。人類有文字文明史僅僅幾千年,人類對理性如此執著和信賴本身才是迷信,將理性樹立為唯一尺度等於將盲目信賴提升為信仰堵塞了通往終極真理的唯一路徑。

從《道德經》看,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該闡釋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從使用時起就是天帝、自然的總稱,而“人”的含義則是人用以感知的心體、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當代闡釋即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減了命題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經》本體論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動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題則確指兩者原本一如。事實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來自莊子對老子思想的體悟,莊子:“天與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確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質的倒退。今人應通過對《道德經》的現代闡釋,由“天人合一”朦朧本體觀到“心物同一”本體論模型的迴歸。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二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話裏面,人稱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書,以前叫《周書》,後來叫《道德經》,這本書從產生出來,就被視為奇書。然而人們一直弄不清裏面都説了些什麼,到後來就眾説紛紜,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現在,各種譯文已經稱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讀後感也許更恰當。

我接受到的那些觀點,有許多非議《道德經》的地方,把老先生評議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親自體會一下老先生的話。以下是我通讀經-文後的一點感悟。

老子説: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的那些理論不一樣。

我這些理論叫個啥名呢?也確實有個名字,但不是一般的名字。

我用‘無’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開始,我用‘有’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來源。

所以,我經常提到‘無’,那是想觀察萬物生成的奧妙,本來沒有,為啥卻又產生?

我經常提起‘有’,那是想觀察萬物為啥這麼不一樣,本來存在的東西,為啥卻又消失?

‘有’和‘無’,這兩種現象,有一個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樣。這個共同的根源就是‘變化’,變化又變化,這是事物產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麼是美,就去弄得美一點,雖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幾件善事,雖然也是善行,卻不是真善。自然界的事物,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轉換。長和短互相呈現,高和低有比較才顯明。音和聲互相配合,前與後總是相隨。

聖人治理天下,採取的政策,都是不和民爭利益政策。

從來不口口聲聲的強調仁義,閉絕空談,只是實實在在把最仁義的事做出來給天下人。

萬物剛剛興起的時候,不會表示佔有的意圖’,萬物產生出來了,也不認為有自己的一份。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勤勤懇懇地輔助萬物的生長,認為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不求回報。收穫的時候,更不據為己有。

他不據為己有,但誰能把他的功勞給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勞最大,因此他的收穫也最多

君王不貪戀錢財,百姓也不用為錢財犯愁,就不去爭奪財產。君王不愛珍寶物,就不會去搜刮民財,民眾就不必去偷竊。君王不為所欲為,天下民心就不會大亂。

所以,聖人治理的天下,民眾都沒有什麼負擔,一心一意的務農做工,每天都能吃飽喝好,沒有其他的閒心雜念,只希望把身體養好,多活幾年。

因為經常都是讓民眾沒有其他的閒心雜念,也沒有更高的慾望,即使有幾個狡詐的人想作亂,也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採用不擾民的政策,天下沒有不太平的。

不爭的表現,無處不在,但使用的時候並不顯得多餘。它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它十分隱蔽,沒有

鋒芒,沒有糾紛,沒有光輝,如同微塵。但很明顯,在各個領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它從哪裏來,應該是比天帝產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義,就把萬物當作草編的狗,隨便折騰,天下一片蕭條。

如果聖人如果不仁義,就把民眾當作草編的狗,任意奴役,折騰的死去活來,天下一片衰敗。

天地之間的事,是不是有點象風箱呢?雖然空虛,卻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越是合理的使用,產出的效益也越多。採取了那麼多的建議,國家還是這麼窮,為什麼不採取修養生息的政策,讓民眾好好生產呢?天地之間,養育五穀的元氣是不會滅的,元氣是變化產糧的源泉。元氣產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裏能連續不斷的產生,好像儲存了許多許多,永遠也用不完。

只要用來生產糧食,糧食那裏會能用完呢。糧多則國富。

天長地久。天地為什麼能存在這麼長久?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生。

所以,聖人總是先想着別人,收穫反而比別人多,總是不顧自己,反而身無損傷。不是因為他無私嗎,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樣:水能讓萬物都得到好處,卻啥也不爭,反而處在大家都不喜歡的地方,這樣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處,選在大家都不爭的地方;心胸,象深淵一樣有涵養;和人來往,處處友愛寬厚;説過的話,必定保持信譽;品行端正,善於治理;做事情,能發揮大家的長處;

準備行動時,能看準時機。

只因為從來不和誰爭,所以沒有怨恨。

想把財物聚斂到十足有餘的程度,不如適可而止。

財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來,就不可以長久保持着。金玉堆滿屋子,沒有誰能守祝富貴了又驕傲奢侈,就給自己種下災禍。

一件功業成功了,趕快從功名裏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這是符合自然界的規律的。

讓迷惑的本性迴歸到真理上來,能不再離開真理嗎?一身正氣,能達到嬰兒那樣的至柔程度嗎?清除內心的雜念,能做到一塵不染嗎?愛民治國,能不和民眾爭利益嗎?制定的各項措施,能温和一點嗎?明白許多道理,能不用來欺詐民眾嗎?

有所生就要有所養,生出來的東西不去佔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報,長成了也不去參與分配。這是具備了明白事物變化奧祕的品行。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三

老子的《道德經》,自古以來被視為一部奇書;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遊戲於江海;為什麼這麼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這種現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這位走運的老先生讀書報告之《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自古以來被視為一部奇書。它奇在哪裏呢?

奇就奇在: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一個讀它的人,都會受到某種影響,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遊戲於江海,看空前生後世,“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漢文帝讀它,將它變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動大漢朝,開一代盛世。董仲舒讀它,將它變成一種構架學術大廈的建築材料--他的“新儒學”,以儒學為磚,以道學為漿,才得以穩立於世,取“罷黜百家”的獨尊地位。東方朔讀它,將它變成一個混跡官場的護身符,“大隱隱於市”。現代人也讀它,到底讀懂了什麼?派上了什麼用途?從中得到了多少好處?這些問題恐怕要等若干年後才能回答。外國人也讀它,居然滿嘴胡話:假如中國所有的書都要燒掉,只留下一本最有價值的書,這本書將是《道德經》。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其中德文有64種,英文有83種,法文有33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它在世界上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

為什麼這麼多人讀這本書,理解的方向、運用的方式、得到的結果卻千差萬別,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個:這本書太超前了!

它不僅遠遠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還超前一百年。每個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從中取其所需,卻沒有人能完全得其精華。

這種現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這位走運的老先生,因為發現了大量石油礦藏,一夜暴富。錢多得花不完的他,買了一輛當時最昂貴、最豪華的福特牌轎車。不論天氣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這輛車去鎮上閒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熱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後座上閉目養神。奇怪的是,他並沒有僱用司機,當他打盹時車也沒有停下來,但他的車從沒有出過車禍。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用兩匹識途老馬來拉他的車。

這位老印第安人從未想過學習駕駛技術!

《道德經》也是這樣一輛老印第安人的豪華小車。它能用來幹什麼呢?能用來做一輛馬車;能用來做臨時卧室;能用來做遮陽傘或雨傘;還能用來向人炫耀……千古以來,人們把它所有額外的用途都嘗試過了,就是沒有人把它當成一輛豪華小車來使用。因為它太超前了,誰也不知道它是一輛豪華小車,誰也不懂駕駛技術。

時代到了今天,這輛“豪華小車”已經不算太超前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懂一點“駕駛技術”,那麼,何不嘗試着來駕駛這輛“豪華小車”呢?這就是筆者想寫這部書的原因。

雖然筆者水平有限,不能將《道德經》的精華完全發掘出來,“駕駛技術”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來老子的《道德經》還有這樣的用途!讀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駕駛技術,並熟練掌握它,以實現人生提速!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百科全書”。有説它是言哲思的,有説它是言智術的,有説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説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説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4w7dm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