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範文1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為什麼呢?因為它裏面人物眾多,故事泛多,場景也很多,還有許多我説也説不出的意思。

先講人物眾多吧!有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有文武雙全的常山趙子龍、有王平、馬良典韋、孫權、孫策等等英雄豪傑。

再來説説故事泛多吧!有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西征東吳、七擒孟獲、水淹下邳、馬良歸降、街亭失守等等。

我喜歡這本書中重情重義的劉備,只要有一技之長,劉備都對他們委以重任。還記得三顧茅廬嗎?去請諸葛亮時,諸葛亮兩次都不在家,可第三次去的時候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卻並無憤怒,靜靜在門口等候,還勸關羽和張飛別大哄大叫,免得驚醒諸葛亮,打擾別人午睡,諸葛亮起來後,聽書童告訴諸葛亮這幾個人在門口等候了幾個時辰,而且前幾天也來過兩次,並説是要請諸葛亮出山跟他們一起打天下,諸葛亮聽後頓時被打動了,於是答應跟隨劉備去闖天下。

在這本書裏面,諸葛亮是最令我敬佩的,雖説他沒關羽之猛,趙雲之勇,劉備之仁,可他的足智多謀就可以號令天下,我還記得諸葛亮智退司馬懿,諸葛亮在城樓上上演的一番空城計,真使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這裏不但體現了諸葛孔明的智慧,更讓人知道“卧龍”不是浪得虛名的。

書中的周瑜雖然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我並不喜歡他,因為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於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

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巧用天時——借東風,在三天內完成了這項任務,使周瑜始料不及。《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人物各個富有特色,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如果你也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就請你趕快拿起這本書好好地讀讀看吧!我相信肯定會讓你手不釋卷的!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範文2

“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擺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這是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個謎語。一提到諸葛亮,他那膽識過人、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的形象便浮現在人們的眼前:使用“空城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騙過了司馬懿;乘着濃濃霧氣“草船借箭”,騙過了曹操……他永遠是那樣的意氣風發、羽扇綸巾!

可當我讀到諸葛亮的《出師表》那句“先帝知臣謹慎”時,不由激動地叫出了聲:“諸葛亮謹慎?胡説!他都看錯了人——馬謖,派他守住街亭,結果馬謖失守,落荒而逃,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媽媽笑道:“話可不能這麼説,你先看看《三國演義》的第三十九回吧!”

我帶着疑惑翻開了第三十九回:劉表的原配夫人死了,大兒子叫劉琦,後孃對他不好,準備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劉琦急死了,就請教他的叔叔劉備。劉備很高明,他説:“你去問我的軍師諸葛亮吧!”劉琦就去問諸葛亮,諸葛亮聽着不正面回答,還故意岔開話題。後來,劉琦告訴諸葛亮:“我有一本絕版好書,先生要不要看?”諸葛亮也是喜歡學問的人,就答應了,跟他到了樓上。等諸葛亮一上樓,劉琦立馬抽掉梯子,轉身跪下:“先生啊,你非教我不可!”諸葛亮見逃不了了,便説:“疏不間親,我也沒辦法呀!”劉琦道:“如今只有您可以救我了,放心吧,外面沒人。”諸葛亮這才給他講了歷“太子申”的故事,劉琦就聽懂了。看到這,我心中不由暗暗讚歎,諸葛亮是等沒有人的情況下才跟劉琦講的,而且不是直接説,只是借了些歷史典故暗示劉琦。結果劉琦請兵外調,既掌握了兵權,又守了邊疆,還和後孃離得遠遠的,不起衝突。後來的“赤壁之戰”,劉琦外調的一萬多人馬給了劉備很大的力量支持。諸葛亮謹言慎行,是非衝突面前沒有挺身而出,卻能全身而退,還獲益頗豐,這正是謹慎的好處啊!

我小時候就沒能做到“謹慎”二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們在玩,忽然,晨晨推了人,那小男孩撞在了杆子上,腦門上鼓起了一個大包。晨晨媽媽一出現,我就搶着説:“阿姨,晨晨把人推倒了。”只見阿姨的臉色由白到紅,由紅到紫。當着我們的面,晨晨被他媽媽狠狠地修理了一頓。從此,晨晨很少和我説話,再也不跟我玩了。媽媽告誡我説,再真實的事,也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否則只能“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幾千年前,老子説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幾千年後,法國大作家雨果説過:“謹慎是智慧的長子。”穿越不同的時空,跨越不同的國度,對謹慎的理解始終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古今中外,沉澱成永恆的真理。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範文3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內容跌宕起伏,令我非常喜歡。

全書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漢末至晉統一的一百年間的歷史,描述了統治集團內部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反映了當時_的社會狀況,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形象,表現出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苟政,寄託了人民苛求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願望。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桃園三結義》,這篇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一次,劉備正在看招兵告示,身後又擠進來一個黑臉大個兒,名叫張飛,兩個人便商量一起去參軍。二人來到一個酒館喝酒,正喝着,一個紅臉大漢進來了。劉備見他身材高大,非常威武,就請他一起喝酒,又一起來到張飛的桃園,他們在桃園裏對天起誓,結拜為兄弟。我也比較喜歡書中的三個人物。劉備仁厚,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仁的化身。關羽忠義,但是勇猛有餘,智謀不足,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義的化身。張飛勇而猛,性格缺點是脾氣暴躁,但是他們三人非常重情義。

通過《桃園三結義》,我感受到正是他們之間深厚的手足情,才實現了劉關張三人的雄心壯志,才完成了興國大業。我更體會到友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最珍貴的東西,我也希望能結交到像劉關張這樣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雖然時代不同,但是我們也要多為朋友着想,互相體諒與尊重。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範文4

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閲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温那一段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才算感想和收穫。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着之一,為羅貫中所編寫,這本書已家喻户曉。

這部書內容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國爭紛的故事,它敍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知道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也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兒的人。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人物要算是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而且,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最終投靠了諸葛亮。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這便使周瑜非常嫉妒,心懷詭異,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藉口害他,於是對諸葛亮説在水上打仗的兵器是箭,在當時沒有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支弓箭,如果不完成要嚴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餘之箭,出色的完成任務。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也應像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衞國家,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三國演義第九回讀書心得範文5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裏,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兇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着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_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説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着諸葛亮和那一羣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裏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兇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5e4y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