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環境心得體會多篇

環境心得體會多篇

環境心得體會多篇

環境心得體會篇1

説到環境保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環保標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還有像珍愛生命,保護環境。這些標語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雖然這些標語都很簡短啊,我覺得它確非常清楚地闡釋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堅定地保護環境。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代又一代,接受着自然贈予我們的新鮮的空氣,温暖的陽光,還有澄清的水,在那之前我們往往都是和自然環境非常和諧的相處着。而之後隨着工業的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經濟也越來越好,人們過上了富裕,更為方便快捷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總是具有雙面性的。

工業的發展同時也對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森林裏不知有多少樹木,他們經受住多少風雨的考驗,經受住歲月的變遷,但是許多不法分子亂砍濫伐,讓這些樹木,乃至整片森林都漸漸趨近消失,還有河流污染,許多化工廠污水肆意排放,河流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許多水裏的魚類等生物大片死亡,如果有人因為飲用了這樣的水而發生意外難道他們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嗎,這真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

保護自然環境,我覺得要從日常小事做起,首先應該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人們從小就養成不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花草,儘量不實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珍惜水資源的好習慣,這樣如果這些小細節都可以做的很好,那麼我想就不會犯下更大的錯誤,還有就是對於破壞壞境的違法者應當給予重罰,不然只會讓更多的人加入這樣的行列中。

希望人們可以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強烈的環保意識,也都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讓大家深刻的意識到破壞環境無異於作繭自縛。

環境心得體會篇2

地球是人類之家,大自然是同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但是許多人卻在給我們的"家"穿"巫衣","醜化"我們的這位朋友……

曾經聽過電視上報道,被人們稱之為"世界第一大佛"的樂山大佛面前,昔日是清澈透明的河水,由於附近工廠長期往河裏排放污水,現在那裏已是一條散發臭氣的河流了。瞧!連一個五歲的小男孩都捂着鼻子叫道:"太髒了、太臭了!"而這,不是一個個別的、特殊的例子。電視上,大報小報,雜誌上都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報道。難道這些廠家們就願意在這樣骯髒的一個共同大家庭裏生活嗎?我看他們自己的小家就沒有這麼"髒"吧!排放的污水不僅使河水變濁了,使我們的飲水資源遭受破壞,同時,也使魚兒們無法生存下去,長此以往,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飯桌上恐怕就沒有"魚"這個名詞了呀!

工廠越辦越大了,不僅排出的污水嚴重污染了原本潔淨的河水,煙囱裏放出的有毒氣體散發到空中,使我們現在所吸入的,已不再是新鮮空氣,而都是受到了污染的氣體呀!這些"濃煙"直升入高空,還使我們的臭氧層受到破滅,出現了臭氧層空洞。西藏地處青藏高原,那裏被稱為"世界屋脊",然而那裏卻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些盲童,他們原來也有明亮的大眼睛,可是後來由於紅腫,慢慢地雙目失明瞭。大家一定會問:怎麼會這樣子呢?兇手是誰?是隱形殺手--紫外線,是臭氧層空洞造成的。"幕後指使者"就是那一股股"濃煙",那一家家排放有毒氣體的大小工廠,而歸根到底是我們人類自己呀!如果再不採取環保措施,最終受害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説到這裏,也許有的人會認為,保護環境是那些大工廠大老闆們的事情,與我們這些小市民毫無相干,那就錯了。現在日趨嚴重的"白色污染"不就在我們身邊嗎?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餐具、日用品都是一次性的,目的是為了乾淨些。可是當我們扔掉這些一次性物品時有沒有想到,剛剛認為是易乾淨的物品,隨這一扔將變成"白色污染"的根源,成為一堆垃圾……隨處可見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礦泉水瓶、快餐盒、易拉罐……在光禿禿的水泥大道上,讓人看了都覺得刺眼,可能有的人會説:"叫清潔工來打掃不就得了,何必大驚小怪呢?"可是,有很多人卻認為這樣隨手亂扔完事,很方便,要是這樣,一掃一扔,就是再多的清潔工來也沒有用啊!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必須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時時注意環境保護。有時在清明時節,山上有很多樹木被燒燬,不就是因為老百姓的環境意識不夠強嗎?幾年前長江沿岸的特大洪水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也是由於我們人類所造成的。濫砍濫伐那是因為人們只注重了眼前的利益,而沒有想到這將會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洪澇災害,沙漠面積也會不斷擴大,同時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失去了它們的家園,正要遭受"滅頂之災",一個個排上了珍惜保護動物的名單。大自然在以各種各樣的信號,給我們吹響了警笛了。人們,不要在執迷不悟了。

我看過這樣一幅畫,畫中窒息的人們正在呼吸着那有限的新鮮空氣。儘管他們擁有高樓大廈,生活富裕,但卻被滾滾濃煙包圍着。這幅畫給人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人們,保護環境吧!再不採取措施,人類將會自食其果,付出沉重代價的。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重新建設一個綠色地球吧!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造福子孫,為了地球上的萬物。

環境心得體會篇3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的培訓,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使我受益匪淺。

參加培訓的都是中學的教師,而這次培訓利用了我們教學生的方法:小組合作法,並從分發揮小組和個人的能動性。教師把近六十個人分成十組,六人一組,選出水平高的為組長,在學習過程中採取自學、講解、聯繫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採取抽獎、點名、點組等提問方式,根據問題回答情況及作業上交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評價,極大的電動了個人和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有一定的認識。

所謂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就是通過學科課程把多媒體資源與學科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將多媒體資源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多媒體作為一種工具,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間接促進對多媒體的掌握,達到“雙贏雙利”的共建目的。

其次,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三,教師應該具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觀念。

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都要求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幾天的培訓,我不僅學到很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學校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也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因為計算機知識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

環境心得體會篇4

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污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通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並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自然資源的破壞,有的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有的則難以逆轉。儘管人類正在採取許多局部性保護措施,但一些珍貴動植物還在繼續走向滅絕,因為人類活動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響遠遠勝過局部保護性措施所產生的效果。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的情況也是相當嚴重的,非認真解決不可。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成為影響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

實踐還證明,生產建設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係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調整過來。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調整過來的。這樣來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因此,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部門的領導者和廣大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也要促進生產發展,作到環境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為人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環境心得體會篇5

一轉眼,一個星期的監測實習已經結束了。感覺昨天還在洗試劑瓶配藥劑,今天就開始收拾藥品還試劑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説長不長,説短也不短。這期間有苦也有甜,雖然遇到了許多問題,遭遇了許多挫折,但也收穫了許多。

在實驗前只是挺説前兩天的配藥比較辛苦,以後幾天只是測幾組數據就行了。可實際自己操作起來就不同了,在第一天的配藥過程中就出現了問題。我們只是按照講義上的內容將藥品配製了出來,許多標準溶液都必須標定,由於以前沒有做過有關標定標準溶液的實驗,許多溶液都不知道該用什麼來標定,通過詢問老師我們才明白了一些。用於標定待測溶液的標準溶液都必須烘乾或灼燒以後才能用,所以我們只能重新配製標準溶液,並將要烘乾或灼燒的藥品置於烘箱或烤爐中以便第二天的標定。

第二天的主要內容是滴定和繪製第二天大氣監測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標準曲線。由於第一天留下了許多待標定的溶液,所以基本上除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一整天我都是站着在滴定。要不就是穿梭在稱藥室和實驗台之間,尋找藥品、稱量藥品以及配製和滴定藥品。等忙完一天的.實驗內容後已經到了晚上九點了,而且由於顯色劑的原因二氧化硫標準曲線都沒顯色。只好在第三天重新配製溶液來繪製標準曲線了。

從第三天開始是水質和校園空氣的採樣和監測,我主要是負責水樣採集和水質指標檢測這方面的內容。由於是第一次檢測水樣的水質指標,許多方法步驟都不是很明確,只有通過不斷的請教老師才將所有的指標測定完。由於第二天留下了二氧化硫標準曲線的繪製內容,還有一部分組員去採樣大氣,剩下的人的任務就比較重了,所以留給我的印象就是基本什麼實驗我都得參與,往往一個實驗還沒完成就得開始另外一個實驗。尤其是一開始許多溶液的滴定終點不明顯,往往一個實驗得做好幾次才能出結果。在測定水中硫酸鹽時,因為操作步驟的問題,蒸乾了好幾次,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才將溶液配好,可是已經沒時間過濾灰化並灼燒了,只能推到隔天完成了。在測水中懸浮物含量時,由於我們沒有將烘乾的濾紙立即置於恆重的稱量瓶中,所以使得其吸水導致最後測得的懸浮物量成負值。所以實驗過程中必須時時注意,往往一個很小的環節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由於第四天要交前三天的小結和數據彙總,而我們只寫了每天的小結,尤其是許多數據都是分組測量的,等到我們最後彙總完都該到已經該開始新的測量了,而且由於時間比較倉促,許多格式和數據處理都存在着一些問題。

經過第三天的操作,第四天的實驗過程就相對比較順利了,我主要就是負責幾個水質指標,再就是幫助其他組員完成另外一些指標的測定。除了最後灼燒及恆重坩堝時費了一些時間,其他的指標都很快的測定結束了。只是因為不小心燒掉了幾根頭髮,所以實驗時一定得特別注意安全,尤其是許多藥品都有毒性和氧化性,實驗時最好能戴上手套。

之後的一天因為老師體諒我們的辛苦所以我們就休息了一天,養好了精神以便完成之後的兩天實習。

第五天我主要是負責大氣樣品的採集,因為大氣採樣總的來説比較簡單,而且經過其他組員的摸索,我們只是在一旁看挺着講解和注意事項,並記錄時間和數據就行了,只是中途由於電源的問題耽擱了一些時間。

最後一天我還是負責水樣的檢測,我將前幾天沒有測過的指標都測了一遍,等到下午兩點,我們將試劑瓶洗淨放回原處並交完儀器以後就順利完成了這近一週的監測實習。

雖然這一週的監測實習已經結束了,但卻留給了我們許多的財富,這幾天老師們也不辭勞苦的在實驗室給我們講解實驗內容,解答疑惑,並指出我們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説辛苦,老師們管理這麼大的實驗室更加辛苦。

和許多課程設計不同,這次的監測實習主要側重的是我們的動手能力。由於教學安排的問題,許多課程我們都沒有學習,所以在實驗時往往遇到了問題就只能詢問老師,如果不是老師的悉心指導,我們肯定不能如期完成這幾天的監測任務。如果以後有機會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向老師們請教。

我會將在實習中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後的學習中去,讓它真正的融會貫通。知識只有在不斷的運用中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身為一個環境人,實驗技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更鍛鍊了我們的實驗技能。

最後,我要感謝老師們給了我們這次鍛鍊的機會,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

環境心得體會篇6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紅來到公園散步,她看到垃圾桶前堆着許多垃圾。心想:這是誰那麼不注意衞生啊,亂丟垃圾,既破壞環境又不講公德。我們應該把垃圾撿起來丟進垃圾桶裏,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好市民。於是,小紅開始行動起來。

路過的小明看見了,飛快地跑過去幫助小紅。他想,只做這些還不夠,沒有提醒,還是會有人把垃圾隨地亂丟的。小明腦子裏突然閃出一個主意:我可以學着大人們的樣子,編一則廣告語,提醒人們不要隨地亂丟垃圾。可是寫什麼好呢?有了,就寫這樣一句話吧。他找來紙和筆,“唰唰唰”寫下幾個大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小明寫完,就把廣告語貼在垃圾桶上。這時,小紅也把地上的垃圾給清理好了,她看到小明寫的廣告語,高興地説:“謝謝你,你的字寫得真棒,我沒想到這樣提醒大家,多虧有你幫我。”他們倆看到地上乾乾淨淨的,心裏比吃了蜜糖還要甜。

誰都知道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是不文明的,但是常常在沒有拘束的情況下,人們就會不自覺地亂吐亂扔。他們心想:清潔工自然會去清理,我們不用去操心。可是,他們可曾知道,垃圾桶就在面前,只要多走幾步路,輕輕地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裏,就可以為這個城市的環境保護做出一份貢獻。如果每個人都自覺地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裏,我們的家園不是會更美好嗎?

文明的社會環境是每一位公民渴望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共同攜手去創造明天、去創造我們美好的社會。

環境心得體會篇7

作為一名20xx屆研究生新生,我進入校園已經有快一週的時間了,在這一週的時間裏我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和老師,也對學校和我學的專業有個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開學的第一個星期裏,學校安排了各種的學習講座,為了就是使我們能夠迅速適應研究生這一新的角色,新的生活。而我自己,通過這些學習,對於研究生的理解、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方向都有了比較深刻的看法。我對xx大學會計學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xx大學會計學院是20xx年我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時,由原會計學系、理財學系和成人教育學院會計教研室合併組建為會計學院。學院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資產評估學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我所學習的會計學專業始建於1951年,從1958年起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60餘年的辦學歷史

在這一週的學習中,我也對我研究生期間的學業和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努力學習。研究生不能夠再像大學生那樣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我更應該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在學習期間,一定會主動學習,在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內容後,多學自己感興趣的、原來掌握不好的知識,真正使自己能夠達到不只是學習,還能“研究”的程度,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其次,端正學習態度。在研究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應該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知識是給自己學,以後是給自己用,不能存在得過且過的想法。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工作打基礎,比別人多學一點並不吃虧,而是更好的充實自己。要在有限的研究生生活中儘可能多的學到更多的知識。

第三,勤于思考。學習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但是不僅要會思考,最主要的是養成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首先主動地去思考。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我們要學習要遵守,但是遇到實際問題也要多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被書本上的模式侷限了自己的思路。要勤于思考,從多各方面,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善於從細微處發現別人忽略的細節,爭取創新思維。第四,磨練意志。學習是艱苦的一種活動,“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個道理。但越是困難的事情,就越能磨練人的意志,意志是克服困難和障礙的勇氣,對行為有很強的調節作用。有些人對學習有一種畏懼心理,知難而退,自暴自棄,畢竟享受要比學習更能吸引人,這樣便會在學習時出現雜念,同時又由於他們有積極向上的願望,於是他們便處於不斷自責和困惑中。這時就需要我們用堅強的意志去堅持,去拼搏,要知道只有堅持了才有獲勝的希望,半途而廢者必定是失敗者。

最後,合理安排時間。研究生期間的課程安排並不緊,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因此我們更有必要合理安排時間,不僅要有時間學習,還要有時間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和科研項目,做到學習實踐兩不誤,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在三年的研究生學習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上幾點,不讓自己的三年時光白白浪費掉。在思想上,也會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我將會以“修德立信,博學求真”的校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堅定自己學習信念。

總之,在這一個星期的學習中,使我端正了自己的態度,找到了學習方法,今後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刻苦學習。我一定會利用好我研究生期間三年的時光,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環境心得體會篇8

基於網絡的課堂教學是指建立在網絡技術平台上,利用網絡環境進行的教學。它是隨着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未來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它具有明顯的優勢,也給學校教育帶來嚴峻的挑戰。基於網絡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明顯的區別,它應該儘可能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要避免信息網絡對教育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網絡課堂教學的優勢

1、網絡教學強化學生主體性

在網絡教學中,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從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這樣明顯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張揚學生的個性。

2、網絡課堂突出教學交互性

網絡課堂不是簡單的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講授,而是動態的教與學的過程。它提供了多種教學互動方式,包括學生與教師交互、與課程內容交互、與媒體交互、與學習夥伴交互,還可以隨時隨地提問、留言。這樣,既能夠對學習狀況即時診斷和評價,也使學習活動生動活潑。

3、網絡課堂便於教學針對性

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網絡環境下,網絡的超大容量,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認知水平落後的學生可以通過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而認知水平超常的學生可以直接學習新知識,每個人都可能根據自己的基礎和需求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4、網絡課堂促進學習主動性

傳統課堂突出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學策略上往往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被動接受訓練,導致學生的依賴心理,缺乏積極進取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在網絡課堂環境下,學生面對大量的交互性強的資源,必須根據教學目標主動尋求知識,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態度的形成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5、網絡課堂整合信息技術工具性

傳統教學中也使用多媒體教學,但主要停留在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課件擴大課堂容量,增強直觀性等層面。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看得見,摸不着,只能“望機興歎”,甚至增加對信息技術的神祕感。而網絡課堂環境下,電腦、網絡、投影等工具成為學生認知的常規工具。信息技術和讀、寫、算一樣,成為學習各科知識的基本技能。這樣,學生不必專門學習,就可在不經意中熟悉信息技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信息素養。

二、網絡課堂的幾種教學模式

我們在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中,注重充分發揮網絡課堂教學的優勢,通過學習吸收他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實踐,試圖建構合理的網絡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

1、網絡探究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主要特點:教師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如角色扮演),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構建信息體系。一項探究式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專心程度、較高的信息獲取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一種比較成熟的做法是教師預先設計好webquest(網絡探究)學案,上課時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主探索。什麼是webquest呢?其創使人伯尼道奇認為“是一種以探究為取向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所接觸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都來自因特網”。webquest由六個基本模塊組成:引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反思。它使學生參與到一個真實主題或問題的探究中,目的是促進學生建構能力的發展。webquest為真實問題的探究提供了腳手架,引導學生帶着特定的目的,通過指定的的網絡資源,回答預先提出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在因特網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創造信息的能力。

2、師生互動式

新的課程理念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即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它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通過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從而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網絡為師生互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和軟件平台。在學生機房安裝網絡教室軟件(如蘇亞星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可以在課堂上方便地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播教學,也可以請某個學生進行網絡示範,或者是轉播某個學生的屏幕。當然,還可通過師生對講、分組學習、在線討論、上交作業等方式來進行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交流。另外,在網絡教室裏學生還可通過電子舉手、電子搶答來與教師交流,教師也可通過網絡遙控輔導,或在學生不知曉的情況下對學生屏幕進行監視。

教學活動中,除了用到網絡教室軟件以外,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交流信息,或通過qq或msn進行即時通訊。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申請免費的電子郵件,如雅虎電郵;還可申請免費的即時通訊軟件,如微軟的msn、朗瑪公司的uc。如果條件允許,也可申請收費的qq。

3、協作學習式

在網絡學習環境下,學生由於特定的學習目的組成學習共同體,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獨立發展,嚴重影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網絡協作學習模式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要求學生與學生之間加強協作,既發揮主觀能動性,針對所設置的問題和自己發現的問題發表看法,又要在解決同一學習問題時彼此交互與合作,以達到深刻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利用webquest學習的過程中,通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工程師、科學家、教師等),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他們必須加強協作。如果某一人(如工程師)沒能完成任務,就意味着這個小組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另一種常見的協作模式就是通過網絡提供的bbs或在線討論交流觀點,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這種模式即可以同步進行,也可以異步進行。一般課堂上的討論往往由網絡教室軟件提供平台,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集體討論或分組討論。如果只是少數學生(如:兩三個)之間的協作,還可以通過互發網絡短消息來完成。

4、任務驅動式

“任務驅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關鍵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把教學的總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小任務,學生通過對具體任務的實踐和探索,來完成教學目標。

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使用最廣泛。根據《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任務驅動”法,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通常是在教師的引導啟發後再提出一些難度適當的任務,如在學習“計算機的硬件組成”時,讓學生上網收集有關計算機硬件的最新資料,包括一些最新產品的圖片。最後讓學生根據網絡資料和報價,自已組裝一台計算機。

在網絡課堂上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教師很容易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角色,能很好地發揮好組織、引導、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過去的“滿堂灌”一下子就不存在了,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這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未來的高層次創造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5、分層輔導式

現在的教學班,學生人數一般比較多,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在網絡課堂環境下,教師通過網絡教室軟件平台,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式教學,能夠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可通過電子舉手提問要求老師進行個別化輔導,教師也可通過與學生在線對講或直接遙控某個學生的屏幕來幫助學生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提問的學生和教師參與進來,其它的學生則獨立學習。教師還可根據學習的基礎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根據小組的不同情況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對小組進行分層教學。當教師與一組有需求的學生交流時,這一部分學生會認真地參與;而另一些小組則可開展組內的學習活動。

6、問題研究式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所謂問題研究教學模式一般是針對學生非結構化的思想、觀點的形成,引導學生去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問題研究教學模式一般採用以下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通過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與探究,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

(2)提供相關的詳細的網絡信息材料。

(3)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提示。由於網絡課堂可包含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在網頁上創設不同的問題和鏈接(這些鏈接既可鏈接到學習網站內部,也可鏈接到網站外部)。當然,鏈接應該足夠多,以幫助學生根據需要尋找自己的答案。

問題研究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獨立發現和體驗,突出在研究中學習的過程。由於這種模式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因而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有研究表明:處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學生,尤其是當他們的興致集中於有一定趣味的學習內容時,他們會情緒高漲、思路清晰,處理信息的速度也顯著提高。這説明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對網絡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反思

網絡課堂教學優勢明顯,但作為新生事物,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1、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使其儘快適應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

信息技術不斷飛速發展,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別是使教師面臨巨大的挑戰。過去在傳統教學中經驗豐富的教師,面對新的信息技術感到十分茫然。由此產生兩種傾向:或者花大量的精力在繁紛複雜的信息技術中探密,成為技術的奴隸;或者乾脆排斥現代信息技術,固守老的一套。這些都不能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學校要儘可能消除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神祕感,要精選教學急需的實用的信息技術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儘快將教師引進門,形成良好的技術更新氛圍。

2、應精選網絡資源,減少海量信息帶來的信息困擾。

據有關資料介紹,世界互聯網每天新增網頁超過300萬頁。網上過多的信息大大超過了師生可接受的程度。面對洪水般的信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會產生無形的壓迫感和疲憊感。對信息的篩選、處理變得越來越困難,學生認知的過程極有可能變為機械查詢的過程,再一次淪為機器的奴隸。因此,教師要學會有目的地查尋信息,同時要為學生的學習精選網絡資源。

3、應加強對網絡課堂學習過程的控制,減少網絡迷航。

網絡教學多采用非線性超文本方式組織,這使得學生學習隨意性很大。另外,網頁上的廣告和一些透人的信息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儘管教師不斷教育學生,要求學生自覺控制學習行為,但當無關刺激的強度和新異性達到一定程度時候,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還是會轉移學習的注意力,偏離預期的學習目標,使學習過程最終失去教師的控制。因此加強網絡課堂學習過程的引導與控制,是實施網絡教學的關鍵。

4、應重視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減少網絡課堂給學生帶來的孤獨和無助感。

網絡課堂的交互一般是通過網絡實現的,容易忽視人與人之間直接的面對面的情感交流,脱離現實生活。處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面對多姿多彩的屏幕,完全可以忘記周圍現實的生活環境。失去老師親身輔導和同學親身協作的學生,當回到現實中的時候,往往會有陌生的感覺。長此以往,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將變得困難。遇到現實中的問題,難免產生孤獨感和無助感。因此,網絡教學不能全部取代現行教學,學生在機器上學習的時間應該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而且應更加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5、應努力強化網絡課堂教學對學生各科學業成績的支持。

利用網絡教學的初衷,無疑是提高教學質量。但在現實中發現,利用網絡課堂教學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大綱規定的學習目標。很多學生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很強,但語、數、外等其它學科的學習成績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甚至出現這樣的情況:信息技術精通的學生也就是其他學科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學生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信息技術本身上,也可能是網絡環境下的思維模式和傳統教學中的思維模式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網絡教育有傳統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網絡教育也存在先天的侷限。如何發揮優勢,克服侷限,是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9y7dm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