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多篇

2021年《我和我的父輩》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聯合執導,眾多一線演員參演,百年獻禮影片!2021年國慶檔上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1

《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為保護羣眾撤離,拼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羣像。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42年五一反“掃蕩”期間,吳京、吳磊上陣父子兵,兩人分別飾演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及通訊員馬乘風。預告以老照片的形式開場,將觀眾帶回到1942年,從馬乘風的通訊電報中得知,騎兵團因叛徒投敵,陷入了位置暴露的危險當中。為了掩護冀中區機關並且安全轉移留在村子裏的老幼婦孺,騎兵團以一敵百,在懸殊的火力下拼死衝殺、牽制敵人的進攻,硬是以傳統的騎兵戰術生生撕開了一道缺口。導演吳京1:1開闢戰壕、搭建戰場,動用兩百多匹戰馬,將騎兵前赴後繼、戰馬衝鋒迎敵的磅礴場景震撼呈現,還原了抗戰時期蕩氣迴腸的騎兵作戰場面。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2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能夠長久佇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如果民族喪失了精神文化,就意味着民族靈魂的喪失。

文化可以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它可以是書法、繪畫、節日、習俗等,但是文化多種多樣,我們所真正瞭解的又有多少。

有多少人重視着西方的情人節,而忘記了中國傳統的七夕,有多少重視着西方的聖誕節,而開始忽略中國傳統的春節。忘卻傳統的節日就意味着文化在人們記憶中的逐漸喪失。

並且在拜金主義日益盛行的今天,節日總會與商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傳統的節日彷彿成了商家們的金元寶,使得傳統的節日更加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節日在商業的眼裏成了金錢的代名詞。

由於商家的影響與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喪失了其原本的地位,在人們的心中開始動搖,地位的喪失也讓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中秋節就是意味着吃月餅,春節就是意味着吃餃子,元宵節就是意味着吃元宵。節日原本的意義因為忽略而逐漸喪失。

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要深刻了解中國文化,讓文化不失其原本意義,也要讓其被賦予現代化意義,重塑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當然,文化與文化之間不是相互獨立也不可能是相互排斥的,而文化與文化之間則可以相互借鑑相互融合,使得文化更具有時代性。

文化有許多方面構成,則文化也可以從多方面得到普及,人們可以通過閲讀古典名著,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遊歷文明古都來加深對文化的瞭解,親自體驗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從事文化行業的人也應該持一顆純潔的心,不因名利而從事對文化的研究,而應以研究文化為目的去探究古文化的奧祕,治學者也應該抱有一顆嚴謹的態度,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而着實讓文化研究成為自己真正的事業。

總之,文化的興衰關係到整個民族的興衰,還原真實的精神文化,應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3

中華民族精神是幾千年來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的結晶,他們把各種思想精華播撒在黃河上下,長江兩岸,成為了幾千年來主導華夏民族思想的源泉。我們要將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讓它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民族精神首先表現為一種愛國精神。在五千年的歷史舞台上,無數愛國人士相繼登場。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寧,國家的社稷,民族的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愛國,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我們難以忘記嶽將軍背上的“精忠報國”,難以忘記周總理的“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難以忘記槍炮轟鳴,煙火瀰漫的戰場上勇往直前的戰士。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與世界的東方,與一種愛國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民族精神,也表現為一種自立,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自信,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自信,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民族的發展。這種精神代代流傳,輩輩傳頌。民族精神的表現的何等的多,我們要高舉我們的民族精神,將它發揚光大。

弘揚民族精神,發展民族傳統美德應該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其實,現在我們身邊依然存在着許多民族英雄,那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難道説老師不是民族英雄嗎?是,他們是的。不只僅僅是我們的老師,還有為國增光的奧運健兒、刻苦鑽研的科學家、勤奮工作的一線工人……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樑。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4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着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是我們一直擁有的也是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出祖_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説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可是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這點呢?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説過“三個臭皮蛋頂一個諸葛亮”的彥語嗎?連三個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説明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名族精神的責任佔全國任命弘揚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們身邊不就又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勝了對方後,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為了我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在建設祖國嗎?還有就是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在男子110米蘭冠軍劉翔在直徑跑道上戰勝了黑人,為我們全亞洲爭了光還為我國爭了光,這不也實在建設祖國嗎?……

弘揚民族精神,引領幸福成長!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5

歲月,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消散了春秋戰國時無數飛揚的塵土;暗淡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街市;剝蝕了宋元明清殿前宏偉的琉璃。歲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 是一個個英雄的名字,正是他們,挺起了中國人脊樑,凝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什麼?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這個古老而又深刻的問題。偉大的詩人艾青寫道“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對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釋,那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主義。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是民族的靈魂、國家的支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創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在未來歲月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方圓九州,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浩如煙海。

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締造了強漢盛唐,領世界風騷幾千年,何等風光? 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

為了中華的崛起,為了雪恥報國,為了振興華夏,為了騰飛於世界,我們的前輩發憤圖強,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6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發展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靠的是什麼?就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有時候,國家破裂,我們只有緊握民族精神,才能重振山河,振興國家。

戰火紛飛,滿蹄踏破國都,北伐再敗,是再戰,還是……東風吹拂,鄭成功綻開愁臉,舉起民族大義的大旗,揮師東下,一舉驅跑荷蠻,收復台灣。既成就了自己,又實現了中華統一和偉大復興。

有時候,國家被侵,我們只有緊抓民族大義,驅逐外寇,還我河山。

三省淪陷,內戰頻頻。是做“亡國奴”,還是……雪花飛舞,張學良仰望蒼天,扯起民族大義的風帆,毅然發動“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併力抵抗日寇,最終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既證明了自己,也贏得後人由衷的欽佩。

有時候,國家遭遇自然災難,我們只有心繫災區同胞,眾志成城,才能共建家園。

汶川傾倒,玉秀被毀。轉瞬間,天崩地裂,高樓倒塌,良田被毀,厄運接連降落在中華大地上,摧殘着中華兒女的身體,帶給中華兒女無限的苦愁,但是!中華兒女沒有害怕,也從未畏懼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3億人的心連在一起,必在廢墟上建成一個更美好的家園!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推動本民族的發展和興旺。這樣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的體現。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沒有凝聚力的民族會怎樣?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7

回望歷史,中華民族走過數千載風風雨雨;駐足現在,祖國在民族奮鬥的崢嶸歲月中鑄就輝煌。而這光輝燦爛的成就背後,離不開幕後、地底默默紮根的人們。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優良品質之一,就是紮根精神。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體現在堅守信念,擔當責任。建國初期,我們的祖國尚不富強。在海外留學的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天賦異稟,學成後回國做貢獻。但美國政府威逼利誘,軟磨硬泡,怎麼也想留住這批英才。他們克服了眾多困難,意志堅定地回到了積貧衰弱的祖國,毅然挑起了建設祖國的擔子。不久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些建設者們卻因工作身體抱恙。他們許多人的名字至今不為人所知,但人們知道他們紮根地底,用信念與責任默默鑄就了祖國的輝煌。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體現在腳踏實地,紮實奮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説:“航天報國就是我的初心。”他作為東方紅1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的總設計師,他用自己踏實勤勉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的同事們説,孫家棟不管身體多不舒服或工作多麼細小簡單,他負責項目的每一個工程他都會親臨。他總是對飛行器的每一個細節反覆檢查,按照規定步驟踏踏實實的進行工作。孫家棟現在雖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奮鬥在科研崗位,有時還工作至深夜。祖國現在富強了,而這些紮根厚土的人們卻依然不驕不躁,用紮實的奮鬥穩定好頭頂枝繁葉茂的祖國。也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參天大樹才能這般健壯,也才會不斷抽出新枝。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就是危難時堅守信念,擔當責任,強盛時腳踏實地,紮實奮鬥。有了這樣的精神,祖國必將走向進一步的輝煌。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8

愛國——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許我仁人志士是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衞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寶貴精神使我們中華民族經久而不衰。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牢,多次拒絕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文天祥,並許諾如果他答應,將會給他丞相一職,但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説:“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在臨刑前,監斬官湊近對文天祥説如果他現在改變主意還可免一死,還依舊可以當丞相。當監斬官説完這一番話之後,文天祥怒喝説到:“死便死,還説什麼鬼話!”

就這樣,一代英雄又被歷史所埋沒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垂青史,受世人愛戴、敬仰。

一代英雄荊軻,為了報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當國家處於危難中時,是他挺身而出,深入似虎狼之穴的秦國,不畏懼秦國的強大,毅然拿起匕首,在滿是大臣的大殿上向秦王刺去,他知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但他並沒有退縮,當他被秦王刺倒在地時,他扔出了手上拿着的匕首,雖然沒有刺中秦王,但他為祖國做出的貢獻將永遠被人珍藏在心中。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裏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下頑強鬥爭,使敵人坐卧不安,終日不思茶飯。日軍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剿。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説:“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的肚子裏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

文天祥、荊軻、楊靖宇,雖然他們的結局都逃離不了一死,但是,他們身上洋溢着偉大的民族精神——愛國,永遠會被我們後人所銘記。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9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期發展當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樣態。民族精神也是一個民族的生命魂;是一個民族的獨特人格的彰顯,是一個民族的慧根。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時代精神,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説,就是要文明修身,立志成才。要不斷地加強自身道德品行的內省、提高和完善,追求完美的人格,為自己成為棟樑之才打好基礎。

民族精神之熱愛祖國。周恩來在瀋陽讀書時,有一天,東關模範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麼?”有的同學説:“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有的同學説:“為了能發財致富。”而周恩來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精神。

民族精神之樂於助人。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查口,發現一羣人圍着一個揹着小女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的手裏,大嫂含着眼淚説:“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説:“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民族精神之孝順父母。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温暖被褥,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説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的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之寶;民族精神,是中華社稷之基;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之魂。它的源遠流長,核心就是為了塑造理想人格。孟子心中的大丈夫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諸葛亮畢生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寫下了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呼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面對旦夕之間的榮辱驟變,從容表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歷歷變遷,而民族精神則越來越深刻地成為維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讓我們一起弘揚民族精神吧!

2021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心得體會10

有人説,民族精神如一縷春風,像寒冷時母親給兒女們送來的温暖;有人説,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熱時母親為兒女們扇出的涼風。

突破空間的約束,翱翔歷史的長空,我們的熱血會開始沸騰。“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文天祥《指南錄》中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我們的激情四處燃燒。突破時間的束縛,我的思緒會變得飄逸。“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言語更是讓我們為之震撼。是什麼讓他們如此信念堅定?

是什麼讓他們奮不顧身?是母親,是祖國,賦予了他們偉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説遠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説近代的關天培、林則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會發現我們有着同樣的思想感情,透過“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壯語,我們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

朋友,當我們吃着香噴噴的飯菜時,可曾想起“粒粒皆辛苦”,可曾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當我們談論學習為了什麼時,可曾想過“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總理?當我們高談闊論軍事之強時,可曾想到為國爭光的錢學森?當我們高談闊論科學發展之時,可曾想起航天英雄楊利偉呢?

是它——民族精神,讓母親美得無與倫比,讓我們刻骨銘心,讓我們高歌母親的偉大,高歌民族精神的源遠流長,共創美好的明天吧!

文章用演講辭這一文體是作者選題的需要,因為作者寫的是讓民族精神走進心靈,要讚美、堅守、傳承民族精神,用激情四射的演講辭是最好不過的了。文章先用兩個比喻,生動地寫出民族精神帶給我們的温暖與幸福,民族精神滋養着我們的心靈。接着,作者把時空推向古代,屈原、文天祥的詩句奏響了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他們作為民族精神的傑出代表,激勵、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可見作者選材典範。作者熱情謳歌,又把目光投向現當代,呼喚民族精神代代相傳。這樣寫層次清楚,感情充沛,令人感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9ymw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