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1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打着聯合國的旗號公然出兵干涉,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

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斃傷俘敵軍109萬多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戰爭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帝國主義的一次直接的軍事較量.它揭穿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利益,鞏固和增強了新中國的獨立、安全和國防力量,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

五十多年前,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民族的尊嚴,我中華兒女就是唱着這首雄壯的戰歌,毅然跨過鴨綠江,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這是一場國力與軍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意志的較量!我中華兒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終於低下了他那顆高傲的頭顱,也讓全世界都重新認識了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終於為共和國今後的發展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環境.

今天,回首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需要看到,中國人民保護自己國土的決心從未動搖,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和正義性是不容抹殺的……

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鮮停戰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今天,當朝鮮半島出現和平統一的新曙光的時候,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為製造的悲劇早日成為過去,就是堅信正義終將勝利,英雄精神不朽.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2

這一仗鑄就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彰顯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範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決絕,才形成了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據統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式英雄有44名,用身體堵敵人槍眼的黃繼光式烈士有6名,捨身炸燬敵人火力點的董存瑞式烈士有9名,為救朝鮮婦女兒童而犧牲的羅盛教式烈士有6名。他們身上展現出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黨和人民隨時準備犧牲一切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鑄就的中華民族魂。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出人類戰爭的奇蹟,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捍衞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十幾萬英雄兒女長眠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如此巨大的犧牲、如此重大的勝利,得益於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上下一致、同心協力、團結對敵,匯聚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力量,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毛澤東曾説,“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自力更生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越是艱險越向前”,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戰到底的氣概,彰顯了“毛澤東思想化”的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精神。

沒有這場立國之戰,就沒有新中國建立以來數十年的和平環境和強勢崛起。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志願軍、中華民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凝聚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並沒有隨着戰爭的勝利和志願軍的凱旋歸國而結束,它像中國革命的其他精神一樣深深地鐫刻在中國革命史、中國人民解放軍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不僅在對外戰爭中,而且在國內實踐中影響、滲透、凝聚和創造出許多新的精神。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3

今天,我2113來到了丹東——一個邊境城5261市,三面環山而另一面緊挨着鴨4102綠江1653的城市。那鴨綠江的對面便是我國緊挨着的美麗國家——朝鮮,一個曾在18世紀中期被美國侵略過的國家。而正在這次戰役中,朝鮮民族得到了中華民族的大力資助,這就是抗美援朝戰役。今天,我來到了抗美援朝紀念館,來知曉,瞭解,感悟中華民族的品格與毅力。

首先,我們來到了抗美援朝紀念塔前,那是一座高聳、巍峨的寶塔,有一種莊嚴肅穆不可侵犯的尊嚴。講解員引領我們進入其中,我們便開始了此次的歷史之旅。我們首先進入了兵馬俑展廳,裏面陳列着各式各樣的兵馬俑,我通過兵馬俑瞭解到了秦朝戰爭的歷史,以及古代文明的奇幻與美麗。我們又來到了樓上的展廳,裏面展示了中國曆年來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總共有100餘條,這其中有南京條約,曖暉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雖然講解員和學校所學的有所不同,但是我認為無論怎樣,歷史的實情都已無從考證了,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署都説明了清政府的無能以及中國永久的恥辱,我們需要銘記這些歷史,找回中華民族的尊嚴!

然後我們進入了塔的第一層,這一層講述了抗美援朝戰役的起因和結果,看過後對當時中國幫人幫己的精神所震撼。繼續向上走,塔的二到十層全是烈士們以及他們的畫像、事蹟和評價。其中感人至深的就是魏巍那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感人至深。它的頂層是觀望台,可以俯視整個丹東,還可以看到朝鮮。從朝鮮的樓房看來,朝鮮是個很貧窮的國家,所以我感謝中國當時拯救了朝鮮。

我們下了紀念塔後,又進入了紀念館,裏面展示了這次戰役中的紀念品,和整個戰役的過程。裏面有自助查詢機,可以在這裏瞭解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裏面還展示了中國士兵們在躲避敵人無聊時製作的自娛自樂的樂器,其中就有小提琴,這也讓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樂觀快樂的另一面。我在裏面也看到了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裝備的差異,看出了中國士兵堅毅不屈,努力拼搏的的精神。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4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69年前的今天,他們為了保家衞國踏上抗美援朝的戰場。兩年零九個月,十餘萬名志願者軍英勇捐軀。抗美援朝紀念日,我們共同緬懷最可愛的人!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首歌,傳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壯的旋律,凝結了一個國家的集體記憶。當戰則戰,敢於亮劍。不僅僅是軍隊的神聖使命,而且能夠以戰止戰,以戰立威。試想,如果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長劍出鞘,何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何談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夢想?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總司令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在他們身後,是一片飽經戰火、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但是志願軍用靈活的戰略戰術和堅強不屈的意志浴血奮戰、殊死相拼。與此同時,全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掀起參軍參戰的熱潮·······

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志願赴朝參戰志願手術隊即將開赴前線他們為了一場戰鬥一場戰役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戰士滿腹抗美援朝熱情卻不幸被敵人炮火轟擊而犧牲的毛岸英為了戰鬥的勝利不惜用胸膛頂住敵人的機槍炮火的黃繼光為了隱藏隊友取得勝利

硝煙早已散,但砥礪人心的“英烈精神”不會湮滅在如煙的歲月中。這種精神不僅僅成為後人的“精神譜系”,更是化作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強柱石。祖國今天的繁華,我們又怎能忘記那些年輕的英雄呢?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雖然我們不能像先輩們那樣馳騁沙場,但是我們可以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珍惜先輩們用血肉汗水換來的美好生活。用手中的筆書寫自己的夢想,立鴻鵠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講話”中提到: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作為當代高中生,我們應該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行百里者半九十,儘管我們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但仍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沿着中國夢的道路走下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至敬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5

烈士冉緒碧和陳曾吉的家人是幸運的,他們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遺物,可以睹物思人,寄託哀思。

一個木製算盤,一盞桐油燈,一個簡易木製書箱,3件由家人捐贈的冉緒碧烈士的遺物,如今靜靜地“躺”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的展櫃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龍興村的冉方章,是冉緒碧的侄子。“家裏老人都説,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裏最有文化的人。爺爺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這3件遺物。”冉方章説,聽父輩講,叔叔冉緒碧從小就展現出很高的天資和學習熱情。為支持他讀書,在那個節衣縮食的年代,爺爺冉啟基只好讓其他3個孩子輟學,全力供小兒子冉緒碧讀到了五年級,併為他購置了學算數用的算盤。為了讀書,冉緒碧早出晚歸,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為了讓冉緒碧好好學習,冉啟基還咬牙用12斤玉米換了一盞桐油燈,供冉緒碧晚上學習使用。

漸漸地,私塾教育已經滿足不了冉緒碧對知識的渴望。冉啟基又用60斤玉米當學費為冉緒碧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了便於保存學習書籍和用品,冉啟基特意請木匠師傅為小兒子手工製作了一個書箱。

3件學習用品,濃縮了父親為支持冉緒碧讀書改變命運的希冀,也見證了這個鄉村少年的思想啟蒙。為了追尋革命理想,冉緒碧放下書箱,扛起鋼槍,並奉獻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願軍第20軍60師180團戰士冉緒碧,光榮犧牲。

陳曾吉烈士留給家人的遺物,是他的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裏的小戰士身着軍裝,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1930年5月,陳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長安鎮磨盤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時年17歲的陳曾吉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軍。1950年,陳曾吉隨部隊入朝作戰。那年7月,身為班長的陳曾吉在朝鮮江原道與敵作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家人得知這一消息、收到陳曾吉的烈士證時,已是1955年。和烈士證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陳曾吉的軍裝照片,這也是他留下來的唯一影像。

在父輩們踴躍參軍、保家衞國的感召下,陳家後代也不甘落後,陳壽山的兩個兒子和陳虎山的兩兒一女,也相繼參軍報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d871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