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512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512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512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一

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守護汶川,抗震救災,這句話至今還在耳邊迴盪,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永遠記憶的日子,汶川大地震紀念日。

作為河南籍在深圳工作的醫務工作者自願參加了援助汶川地震災區醫療救護隊,奔赴震中映秀鎮。

深圳醫療隊當時所在的廣東醫療隊是汶川地震後首支徒步進入震中映秀的地方醫療隊,曾受到當時衞生部的通報嘉獎。

時光如逝,歲月如梭,一晃眼十四年,仰望藍天,我們是那麼幸運!十四年前,回想我們經歷了多少值得銘記的瞬間,那時我們誰也不知道在明媚的午後將會降臨一場如此悲痛、一場舉國哀悼的災難。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位於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的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頓時地動山搖,轟鳴雷動,突如其來的變故不知奪走了多少年輕寶貴的生命,漫山的塵埃滌盪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

頃刻之間,縱然繁華都隨着強烈的震動夷為平地,仰望天空,才發覺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不堪一擊。廢墟中不斷傳出“救救我”的呼叫聲,痛哭的呻吟聲,閃動着搶險隊員時隱時現忙碌的身影,他們甚至瘋狂的用手挖掘被深埋的孩子們。每個跳躍的畫面都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汶川被永遠的記在了歷史的卷軸上。災難面前,汶川人民迸發出頑強與堅韌,全國人民拾起愛心,天災可以奪去生命,時間可以沖淡悲傷,但永遠不能遺忘的,是那一幕幕感天動地的場景,令人動容垂淚,催人愈加奮發向上。

頑強的生命讓死神也望而止步,沒有什麼困難能壓垮我們中國人,災難讓我們學會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回首,是那問心無愧的信念支撐着我們度過一個個漆黑寂寥的夜晚,我們將希望的種子撒滿人間,來年又萌芽、開花、結果,撥動生命的琴絃,從此我們帶着温暖上路,用鮮花祭奠長眠地下的亡靈。

一個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個冰冷的雨季,讓人們無路可退。一雙雙蒼老的手、一張張稚嫩的臉承載着太多本不應該屬於他們的痛。在現場,每天都有着數不清的感人畫面,無數的軍人、志願者都在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着,全國人民用淚水撫慰淚水,用愛心書寫愛心,大災有大愛的吶喊聲激盪着每個人的心胸,整整十四年了,“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的呼喊聲還依稀在我們耳邊迴響,我想聽過這些感人故事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曾經的生靈塗炭在他們經過後已化為烏有。在這十四年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瓦礫廢墟上建起了一排排漂亮的安置房,殘垣斷壁的城市換了新的容顏,很多人早已從悲傷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重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曾經的離別,也已經漸漸淡忘,人總是要學會堅強,總是要學會努力向上的生活。

生命是脆弱的,我們的人心卻是堅強的。我很幸運,災難並沒有給我帶走什麼重要的東西,除了毀滅了我的家園,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的老師……都還能在我身邊,經歷了無奈,經歷了殘酷的黑夜,經歷了廢墟,經歷了徒步,但是隻要現在還能仰望藍天,快樂地活着,這就是最大的幸運!

十四年前駐紮在我們周邊的解放軍戰士,你們還好嗎?很感激你們,人要學會感恩,感恩你們能夠在最危急的時刻出現,感恩你們在災難面前毫不退縮,勇往直前,感謝你們的付出和鼓舞。你們的辛勞和汗水,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當我們經歷了一場大風大浪,如今已經四十多,覺得做什麼都需要勇氣,做什麼都不容易,時光如流水,匆匆如也,一想到十四年前,難免還是會有些悲傷,也許正因為經歷了,所以才懂得更加堅強,努力拼搏!

現在能擁有美滿的幸福生活,是需要知足的。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二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特大地震,震動了全中國,也震驚了全世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很多的學校垮塌,許多教師經受着考驗,他們用生命雕刻出師德豐碑,他們的捨生忘死的英雄壯舉詮釋了師愛的崇高與偉大。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他們在生死關頭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奮不顧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深深令我們驚歎。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孩子身邊,竟緊緊地圍着三個雕像般凝固住的女老師,她們沒有下意識地自我保護動作,而全伸着手臂。顯然,她們在生命最後的時刻,用自己的軀體保護住了孩子……救助的團政委站在廢墟前熱淚盈眶地對戰士們説:“面對這樣的生命,面對這樣的高尚,大家明白什麼叫捨生忘死了嗎!”用生命為孩子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老師,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裏還緊緊抱着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教學樓倒塌之際,生與死的考驗立於眼前,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深摯的愛。其中閃現出的人性的光輝,足以穿透那幾秒鐘的災難陰影。是呀,在危難時刻,他們全然想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周圍所有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只想讓孩子們少受一點傷害,再少一點。把自己的愛全部獻給了他們。作為同行的我們,自己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更深的理解了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愛在每一個瞬間。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他們在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於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的拼搏奉獻精神令我們欽佩。許許多多的教師,他們在地震過後,在不知自己親人生死的情況下,甚至有的已經失去了親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廢墟中尋找着自己的學生,這種忘我的精神怎麼不令人敬佩呢!同是教師的我們,儘管我們沒有遭受如此的災難,我們要以他們為楷模,把自己的愛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幫助他們渡過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個難關,積極健康的成長。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他們在大災面前,化悲痛為力量,振奮精神,不屈不撓,迅速投身重建校園,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自強不息精神令我們感動,儘管他們同樣失去了親人,儘管他同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作為教師的他們,在自己學生面前卻是如此的堅強,走進帳篷搭起的教室,去撫慰孩子們那受傷的心靈,激勵他們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常言説“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們,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作為教師,不僅僅教給孩子們豐厚的知識,還要用自己優秀的品質去激勵孩子們,感染孩子們,讓他們積極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一個個感人的英雄事蹟撞擊着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畫面激勵着活着的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作為教師的我們,為他們的種種行為所敬佩,深深地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長葉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衝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蹟。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愛與責任,什麼是新時代的師魂--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大愛無言。昨天,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拿着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在做着雖然神聖卻毫不起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們就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上了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用他們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如何面對苦難學會堅強。所謂“一日為師終身如父”,哪裏還需用語言去做矯情的表達?

讓我們重 ww 新審視自己的職業,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裏,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愛-需要無私,需要奉獻,需要全身心投入。讓我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吧。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三

2008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08年北京奧運會讓全世界的關注點都聚焦在中國北京。鳥巢、水立方的魅力使他國著名建築物都黯然失色,中國以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國情懷熱情的接納了四海賓朋,再次以他五千多年悠久古老的歷史文化征服了全世界人。

然而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對全國人民來説又是及其黑暗的,令我們永遠無法忘記,由於天災的摧殘破壞,汶川地震震中烈度高達11級,六萬九千餘人不幸遇難,三十七萬人受傷,1.79萬人失蹤,一串串驚悚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在這一天我們痛失了無數親人,災害使原本瑰麗秀美的山水風光霎時間全部摧毀變得殘破不堪,一些古老無價的古建築化為一片片廢墟瓦礫,多少曾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多少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越是國難當頭越能夠看出人們的團結與無私,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像古人行跪拜禮一般用雙手支撐着身體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身下,救護人員在熟睡孩子身旁的手機上看到了母親留給孩子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記住,我愛你。”為母則剛,母愛的偉大光輝又一次在災難中温暖了人心。或許我們無法準確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面對災難無能為力,殘酷的天災不相信眼淚,災難發生後,中國人沒有如棄婦一般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的力量集聚在一起有如正午的烈日,光芒無限,驅散陰霾温暖人心。柴靜説:“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誠然!面對一張張掛滿灰塵血漬,一個個身心俱疲的靈魂,救援人員加快了救援的速度,加快了自己的腳步,面對餘震的危險,面對廢墟里散發出的陣陣屍腐味,14萬餘中國軍人子弟兵用自己無畏的犧牲精神和高效的行動拯救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用自己佈滿老繭滿是傷口的雙手扒開一片片廢墟中的瓦礫,用孔武有力的臂膀扛起擔架上虛弱無助的生命,用自己血肉之軀築起一條生命之路,鋼鐵漢子也有柔情的一面,抱着劫後餘生的孩子時他們露出了燦爛治癒人心的笑容,強忍着疲憊,強忍着身上的劇痛,強忍着空氣中屍腐的血腥氣味,他們將個人安危拋在腦後,只為了多救出一個生命,只為了讓親人、愛人能夠再次重逢。

14年的辛酸鉅變,四川受災區舊貌已然換新顏。一切的努力都是有意義的,如今的受災區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改變。

知道感恩,努力奮進的四川人及時從災難摧殘的苦難中恢復,向着新生活前進,他們在黨和國家的扶持幫助下及時迅速的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現如今的汶川擁有着秀美的山水、品種繁多的動植物、底藴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重建後的受災區已舊貌換新顏,城區建設更加完善,基礎設施更加齊全,彰顯着悠久的歷史底藴和時尚新潮的新時代風貌,汶川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將感恩珍存在心裏,感恩幫助扶持他們的黨和國家,感恩曾經施與援手的團體和個人,感恩十四年來一直關注災區發展的好心人。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十四年過去了,我想汶川地震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死者逝去的悲痛絕望,而應該是受災同胞堅強樂觀積極發展的精神,應該是國家有難時國民眾志成城相互幫助的世間大愛。

紀念5.12有利於樹立民族樂觀開朗不斷進取的精神。緬懷歷史追憶過去是對鮮活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是對無私貢獻者的謳歌讚美。

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堅強!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四

在internet搜索引擎中輸入“地震中的英雄教師”,百度一下,用時0.001秒,就能找到相關網頁約1720000篇。汶川地震,震塌了數以萬計的房屋,奪取了數萬名鮮活的生命;汶川地震,也凸顯了人民教師的英雄本色。

三次衝回教室搶救學生的苟曉超、雙臂護住4名學生的譚千秋、搶救掉隊學生的吳忠紅、救出學生卻永失愛女的劉寧、用身體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臨死胸前還護着三個幼國小生的杜正香、雙臂緊摟兩個孩子的張米亞……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卻愈發絢爛!在這場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的人民教師用他們“愛的翅膀”築建起一座座“為人師表”的豐碑!

不要刻意去拔高,不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出自本能,而這些老師的“本能”正是刻在他們骨子裏的“師道”,和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大愛”!教師肩負着“愛與責任”,愛學生是職業要求,對學生負責也是職業要求。在危難來臨時,我們的許多教師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愛與責任”,向人民遞交了“愛與責任”的滿意答卷。

地震中的英雄教師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今後工作中,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用“愛與責任”、用我們的紮實工作,來告慰天堂中的同行們!

教師作為一份崇高的職業,實際上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傳播者。教師通過知識積累、研究社會,通過教書育人,把社會“接力棒”傳遞給學生,使之繼續探索,從而實現整個社會從矇昧通向文明,使人類從無知步向有知,進而促進人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文明進步的傳承工作,需要“愛與責任”。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真心地關愛學生,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當今社會,“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要用一泓活潑潑流淌的活水來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做一個博學者,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知者,學習應該也是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更新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努力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爭做學識淵博、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屋建瓴地把握、理解教育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更符合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要加強研究,踴躍投身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着眼未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國小階段,是學生品德培養、習慣養成、能力形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國小教育是基礎的基礎,是關乎學生一生的奠基工程。國小教育教學工作,涉及面廣,工作瑣碎,責任重大。做好奠基的事業,需要“愛與責任”……

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甘於奉獻,堅守清貧;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與責任”,包含在教師職業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在於有多少人需要你,而你為這些需要你的人又做了些什麼。作為教師,學生需要我們,家長需要我們,社會需要我們,而我們又能夠用我們的愛與責任在平凡的職業生涯中做出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成就學生、服務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教師職業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體現自身的生命價值,獲得教師職業的快樂和幸福!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五

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已經十四年過去了,然而就在十四年前的今天,有許許多多人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有的人正在公司上班,有的人正在坐在教室聽課,有的人在在操場嬉戲打鬧,有的人正在路上行走,總之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隨着一聲巨響,地震山搖,高樓大廈瞬間垮塌,不斷的尖叫聲和混亂,人們這才意識到地震來了。

想想自從1976年經歷唐山地震之後,三十二年之間人們就再也沒有受到任何地震的侵襲,以至地震這個概念已經慢慢的從人大腦中被抹去,人們嚮往着未來科技的時代,人們奔向未來小康的社會。基本上每個人都在懷揣着自己的夢想,信心十足的奔跑在大街小巷以及各個角落裏,人們可以相信自己前面的路途是光明的,人們對於自己未來充滿自信和盼望,進而展望自己越來越強大的“母親”。

但是汶川地震好像一個晴空霹靂出現在中國的上空,想想多少世紀了,人們依舊抱着“人定勝天”的口號在建造屬於自己的巴別塔,但是多少年來人們受到上帝之手一次又一次的干預,以至於每一次都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從當時出現在示拿平原的人類,到十四年前經歷汶川地震的人們。正如有人所説:面對地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已經疏於對地震的防患。我想我們常説好了傷疤忘了疼,大概就在表達着這樣的一種意思吧!

十四年過去了人們依然對於生死問題拋之腦後,多少人依舊信心十足沉浸在自己的對未來的盤算和計劃裏,新的科技產品不斷的湧現時常,追求自我的文化如同潮水般湧進大街小巷,好像人們已經淡忘了自己在汶川地震時所表現的渺小與絕望。那一幅幅不忍直視的畫面以及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似乎已經在歷史成為過往的煙雲,而十四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追隨安逸和放縱的生活。

人類究竟從哪裏來?將來要往哪裏去?這個世界發展的最終目的要駛向何方?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一位上帝?這些問題在現今的時代中即或提出來也會被稱為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但是這些問題卻關係着每一個人。如果當時汶川在汶川地震中喪生的人,因為太忙與世界沒有慎重思考過這問題,最後遺憾的離去,那麼我們現在的人們何不痛定思痛,亡羊補牢呢!

正像有的人所説:如果這個世界真有一位上帝存在,那麼為什麼有如此頻頻的苦難發生,要麼這位存在的上帝就是個暴君,因為他喜愛苦難。要麼這位存在的上帝就是無能的上帝,因為他無法平息這個世界的苦難。然而事實上苦難本身並不能否定這位上帝的存在本身,正如父親對孩子的嚴厲責打也不能斷定父親不愛這個孩子,因此有時候苦難存在正在標誌着上帝對這個世界全權的護理和掌管。

當整個人類都在悖逆這位上帝,虧損那位按着自己的形象和樣式創造人們的上帝的時候,地震和災害想必是上帝所管教人們的最佳方式了,因為往往藉着如此的管教,使得人們意識到自己的有限,同時也藉着如此管教來削減人們自大高傲的氣焰。但是面對整個犯罪的人類,上帝雖然藉着苦難來加以警告,但是警告終究不是上帝對待罪人的最終目的,因為他對罪人所做的乃是賜下自己的獨生兒子,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以此救贖罪人脱離上帝公義的審判。

那麼這就在意味着這個世界雖然有不斷的災害和苦難,但是我們仍然還有盼望,雖然我們的生活依然有太多不確切的因素,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靠着上帝所賜下的恩典進而獲取真正的安全感。然而當人們硬着自己的頸項不會改歸向這位上帝的時候,那麼他們要為自己悖逆和虧負上帝的行動附上慘重的代價,因為當我們拒絕上帝伸向我們的救贖之手,也就意味着我們要為自己的最承受永遠的審判。

現今人們所能夠經歷到的地震、饑荒和瘟疫,只是上帝對對安於罪中指人們的警告和提醒而已,換句話説如今所經受的這些苦難只是末後上帝對犯罪之人永遠審判和刑罰的縮影而已。因此只要我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還有機會來接受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救恩,藉着上帝透過他兒子所賜下救贖的恩典,足以使得人們在任何的環境面前都不至於恐懼而失去盼望。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六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恆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不論你在哪裏,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繫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着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着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七

世所罕見的大地震,讓數萬同胞頃刻罹難,十三億親人為之默哀。在舉國哀悼的日子裏,對於逝者來説,什麼才是最好的祭奠,什麼才是最好的告慰?

是生者的堅強不屈!不能讓災難擊垮我們的意志,不能讓困難停滯我們的腳步,不能讓廢墟掩埋我們重建家園、重整河山的堅定決心。

為這堅強不屈,讓我們在宣泄中撫慰心靈。汶川大地震緊緊揪住了全國人民的心,人們由驚愕到悲傷,由悲傷到焦慮,由焦慮到堅強。而在時間的煎熬、緊密的關切、焦急的期盼中,這心情在日漸焦灼,這心絃在日漸緊繃,這心緒在日漸難安。

全國哀悼日,既是對罹難同胞的祭奠,也是對生者心靈創傷的撫慰。那麼,就讓我們把這連日來積鬱的悲情傷緒,一併盡情宣泄吧,一併盡情地盪滌吧。災區幹部羣眾不能倒下,全國人民不能倒下!

為這堅強不屈,讓我們在淚眼中抬頭挺胸。面對被無情摧毀的家園,面對被廢墟埋壓的生命,面對那一幕幕悲壯的場景,面對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翻飛的淚花是心靈無聲的語言,是心底流出的哀歌。這裏有傷慟淚,悲逝淚,亦有感動淚,欣慰淚。眼淚可以盡情流淌,但我們必須挺胸抬頭,去把悲痛化為力量,去把感動化作堅強。而這,是我們在風雨中挺立、在災難中前行的巨大動力。

為這堅強不屈,讓我們在泣別中毅然前行。逝者已矣,家園已毀,而生活還將繼續。傷者需要全力救治,無家可歸者需要安置,家園待重建,河山待重整,我們必須泣別逝者,揩乾眼淚,重新上路。重建的任務十分艱鉅繁重,需要我們更加凝聚起來。儘自己最大努力施以援手,加倍努力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加倍激發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就是對災區人民最好的支持和慰藉。

“現在災難已經發生了,我們還要生活,不能什麼都靠政府,睡着等飯吃。”17日一大早,有災區村民就拿着鐮刀下地割油菜和麥子去了。而面對災難,災區羣眾在高喊:“我們可以從頭再來!”

那麼,讓我們更加堅強不屈,告慰罹難同胞,凝聚一切力量,去把困難踩在腳下,去把行動付諸實踐,去把希望寄予明天!

汶川地震十四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八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兩點二十八分,這個讓全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時刻;這個讓全中國的人民教師心痛到極點的時刻。就在這一刻許許多多的孩子變成了孤兒。就在這一刻許許多多的學生失去了他們敬愛的老師。伴隨着數以萬計生命的逝去,“老師”這個普普通通的稱呼緊緊的和“英雄”連在了一起。

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見證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崇高境界。他們的英雄事蹟可歌可泣,令人震撼,催人奮進。就在這最危難,最緊急,最關鍵的時刻,他們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學生的生。

這是一個讓無數人感動流淚的畫面。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而就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學校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的護着4個學生,4個學生獲救了,他卻被無情的地震奪走了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

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國小教師袁文婷,為拯救學生,一次又一次衝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後一次衝進去後,教學樓完全倒塌了……她的青春定格在了26歲。一個多麼年輕的生命,一個讓人多麼心痛的事實。

還有太多太多令你銘刻在心的名字:向麗、湯宏、嚴蓉、翟萬容、吳忠紅、張米亞……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老師”。然而這些老師的名字,以前我們一無所知,他們只是教師隊伍中的一部分。就是這些最平凡最普通的老師,不惜隕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學生的安全。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着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着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後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在災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我們的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麼崇高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築起了生命長城,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輝。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民教師的職責,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譜寫了人民教師的英雄讚歌

著名詩人臧克家有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是的,這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着,而且,還會永遠地活着。他們不是活着的人,而是活着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裏,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dpk3q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