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對軍訓心得感想體會

對軍訓心得感想體會

對軍訓心得感想體會

當老師告訴我們要軍訓時,我們都興高采烈,滿面紅光。可真正到了那裏,我們才知道我們開心的實在太早了,因為軍訓的生活可以用一個字概括——苦!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軍訓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閲。

軍訓的心得體會1

盼了三個月,終於盼來了嚮往已久的高中生活,當然軍訓也就隨之而來了,看似痛苦的七天軍訓其實也挺快樂的,我們在軍訓中痛並快樂着。

七天裏,我們學會了堅強,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會哭,因為困難對於我們已經不算什麼,學會勇敢地去面對,那才是真正的強者。每天練習隊列,對於我們這些温室裏不經風雨的幼苗來説,是很難忍受的,從脖子到腳,都沒有不疼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説累,我們能挺住,這就是進步,一天天的進步,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變得更加堅強,在磨練中變得強大,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我們年輕,我們無極限。

七天裏,我們在痛苦中尋求快樂,每天都要露出笑臉,因為我們要在快樂的氛圍中忘記身體的疼痛。這七天是快樂的,美好的,每天都有講不完的樂事,不管是中午在寢室裏休息還是課間在訓練場休息,每時每刻尋找快樂是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我們可以捉螞蚱喂蜘蛛,我們可以摘草編小兔子,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引得大家歡笑陣陣,樂此不疲,這就是我們年輕人的童心。

七天裏,我們互相認識,所有的人都已經從陌生人變成了好朋友。我們永遠是快樂的因為我們有數不盡的朋友,這樣,心就不會孤獨。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因為,成長路上有朋友相伴。

七天的軍訓已經過去了,但它會永遠深藏在我們的記憶裏,裝在美麗的水晶瓶中,珍藏到永遠,做為自己高中生活的第一頁。

又到了軍訓的季節,我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把那時所寫的東西翻了出來,發表上來給今年參加軍訓的朋友們做為借鑑。突然發現一年前的自己很傻,寫的東西也很爛,不過,無論怎樣,它都是我成長路上的一個印記。

軍訓的心得體會2

軍訓是每個新生的入學第課。此次軍訓,較以往不同,不管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有所不同。

我們的軍訓,地點並未選在外縣的哪個軍訓基地,而是選擇在學校的校園裏,也並沒有採取全封閉式管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軍訓的內容與成果。為我們訓練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以往就不得考證了),無論從軍容軍貌,軍紀,乃至動作的標準程度來説,無處不體現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威武與雄壯。標準高了,我們的軍事訓練內容自然也就更為艱苦。

要想把動作練得標準,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我們經常練習到腰痠背痛,雙腳發麻。儘管如此,訓練仍會繼續,這種時刻,往往是磨練我們的毅力與恆心的最佳時機。

我們感覺辛苦,但是教官們比我們更辛苦,這種感覺是以往歷次軍訓從未有過的感覺。起初,總是抱怨教官口令聲太小,基本聽不清口令,但之後才明白,教官們的嗓子已喊到發不出聲。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之前為七年級軍訓時已拼盡全力。想到此,我就會為自己的不善於觀察瞭解以及無知而後悔。教官們會因為我們動作不達標而挨批評,此時,我的內心會升騰起一種強烈的自責感,恨自己為什麼做不好動作!

軍訓只是我們學生生涯很短暫的一個瞬間,軍訓,教會我的不僅僅是一整套軍事動作。軍訓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迅速建立一個集體的團結向心力與團體凝聚力,使一個團體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讓我們真正從心理上成為高一六班的一員。

軍訓結束了,我也從中體味到很多:做教官有做教官的職責,做學生有做學生的本分。做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無論是文化課,還是軍訓項目,才能對得起老師、學校、家長和社會,也才對得起軍訓教官。

明天的路靠今天的努力來書寫,今天的路在腳下,把握今天就是把握住了明天。作文

軍訓的心得體會3

無論生活中有多少數不盡的苦難與絕望,但一想到軍訓,我就能從沉潛的心底感悟到苦澀中的甜蜜。

隨着酷夏的遠去,我們迎來了一個涼爽的秋,同時,也迎來了我們嚮往以久的高中生活。

在這裏,第一課便是軍訓。軍訓,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之所以熟悉是因為每逢開學必有軍訓以鍛鍊我們的體質,提高我們的素質。而陌生卻是因為在經歷了這幾次的軍訓後,又有誰能詮釋得出它的真正意義?

我始終不能理解軍訓,而以前的軍訓留給我的印象無非就是苦與累,甚至有些無聊。而這次,或許是人長大了,抑或是所處環境不同,面對人羣不同,我竟慢慢讀懂了它。是的,就這樣,懂了。

軍訓是辛苦的,但它卻辛苦的美麗,辛苦的動人,辛苦的讓人難以忘懷!

的確,軍姿站得人雙肩痠痛,雙腿麻木,但勿需抱怨它的磨難,它的辛苦,因為那種堅挺向上就像是在向上生長的樹,不折不撓。不!更應該説是一種尊嚴,一種力量,絕不向任何權勢卑躬。人生苦短,哪裏會沒有曲折沒有辛苦?如果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能以這樣的精神面貌去對待,那麼所謂的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

吃點苦,受點累,怕什麼。俗話説:“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沒有一份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軍訓讓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使我們能夠正視困難,敢於挑戰。軍訓能夠磨練我們的意志,鍛鍊我們的體質,增強我們的信心,美化我們的心靈……

汪國真説過:春天之所以美好,因為大地開滿了花朵。我們也要説:軍訓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讓我們完成了破繭為蝶的蜕變,由鐵到鋼的鍛造。相信,這段幸福時光會讓每一位經歷過它的學子終生難忘。

或許學到的東西遠不止這些。但是緊張而又愉快的訓練中的親身體驗,嚴格而又平易近人的教官的諄諄教誨,我想,我終身受用不盡了。

軍訓的心得體會4

為期三天的軍訓生活結束了,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酷暑難耐,更多的是自理能力的培養和學習吃苦耐勞的品質。

在軍訓基地這三天中,我們寢室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內務整理。在教官的指導下,同學們互幫互助,每兩人協作一起疊牀單、枕頭、再鋪好涼蓆,拉平整。在全體室員的努力下,我們寢室的內務檢查都得到了教導員的好評,第三天,我們寢室還拿到了流動紅旗和全連的最佳內務獎。

在軍訓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從命令,我班在軍訓的任何活動中都保持着良好的紀律。可是有一次晨訓快要結束,準備吃早飯,作集合整隊時,同學們都知道當教官喊出“立正”時不能動一動,可此時大家都汗流浹背,奇癢難忍,有一位同學快速舉手擦了一把汗,結果被教官發現,害得我們全班同學罰站十分鐘,最後一個進食堂吃飯。我從這件事聯想到邱少雲因中導彈燃燒身體,他埋伏地點的旁邊就是一條小水渠,他只要翻一個滾,就能把身上的火球滅了。但他深知自己一動就會暴露目標,牽一髮而動全身,被敵人發現其他戰友的藏身處,因此,他紋絲不動,咬牙挺住,最後為革命事業壯烈犧牲了。

在這段時間裏,我受到的不僅是對身體的鍛鍊,更多的,則是精神意志上的昇華。烈日下,我們必須遵守軍姿的各項要求,任汗水流下,腿腳又酸又痛,卻不能動一動,真是難受得要命。訓練後,大家感慨萬分:“軍訓,真苦啊!”可是比起天天在烈日下暴曬的教官,我們的辛苦根本不足為奇。

軍訓結束了,我們難忘教官,是他們的辛苦,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成績。教官的嗓子總是沙啞的,那是為了訓練而付出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軍訓的心得體會5

這是我的第一次軍訓,這次軍訓使我永生難忘。

記得在軍訓之前,我認為軍訓是一件不僅苦而且乏味的事。可沒想到的是,軍訓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它教會了我們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使我在軍訓後一下子成長了好多。

在8月15日的早晨`,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以及對軍訓的好奇與憧憬來到了位於固安的軍訓基地。在這裏,我們認識了要與我們共同軍訓7天的陳教管。

在這7天裏,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刻苦訓練、迎難而上、挑戰自我等等。

軍訓的第一天我們學習了拔軍姿,在這之前,對於沒軍訓過的我來説,認為拔軍姿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我想:“不就是立正麼,肯定很簡單的!”可是,當我真正體驗到了拔軍姿的威力後,我不禁心頭一震。

拔軍姿首先要立正,抬頭挺胸,兩眼目視前方,然後大拇指要貼於食指第二節,兩手必須緊緊地扣在褲子上,中指要緊貼褲縫線,腿一定要挺直,不能有彎曲的趨勢。

其實,光是這些還不算什麼,重要的是要保持這樣的姿勢站立很長時間,即使身體上的哪些部位癢癢或是有蟲子之類的生物在身邊飛也不能動彈。

拔軍姿真的很鍛鍊人,它教會了我們什麼叫毅力,什麼叫堅持,更告訴了我們有鐵的紀律,不能因為自己的小動作而影響了整體。

在這裏,我想到了那些戰士們,他們是國家的護衞軍,更是勇敢、無私的象徵。多少個佳節他們只得在遠方默默地思念着親人,孤獨地在夜空下站崗執勤。我不禁對他們產生了崇敬。

學完軍姿,我們又學習了起步走和正步走。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正步走。當我們邁着整齊的步伐,聽着腳落地的整齊的“啪啪”的聲音時,我感受到了集體的團結。因為只有團結才能使我們的心合在一起,才能使我們踏出那麼整齊的正步。當我們踏着正步走過主席台時,我真的很激動,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身為中國人的那種自豪。

此外,我還學習了女子防身術,通過這次學習,我從一個柔弱的女生蜕變成了一個堅強的人。當我們喊着口號用力打出漂亮的一拳時,真的很有氣勢,這種氣勢足以使在場的每個人為之一振。

軍訓生活除了訓練,還有吃飯和睡覺等等,沒有軍訓過的人可能會笑:“吃飯和睡覺有什麼好説的?”可是我要説,在這裏的日常生活個家裏的完全不一樣。每天早上聽命令起牀,絕不能晚。吃飯前要喊番號,晚上要按時熄燈等等。在這裏,一切的一切都要軍事化管理,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這裏的條件雖然艱苦,但也教會了我們許多:吃苦的上上境界不是忍,而是甘之如飴。

雖然軍訓只有7天,但是這7天足以使我們懂得了生活的真諦。我永遠不會我忘記我得知第一次軍訓。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珍惜資源,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學生!

標籤: 軍訓 感想 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jlky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