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多篇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多篇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多篇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篇1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持續快速發展,我國逐漸出現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問題,若不及時加以制止,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必將受到制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五位一體總佈局,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進行部署,體現了我黨的生謀遠慮、xx遠矚,也為我黨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實施的長遠大計,我們要重視之,並把這一思想體現於政策制定中,貫徹在實際行動下。結合我局實際,體會如下:

一是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在社會公眾層面,在全區大力倡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在決策管理層面,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項目審批建設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從建設生態文明全局着眼,將保税區打造成適合商建、適合人居的生態文明品質之區。

二是鼓勵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建設生態文明,既要保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又要毫不放鬆節能減排。以綠色、環保、低能耗為發展主流,堅定不移走生態型、環保型發展路子。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積極引導投資進一步向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新興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轉移。努力運用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設備,改善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的現狀,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三是優化生態環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就沒有未來。首先要改變以往先發展後治理的觀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逐步推進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關問題的綜合治理工作;同時努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四要健全生態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要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體系為指引,逐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繼續實施政府節能補貼工程,大力發揮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在企業管理中,加大監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費資源現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保護賠償制度,並嚴格執行,對於破壞環境的單位或行為人嚴懲不怠。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必須堅持的偉大工程,關係到我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繼續實施,更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能否延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你我共同參與。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篇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樹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里程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從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這些案例來看,只要朝着正確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幹,一代接着一代幹,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

一、踐行“兩山”理論不動搖,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辯證關係,是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核心價值觀,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範式。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艱苦奮鬥,久久為功,一年接着一年幹,一代接着一代幹,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兩山”理論在中華大地化為生動實踐、結出豐碩成果。

二、厚植綠水青山不懈怠,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綠色與繁榮昌盛相連,荒蕪與衰落貧窮搭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淨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我們要攜手倡導、自覺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動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工程,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面加強世界自然遺產地、自然保護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濕地的保護和建設,持續構建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着力形成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讓我們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好。

三、堅持綠色發展不鬆勁,形成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格局。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我們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互促共進、深度融合,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着力打造綠色產業、綠色製造、循環經濟、清潔能源、低碳經濟,積極鼓勵和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全方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大地山川綠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人民羣眾富起來。

四、推進共治共享不停步,營造綠色和諧良好社會風尚。同在藍天下,共愛一個家。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人人都是踐行者、推動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綠色行動體系。我們要攜起手來,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多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少開一天車、少使用一個塑料袋,讓綠色低碳、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風尚、一種習慣,共建生態文明,同繪美麗中國,讓人民羣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篇3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定義為中國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之一,並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近段時間通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我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幾點更深的認識。

一、建設生態文明要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轉變單純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有利於而不是有損於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的。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把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並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二、建設生態文明要改革幹部政績考核體制

要建立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幹部政績考核體系,綜合考核投入和產出、速度和效益、經濟和社會、發展和環境等方面的指標,力求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使用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考核指標,不斷完善幹部考核和選拔任用制度。

三、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和環保税收制度

要建設生態文明,建立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必須積極推進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對土地、礦產資源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使價格能夠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建設生態文明,環保要加強徵税的力度。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範文

今年,x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國率先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重點解決鄉村建設髒亂差、人無廁、畜無圈、飲食不衞生等問題。

為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村,全省投資10億多元。隨着這項建設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村得以建成,許多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懷着想要深入瞭解身邊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心情,我來到了位於海口演豐鎮的曲口生態文明村。從海口驅車2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豐鎮的路標。演豐曲口片區,包括環東寨港的演東、山尾、演中、演海、邊海5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1841户、6163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創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這裏,就像進了鄉村公園,連路邊的路牌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木頭做成的各種路牌不僅美觀、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採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將海邊農村的特色展現了出來。

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帶領下,我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該地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居然這樣好,甚至可以與城市相比較。紅白磚瓦所砌的兩層小樓,樓前種植的綠樹,二者交相輝映,顯得非常協調。進入樓內細細觀看,可以看到幾乎每家每户都配有電視、音響、dvd等全套的家用電器設備。茶餘飯後,三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便成了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於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盡情嬉戲,有的人在織漁網,而有的人則出海捕魚。從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村民們每户年收入約為3~5萬。如此而來,每個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對比於過去,這裏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缺水、缺電、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但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村民們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賞到精彩的電視畫面,可以通過筆直的公路來往於城鄉之間。

在演豐鎮,無人不知紅樹林。當我來到紅樹林時,我立刻就被紅樹林的天然美所震撼。一叢叢濃密的樹葉覆蓋在水面上,每當微風吹拂,樹冠的那一抹翠綠便隨波盪漾。當地人親暱地稱其為“海底森林”。據介紹,紅樹林是奇特的植物景觀,是生長在海南熱帶海邊灘塗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羣落。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能防浪護航,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由於該地紅樹林生長曆史悠久,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狀態,所以不少遊人聽説紅樹林後都慕名前來觀看。演豐鎮就抓住這個契機結合當地4xx年前因地震而形成的“海底村莊”等獨特歷史、自然、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合為旅遊資源。遊覽紅樹林、吃着海鮮,看着鄉村美景,城裏人樂了,村裏人腰包鼓了。我不得不佩服演豐鎮人的商業頭腦。

曲口盛產膏蟹、蝦、剪刀貝、泥蚶、石斑魚、牡蠣和黃蟮等多種名優海鮮,“曲口海鮮”成為賓宴上的佳餚,名聲遠播。經過查閲相關資料後,我瞭解到演豐鎮在xx年開展生態遊後,海口市演豐鎮接待客人在30萬人左右,海外客人1.5萬人次。旅遊全收入3050萬元,農家樂和漁家樂收入200萬元,旅行社收入500萬元,政府第三產業税收達5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比開發前淨增收達500多元。解決了農村的富餘勞動力500人以上就業,從事旅遊項目經營的農户達300户,全鎮直接參加旅遊就業的人數200人。

經過此次遊覽曲口生態文明村,我受益匪淺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摘自十八大報告)

筆者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天下無賊》,裏面有人問“21世紀什麼最貴?”電影橋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對這並不陌生。人才確實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主打的時代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國家乃至這個地球,發展中帶來的負面效應,資源、能源、環境這些越來越阻礙我們進步的步伐,不,應該是我們前進的步伐嚴重影響了環境、自然的規律,資源的鋭減,能源的緊缺,環境的破壞,自然規律的更張,這一些都亟待我們去解決。

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説,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始終貫穿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是未來國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設目標,因為生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建設美好家園的基礎。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我們“真愛自然,保護生態”。筆者認為生態文明建設一是保護好各種資源,珍惜資源。要科學發展,科學利用,集約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規劃、調整佈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三是開發與治理並重。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資源開發能力。開發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後,細水長流,同時要綜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筆者認為無論是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還是調整產業佈局、機構,最後目的就是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篇4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從古至今,人與自然就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相連相通的生命共同體,天藍、地綠、水清的大自然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留住了青山綠水,就是留下了金山銀山,保衞好綠水青山,就是造福子孫後代。

保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態環境的質量與羣眾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作為人民羣眾關心關注的焦點,生態環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多次提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下團組”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就是為民造福的百年大計”,對生態環境的殷殷關切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繫羣眾的民生觀,我們當秉持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發展理念,繼續走在前列、幹在實處,把握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內涵、發展態勢和治理形勢,堅定兩山理論,保持戰略定力,為人民羣眾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續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深刻把握“和諧共生”的思想內涵。無論是“數罟不入洿池”亦或是“斧斤以時入山林”,都體現了古人對待環境的友好態度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藴含着古人的生態智慧。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與之一脈相承,深刻闡釋了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同存共榮的關係。我們當深刻把握這種關係,樹立正確的生態榮辱觀,以植樹種草為榮,以亂砍濫伐為恥;以節約資源為榮,以浪費資源為恥;以保護動物為榮,以捕殺動物為恥。在思想上與大自然共情,並以此為先導,形成尊重自然、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社會氛圍和行動自覺,強化維護生態環境的擔當作為,爭做環境保護的先鋒衞士,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牢牢把握“戰略主動”的發展態勢。2020年是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起步之年,必須牢牢把握“戰略主動”的發展態勢,排出時間表和路線圖,搶抓生態環境的發展機遇,在變量中作考量,在變局中開新局。把握戰略主動,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治理,以打造高質量的全球生態環境為目標,在共建、共治、共守、共享美麗家園中實現共贏;就是要科學謀劃,做好頂層設計,找準生態環境穩定、良好發展的實現路徑;就是要堅持從“兩點論”和“重點論”出發,將人和地、人和資源等較為突出的現實問題解決好;就是要以改革激盪動能,釋放活力和紅利,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促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生態環境的管控體制,形成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治理局面,推動環境治理常態化。

準確把握“標本兼治”的治理形勢。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到點還得到位,治標還須治本。堅持標本兼治,才能鞏固好環境治理的發展成果,才能取得治理實效、形成治理長效。一方面,要在空氣、土壤和水這三大領域的污染防治上下功夫,要優化交通、能源和產業的供給側結構,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將落後產能淘汰,以煤改氣、煤改電的方式促污染物總量減排,打響、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衞戰,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以此強基固本;一方面,要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治理上加大力度,在生態平衡中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從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與此同時,要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務必一查到底、嚴懲不貸,嚴格抓好環境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守護好青山綠水。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強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我們當以高標準和嚴要求,以打贏生態環保攻堅戰的定力和決心,久久為功地抓好生態環保工作,在全面小康的“全景圖”中,繡好“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針一線。

三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篇5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詳細地説明和闡述。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的建設理論,為我們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方向,張家口地區現在正在進行20xx年冬奧會的建設籌備,習近平總書記在20xx年初視察崇禮區時,對崇禮的生態建設就十分關注,要求每項規劃都要體現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原則,不要貪大求全、亂鋪攤子,現在冬奧賽場建設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而且各項建設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一定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理念,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也要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

張家口地區擁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各地都在以冬奧會地舉辦為契機大力發展旅遊業,這就需要當地政府秉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科學規劃,合理發展,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為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河北、美麗張家口而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mvg5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