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篇1

陣陣寒風帶去秋天的落葉,片片雪花送來冬天的味道。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20xx年xx月xx日晚19時,由我班委和我班團委組織,舉行了以《我的團日我做主》為主的中秋班會。由我班班主任和我班全體同學出席本次晚會。整場晚會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我班班主任的深情的歌曲《塞北的雪》、極富趣味的舞蹈表演“華爾茲”等節目讓大家在欣賞精彩節目的同時,加深了對團的精神的理解。在表演完節目我班還播放了關於團方面的電影《建國大業》,同學們觀看認真,聚精會神。

此次團日活動活躍了基層團組織,提升了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我的團日我做主”主題是我院團委所舉行系列活動。藉助我係學生的一些業餘時間,寓教於樂,在歡聲笑語中,通過極富趣味性的活動圓滿的完成了意義非凡的主題團日活動。

“我的團日我做主”系列團日共建活動以獨特的創意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普及了團知識,提高了同學們的團員意識,喚醒了同學的集體責任感,加強了團組織建設,同時為班級建設打下基礎。

總體來説這次班會是很成功的, 每位同學都玩的很開心,雖有不足之處,但是相信在下一次,同學們一定能將班會設計的更好,組織的更加完善,表演的更加精彩!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篇2

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裏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温馨的詞彙。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遊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裏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温馨的詞彙。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遊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獨,這美麗的中秋月色,觸動了我思鄉、思親、思情、思友?

思思思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氣象經驗,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約145天左右的時間,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候,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後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去驕傲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篇3

日子像流水一般,端午節剛過去沒有多久,中秋又快到了,我對節日沒有概念,但看到博客裏濃濃的節日味道,心中不免想起那遙遠的童年的中秋節了。

童年裏很多事情都已經隨着時間的長河遠去了,但是有些片段就像沖刷不走的鵝卵石一樣,靜靜地躺在記憶裏的一角。

記得兒時中秋節快要來臨的時候,村頭的大伯家,媽媽和街坊在打着月餅,有青絲,紅絲,冰糖,旁邊一個大平底鍋還烤着一鍋呢。我們孩子們在旁邊早早就聞到了香氣,不時地朝那邊張望,要是出來一個殘品,就趕緊一人一口分給我們,那時感覺那一口真是人間的美味。直到今天,各種月餅千奇百怪,天南地北無奇不有,精美包裝應接不暇,但是,就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月餅了。

晚上,坐在月光下的院子裏,記得當時院子搭的有棚,絲瓜、葫蘆大大的低垂着,爸爸媽媽拿出月餅,個子很大,媽媽把月餅小心翼翼的切成八芽,每人分一芽,我總是捨不得吃,咬一點,含在嘴裏,盡情的品着香味。

直到第二天,我都沒有捨得吃完。惹得哥哥和妹妹很羨慕的看着我吃,我就再分給他們一點,三個黑黑瘦瘦的孩子相互開心的笑着吃着,現在想來,那一口月餅就是最大的幸福。

童年在我的生命裏輕輕滑過,幾乎沒有什麼痕跡。父親是一箇中學老師,整日在學校。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經常累得直不起腰來,當我記事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母親的辛苦,撫育我們姊妹三人的不易。

所以常常放學回來的路上,撿一捆乾乾的柴火,好回家燒火用。很多時候,站在板凳上做好飯,就在路口等候晚歸的母親,總是天很黑了,還沒有回來,那時候就知道什麼叫望眼欲穿。因為害怕,總是不敢一個人進屋,所以,總在路口等待。

有的時候,實在忍不住瞌睡,就在大門前的一塊石頭上睡着了。後來媽媽説,她回來的時候,看到石頭上自己的孩子像一隻貓一樣卷着身子睡着了,有時候還因為翻身掉進旁邊的石縫裏。母親説當時非常難過,總是摟住了我,眼淚不停地淌。

可惜這些我都不知道,我總是希望母親擁抱我一次,因為在我的印象裏,我就沒有在母親的懷抱裏撒過嬌,母親總是很辛苦地忙碌。

每當母親説這些時,我總是恨自己,為什麼瞌睡就那麼大,感知不到母親的懷抱?

如今,父親母親都老了,搬來和我同住一個城市,每每去看他們時,我總是伸開雙臂,摟摟身材有點發福的母親,母親竟然孩子一樣開心。有的時候,我故意用手挽住父親的胳臂走在街上,卻沒有見父親有一絲尷尬和不適。

我想,原來當他們老的時候和我小時侯一樣渴望温暖的擁抱和愛語。

有時間在一起回憶起童年的中秋節,父母親竟有些淚光盈盈了。

童年的中秋離我遠去了,可是,有一些東西卻永遠在心靈的角落裏,鵝卵石般,靜靜的躺着。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篇4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墮入了深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來的氣候閲歷,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費145天左右的時刻,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第一個嚴重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這樣的氣候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明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過古人,並從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發明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絢爛都是明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着這個以前照過古人的月亮,看着我們中華民族以前的輝煌,我們自鳴自得,引以為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分,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先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先人為我們去自豪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慶中秋節心得體會篇5

感受流動空前頻繁時代的中秋節

中秋節前,發起一項“中秋過節回家嗎”的調查顯示,選擇回家的佔45.5%,不回家的佔54.5% 。接受調查者過半是20至25歲的青年人。對於那些因工作、學習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們,請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思念吧。 中國當前正經歷着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現有流動人口超過2億。

人口流動越頻繁,越需要情感紐帶將人們凝聚起來。在這個流動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在異鄉打拼而不能守在年老的父母身邊,也有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將兒女留在家鄉。中秋節,就成為一個流動時代的情感樞紐。因為中秋節,很多人將聽從親情的呼喚,而儘可能踏上回家團圓的旅程。親情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基礎和起點。在現代社會中,親情也是人與人彼此之間互相信任和關切的一種過程。於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幾天走親訪友會令交通擁堵陡然加劇,為什麼都説“月餅不實在”卻依然賣得紅紅火火,為什麼每個人都會發幾條手機祝福短信。 “

流動時代”的中秋節也在考驗公共政策是否“貼身”,是否為中秋節的感情傳遞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每一箇中秋佳節裏,家庭團聚的路徑,其實也是這個社會良性治理的路徑。我們的公共服務機構應該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令每一個以温暖為歸宿的人也温暖在路上。公共政策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適應人口大規模流動的現實,既要加快有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突破硬件瓶頸,更要提升社會管理與服務的水平,加強應急處理的能力。這幾天,許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擁堵都愈加不堪。假期中,又有無數的人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踏上返鄉之旅,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又在承受着空前的出行壓力。但願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能發揮作用,別讓人們在擁堵中度過中秋節。

這是一個人口流動空前頻繁時代的中秋節。這樣的中秋節別有一番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q7zn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