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多篇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多篇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多篇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1

今天去敬老院了,一大早起牀就是為了去當一會志願者,去看望下敬老院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因為他們在那裏會很孤獨寂寞的,所以我想為他們解悶。

早上,天灰濛濛的,我和部門的同學一起來到敬老院,一開始我們還很害怕過去跟他們聊天,後來想了想,我們來這幹什麼的,就是來這跟他們聊天的啊。所以我們分好小組過去了。在跟他們聊天過程中瞭解到了他們每天都是怎麼過的,應該每天都會有像我們這樣的志願者過來送温暖,跟他們聊天,為他們的生活增添色彩。他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並非廣州本地的。從他們口中還知道了他們大多數都是因為子女有工作而不能照顧他們,所以才把他們送去的,我只希望他們那些當子女的要時常去看望他們,其實我們去看望他們都不是最主要的,其實他們最想看到的就是他們的子女,我們去到只是為了給他們一份温暖,一份愛心,可以暫時撫慰他們思念孩子的心情,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跟老爺爺、老奶奶聊天都好像跟自己的爺爺、奶奶聊天那樣,他們還叫我要努力讀書,將來要有出息。我和師弟師妹們都和老爺爺、老奶奶聊的很開心,臨別時我還有種依依不捨之情。

從這次去敬老院的情況來看,我想我要常常奉獻一點愛心,才能收穫一點開心,大家加油,青協加油。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2

能當上華農百年校慶的志願者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在我得知自己被校團委青年志願者服務中心錄取為校慶交通指揮組的志願者時,心裏還是很興奮的。能在自己的人生當中遇上這麼一件喜慶的事,實屬難得!

在這次的志願服務過程中,我獲益良多。先不説豐盛的三餐,華農為我們精心安排以外,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更是收穫了友誼和感動。從華農校慶的彩排過程中,我就結交了來自不同學院,但都熱心為校慶服務的志願者們。從組長們的合理分工,組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我更是體會到一個團隊的力量。到了正式上崗的那一天,天還沒亮就得從牀上爬起來,為的只是為校慶出一份微弱的力量。從躍進北步行來到保衞處,看到大家都穿上志願者的馬甲,戴上專用的袖章,我們按照原計劃站在指定的崗位上,大家都喜上眉梢。剛開始車流量還不太大,我們尚算應付得來。但是隨着時間逐漸地推移,人流量、車流量逐漸增多,我們看到穿着色彩斑斕的校慶志願服,大家都昂首闊步地向會場邁進。車輛開始陸陸續續地駛入我們負責的3號停車場,我們就按照間隔好的位置指引車輛停好。司機們都很配合,我們也乾得很投入。後來我負責指揮的那部車停好了,從車裏走出一位高大的外國人,他向我友好地微笑,還向我問華山運動場要怎麼走,他並沒有用英文來問我,而是用了嫻熟的普通話。但是,我終於發揮了自己英語專業的優勢,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解答了他的問題。顯然,他滿意地笑了,我也感到內心的愉悦。

到了11點左右,本來按原本計劃是吃飯時間,但是車流量達到了高峯期。每當有車輛駛入,我們都必須跟着車輛跑到停車線,如此一來,我們跑了不知道有幾十趟了,並且還要跑到上面的那一層去,基本上是沒得休息了。後來,車位滿了,我們還需要指引司機走到六一區去停車。向我們問路的校友更是數都數不清,但我都耐心地向他們解答了問題,為校慶出一分力。

早上的志願服務歷時4個多小時才結束,毋庸置疑,這次的志願服務很考驗我的耐力和持久力,看着同伴們這麼辛勤地工作,我也不忍心去休息。我想,在她們身上,我真的學到了很多,包括她們堅持不懈的忍耐力和樂於助人的精神。

晚上的站崗時間不是很長,到了休息時候了,我也只能説句不捨,我想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畢竟華農的百年校慶,就只有這麼一次。能在這次校慶活動中展現當代志願者的風采,是我們的驕傲。到現在,每每看到我們交通指揮組的合照,我都非常感動,那是珍貴的友誼,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讓我受益無窮。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3

在去敬老院的前一天晚上我很期待,很激動。但在去敬老院的當天我卻覺得很無措,怕到那裏做得不對,惹得老人不高興怎麼辦。就以這樣的心情到達了敬老院,剛踏入我就聽到這樣一句話“今天好熱鬧”,那時我就在想是多麼的安靜,多麼的無趣的環境生活才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到來而吐露出這句話。越想越心酸,越想越覺得我加入這個社團,來到這裏是正確的。

在副會長帶領着我們到一位老人面前時,卻沒有人自主的上去陪老人,因為那老人有一點嚴肅,給人很冷漠的感覺。最後我從後面走了出來。而當我站在他前面時,他給我一抹暖暖的微笑。當時我彷彿進入他心中的世界。當我走出來之前他的世界裏大部分是冰川,而當我走出來之後他世界裏的冰在慢慢的融化,最後變成暖爐。當我伸手去觸摸他的手時,給我一種想摸到雪的感覺。我説:“爺爺您的手好冰啊!我給你暖暖,然後您給我説故事好嗎?”他回答我説:“爺爺的手一直是這樣的”。就這樣我們聊了很多。這是學長髮放香蕉到我們這裏了,剝了皮給他吃,他卻説:“你先吃,然後爺爺在吃”。我們説來説去他才吃了兩口,再給他吃時,他説:“只有我一個人吃,不禮貌,我們一起吃”。最後是我一口他一口的吃完了。他讓我扶他回房拿糖給我吃,我説什麼都不聽,最後勸説到我表演完了再給我獎勵。每次爺爺或者奶奶路過我們旁邊跟他問好,他們的笑容讓我懷疑有幾個月沒笑過了,那種很僵又很暖的笑容讓人心疼。但我扶着爺爺去看錶演時,我發現爺爺的手是暖的。這時我意識到,不是他的手一直就是冰的,而是沒有人伸出一雙手給他暖暖。在我表演的過程中,他就一直看着我。我看着他的那眼神,就像給他一抹温暖的微笑。表演結束了,我以為他已經忘了給我的獎勵,但是他沒忘,一結束他就讓我扶他回房。那時我都沒有反應過來他就握着我的手,往我手裏倒冰糖,那時我真的想起了我的爺爺,每次不管我做什麼回來,爺爺都會倒幾顆冰糖給我。當他吃餃子的時候,我看着他那顫抖的手,我想喂他,但是我不敢説出口,因為爺爺生病時我説喂他,他生氣了。等他吃完了,我也和他告別了。在他那帶着不捨與詢問中離開了。因為我不敢給他一個準確的時間。

在這次的敬老院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在艱苦中站立,在戰場上前進。我深深的感覺到敬老院的老人的孤獨,我覺得我來對了地方。我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我為這樣的我而開心、自豪。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xx月15日我們參加新學期第一次去敬老院的活動,首先我覺得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活動,青年志願者們穿着整齊乾淨的校服迎着朝陽,舉着青年志願者協會會旗,邁着整齊的步伐向孫村敬老院和莊科敬老院進發了。在去敬老院的路上我滿懷期望,想象着見到那一張張慈祥的面孔就會覺得很幸福很開心。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了孫村敬老院,走進敬老院的第一感覺是有點破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去看望爺爺奶奶們。我們四五個人看見一位和善的老奶奶,她請我們進屋坐,走進屋子,心裏“咯噔”了一下,爺爺奶奶們就住在那裏嗎?我覺得好心酸,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生活的,那些被兒女們送進敬老院的老人們該有多堅強,他們既要忍受無人照顧的痛苦,還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他們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就應安享晚年時來到敬老院。這時我發誓!以後絕不做不孝子,他們該有多心痛,我無法想象!於是我們和老奶奶交談,儘量避免有關家的話題。爺爺奶奶們看到我們這些有活力、有朝氣的小青年,有的會被我們感染也會開心的笑,有的卻會觸景傷情,在一旁偷偷的抹眼淚,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之後我們一齊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有兩位老爺爺很有活力,他們也給大家表演節目,他們也唱唱跳跳,我多麼期望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能像他們一樣開心一些。對待老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他們,也許他們對我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對我們講話口音不熟悉,也許他們在交談過程中老是走神,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們都要耐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給他們受傷的心靈一些温暖,親切的叫一聲爺爺、奶奶。或許他們就會銘記在心,或許他們就會覺得温暖一些。很快到了離別的時候我們都依依不捨的揮着手跟老人們説再見。我覺得自己度過了很有好處的一天。

透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對於父母,我告訴自己,父母也會有老的一天,自己要盡一切發奮照顧好他們,把他們留在身邊,不論他們的行動變得多麼遲緩,不論他們思考變得多麼困難,正因,我知道,小時候,是他們一步一步地扶着我走路,是他們一遍一遍地教我識字此刻,他們為了把我撫養成人,還在辛苦地工作。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更就應報答他們。我還告訴自己,要把自己的職責感化作不間斷的行動,以後自己還要堅持去,不好吝嗇一個微笑,一個温暖的眼神,一聲“爺爺、奶奶”,雖然自己的潛質有有限,但勿以善小而不為。最後我衷心地祝福爺爺奶奶們能夠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5

“公益”,字典裏的意思是有關社會公眾的福利和利益,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在組織並參與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後,感受頗深,對“公益”兩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其實“公益”不僅僅是對公眾有益,對個人來説也是一種學習並獲取知識的過程。

生活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裏,每一個公民都在奔波,都在為這個社會做着貢獻,所以社會總是在向前發展着。歷史的車輪在碾過一道道痕跡的同時。也留下了一些殘缺的痕跡:環境被嚴重的污染破壞了,一些兒童因為貧困失學了,老人們孤單了……問題出現了,公益事業隨之出現了,於是志願者也便出現了。正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擁抱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愛更加完美,公益活動一點點成長併成熟起來。

公益活動需要的是一種擁有愛心,奉獻愛心的精神,需要不圖報酬,友愛無私的靈魂,它是基於良知、信念和責任的一個偉大事業。所以,在把關懷帶給世界的同時,公益活動的舉行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懷,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

我要説:一個人即使再有能力,再有熱情,要想把事業做的成功,有所成就,僅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要靠我們大家的齊心努力!

上了大學有很多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而公益活動是最有意義的。為了豐富我們的週末生活,讓我更多的瞭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於是我就跟學校社團去參加過一次敬老院公益活動。當我們剛到那裏時,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和二樓。

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裏,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裏。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由於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裏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温馨感動。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關注老人,關心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則是我們的理想。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需要的並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我們還需要像這種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6

這個月的社會實踐,我們又去了虎丘敬老院,感覺都成了那裏的常客了。上幾個月去過,那裏的老人似乎還記得我們,對我們也就格外熟識、親切。

其實敬老院裏有許多老人智力有問題,有些則瘋瘋癲癲。起初,我們還都心有餘悸,不敢與那些老人接觸,後來習慣了,這種心理也就消失了。總覺得,我們關心老人,去幫助他們,老人們心裏是明白的。對老人來説,我們就如他們的孫子、孫女一樣大小,所以見到我們又去看望他們,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們是看得見的。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了,也不是第一次見到老人們的笑容了,但我想這種燦爛的笑容,不管經歷幾次依舊那麼美麗、那麼震撼,讓人心安。

原來,我一直認為社會實踐是一個麻煩的活動,也許正是因為麻煩,才會讓我們在麻煩中覺得不虛此行,因為我們認真的去完成了它。即使我們得不到什麼物質的獎勵,即使我們還必須頂着烈日,抽出休假的時間,但老人們的笑容便在這些即使中給了我們繼續下去的動力。

活動圓滿,又讓我們體會頗多,社會實踐就是讓我們可以更好地接觸社會,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然而有了這些才能更好地、更穩地去走以後的社會之路,所以在此,我希望我們班以致我們青少年學生可以更踴躍地參與進來。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7

在本次與老人們的交談中發現,我所交流的老人基本是被子女送來,理由不外乎不想為子女找麻煩,但當我談起找保姆也可以的時候,老人們就有點支支吾吾了。其實背後還是傳統家庭思想和國家這方面相對西方發展的滯後。愚以為,大可眾取所長,革固秉新,多考慮老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生理方面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過得精彩,都不願意晚景淒涼,養老院偶爾的歡聲笑語終究抵不過家人好友的陪伴,自由出入的基本權利。不管怎樣,關注現下的老人,就是關注明天的我們。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敬老院義工服務活動之行,旨在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温暖,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儘管他們有時對我們愛理不理,儘管他們對我們講話的口音不熟悉,儘管他們的耳朵已經不那麼靈敏,我們都要耐心地和他們慢慢地説,關切地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爺爺、奶奶”。此外我們還為老人們安排了節目,以此來給他們單調的生活送去一份歡笑、一點温暖。通過這次志願活動,我更理解了老人們的孤獨感,我們應更加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努力變得優秀來回報父母。

敬老院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篇8

作為一名青協志願者,我們必須且具備發揚不怕困難,熱心奉獻的精神。我們的責任就是為了他人服務,通過過去的志願者服務,我發現服務他人既為別人帶來了快樂,也給自己帶來了快樂,也學會了很多東西,我也體會到幫助他人不是要獲取實際的回報。

志願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的耐心。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志願活動,服務好別人。在志願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滿腔熱情而去,滿懷收穫而歸,不僅收穫了快樂和友情,還學會了奉獻、互助、合作、友愛。這也是我為什麼加入青協的原因。

我們共同努力,讓電流青協更加美好,更加優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qp4n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