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1

看了《榜樣4》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敢想,敢幹,敢於吃虧,願意吃虧。把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用他吃苦、吃虧的無私奉獻精神帶領大家一起把家鄉建設的富裕、美麗的村支書李連成。

觀看了《榜樣4》專題片,深深為片中人物的初心堅守、責任擔當的突出貢獻精神所打動。

一羣人,人人精彩,事事感動,初心源於信仰,入黨是一種人生信仰的選擇,信仰成為激發千萬顆紅心相當的強大“引力波”。從片中幾位共產黨黨員重讀入黨志願書,講述自己為什麼入黨的新路歷程可以看到,他們雖然年齡有差異,崗位有區別,貢獻有大小,但相同的是,都有着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崇高的理想追求,並努力為堅守初心執着奉獻,不畏困難。他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精神為祖國的某一項事業,在祖國的某一個領域奉獻着、創造着、前行着……他們的心中都裝着人民,他們的“傲人佳績”都惠及到人民。

歷史燭照時代,榜樣引領未來,學習榜樣首先要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理想,永遠跟黨走,其次要學習他們的擔當、創新、吃苦、奉獻精神,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學習他們無論走多遠,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久久為攻的堅守和執着。

生逢偉大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創造偉大事業是我們的責任。片中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北京的抽糞工李萌,一個個一批批的英模人物令人肅然起敬。

我們常説“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作為一名在基層單位的黨務工作者,就應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為本單位服務好,用自己的工作去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詞。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去彰顯對黨的忠誠。作為一名黨員,我更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傳承和發揚片中的優秀代表人物的精神和品質,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講述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典型事蹟的專題節目《榜樣4》昨晚播出了!榜樣們通過典型事蹟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温入黨誓詞等多種形式,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着堅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何為奮鬥?就是傾盡所有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一但選擇便下定決心,不離不棄。幹一份工作很容易,但堅守一份事業很難,作為90後的我們常常被人們貼上“好高騖遠”“急於求成”的標籤,我們渴望在工作上被認可、被表揚,以此作為奮鬥成功的標誌,但奮鬥的過程是漫長的,並非一個短暫的過程。在奮鬥的路上更多的是一份堅持、一份專注、一份沉澱。黃文秀,用生命詮釋初心和使命,在抗洪中犧牲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她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初心使命。若非有堅定的信仰和始終如一的堅守,又是什麼能讓黃文秀甘之如飴的在基層奮鬥不息。願在奮鬥的路上有更多更多的“黃文秀”。

何為奮鬥?就是在傾盡所有也要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中國的身影,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中國走到今天曆經了幾千年朝代的更替、外國入侵的支離破碎,到現如今的欣欣向榮,得力於奮鬥在一線的科研工作人員。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衞星的國家,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重來,將科研做到極致、作出境界。葉培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四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他帶領嫦娥四號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讓嫦娥四號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跡,譜寫了中國科研事業的新篇章,他們是來自“月球的榜樣”,是中國科研事業的奮鬥者。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3

觀看《榜樣4》的你,一定在電視前被榜樣的力量慢慢浸透着,被榜樣的精神感染着,被榜樣的故事激勵着,被榜樣的初心感動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忘初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人民服務。

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説服。張富清、李連成、黃文秀、唐真亞、隋耀達、李萌和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羣體代表,一個個名字和集體,他們的事蹟都耳熟能詳,但是當這些榜樣匯聚到一起所迸發出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是一次心靈的洗滌,一次淨化、一次昇華。觀看《榜樣4》後,作為黨員的我們,是否對照榜樣進行反思;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是否前行的路不再迷茫;作為基層年輕黨員工作者的我們,是否記得來時的路,是否做到心繫百姓,是否恪盡職守、勇擔當善作為,是否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韌如蒲葦”的初心是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習總書記所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張富清老人六十年深藏功與名,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奉獻家國的精神,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扶貧故事,值得每一位共產黨員學習。我們生逢其時,責任在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老人身上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作為提升個人修養的標尺,用心用情用力當好人民公僕,秉持初心、堅守初心、錘鍊初心,勇作新時代的“勁草真金”。

“勇於吃虧”的擔當是濃郁淳厚的精神底色。李連成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座右銘,“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他一次次吃虧換來了百姓一次次的追隨,一次次為百姓致富謀出路換來了百姓的幸福生活。李連成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擔當作為和為民服務。與李連成一樣,勇於吃虧的還有“大湖鴻雁”唐真亞,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架起了一座共產黨與百姓的“心連心”橋。唐真亞從本職工作做起,到幫助漁民採買,到自掏腰包建立書屋,再到幫助漁民脱貧致富,他詮釋了共產黨人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作為青年人,我們要立足本職工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對照榜樣,學習榜樣,不斷在工作中提高,真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樣子。

“功成不居”的低調是芬芳馥郁的人生底色。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羣體代表葉培建、孫澤洲和劉適分別代表着老、中、青三代航天人,他們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不畏艱難、勇於創新,造就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着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夢想與執着的完美體現,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沉住氣、俯下身,紮實工作,擔起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走出屬於我們征程的星辰大海。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4

那是大約20年前的一天。山路邊坐着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她手裏拿着鐮刀,身邊放着一個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頭。張桂梅看見了,走過去問她:“你怎麼了?”女孩回答:“我想讀書,但是家裏沒錢,給我訂婚了,收了彩禮要讓我嫁人。”張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試着勸返,説:“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管了。”可即使這樣,女孩的母親仍堅決不同意孩子回校讀書,甚至以死相逼。張桂梅無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來。

怎麼樣才能救救這樣的女孩子呢?這個難題久久縈繞在張桂梅心頭。

當時的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出了名的“好老師”,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是數十名孤兒的“媽媽”。

當老師,張桂梅發現“女學生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們不讀書的理由多種多樣:為了給弟弟交學費,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幹農活或外出打工;因為收了彩禮,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要準備嫁人了。當“媽媽”後,張桂梅又瞭解到兒童之家孩子們的身世,他們的母親有的因殺死家暴的丈夫而獲刑,有的因落後錯誤的分娩觀念而死亡,留下孤苦無助的孩子。

“培養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能培養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裏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一個現在看來依然有些“瘋狂”的想法在張桂梅心中越來越清晰:“我想為這些大山裏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

為了這個“瘋狂”的夢想,她開始四處奔走籌款,風吹雨淋,被冷落,被唾罵,卻只籌得一兩萬元。直到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參會期間,一篇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採訪報道讓更多人理解了張桂梅的女高夢。

2008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生100人。她們大都來自山區,多數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一些孤兒殘疾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父母殘疾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還想上學,華坪女高都向她們敞開懷抱。

三年後,她們中有96人堅持到最後參加大學聯考,全部考上了大學。自2011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學校綜合排名連續10年位列麗江市一區四縣榜首。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5

有一種力量叫感動,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英雄叫榜樣,10月21號觀看《榜樣4》專題節目。

?榜樣4》是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錄製的專題節目。該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典型事蹟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温入黨誓詞等形式,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羣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着堅守,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

節目中介紹了張富清、李連成等7名榜樣人物事蹟,分別是“特等功臣”張富清、“吃虧書記”李連成、“時代楷模”黃文秀、“大湖鴻雁”唐真亞、“抽糞女工”李萌、“羊書記”隋耀達,“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羣體代表”葉培建、孫澤洲、劉適,他們是為地方及國家默默付出的中國共產黨員,是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系中共預備黨員陳曉甜、楊曉蝶、羅清等表示觀看後深受感染,她們表示學生黨員幹部就是要在平時的學子工作中發揮帶頭模範作用,經得起考驗,承受住壓力,敢於擔責任,有理想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為中國夢的鑄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基層支部書記,同時作為公司扶貧幹部,自己對隋耀達同志的事蹟印象最為深刻。隋耀達同志身為海南省婦聯組織聯絡部副部長,能響應國家號召深入基層擔任共村第一書記,幹滿一屆又主動申請延期,成立黑山羊養殖合作社,用個人工資和房產證作為抵押擔保為共村貧困户和合作社社員貸款,帶領村民脱貧致富,自己看了後很是感動,表示將深刻汲取榜樣力量,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及崇高精神,盡力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做好公司對口幫扶工作。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6

有人曾説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台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我們要知道“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觀看榜樣三專題心得體會篇7

12萬公里家訪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温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裏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台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餘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裏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説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羣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着牆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後來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製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製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e4j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