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1

中央xx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兩部黨內法規)全文頒佈後,寶應縣第一時間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深刻領會兩部黨內法規的精神實質,準確傳達中央堅持從嚴治黨的政治決心和堅定信心。

一是組織領導幹部領學。在第一時間向縣委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彙報,確定縣委中心組安排開展一期專題學習活動,營造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學的良好氛圍。同時,迅速組織召開縣紀委會(擴大)會議,原原本本傳達學習關於兩部黨內法規的説明,並全文通讀兩部法規,明確要求委局機關全體人員對兩部黨內法規進行反覆研讀,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有機結合紀律檢查工作實際,用活用好兩部黨內法規。

二是組織全體黨員通學。按照全覆蓋、無盲區、零死角的學習要求,以縣委下發專門通知,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機利用三會一課、支部大會、專門會議等,集中研讀原文、交流討論,領會實質要義,教育黨員幹部必須時刻牢記黨的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以身作則,不忘初心,不斷集聚正風肅紀正能量,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三是組織多種活動助學。積極籌劃,研究制定兩部黨內法規系列學習活動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積極運用寶應日報、寶應文化月刊、荷鄉清風網站微信等,發佈媒體權威解讀、圖片漫畫,多種渠道、形式多樣的宣傳兩部黨內法規知識;邀請省以上專家領導專題報告會,講解兩部黨內法規,貫徹領會上級要求;開設筆談專欄,舉辦清風論壇,組織黨員領導幹部談認識、説體會;組織開展多個層面、多種形式的知識測試及競賽活動,組織黨員幹部參與響應,確保入心入腦、學有實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2

新課改的核心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策劃者,必須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新課程標準給教師提出了新的問題,面臨着新的挑戰,那麼教師就要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充實自己,切切實實的做好學生的指導,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樂學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地理課堂教學不僅要考慮地理自身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應用的實效性等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地理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地理問題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地理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可以創設“操作”情境,提供參與條件;可以創設“討論”情境,營造參與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地理知識。例如,在教學中國的行政和區劃時,創設一個猜行政中心或行政區名稱的遊戲活動,引導學生開展猜想、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地理活動,掌握基本的行政區分佈的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初步感受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二、強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善學

有效的地理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轉變角色,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走下來,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

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做學生地理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其次,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和與同伴的交流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習題多樣化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真學

由於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更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實施有差異的教學。教師要具備整合教材的能力,選擇那些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內容的呈現也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勇於創新的精神,讓不同的學生在地理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健康及富有活力的課堂地理學習活動,具有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地理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其中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地理,平等地交流各自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改變學生認知方式的單一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3

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繫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10月15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秦前輝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説到:“我們實驗國小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秦前輝的家長説:“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温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黃秋景説:“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李小如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説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4

選擇師範專業,是因為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晴雨。很早以前,我就喜歡這樣來描述教師。這段時間的實習生活,讓我感覺,用這一對聯來形容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正好不過。

以下僅對我實習期間做個簡單的實習總結。

由於在大學期間有充分的準備,對於教師技能這一塊也比較自信,所以在聽課一個禮拜後就開始上課了。在學校,老師對我們要求很嚴格,我們每一次上課時都要進行試講。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聽隊友的課—寫教案—試講—修改—上課,這樣反覆練習,完善。直到把每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練到爛熟於心為止。

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別看老師上課在講台上講得如此從容,但上課前是做了長時間準備的,這在我們後期上台講課深有體會。另外,每個指導教師都有自己教學方面的優點,虛心學習才能有所提高。

作為一個老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負責任,課堂上的45分鐘是非常寶貴的,所以課前要精心準備,還要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並想好相應的對策。

首先,樹立教師威信。只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學生才知道什麼場合該玩笑,在什麼場合必須嚴肅對待。這樣才能將班級管理工作及教學工作做好。

其次,用最新穎的方式導入。在很多學生心目中,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從學生樂於接受的角度導入,才能夠激發學生上課的激情。

再次,講究語言藝術。講課前期,自己更注重語言的流暢性,後來通過學生建議,注意到了語言不夠生動,語言感染力不高、語音語調方面欠缺。這在後期的教學中給予了重視。

最後,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察顏覺色,從學生臉上的表情可以讀懂學生是否可以掌握所講的內容。對於重難點問題要及時問學生是否聽明白。對於學生不懂回答的問題,要給以適當的引導,使學生朝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在注重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務都按時認真的完成。例如上自修課、監督學生的早讀、早操、學習、衞生等。

我覺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終要堅持“一個標準”,就是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後進生應使用同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後進生則常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

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並使我愛上了教師這一光榮的職業。實習,不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做的很好。現在,實習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也要在實際中“教書”,面向實際。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我將會在未來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成為一個好老師而努力。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5

通過這次學習,我的收穫很多,對於如何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煩惱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最根本的一點是以生為本。而教學應該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了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必須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

學生是備課的一部分。全面瞭解學生。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因素必然影響着教學的進程和活動的展開。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設,確保課堂生成的空間。

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意一個環節都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樂學、善學、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鋪光明大道,讓其向深層次的內容學習。而對於學困生,則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完成基礎目標,如:教師在單元質量檢測中採取分層次檢測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測驗;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習內容,自創習題,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很輕鬆地發現不足,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學習。這些教學法寶抹去了一些使用統一考題帶來的弊端。特別是對於學困生來説,通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現在、面向未來。學習之後,我有了一下幾點啟示:

1、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備課。

2、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大體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礎的知識,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中等生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生則要求進一步拓寬視野,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

3、因材施教,及時調整和改變教學方法。

4、根據學情改變學習方法,根據學習狀態分層引導。

5、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學生接受知識更容易。課堂氛圍更活躍。

6、課堂上關注學生情感。讓學生做到善學、樂學。

備好學生後再用心鑽研文本。首先教師自己要認真閲讀文本,鑽研文本,不僅要領悟譴詞造句之妙,還要揣摩謀篇佈局之美,更要用心體會字裏行間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們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個閲讀教學的制高點。教師只有駕馭這個制高點,才能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方向的引領,從而提升學生的心智——使本來只能見其點者,能夠觀其面;使已經能夠觀其面者,進而能夠識其本。

設計板塊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設計往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問題一個接一個,時間計算合理精確。這樣的設計是牽制課堂教學的無形的繩子,讓教師與學生圍着它團團轉,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所以書中提倡讓教學設計粗放些,從僵化的、呆板的線型設計走向靈活多變、有廣闊發展餘地的板塊設計,為課堂的動態生成保留空間。所謂"板塊教學設計",即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然後將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附於其後;甚至設計幾個不同的板塊,這幾個活動的板塊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隨時穿插、變化。

擴大評價正向價值。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環節。過去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面對着一個個充滿思想活力的學生,教師只是用單一的分數標準,來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評估:教師為分數而教,學生為分數而學,家長為高分而喜,為低分而愁,學科成績成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在評價過程中,應當關注人文素養的發展,應將語文教學的長遠效果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置於重要的評價地位;應當既關注個體,同時也關注全體;還應當培養學生自我評價意識,教師的評價,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有機結合,這樣的課堂教學才顯得寬鬆、和諧、民主。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大膽開放地去嘗試,精心地去設計,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喜歡這門學科,唯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這次學習,我感悟很深,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為出發點,深入鑽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6

20xx年6月17日—20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體育骨幹教師技能培訓為期4天的體育教師業務培訓活動。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學校體育熱點、體能訓練方法、業餘訓練方法、專項技術教學訓練方法、觀摩學習。通過這次培訓給予了我們體育教師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一個個教學資源實例、一個個有效教學的內涵,使我們在感悟中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學技能和運動訓練水平。

此次培訓我帶着一種責任和壓力而參加的。我們每一位學員都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上一個新台階。在培訓中,瓊州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邵顯明教授為我們開設了一堂如何上好體育課精彩講座。豐富了體育課堂展示了體育教師多才多藝的一面,也讓技術動作更加的直觀,給我們今後的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還聆聽了瓊州學院戴教授的運動訓練體制等、在這些講座中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當前的體育改革動態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怎樣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怎樣做好每一個技術動作等等。我經常在領導、專家們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的實例中產生一些共鳴,從而讓自己能從理論的高度來解釋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現象。通過領導專家的點拔,困擾了許久的一些教學問題也迎刃而解。講座中我們還不時的觀看了優秀體育課圖片,更直觀地認識如何上好體育課,拓寬了我的視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體育教學中有了新知識、新思路、新方法。

四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帶給我的思考與學習才剛剛開始。當我來參加這個培訓之前,只是抱着學到一些新東西的想法,可培訓結束的時候,我們心中都明白,在這裏所收穫的遠超出預計的設想。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設計,上出高效率的課?只有我們體育教師的觀念轉變,把適應新的課程方法和理念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達到我們的追求的"讓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通過這次培訓我也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賦有的責任,我們從領導、專家身上不但學到了教學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為人師。我知道培訓只是一個引領,一個導航,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師父領進門,修行在本人”,年輕的老師們,努力吧!新課改給了我們成長的挑戰,同樣也給我們一個磨礪的平台。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為做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而努力!

關於教師情的心得體會篇7

_月_日我們一行九人,在__中學校領導和帶隊柴老師的陪同下,來到了頂崗實習單位——__中學,開始了角色的轉變;踏進校門的那一刻我們都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打好這第一仗。

我們知道教學工作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作為還未踏出校門的我們,一定要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準備。身體上包括:初到異地的適應,飲食還有天氣的變化等,總之,有個好的身體是我們開展工作和學習的前提和保證;心理上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大家不要在同學面前擺架子,不要在老師領導面前抱怨及表現出不滿,我們來到了這裏是鍛鍊和豐富我們的好機會。相信大家都能做好!

這半個月來的經歷,讓我們成長了很多。整理書籍,接新生,帶班軍訓,禮儀講解,出操拉練,全天值班等等。這半個月所做的事情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豐富了我們的閲歷,增長了我們的見識。也叫我們懂得了要有一種不怕苦,不怕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對於我們的團隊最重要的是合作和團結,只有互相協作,互相幫助,才能更順利的完成我們的工作。在隊裏難免有些小摩擦和不和,但是大家要記住我們是一個團體,舍小家而為團隊才應該是我們的準則!

看着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一種責任感立刻湧上心頭,未來的日子裏我們需要做的是備好課,教好書,做好人,辦好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講方法,求效率,一定完成學校給我們的任務,給我們,給欒中,給師大獻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vyzz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