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多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多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多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1

以前有“三、百、千必讀”的説法,這的意思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書必須讀!三字經的特點是三字一句,簡介明瞭。別看它簡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生後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奧:“人之初,性本善”。

在儒家傳統當中,有三派説法。一派,孔子的説法。他的説法是什麼呢?就是後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為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太大,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這是孔子的説法。換句話説,孔子並沒有告訴我們,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孔子置而不論(意思是他不説),留個懸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極深關係的荀子的看法。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人的天性本來就是惡的這是荀子的看法,他這個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因為我們看一個小嬰兒生下來,他餓了就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辛苦嗎?他會管母親有乳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生病了嗎?都不會,他就要吃,非吃不可。人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談不上善良。

那麼《三字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誰的思想呢?是“亞聖”孟子一派的的思想。但卻不明確。孟子並沒有説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明確意見是,人的本性向善。

我同意孔子的看法,因為人的本性是會變的,向孫悟空會72變一樣,有時候是善,有時候是惡……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閲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後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裏面講的是古聖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_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為國。、為民、為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於後代。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可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並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着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隻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裏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後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後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嚐學習“咖啡”的小才女。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2

俗語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同學們,與書為友,其樂無窮,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吧!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蒙學著作。它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琅琅上口。 已流傳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户曉。它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許多人,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 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三字經》列舉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們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三字經》中還有激勵人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樑、錐刺股,告誡希望我們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長大成才,為國效力。我們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環境、方法、時間、恆心的制約。我們現在條件這麼優越,一定要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我們要大力搞好學校文化的建設。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改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教師做好服務工作就好了。教不嚴,師之惰,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懶惰,注意研究新的教法,不怕苦,不怕麻煩,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只有學好了,才知禮、義。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為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作為教師,熟讀經典名著,大有裨益。所以在業餘我選了《三字經》一讀,受益匪淺,也圓了與經典同行,與聖人為伍的願望。

?三字經》它是每三個字一句的詩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瞭,含意深刻,基本上每句一個典故,含義深刻,言簡意賅,易記易背,朗朗上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都是些百讀不厭,被世人所稱讚的經典名句。

通過讀《三字經》,增強了文學功底 ,厚積博發。 繼承了一些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文化。今天在我們改革開放的這個年代,更應該瞭解歷史,借鑑歷史,少走彎路,開拓創新。為人師,為人父母,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在教育後人中,就會多引經據典,增加説服力,同時運用聖賢的智慧,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3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並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裏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後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於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鍾,因為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後天教育的影響,對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打遊戲、逃學、説髒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4

記得小時候媽媽買過一本《三字經》,從小我就會背誦每句話。因為每天晚上媽媽總是抱着我,讀給我聽,一句句教我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短短的,三個字。描述出,古到今;短短的,三字經,濃縮了天文、地理、歷史、音樂、求知、處世。《三字經》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不愧為一部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好書。

"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裏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佈置的作業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可是現在我們要學習的國學是《論語》《大學》《中庸》《詩經》。讀着這些書,一開始我就覺得特別晦澀難懂,後來學習幾次,慢慢地讓我學會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為了國家。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利用茫茫的夜晚,讀國學,跟五千年的文明去對話,拾起孔孟,老莊、諸子百家,看世情變化、歷史的演繹,逐漸的也變得更加通達。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5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我想:背《三字經》有什麼用?我極不情願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容豐富,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的《三字經》,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裏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我沒心思看曾經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裏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母親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裏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母親接送,就連老師佈置的作業也是爸爸母親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戰國的蘇秦,讀書時為防止瞌睡把頭髮吊在房樑上,睏倦時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晉朝人車胤夏天抓螢火蟲裝入紗袋,當作現在的電燈泡照明,用來晚上讀書;孫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來的光看書。他們家裏都非常非常的貧窮,但從來沒有放棄和停頓過學習。我覺得古人的做法雖説有些不合科學道理,但這種自覺學習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代的後人。從歷代文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一想自己,感覺十分慚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讀書,學校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學校,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可以説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可以更廣泛和深入地學習知識。可是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學習不刻苦,有時還做了違反紀律的事,回想起來真是後悔。今後我要向這些優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6

寒假期間,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讀一遍《三字經》,然後再分段逐字逐句的去理解,每次都會有一些新感受,在反覆誦讀的同時,理解體會也在一點一點地加深。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讀物,雖然只有200多句、1000多字,但所包含的內容卻很廣博。它裏面的每三個字後面都包含着歷史、故事、做人準則等,靜下心來仔仔細細的琢磨品味每一字每一句,我發現它不但精闢,而且還非常“厚重”。經常誦讀確實能夠潛移默化的起到美化心靈、激勵志向的作用,《三字經》值得我們每個同學來了解它、感悟它。

?三字經》前面的部分,講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及環境對人的影響,然後是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當中必知的一些常識,中間部分是歷史方面的內容,後面部分講的是古代名人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學有所成的故事,最後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為結束句,勉勵人們要刻苦勤奮!

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段話讓我理解了父母和老師不斷督促教育我的良苦用心。以前,爸爸媽媽經常督促我抓緊時間學習,我卻滿不在乎,有時甚至有點反感,嫌他們太嘮叨。偶爾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批評自己,嘴上不説什麼心裏卻有不服氣的時候,覺着沒什麼大不了的,卻沒有想到“苟不教,性乃遷”的道理。正因為一個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教育指導,即使有善良的本性,也可能被改變。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好像雕刻師一樣,在用他們的教導、督促努力讓我們成為最精美的“成品”。

從“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當中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不恥下問,什麼叫學而不厭。孔子那麼有學問了,還肯拜七歲小孩項橐為師,這樣的勤奮,不放過任何一個求知的機會,確實為我們普普通通的人樹立了榜樣。想想以前自己有時遇到難題,馬馬虎虎不求甚解的態度,實在覺得有愧,真是太不應該了!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古代一個又一個學有成就的人的故事,讓我知道了知識是靠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得到的,要想為國家有大的貢獻,就必須勤奮!我決心今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誦讀《三字經》不但讓我體會到了它語言韻律的精美,還擴大了知識面。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規範、積極向上的精神,也促使我不斷反思,激勵我更加勤奮!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覺得不僅應該經常誦讀,更重要的是取其“精華”,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促進我們健康成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三字經讀書心得1000字篇7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是一本神祕的著作,值得人用一生去解讀;它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承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在這些傳統文化所傳達出的思想精髓中,人們最推崇的當屬孝心,擁有七百多年曆史的《三字經》,可謂家喻户曉、膾炙人口。不知向人們訴説了多少個孝順父母的故事。“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黃香九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黃香除了幫父親操持家務,冬天還為父親暖和被子,夏天為父親扇涼蓆子,對父親十分盡孝。這樣的故事許多小孩都能娓娓道來,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喜歡白雲遊弋空中的飄渺意象,喜歡約上柔柔東風,邀來綿綿細雨,喜歡與萬物一起,住進泛着鮮活的時節裏。這深邃的瓦藍,那澄潔的棉白,被熱情的春神簇擁着,以自然而然之式,開啟了在幽徑裏獨行的春人、心城裏的那扇夢之門。

我曾聽説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姓陶的老人將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分給了兩個兒子。自己到外地租房子,以撿垃圾為生。當他年邁體衰,再也撿不動垃圾時,想得到兩個兒子的贍養,兩個兒子卻互相推諉,老人十分傷心。請問兒子們的孝心何在?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豐衣足食,不需要像黃香那樣為父母付出。但我們在生活中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呢?洗衣、做飯、洗腳等,少之又少吧?甚至一次也沒做過的都有。而我們的父母為我們堅持做了多少年,還將做多少年呢?

同學們,還記得嗎?在我們遇到煩心事時,第一時間聽我們傾訴的是父母;在我們傷心痛哭時,第一時間安慰我們的是父母;在我們犯錯時,能二話不説原諒我們的是父母;在我們獲得成功時,能真心祝福我們的是父母。已經身為國中生的我們,仍然是父母心裏的牽掛。父母為我們付出這麼多,而我們呢?嫌棄自己的衣服不是名牌,不是新款,沒有誰的高檔;父母精心為我們做的飯菜太普通,沒有餐館裏的鮮美……常常因不理解父母而鬥嘴,又往往將自己的揮霍建立在父母的血汗之上。

同學們,孝順並不是要為父母買什麼,也不是要為父母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優秀的成績單,一回為父母捶背的經歷,一次在週末為父母做飯的過程——這就是孝!“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孝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共同努力,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沐浴在温暖的愛心陽光下,把孝的種子撒遍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

標籤: 三字經 多篇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y7j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