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參考多篇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參考多篇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參考多篇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1

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老師,這是我們每位立志當老師的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劉良華老師的《教師專業成長》給了我啟示,讓我對教師如何爭取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更好,並通過這個過程實現教師的成長。

通過學習劉老師的《教師專業成長》,我學習與理解到想做學生歡迎教師應該使自己成為有特色的人。劉老師提到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教師有像父親一樣嚴而有度的教師、像母親一樣慈愛的教師、年輕平等有激情的'實習教師、寬容的教師、帥哥教師、温柔的美女教師、風趣幽默的教師、充滿愛心的教師、以身作則的教師和有真才實學的教師。而在我看來,風趣幽默的教師、有真才實學的教師、能關愛學生的教師、以身作則的老師、實習老師和講課有激情的老師是最受歡迎的。

風趣幽默的老師在教學中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心地大笑,會心地微笑;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啟迪學生的心智,而且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最重要的是寓教於樂激發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掌握所學的知識。

有真才實學的教師專業知識基礎紮實,學識淵博,閲歷豐富;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專業知識問題,都可以較科學專業地幫學生解決;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補充適當的課外專業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學生也能心服口服的聽從教師的教導,並且可以更加耐心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也就自然而然在學生中樹立起了威信。

能關愛學生的教師會熟悉每個學生的名字、會主動地去接近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會在做決定前聽取學生的意見;不會向學生髮脾氣、不會體罰學生、更不會讓學生趕到冷漠……這樣的老師,讓學生感受到愛,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親近他。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做出來的一種姿態,而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它自然而然地貫穿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也不聲不響地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能夠潛移默化地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的孩子,他們需要用百分之百的愛來教育、影響他們。

實習老師都比較年輕,有活力,有激情;與學生的年齡差距也比較小,比較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也比較容易和學生交心,所以在學生中的受歡迎度會比較高。

以身作則的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是一生的。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多而且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有同學,還有老師。老師的影響作用相對同學的影響來説,是具有指引的作用的。在對待家人、同學、生活與學習上,學生是需要老師的指導的。在指導過程中,老師説的就很難説服學生。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學生的思想,同時,老師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度與責任心也會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以身作則做好自己,才能對學生有言傳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則的老師更容易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

學生和老師接觸最多的時間是在課堂上的,若講課的老師沒有激情,平淡無味,則很容易令聽課的學生走神發睏,教師所講授的內知識也較難令學生接受。而講課有激情的老師則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是學生較容易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掌握所學知識。

同時教師還應該要具有過人的智慧。

教師的教學智慧概括為三點,這三點也可以視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素:第一是傳道,第二是授業、第三是解惑。傳道我們把它理解為教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構成影響。這裏所理解的授業,主要是傳授學業,傳授基礎知識和相關的技能。解惑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有困惑之後,再引導學生解決困惑。

傳道是指教師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的影響。即是教師生活態度、情感對學生的感染。或者用另一種説法是教師對學生的人格教育。要求教師應以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教育。教師要有科學的價值觀、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行為舉止要體現獨立人格和對人的尊重,展現忠誠、明智、責任、勇氣、正義、謙遜、寬容、真誠和利他的品質。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師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教師如果具有頑強的意志、開拓進取的創新能力、樂觀自信的上進心、寬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質;具有人本思想、終身學習等先進的教育觀念;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過硬的教學本領等品質,就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其人格也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授業主要是指傳授基礎知識和相關的技能。這要求教師能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將知識深入淺出的傳授給學生,其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的是對學生所學的知識要及時的進行反饋和改正。比如我們的學生做了一個練習題,不知道自己做的對還是不對。我們老師讓課代表把練習本收到辦公桌上去,有時候一放就是兩天、三天,有的放五天,放一個月。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多麼渴望老師給我一個評價。可是,等了很久之後,等下次作文本發下去的時候,他的感覺全忘了,學生不知道當時寫作文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全忘了,因為沒有及時的反饋。所以及時的反饋和改正是很重要的,及時的反饋和改正有利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鞏固。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是整體教學和細節教學的把握。任何一個細節知識,你一定要能夠整體地教、整體地學。要把知識點放到大的背景下去讓學生學習,讓學生把握好整體的知識結構,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運用能力。否則學生只會迷失在雜亂的知識點之中。

另外,教師還必須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是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所以這種行為實質上是一種組織行為,那種沒有引起學生學習行為的所謂教學,嚴格地説不能稱其為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表現在創設問題情境、明確任務、動員等定向活動;在維持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常表現為引導者;在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又表現為激勵評價者。能夠真正認識到教學這種內涵的教師,就能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位,而不是以學科為本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工作。

解惑解惑意味着先讓學生有困惑,然後教師才去引導。解惑實際上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這是一堂好課的最高境界或終極使命。幫助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真正的幫助是讓學生擺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依附。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將教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總結適合學生本身的學習方法,引導其自主學習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學了劉良華老師的課之後,我明白了自己的前進方向,我要做一個有愛心,有真才實學,講課有激情的,收學生歡迎的教師。我將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閲讀、學習來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2

我校組織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大家聽得認真。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個教師要從事科學研究,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瞭解教育動態,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教師更應強調自主學習。教師要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喚醒自主學習和成長意願,克服等待和依賴的惰性的想法與習性,在日常教育教學的同時,依據自身專業發展的個性需求,自主選擇,自主學習,自主研修,促進專業的自我發展和成長,持續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給自己制定出學習計劃,每週學習一篇教育理論文章,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並作學習筆記;多看現成的教育報刊雜誌,及時掌握學校教育科研的新動向、新思路和熱門話題,多瞭解各種專門性的科研信息,為日後進行科研選題積累資料。在學習時要注意方法,以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作為衡量標準,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水平、教育教學能力等進行梳理,確定問題,形成學習專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循序漸進地學習、實踐;同時,用適當的和理解的方式,對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做積累性的記錄,把這些記錄整理成學習文件夾,這樣不僅可以作為自我學習的評價,還能幫助自己認識學習的實力、缺點、傾向、習慣以及下一步的學習需求;此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從批判的角度去閲讀,學會與書本對話,養成在書的邊緣空白處寫下評語、隨感等的閲讀習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在借鑑他人的教育教學經驗及理念的同時,建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並以此來審視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研究,以優化教學。

“一次充電,永遠放電”的時代已經過去,教師應當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弄潮兒。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讓我們彼此共勉:在研究中發展,在改變中進步吧!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3

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科研,我們通常説“教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為了提高我們塔山國小全體教師的教科研意識、水平,我們樊校長於昨天下午為我們請來了連雲港師專知名專家馮伯虎教授為我們做了《名師成長與教科研》的專題講座。

這場講座如同冬日裏的暖流,吹進了塔山國小每一位教師的心中,讓我們對教科研有了更新的認識,讓我們懂得了一個教師如何從普通走向有名,讓我們知道了其實名師的起點和我們是一樣的,讓我們對自己有了信心。

對馮伯虎教授的瞭解,來自於連雲港教育博客,因為他的“馮伯虎教育網誌”是我們連雲港教育博客的推薦博客,我也經常光顧馮教授的博客,從他的博客中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面的理念、方法。真的沒想到會有機會面對面聆聽馮教授有見地又不乏幽默的講座,他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從四個方面向我們闡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教研方法。主要從何為名師、成長剖析、尋找規律、應對措施四個方面分析了名師成長的歷程。

他首先闡述了何為名師及名師的區域性、領域性、學術性、標籤性,介紹了影響學校發展的木桶定理和孤峯定理。其次介紹了自己成長的四個階段:觀察現象、積累經驗、總結體驗、思維創新,以此激勵廣大學員要常寫論文,要有所突破,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他還列舉了連雲港市的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從他們身上尋求獲得成功的經驗。第三,馮教授為大家分析名師成長的規律,尋求名師專業發展的軌跡。最後,馮教授從課堂教學研究的角度闡述了名師成長的應對措施,為我們介紹何為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層次,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常用的課例研究模式,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馮教授指出:教學反思是教師二次成長的關鍵。我們上的、聽的每一節課都有其精彩之處,及時地記錄下來就是我們以後備課的資源,任何一堂課也都會有疏漏、失誤之處,課下冷靜思考,剖析原因,積極尋找對策和解決方法就會成就下一次的成功。馮教授的話讓我有了一種“撥開雨霧見月明”的豁然開朗。他讓我明白了反思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要重視反思、善於反思,要讓反思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習慣,成為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有力的抓手。

聽馮教授的講座,讓我們認識到了教科研之於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是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他將引領我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上走得更遠!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4

光陰似箭,轉眼間我步入教師行列已經一年,在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在領導的信任鼓勵下,讓我成長、進步、收穫了不少。回顧這一年,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有滿意也有遺憾,但無論怎樣,都需要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的做人。在教學工作方面,做為一名新教師,基本功不紮實,經驗缺乏是我的不足。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多學習,多請教

作為新教師,剛開始確實有些盲目,不知如何下手,但在教學上我不敢有一絲馬虎,努力轉變自己的觀念,力求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我經常利用空餘時間去請教和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活動並學以致用。

2、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教參,找準重點難點,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請教。為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在課堂上,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學生學有所得。

3、多看書,多上網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我們常説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的變化,為了使自己的這一桶水不會陳舊、不會用竭,我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還經常網上找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一年的學習,無論是在和學生相處的技巧,還是課堂教學的合理安排上,都使我收穫不少。

4、及時寫教學總結

我堅持每週與學生的交流,從中找出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進步。當然,這一年,有收穫,也有遺憾:對教材駕馭不夠到位;教師用語不夠精煉,缺乏課堂語言的藝術性;不能靈活、多變的運用課堂教學機智;缺乏將教育落實到細微之處的能力;控班能力仍待加強。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到了解決對策: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精練:教案,備學生,找準重點,抓好難點。多看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書籍,增強自己的教學理論積澱。

通過經驗的累積,不時的精練自身的教學語言。課下及時反思,及時調整。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去學習。我會繼續努力,以一種飽滿向上的精神,加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盡職盡責的完成學校安排的每一項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上都能更上一個台階,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5

這幾條不是我能做到的,而是我想做到的。

第一,享受職業。我98年參加工作,先在私立學校,再到考到鎮上國中,後來又考到縣城高中,還到縣城的電大、黨校帶過課,輾轉好幾所學校,中間還開過一年書店,有很多曲折,也有很多心酸,08年來到合肥八中。到今年我已經在教師這個行業完整地做了18年。從最初的為了生計,到現在愛上這個職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不要談什麼高尚和偉大,也不要談什麼付出和奉獻,我想不管從事哪個職業,最樸素的道理就是:所謂職業尊嚴和職業幸福,其實就是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做得坦然,做得問心無愧,做得自己能看得起自己。一個教師有很多這樣的方式,上課,當班主任,帶競賽課,寫論文,出試卷,編校本作業,搞社團,搞非限課,哪怕僅僅是製作精美的ppt,哪怕僅僅是擅長和學生談話,都是值得驕傲的,心得體會《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一名教師,我們當然可以找到喂狗養花的快樂,我們也可以享受喝酒摜蛋的快樂,但我們一定也要有職業的快樂,我們幾十年要從事的職業,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從工作中找到一點自娛自樂的方式,實在太不划算了。

成長會不會很痛苦或很辛苦呢?有句話説人世間沒有天造地設的絕配,因為愛是磨合的結果。這雖然是講愛情的,但用於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好像也是很恰當的。其實人的成長就是在時間裏的慢慢"磨合"和積累,我在微信上秀一下我的書的封面,我的朋友就説,你寫幾十萬字肯定非常辛苦,我説實際上這本書幾乎談不上辛勤寫作,因為都是以自娛自樂的方式寫的,甚至寫得非常愉悦,最好的成長方式大概就是在時間的遊走裏用娛樂的方式慢慢積累。

第二,積極實踐。在一個信息傳播方式變化的年代,當教師越來越難,你不能僅靠積累,也不能僅靠讀書,教育是實踐學科,比如以前説一個教師厲害往往指學識淵博,現在其實你背5000首詩也不一定能當好語文老師,一方面背詩和語文教學不見得有多大關係,另一方面,你背詩難道還能背過百度嗎?你要去做事情,你要和學生打交道,你要和教學實踐親密接觸,否則你可能是個教育理論家,但你一定不是好老師。你的所有想法、教育的熱情和智慧,只能通過實踐來實現。這看似是個樸素的道理,但在教師隊伍中,只想着用才氣征服教育界的人可能還為數不少。所以,當教師,多做事,才能享受不斷嘗試的快樂,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有更大的自由度。

一個人的成長和快樂來自對外部的興趣探索,而不是指向內部。指向外部,就是關注教學、關心學生、熱愛教育教學實踐,這樣就很容易充滿熱情,積極行動;而指向內部往往是考慮面子、尊嚴、得失,那就容易自以為是,鬱鬱寡歡。孩子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正是這個道理,他們一心關注着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並積極行動去探索,哪有工夫沮喪呢?所以特別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句話:快樂,往往在你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不可開交時不期而至。

因為這種實踐性特點,就要和別人合作。現在一個教師的發展僅靠個人孤軍奮戰來成長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時候,機會和團隊的協作比你本人的能力要重要得多。在合肥八中參加的鄭傑團隊、鄭桂華團隊、包括現在的熊丙奇生涯規劃團隊的隊友,我們語文組的同仁,我在與他們的合作中學到很多東西,很多人給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在當班主任、做組團長以及在各個年級合作過的同事,還有合作過的生活老師,以及其他學校的領導和同事的很多優秀的品質和習慣影響了我,很多人都給過我很多指導和幫助。這種影響最大的是思考方式和見識。有時思考的方式不對,人總是容易在原地打轉,累而無緒,忙而不前。還有一個見識問題,我在書上看到兩個農民吹牛的故事,一個説,我見過皇帝金鑾殿,左邊一個油條鋪子,右邊一個燒餅鋪子。一個説,如果我當了皇帝,金鑾殿門口的糞都歸我一個人拾。這就是見識。沒有見識當教師在這個年頭很可能被學生"恥笑了去".教師大多都很注重通過閲讀增長見識,其實團隊裏的同伴的合作交流也是增長見識的好辦法。

第三,靜等花開。人年輕時希望用工作來證實一下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能急於求成。教育是慢的藝術,教師的成長也非短期內見效,教育的有些東西還要等待。教師應該是平和的,開放的,淡泊的,寬容的,親切的,這些是最有魅力的教育力量。不能是悲壯的,不能是急功近利的。年輕的教師,不要大發雷霆,不要劍拔弩張,哪有比見證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成長、送他們走上自由之路更幸福的事呢?當然也不要相信奇蹟,奇蹟或馬上見效的背後,往往伴隨着道德的淪喪,比如一個人讓一個學生的成績迅速提高,讓一個人的行為迅速端正,那一定是要付出道德代價的。

教師的成長心得體會篇6

?教師專業成長——劉良華教育演講錄》分導言、正文和後記三部分。在導言部分,劉良華教授為我們呈現十種最受歡迎的老師;正文部分又分為五講,分別講教師應該具備的課程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人格魅力以及怎樣通過行動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由於此書的性質是教育演講錄,所以文字比較口語化,並且通俗易懂。另外,本書並不像其他教育書籍那樣有太多枯燥的理論,相反,劉良華教授為我們提供很多實際的教學例子,其中包括他個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老師和其他優秀老師的經歷體驗,同時也向我們推薦了許多中外優秀的教育電影,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教育,在藝術作品中研究教育。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第一個感觸就是談教育就應該這樣談,從做學生的角度出發,加上真實生動的案例,這樣可以遠遠勝過那些條條框框的理論。以下,我將抽取此書講到的幾點內容,結合自己將要教授的科目來講一講自己的感想。

非常欣賞。接受英語師範教育的時候,非常贊同劉教授讓教師們成為“教學工作者”之前必須成為“課程工作者”教師一般都是根據課程進行教學的但是照本宣科正是現在家長們學生們最討厭、最鄙視的一種教學。教師要成為課程工作者就必須“吃透教材”補充教材”更新教材”對於劉教授提出的這三點。便開始在想我高中時候用過的英語課本的確不是很好,如果我畢業了去教英語,用的還是這套教材的話,那麼我一定會去改變我教學內容,把教材中不必要的內容去掉,把教材以外有利於提高學生聽和説的英語材料和資源分享給學生,不僅要教會學生在課本中學英語,更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和使用英語,因為英語是語言工具,學生不應該為了考試而學英語,應該要為了吸取國外先進的文化技術和進行國際交流而學英語。讀了這本書之後,知道我當初的想法有了理論支持,只要條件成熟,一定將其踐行到底。

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口一口地咬掉。都知道,劉教授有一句話點醒了這句話是這樣説的自卑是最折磨人的一種情緒。老師最容易關注的自信的學生,因為他自信就猶如一盞聚光燈一樣使他如此閃亮以至於老師忽略了黑暗的角落裏有這麼一羣自卑的學生。這羣學生要的並不多,需要的也許就是一個手電筒射出的光亮,但是試問,老師能夠成為這個手電筒嗎?讀這本書之前,一直相信老師能通過鼓勵、通過演講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因為我自己做過很多次旨在激發聽者自信心的演講,演講過後我聽眾總是過來向我反映,説他自信心已經來了然而,讀了這本書之後,又開始想,通過老師一兩次的演講雖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如果“自卑”已經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被激發起來的自信心不夠強大,又被自卑給鎮壓了那怎麼辦?講這個問題時,劉教授引用的死亡詩社》裏面基廷老師的例子,這個例子讓我明白,僅僅是説教的話,效果其實是很微小的更重要的要做出點實際的行動來幫助學生明白:其實我能行!

我們都清楚,在家長眼中,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因此有什麼事情,家長一般不捨得放權讓孩子做主。在這本書中,劉教授引用魏書生老師的話來解釋教育的民主管理:讓學生自己做主,當學生遇到什麼困難時,學生可能解決不了,然後,我來幫助你一下。我覺得這樣的管理理念很好,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一個做主的空間,既然他們在家裏、在家長面前做不了主,那就讓他們在學校裏過過做主的癮,鍛鍊鍛鍊他們制定計劃的能力、執行計劃的能力、辦事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建議。

總體來講,這本書引起我多次思考,讓我受益匪淺。劉良華教授自己在演講錄中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的好榜樣:將枯燥的知識點講解得生動活潑;對知識點的剖析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個人閲歷豐富、經驗充足。更確切地講,應該是《教師專業成長》這門課非常有意義,因此,我在此強烈建議每位準老師、在職老師有條件的話,都去看看劉良華教授的授課視頻或者讀讀這本演講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k7g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