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多篇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多篇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多篇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1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戰勝疫情,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需要以科學精神為指引,通過科學共同體攜手合作,在科學研究的前提下多拿出專業意見和建議。

科學精神就是通過一言一行將科學輻射至大眾,滋養大眾的思想,內化大眾的行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需要科學共同體及時承擔科學普及與傳播的職業責任,引導公眾科學認知、理性對待。疫情發生以來,科協組織作為中國的科學共同體迅速反應,倡議科技工作者開展抗疫科研攻關,提供科技志願服務。特別是圍繞“防疫病、防恐慌”,積極開展應急科普,組織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利用科普中國、科學闢謠和數字科技館等平台,進行科學引導、抗疫指導和心理疏導,中國科協本級平台總閲讀量已超55億次。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專家也積極發聲,用事實、用細節、用科學説話,分析疫情形勢,讓真相“跑贏”謠言,有力增強了整個社會對疫情的防控意識。

科學防治需要相信科學、依靠科學,尊重科學規律。國外科學家稱讚中國疫情防控極具專業性,就是因為把科學防治貫穿在羣防羣控的每個環節,不留死角。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離不開用科學武裝頭腦。為此,我們面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引導科學認識和理性對待,安撫公眾情緒,克服恐慌,堅定信心;引導公眾提高防範意識,科學消殺,倡導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把科普宣傳下沉到社區、村組和網上空間,以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為基礎提升每個人的防控能力。當公眾以科學眼光和科學態度去審視分析問題,就會增強識別能力,遵循科學規律預判應對。

病毒無國界,各國應攜手作戰。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認知領域的新事物,來源不明,變化多端,只有用科學才能揭開它的面紗。中國科學家在最短時間內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公佈其基因序列、潛在宿主受體和致病主要臨牀特徵,為全世界開展病源追蹤、藥物研發提供了知識基礎。在病毒跨越國界蔓延之時,科學共同體應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以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可行的政策建議和共同行動為全球儘快戰勝疫病提供解決方案,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彰顯科技價值和共同力量。

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公眾在日常生活和復工復產中仍有大量科普需求,這需要科學共同體與聯防聯控機制、媒體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結合疫情防控進展,組織科學解讀,開展科學家與公眾的對話,更好地釋疑解惑,增強應對能力。應圍繞科學防治、經濟發展、心理疏導等方面加大科普創作傳播,為公眾提供精準、及時、有效的高質量科普公共產品。長遠看,還應儘快在國家應急體系建設中補齊應急科普體制機制短板,完善制度建設,從而更好讓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紮根羣眾。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2

在我們幸福美好生活中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的春節比往常到春節安靜很多街上也沒有了以往的熱鬧人們都不敢出門因為爆發了一種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這場病毒是因為人們不注意節制吃了某野生中華菊頭蝙蝠果子狸人類處於食物鏈最高端的,但也不是萬物皆可食的溯源分析結果將源頭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病毒形式可能嚴峻化,這場病毒屬於rh a 病毒變異性極強。這是一次嚴重的危機,比2003年的非典嚴重

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白衣天使衝到了一線,堅持到底,84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危險,在家安度晚年,但他有着中國人堅

毅的性格,他又站出來了,就像17年前非典爆發時,他也是堅持不懈地在急診室裏救病人,所以我們不要懼怕,我們要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抵抗這場災難。

為了有效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要對病毒有一定的瞭解。如果患有病毒初症狀為發熱,乏力,乾咳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現象,嚴重者呼吸窘迫或膿毒症狀,休克死亡,我們要有一定的預防意識做到勤洗手,勤漱口,少出門,出門帶口罩幾點。還要經常給屋內通風換氣,使我們屋內空氣更好地流動,更加新鮮,呼吸起來也不會有病毒感染。

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國願世間的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3

近日,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各行各業有大作為的“小人物”代表在“代表通道”裏匯聚,縱觀今年4場“代表通道”答記者問,他們以真情實意講述心路歷程,我們聽到了真實感人的奮鬥故事;他們用“接地氣”的話語把“所思、所盼、所急”的基層聲音向黨和國家反映,我們聽到鄉土味十足的為民“情話”,感受到了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的“民意”表達,人民羣眾為之點贊,大江南北叫好不斷。我們不禁為這樣的代表點贊,為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所讚歎。

用“小人物”的心路,書寫“以小見大”艱苦奮鬥的華章。從曾經“毛裏毛糙”學徒到製造業“高精尖”技術人才的慄生鋭、曾兩次參與索馬里護航行動的海軍某導彈驅逐艦艦長趙巖泉,還有從砍樹到護林的周義哲等。雖説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最為普通不過的“小人物”,但正是像他們一樣的千萬“小流”匯聚成建設共和國的洪流。像他們一樣的奮鬥故事一直在中國的大地上不斷重複上演,因為他們就是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代表。俗話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的先驅者前赴後繼,用無數奮鬥之“小流”匯聚成奔流向前的大江大河,引領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飛躍。以“小我”成就“大業”,小人物也有大能量;以小愛成就大愛,以艱苦奮鬥之行成就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的目標。

以“接地氣”的方式,培育“真情實意”人民至上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的幹部都是人民公僕,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乾淨又幹事。”這是對黨的幹部身份和職能的準確定位。“打官腔説官話”是老百姓最反感的語言。“接地氣”是我黨密切聯繫羣眾過硬作風的體現,接地氣是一種強大的藝術。它是建立在掌握自然科學知識的前提下,用平易近人的行動和方法實現“為人民服務”的目的。人民公僕焦裕祿、孔繁森、廖俊波用生命踐行共產黨員初心使命,抱着對黨和人民的一片赤誠,用生命鑄就了不朽的豐碑。要用親民話“接地氣”的語言拉近溝通的距離,拆除服務上的“彈簧門”“玻璃門”,解決好與羣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解決好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文化教育、醫療安全等老百姓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就能真真深入羣眾,切實用真誠的心感染羣眾,用真心地話貼近羣眾,用暖心的行動服務羣眾,才能真正讓羣眾接納認可。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是人民至上情懷,也是我們偉大事業不斷制勝的法寶。

用“一瞬間”的抉擇,彰顯“精忠報國”愛國主義的精神。“代表通道”的代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把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付諸於日常的工作實踐,並且為之堅持不懈。西安交通大學的王樹國教授講述百年鉅變中的“西遷精神”,在那個艱苦的歲月中,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知識分子放棄優渥條件,“一瞬間”堅毅的抉擇,踏上為民族振興的西遷道路,成就了偉大的“西遷精神”。而現如今這種精神再次在新時代發光發熱,並不斷激勵新時代的年輕人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了偉大夢想繼續艱苦奮鬥。代表周義哲講述生態保護中的北疆之變,用從“砍樹”到“造林”“一瞬間”抉擇,併為之不斷堅守,成就了北疆“綠色長城”,用實際行動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詮釋。第一書記李君,為了讓老百姓的“脱貧不返貧、日子更紅火”,採取直播方式為村民創收增收,“一瞬間”的抉擇為老百姓做了實事,贏得了羣眾的認可,為脱貧攻堅工作增添了新動力。這樣的“一瞬間”不是簡單的選擇,而是對偉大事業心中熱愛的抉擇,在過去的時光中,我們見證了“一瞬間”抉擇成就的偉大事業,見證了共產黨人的人民情結,見證了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中國大地上的磅礴力量。

憶往昔崢嶸歲月,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現如今,我們艱苦奮鬥用智慧和汗水澆灌信仰之花,擔當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斷壯大“中國力量”,在國際舞台上把“中國名片”不斷擦亮,為了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4

多年後,我們會想起農曆庚子虎年開啟的這些日子,正如我們經歷過所有的日子一樣飛馳而過,也像我們曾經並肩戰鬥過那些日子一樣刻骨銘心。刻骨銘心,不僅僅是因為它是農曆的新年,更重要的是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看不見的敵人頑強地抗爭着,我們因為參與過、努力過、戰鬥過而覺得生命更加不凡。我們是基層黨員幹部,在基層的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爭做抗“疫”戰士守護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

以螢火之光,甘當逆行者,勇為先鋒,以毅抗“疫”。大年三十晚上,疫情形勢愈發嚴峻,十堰下達了凌晨1點封城的通告,在萬家燈火之時,基層幹部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在風雨中從老家立即啟程返回城區,只為能夠隨時待命,這一天他們告別“小家”去守護“大家”。在無形的敵人面前,基層黨員幹部甘當“逆行者”,在年前就主動請纓,“如有任務,請一定派我上前線!”,那一天他們雖然不與平凡為敵,但是他們絕不與平庸為伍。大年八年級,面臨任務繁重人手不足,幹部羣裏一呼百應,“隨叫隨到”“時刻準備着!”,這一天他們全部結束假期深入一線開展防疫工作,悄悄打響這場無硝煙的戰爭。大年九年級,被封鎖的竹山縣決定派出一輛大巴車送一線防疫幹部回堰,當了十幾年兵的黨員幹部雷大勇在竹山老家希望能借此機會立即回堰,具有軍人使命感的他説“這個時候要衝鋒陷陣啊!我着急啊”,但卻因大巴人員已滿未能回堰,他想方設法坐上一輛去往襄陽的順風車,在距離十堰城區一百餘公里外的武當山轄區下車,但封城沒車,他一路步行從白天走到黑夜,終於成功搭車回堰,這一天他用腳步丈量了從“小我”到“大我”之間的距離。還有一些因封城不能回堰的幹部,他們選擇用捐獻物資或者遠程辦公來參與戰鬥,這一天他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大家並肩作戰。基層黨員幹部如螢火之光,雖不能與日月爭輝,但卻在這場戰役中聚集在一起散發出奪目的光芒。

以温潤之火,親切問詢,細緻摸排,用心抗“疫”。要做好防疫攻堅戰,絕不是幾名幹部衝鋒陷陣的獨角戲,而是與人民羣眾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全面戰爭。一是用“心”做好排查,東城開發區與時間賽跑,及時聯合各村居黨員幹部通過電話對轄區近一萬五千户村(居)民進行了全面細緻地摸排,準確把握了從武漢返堰的人員信息,並定人定責對武漢返堰人員進行全方位跟蹤,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轄區人員情況“心中有數”,充分體現了我黨在關鍵時刻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二是用“心”聽取心聲,對人員摸排的過程也是聽取人民羣眾訴求的契機,在電話排查過程中開發區注意記錄羣眾呼聲、回答羣眾問詢,用心排解羣眾的恐懼和焦慮,細緻提醒防疫期間的注意事項,用心用情温暖在家守候的人民羣眾,當聽到羣眾回覆“謝謝你們,也請你們做好防護”,加班的苦與累瞬間化為烏有;三是用“心”汲取智慧,在這場戰爭中,基層黨員幹部依然要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用心凝聚人民羣眾的智慧,如用百姓的聲音去宣傳防疫、以羣眾監督代替行政監督確保人們不外出不串門、羣眾擔當志願者主動服務社區等等,歷史的無數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在打與人民羣眾利益息息相關戰役的關鍵時刻,越是要緊緊依靠人民,這是基層黨員幹部作戰的“利器”。

以堅定之劍,把勞關口,以身示範,以責抗“疫”。疫情就是集結號,防控就是使命擔當,越是在關鍵時刻,黨員幹部越是要握緊“責任”之劍。一是堅持守土有責,在轄區建立起聯防聯控的堤壩,當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是“外防輸出,內防擴散”,東城開發區在接到通知後立即對轄區的80餘個小區出入口、村組路口進行了封閉,對每一個封閉點實現定人定崗,確保每個點位有兩個值守人員、一張桌子、一本台賬、一個展板、一個測温儀,對人員的流動進行精準防控的同時確保物資和應急車輛進出通暢,切實把好防疫關口;二是堅持以身作則,堅守崗位,不信謠不傳謠,一切行動聽指揮,做防疫一線的守護者,做防疫科學知識的普及者,做謠言遏止的智者,做戴口罩勤洗手的示範者;三是以堅定之心打一場持久戰,在基層,在防疫的一線,黨員幹部更應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陣地之上。正如老百姓在家説“國家説動我再動”,基層黨員幹部堅定“人民羣眾同意撤了我們再撤”,疫情一天不消失,基層黨員幹部也一天不撤退!

“莫恐夜歸遲,明月總相知”,在遙遠的基層一線,醫院有無數醫生和護士簽下“請戰書”冒着生命危險與病毒抗爭,而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無數基層黨員幹部在默默守護着每個人的安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此刻我們信心百倍,正如我們面臨洪水、暴雨、地震時那樣眾志成城,也正如我們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那樣鬥志昂揚。有一些高山我們可能永遠無法企及,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責任與使命創造屬於基層黨員幹部自己的“高光時刻”。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5

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每天都呆在家裏,不願出門。但在我們待在家裏的時間有許多人為國家服務着。他們並不是被動為國家奉獻,而是主動為國家奉獻。

我們先來談談白衣天使,他們每天無私奉獻,連過年的時候都沒有回家。記得一位新聞報道説,在其他省區的護士來的時候他們帶着一個東西,那就是紙尿褲,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好笑?他們帶着紙尿褲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連續工作幾個小時而不能上衞生間,只能憋着。而這些紙尿褲恰恰幫助了他們,還有一位護士,他騎着自行車騎了一天夜來到武漢。恰恰碰見當時的市長,市長問她:“你是什麼人,為什麼在家待着”,而她説“我是一名護士,國家有難,我應當站出來”,市長聽了説,“國家有你們太好了”!專程派車把她送到醫院。

2020年2月2號,火神山醫院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10天裏1000多個牀位。火神山醫院竣工了!

火神山醫院在僅僅十天裏完工,這無疑是武漢的救星,更讓人驚訝是火神山醫院裏每個房間裏都有空調,電視,還有5g網絡,這讓非常驚訝!那些工人們簡直創造了一個奇蹟,就是因為他們,我們才有了底氣和死神搶時間。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對那些抗疫先鋒們表示讚賞,他們義無反顧,無畏前行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青年大學2023年第1期心得體會篇6

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四周石山聳立,2015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高達44.2%。村民們雖知發展特色產業才能脱貧致富,卻沒人敢挑頭,於是,村主任譚美樹第一個“吃螃蟹”,第一書記譚召關帶領黨員牽頭成立合作社,羣眾看到了成效,便積極參與進來。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29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6500元。

經濟要發展,羣眾要脱貧,黨組織就是“火車頭”,黨員就是先行者。當發展產業,羣眾不想幹、不敢幹、不會幹時,就要發揮黨員引領示範的關鍵作用。培育脱貧產業,需要幹部帶頭闖新路、挑擔子,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領着羣眾幹,羣眾才會卸下包袱,積極參與。廣西下塘村就是通過黨員率先發展,用實實在在的收益吸引羣眾,再通過黨員牽頭成立合作社,解開羣眾“心結”、消除後顧之憂,最終讓羣眾對產業的發展安心、放心、有信心。筆者認為,千萬別小看了“黨員引領示範”的力量。

黨員是一面旗幟,要走在前面,才能指引方向、凝聚力量。面對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繁重任務,基層黨員幹部既是執政興國的支柱骨幹,又是各項建設的中堅力量,其作用舉足輕重。只有幹部走在前列、當好表率,用掌握的技術、銷售渠道、人脈資源等優勢,為羣眾提供政策宣傳、技術指導、資金扶持、產品銷售等服務,才能帶領廣大人民羣眾跟着學、照着做,激發勤勞致富的勇氣。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背景下,廣大黨員更應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尤其是黨員幹部,必須成為平常工作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衝得出來、轉型攻堅豁得出來的先進分子。

基層黨組織是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堅強領導核心,必須時刻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不僅要在思想上爭創一流,還要在實際行動中積極作為。要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了,就能為打贏各項攻堅戰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注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當遇到產業確定了,項目落實了,羣眾卻無人響應時,黨員就要行動起來,讓羣眾對產業的發展成效“眼見為實”,再引導羣眾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務工等方式參與特色產業發展,就更能提高貧困羣眾自我發展的主動性。

衝鋒陷陣需要排頭兵,脱貧致富得有領頭羊,羣眾心裏有底,幹事才有勁頭。千萬別小看了“黨員引領示範”的力量,要明白黨員的一舉一動羣眾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當黨員在產業發展方面發揮出了示範帶頭作用,羣眾就能轉變思路,積極參與到產業建設中去,以強大的“內生動力”實現脱貧致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kdg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