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多篇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多篇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多篇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1

放眼全球,一個國家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兩手都要硬”——其一是經濟,其二便是文化。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文化間的交融碰撞日趨白熱化。中華文化雖有博大精深、兼容幷蓄的特點,但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時,國人表現出來的卻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力不從心。

中國人文化自信力的缺失是近代以來百年喪權辱國曆史的積澱產物。當西方列強用大炮將中國封閉已久的大門轟然打開,西方文化大量湧入時,中國人“天朝上國”美夢破滅後取而代之的是國人對中華文化的懷疑、批判和否定。這種歷史淵源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它一直在人們心裏隱祕的苟存。

這種現象其實是一種病態的心理表現。曾經有一位外教説,當她到中國商店購物時,往往要多花錢,售貨員認為她是外國人肯定有錢。這位英國人説到這,臉上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説:“我很窮,我並沒有很多錢。”要知道,西方國家中也有窮人,他們並非個個腰纏萬貫。這個事例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中國人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

這種心理讓國人看待中國文化時戴上了有色眼鏡,他們總覺得我們一無是處。其實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精華與糟粕,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是完美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歷經五千年而經久不息,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她既有古人的智慧和創造,當然也有一些落後的、封建殘餘的東西,但絕不可全盤否定。反觀西方工業文明,它是在幾百年間迅速形成的文化產物,代表着現代化和工業化;其外貌似強大,卻缺少了必要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做好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同時也要博採眾長,為中華文化注入新活力。

經濟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需要經濟發展為後盾。經濟的繁榮是文化繁榮的物質基礎。唐朝是古代中國的鼎盛時期。唐朝經濟文化的全面繁榮,表現出來的是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中華文化深刻影響了世界的發展歷程。“唐人”成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我們的文化自信力是空前的,這是豐富的物質生活成就的自信力。

近幾年來特別是20__年以來,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力有了顯著提高。奧運會、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為西方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的窗口,中國人感到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這是令人欣喜的。伴着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人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偉大的民族要有偉大的胸懷和膽識。也許短時期內我們無法徹底根除文化自信力缺失的現象,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是大有希望的!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是大有希望的!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2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我們是同胞,亦是同袍,抗擊疫情,全中國人民在同一戰壕內。攥指成拳,合力致遠,這一仗的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題記

春節,本是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無情的病毒卻肆虐而來,徹底打亂了人們的安寧。

國難當頭,明知前方山有虎,但總有一羣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迎難而上!小年夜裏,唯一的一列趕往武漢的高鐵上,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醫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千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申請書上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這個庚子年除夕夜最響亮的誓言!

別人回家,他們出發,從新年到前線,只隔一列動車。所謂偉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時候,拼盡全力燃燒自己,為世界發出微光。

“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疫情爆發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這位傳染病專家、浙大教授如是説。他們每天超負荷工作着,為了節省緊缺的防護服,他們盡力避免上廁所,因此一整天不敢喝水。當戰鬥終於告一段落,脱下戰袍時,誰都不知道,濕透他們的到底是汗水還是淚水。

在防疫工作的前線,黨員,幹部用最實際,最具體的表現,捍衞了羣眾的生命安全,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在疫情面前,"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再度展現震驚世界!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同時間賽跑,與病魔競速。哪有什麼“基建狂魔”所謂的奇蹟,不過是建築工人夜以繼日的埋頭苦幹,再苦再難,心無怨言,全因為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疫情面前,高高飄揚的中國旗幟就是squo;強心劑squo;。旗幟無聲,卻能產生引領方向、凝聚人心的強大效應。如果説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除夕夜,團圓日,在和樂滿堂之外,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總有人默默堅守,撐起萬家團圓,燈火通明。在凜然嚴冬中,在危機四伏的疫區,如鍾南山一般的逆行者毅然選擇奔赴最前線,以血肉之軀為你我撐起生命的屏障。一份不留名的物資、一個無聲的背影,他們用最堅韌美好的人性,凝聚起神一般璀璨的光芒。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3

本已是19年歲末,我滿懷着期待回家。新年前夕,一片熱鬧景象,從同學口中得知新冠病毒的我不以為然,依然沉浸在對新年的憧憬中…

但事情並不是我想得那麼簡單。沒過幾天,病毒大規模爆發,武漢也成了一座“疫城”,一時間全國上下陷入了恐慌。與此同時,中東動盪局勢加劇,非洲發生嚴重蝗災。這時的我在心裏默問自己:“2020還會好嗎?”

1918的一天,樑濟老先生問兒子樑簌溟,這個世界會好嗎?還沒等到答案的他留下萬字遺書後投水自盡。那時的中國,國將不國,樑濟老先生對國家前途有擔憂,但更多的是希望。在民族危亡之際,這個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國度,沒有退縮。亡族滅種是不可能的!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軍民奮起抵抗,從戰略防禦到大反攻,十四年的艱苦歷程,千萬人的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但,我們沒有失敗!是啊,即使是在危難時刻,我們的民族依舊屹立不倒,現在我們又怎能不自信呢?

戰時有千萬熱血兒郎抗戰,疫時有億萬人民眾志成城。疫情爆發,鍾南山院士第一時間趕往疫區展開工作,全國各地的醫院組成醫療隊趕往災區,社會各界的捐助也來到災區。那些日夜不眠,整日穿着防化服尿不濕的醫護人員讓人感到心痛。但,這些最美的逆行者衝在了最前面,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對工作的盡職盡責更今人敬佩。

武漢一直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抗戰時這裏飽受戰火的摧殘,她沒有倒下,我相信疫情之中,有億萬華夏兒女在背後支持着她,她依然能夠屹立不倒。武漢,這裏有着美麗的櫻花,令人心動的武漢大學,有充滿生機的碼頭輪渡,有美味可口的熱乾麪……我相信武漢會好起來,會有更多的人來欣賞你的美。

看着窗外的綠芽和含苞欲放的花蕾,我心中的疑惑也已解開。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4

2019年12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自武漢開始席捲全國。這時,正是中國春節期間,一時間,人們人心惶惶。晚上的新聞聯播每天播報病情的具體情況,手機上也全是確診人數的增加和病情範圍的擴大的信息,這使我的心情也隨之緊張起來。很快網上傳來的一些消息令我內心極不平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萬家團圓的除夕,當人們在歡慶佳節,遠離人羣時,有一羣人卻選擇挺身而出,奔赴武漢,與病毒鏖戰。他們的名字是醫護工作者。他們告別親人、朋友,沒有擔心,沒有害怕,只有勇擔責任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信心,他們主動請纓,前往第一線。當我從手機上看到醫護人員們坐車前往武漢的視頻,我的內心極不平靜。他們或老或年輕,全都集中在這裏。

“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去!”

“一定不辜負大家,且一定平安歸來。”

“我們雖然退休了,但骨子裏不變的依然是軍人氣概。大敵當前,若有戰,召必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永遠和醫院黨委保持一致,和全院工作人員站在一個戰壕裏。”

這些不是什麼豪言壯語,卻深深地打動着我的心。

他們是人民的英雄,他們是中國的棟樑。我看到武漢的醫護人員們,臉上因長期戴口罩而勒出一道道深痕,因戴醫用手套而皮膚泡得白皺,因救治病人而自己傳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我的心裏不知是感動還是心疼。他們本不用如此,但就是因為他們身上擔負的責任,他們勇敢地站了出來,在這次戰役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一個人:鍾南山。2003年,他參與了抗擊非典,面對非典時,他説:“把重症病人都送到這裏來”。而如今84歲的他再一次披上白衣戰袍,奔赴武漢抗擊新疫情。“squo;鍾squo;於祖國,迎squo;南squo;而上,重於泰squo;山。squo;”鍾南山院士,17年,歲月蹉跎了他的脊背,時光摧殘了他的容顏,但他的精神依舊指引着我們,他是我們國人的脊樑。正是因為有鍾南山,面對這次傳染病人們才有希望,有信心,讓患病的人努力抵抗病毒,等待專家們研製出藥劑,救他們於危難。他值得我們所有人稱讚他,敬佩他,學習他。他是中華兒女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力挽狂瀾、消滅病毒的鐘南山院士,他是億萬中國人心目中的明星。

網絡上傳來的這些信息,温暖着我的心,不知在什麼時候,我膽壯了,彷彿自己也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雖然現在我還做不到和他們一樣,馳援武漢,捨生忘死,但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遇到同樣的情況,如果我真的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了一名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我也會做一名逆行者,成為所有病患的守護神。

我在心裏為他們加油,這些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5

“噠噠噠”的敲擊聲已成為當下隨處可見的一種現象,還會有多少人願意拿起筆在紙上書寫我們的中國漢字;電子書及各類被大眾追捧的打油詩等被人們當作了工作學習之外的生活調味品,還會有多少人願意耐下性子手捧着厚厚的一本書在漢字之間品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都會有大批人為過“洋節”忙得不亦説乎,還會有多少人願意關注一下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節日,重温一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變遷…………種種文化缺失的現象無疑不在向國家、社會、人民傳達着一個危險的信號,我們需要點亮中華文化自信之燈,讓它永葆青春和活力,永遠點亮在我們每一位國人心中。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下黨正帶領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奮進,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建立文化自信成為了我們首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為此需要國家、社會、人民各方的協同配合。

點亮中華文化自信之燈需要國家各項制度設施的有效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文化自信的迴歸需要國家在文化方面各項制度政策的頒佈實施及一些必要的文化設施的組織建立安排,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世界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一直都在並且活在每一位國人心中,源遠流長、永葆鋒芒。

點亮中華文化自信之燈需要社會各界的保駕護航。各式文藝演出、各類有關弘揚中國文化的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等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配合,使其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氛圍,讓國人愛上屬於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並綻放別樣的魅力。

點亮中華文化自信之燈需要人民的全力擁護。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從屈原、李杜,到三蘇,再到元曲四大家、曹雪芹……在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中,有太多燦爛的不朽作品,也有太多才華橫溢的文化巨星。我們有何理由不為之自豪並且擁護它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與源,我們沒有理由拋棄,相反應該弘揚堅持我們的文化自信。

點亮中華文化自信之燈需要國家、社會、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人心裏,再次將中華文化自信之燈所點亮。

堅定自信心得體會篇6

看了援鄂醫療隊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蹟,同樣身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擔重了一些,卻又好像輕了一些。“重”在我們青年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那麼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輕”在於我們都明白,這份重擔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而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擔任的!

在這場戰役中,那些90後,00後的醫護人員以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青年不再是大眾眼中的孩子,他們承擔着責任,在一夜間長大,為中國頂天立地,完成了青春的蜕變。他們展現出了青春的責任與擔當,愛國的責任與擔當。在這場浩大的疫情面前,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從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我們團結一致,眾志城成,發揚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必然能贏來温暖的春天,相聚笑顏,把酒言歡。同時,在這次挑戰中,我看見了中國力量,我們與國家脣齒相依,生死與共,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我想説:“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青年是一個國家最有力的後備軍,是國家堪當大任的棟樑。面對此次疫情,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全體“90後”黨員們衝在前線,為全體青年做出了出色的榜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説到:“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是我們一代青年的精神支柱,爭做“開拓者 、奉獻者、奮進者”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刻警醒自己,努力學習,勇於攀登,以實際行動證明決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j79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