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多篇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多篇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多篇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火熱,但是臘八節的傳説卻在民間流傳的有不少,有關臘八節的傳説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來看看臘八節的傳説之一“佛祖修行”説。

臘八節的傳説之“佛祖修行”這一傳説講,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傳説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心性善良。

當他身邊的慢慢經歷着生病的痛苦,看着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又相當殘酷,悲憤之下釋迦牟尼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可是出家修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釋迦牟尼開始修道時並沒有任何收穫,面對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摺磨,他仍然堅持着。

後來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終於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來佛教教徒們為了紀念他,便將每年的臘月初八訂為“佛祖成道紀念日”,後人也沒有忘記他修行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於是就有了這一傳説,“佛祖成道紀念日”經過後人傳承,成為今天的“臘八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農曆12月也叫臘月。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臘八節喝粥的風俗,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最早始於宋代。熬臘八粥的材料豐富,包括八種主料和八種佐料,與臘八的“八”字相吻合,象徵吉祥如意。

臘八節和臘八粥的故事源於佛教。佛祖釋迦牟尼原來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他奄奄一息的生命。釋迦牟尼得救後,在菩提樹下修行,並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以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定為“成道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的僧侶都要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這就是臘八節和臘八粥的故事。

俗話説“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用各種米、豆、乾果等混合而成的臘八粥不僅好吃,更折射出了我國古代糧食大豐收的喜人場景。

“臘八節”是春節即將來臨的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民謠中所説“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從臘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讓我們以快樂的心態、優異的成績迎接合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吧!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以前天天盼着臘八。上大學時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飯。如果趕巧在家,母親會早早起來熬,那香味,讓貪睡的我會一咕嚕爬起來。現在為人母了,雖常有早上來不及做,去外面吃的舉動,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臘八粥的。

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慣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點半,忽然醒來想起忘泡了,趕緊起來洗豆下鍋,又眯了會,然後洗漱,炒菜。

我這一鍋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綠豆、蓮子、紅棗、麥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來種,還沒打開鍋,那香味已經溢滿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了這粥香而愈發迷人了。

謝謝大家!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複的節氣鏈接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塗抹的。多少的牽掛和不捨,回憶和感動,在這思鄉的畫卷裏緩緩流動,不息。下面是關於臘八粥的演講稿,歡迎各位閲讀和借鑑。

臘八粥是我家鄉的一個古老傳統。臘八粥很受歡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傳統節日,而且因為它是一種美味。在他們的家鄉,人們煮臘八粥,無論他們貧窮或富有,忙碌或不。

每年農曆十二月,人們開始準備臘八粥的原料。首先要準備的是各種各樣的大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米又香。

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國北方的特產,是我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比起兩種米飯,我更喜歡黃米飯,因為黃米飯做的粥味道更濃。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類,主要是紅豆,它既有營養,色澤又鮮豔。大豆,綠豆就是一切。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開始準備了。

剛打翻的紅棗在陽光下曬乾,直到表皮起皺。聽爺爺説,紅棗越幹越甜,因為在陽光下,陽光下,所有的水都跑掉了,只留下糖在裏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晚收紅棗的其中一家。

太陽出來後,還去摘壞了的棗子,棗子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超市裏也開始賣棗了,可以節省大家力,但是人們還是用傳統的老辦法,因為超市裏不僅壞棗居多,而且跟自己種的沒區別甜。

到今天,人們還會煮臘八粥。第一天煮棗,花生,米飯,小米,綠豆等在鍋裏,用文火慢慢煮開。熬起來粘稠、鬆軟,吃起來不但細膩,而且味道極佳。

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説:在一個貧窮的,乾燥的地方,在那裏,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瘟疫,在最後一刻的穀物和草筋疲力盡,人們發現一些零碎的糧食成粥,給病人喂,奇蹟發生了,那些病人所有的疾病。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寫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的日記上,每年慶祝。以期待明年的健康、無病。

臘八節的臘八粥特別多,家家户户都要煮一大鍋,要吃十天,人們不僅要吃臘八粥,更要有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臘八節。

這個節日本來是佛教子弟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成道而設立的“成道節”,後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也把“成道節”這種傳統帶到了華夏大地。在這裏它被髮揚光大,最後成為了北方地區相當重要的節日—“臘八節”。在臘八節時,人們通常會熬製臘八粥或者醃製臘八蒜,我們自然也屬於這些人。但是我們不太願意做已經做膩了的臘八粥,而決定去做臘八蒜。

臘八蒜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三個一”—一些蒜、一瓶醋和一個罐子即可。我們先挑出幾塊大蒜剝皮放好,再往罐子裏倒入適量的醋,最後放入蒜,蓋好蓋子,就可以靜靜地等待它醃製成功了。

醃製臘八蒜雖然不是很費勁,但是費時間。按照傳統習俗,在臘八節這一天醃製的臘八蒜最早也要在除夕夜啟封,這樣才能品嚐到通體碧綠、口味酸辣的正宗臘八蒜。既然我們在過臘八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就得遵循傳統的習俗,於是我們也決定把蒜一直浸泡在“醋海”中,直到除夕夜。

我覺得等待臘八蒜做好的過程很像一次“磨鍊”:這樣漫長的過程相當的考驗人們的耐心,如果你有足夠的意志力克服它的誘惑,那你就能收穫到一盤完美的綠大蒜。如果你被浸泡在醋裏的這個“潘多拉”征服了,想立刻打開吃它,那你就只能嚐到半成品。

最後照例奉送一首詩:“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裏,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節主題演講稿範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據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説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lkq6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