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外國文學論文【精品多篇】

外國文學論文【精品多篇】

外國文學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外國文學論文 篇一

【摘要】高中的語文內容學習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習國外的文學作品,學習國外的文學作品,也成為一種學生了解外國文學的方式,經過教師的教授,學生能夠更好地對外國文學作品做出解讀。

【關鍵詞】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

眾所周知,高中的語文教育在我國現代教育階段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語文中,也包含了豐富的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學習這些文學作品成為學生了解外國文學的一個媒介。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的是賞析外國優秀作家以及他們的文學作品。

1、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中的外國文學學習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這個問題。該篇文章主要是根據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在外國文學作品教授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概述,淺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改進之法和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對於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作品的教授能夠提供幫助。

1、1作品的選擇沒有體現出文學史的整體性

從當前高中語文的國外文學選材來看,並沒有將文學發展的整體性考慮進去,只是單純的截取某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學生無法深切的瞭解外國文學發展的歷史,而且並沒有對外國文學進行流派區分,所涉及的作家及代表作品也比較少,這樣來看顯得很不合理。高中的語文教材對於選入的文學作品主要是依據專題來編排,即使選入了巴爾扎克、屠格涅夫以及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因為編排地很散,所以並不能體現出外國文學發展的整體性。

1、2教師外國文學素養有所欠缺

很多時候,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後,很少有再進行外國文學作品的閲讀,對於西方的哲學論著、美學史的學習也很缺乏。長此以往,教師對外國文學的閲讀量下降,導致自身的外國文學素養下降,在課堂中不能很好的給學生講解外國文學,無法帶動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激情,這種現象在目前的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教授過程中很常見,也是當前教學改革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1、3學生的學習動機失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不會有很好的收穫的,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和敷衍了事,從而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有不少家長認為讀課外書就是讀閒書,是不認真學的表現,就會很排斥學生去閲讀課外書,在學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情況下,這樣會打擊學生閲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主動性。

2、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改善策略

2、1外國作品的講解要有取有舍

現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選入量很大,在文章編排方便,也很集中,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目標,靈活的`掌握上課順序,在對文章講解的時候應當講究取捨,對於類似的文章可以合併上課等。例如,在高中語文一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教材中,總共入學了三篇外國文學作品,分別是《偉大的悲劇》《荒島餘生》以及《真正的英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根據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對前兩篇文章進行重點、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充分地認識到外國先賢所表現出來地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鼓舞學生學習和熱情、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情感共鳴,這樣對於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有幫助,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2、2提升教師的外國文學素養

語文是很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門課程,也是最能影響人道德品質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名語文課的授課課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以及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掌握程度,對要講授的課程應熟記理解透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掌握外國文學作品的語言運用規律,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整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加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情,不讓學生感到枯燥。

2、3調整學生學習動機,鼓勵自主學習

通常來説,教師可以通過實施一些適當的獎懲手段來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調整,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從避免失敗上升到獲得成功,鞏固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從而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生能否學好外國文學作品的必要條件之一,也可以從中看出學生的學習是否穩定。其實,不論我外國的文學作品還是中國的文學作品,從其發展的本質來看,其核心都是人為書寫。因此,在學習外國文學作品時,學生應當降低學習動機中出現的功利性,要更多的去體會認為主義精神,這樣才是一個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良好態度。教師應當讓學生認識到外國文學作品所包含的實際價值,例如精神品質等,以此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熱情地投入文學學習之中,進一步地提高外國文學素養。

2、4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

實踐出真知,而對教學改革的正確的認識與實踐對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理念需要更新,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這種正確的教育意識能夠引導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影響我國的當前的素質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理念與社會的發展以及世界教育的發展密切相關。教師對於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重要性與我國社會對教育發展藴含的人才培養的觀念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時代在進步,教育觀念也該時時更新。在中國傳統文學作品教授過程中經常會採用一些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以及中國傳統文學作品的教學模式不適用於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所以需要採用其他的方式教授。

【結語】

總而言之,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對於高中學生來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逐漸增加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的比重,雖然目前在面對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一些問題,這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適當地拓展講解外國文學作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彌補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調整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以全身心的熱情投入到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中,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中西方文學論文:《中西方文學內在性的差異》 篇二

摘 要:人的內在性具有最高的神性,既可以觀照一個民族的共性,共同心理文化特徵,倫理道德風貌,也能表現出作家個人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所代表的文化圈子中的生存個體生存價值的確認,體現自己的創作風格、審美理想。中國文學中的內在性,強調的是羣體意識,集體利益至上,人的“自我”觀念淡薄,超越社會功利,追求個體的精神自由。西方文學的內在性強調個人主義、個體價值和個人奮鬥,這種精神支柱成為西方文學藝術創造的不竭源泉。

關鍵詞:中西方文學 內在性 自我意識

二元論唯物主義者笛卡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原理,認為內在性是從自身出發的思維,並把內在性當〈WWW.〉作哲學的基本原則。經過了康德和黑格爾的理論建構,思維內在性原則真正成為西方近代哲學的基礎。內在性即從自身出發的思維意識是人類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對自己作為歷史和社會活動主體價值的認識。自我意識推動着人類不斷地去創造世界,改造自然,同時以求“自我”在客觀世界的變化、發展中得到確認。

所謂內在性,指的是“現實的即生活在現實的物質世界中並受這一世界制約的人的自我意識”,其出發點“當然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和關係中的個人”[1]。人的自我意識是勞動實踐的成果,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點,是“自由的首要條件”[2]。作為歷史的產物,它標誌着文明的進程與文化收穫,標誌着人的自覺和自主的程度與範圍,成為每個人,也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前提。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學,都離不開自我意識的表現。“內在性”既可以觀照一個民族的共性,共同心理文化特徵,倫理道德風貌,也能表現出作家個人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所代表的文化圈子中的生存個體生存價值的確認,體現自己的創作風格、審美理想。從中西方文學發展中所表現出的自我意識可以看出不同傳統背景下文化心理的特徵對文學施加的影響,自我意識的差異是文化傳統的差異,也是民族個性的差異。

本研究將針對具體的作品和人物來探討中西方文學中內在性的差異和自我意識的不同表現形式,以致能夠更好的研究不同民族文學所表現出的文化特徵。特別是對於我們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學在相互借鑑、相互排斥、相互交融等方面有所益處。

一、羣體意識與個人主義

中國傳統文學的內在性表現不是孤立的個人,而是處於多種關係中的人。體現出個人與社會諸多關係(家族、家庭等)、倫理道德關係或自然宇宙萬物相生相滅的聯繫。自我意識就明顯地體現出羣體意識的特徵。自我價值的確認是在多種關係中進行的,自我發展的觀念體現了社會性,即與社會的需求相一致,對於維 持社會各種關係的平衡有幫助。正如在孔子的著作裏所強調的“小我與“大我”的關係。《論語》裏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併為恕下過這樣的定義:“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論語? 衞靈公》)[3]。強調大我與小我的關係,主要是強調自我意識的發展不是獨立的,而是依賴於各種各樣的關係之中。“小我”是指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行動。“大我”是指小我生存的整個社會以及整個人類。[4]或者是“文以載道”,都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中國文學的內在性表現為作家的自我意識是民族意識和羣體意識的外化。懷着對國家、民族和社稷民生的強烈關注之情,展開以“國泰民安”為中心內容的憂患主題思路,並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將小我 融匯於大我之中,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貫穿於文學作品之中,個體精神的發展,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功利。[5]

希臘神話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之一,希臘神話的姿態質樸、風韻自然,極富藝術感染力,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種崇尚自由的樂觀性格,對西方人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形成有促進作用。在西方文學傳統中,內在性表現為強調獨立的自我,“個人奮鬥”成為 西方文學一貫的主題。西方文學表現了自我意識與社會諸多關係的衝突,強調的 不是小我與大我的統一,而是崇尚小我,小我是個體存在價值的根 本。個人奮鬥 的目的是讓大我承認小我存在的價值。崇尚個人主義的內在性體現為對個人的名譽、利益以及個人感情的追求和渴望,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希臘神話中神、英雄和人的追求有物質上的――財物,有精神上的――榮譽,而最為突出的是對女色的追求。希臘神話中,個人情感不僅是刻意追求的,而且視之如生命,是絕對不可侵犯的在希臘人眼中,一場嚴肅的戰爭,也被解釋成為爭奪一位美女的一場情殺,偉大的特洛亞戰爭就是被這樣解釋的:愛神阿佛洛特忒為了得到金蘋果,不惜一切手段,讓特洛亞王子騙娶了斯巴達王妃海倫,斯巴達國王為此組織了十萬希臘聯軍攻打特洛亞,展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 由此可見,在希臘神話中,個人情感情慾是幸福之源,萬事之本。

二、忠君意識與英雄主義

“忠”的道德規範是我國古代宗法制度的產物。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結構的我國奴隸社會,實行政權與族權相結合的統治。整個國家機器就是一個以天子為大宗的等級分明的大家族組織,“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左傳》桓公二年)。在這裏,族權統治採取了政權統治的形式。家族統治中維護家長權威的意識被機械地移置於政權統治中。既然國君就是全國大家族的總族長,那麼,以維護父子關係為宗旨的“孝”的原則自然會演變為以維護君臣關係為宗旨的“忠”的原則了。“理合君親,孝忠一體”,“孝”和“忠”是維護宗法統治的兩大精神支柱。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是家、國同構的,國君為國家代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難就是家仇,“忠君”是大義,所以,古代歷史上的屈原、岳飛、范仲淹、陸游、文天祥、史可法,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愚忠”的思想意識。 司馬遷在《屈原賈生列傳》中對屈原的評價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5]還有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抗擊元兵是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末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始終不屈,從容就義。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也為後世做了忠君的典範。

在西方文學的源頭希臘神話和英雄史詩中,雖然在諸神和英雄身上代表着 部落氏族利益的集體意識,但在自我意識方面英雄主義已經初露端倪,英雄之間的 鬥爭和相互殘殺也摻雜了很多個人因素。希臘神話強調個人價值,崇尚個人神力,個別英雄決定部落的命運。阿喀琉斯體魄矯健、勇猛善戰,這是荷馬史詩中英雄們所擁有的共性,除此之外,還具有鮮明而又複雜的性格特徵:那就是兇猛殘忍的同時又重榮譽、講義氣;坦率、磊落的同時又橫蠻、心胸狹窄和自私。在他的性格特徵中,主要體現了一切以個人為中心以及個人價值所在。阿喀琉斯因此成為荷馬史詩中個人英雄主義以及個人價值體現的典型代表。阿喀琉斯公認是“希臘最優秀的勇士”其生命經驗和追求最能體現《伊利亞特》的英雄主義主旨,那就是追求榮譽。英雄們對個人榮譽的崇尚,表現了古希臘人對個人價值體現的執着追求和對英雄主義的充分肯定。

三、自由曠達與反叛擴張

中國文學的內在性還有一個方面是自由曠達,“曠達”在《二十四詩品》中的解釋是超越人生憂困的自由審美。“曠達”一品也與“超詣”、“飄逸”較為接近。曠達,就是大度、超脱,而不拘泥於小節。但《詩品》中的“曠達”具有道家達人大觀、擺脱“機心”、“機事”纏繞,超塵拔俗的精神。就《曠達》品來看,曠達即人在面對人生諸多困境時,以曠放通達的胸襟態度超越之,轉而進入一種審美化的人生,在對美的自由觀賞中優遊卒歲。[6]確保自我精神存在必須從具有多方面規 定的現實關係中逃離出來,自我的存在不能以世俗的價值觀來判斷,自我的自由是脱離現實,超越社會功利,追求人生的美境界,注重個體精神需求,以個體精神的自由曠達為自我存在的最高境界。防止自我“喪己於物,失性於俗”。[7]莊子以逍遙自由,使自我完全超越外在依賴的社會關係、功利關係、自然關 系,擺脱天下的一切束縛。在《齊物論》中“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己,而況利害之端乎?”無謂有謂,而遊乎塵垢之外。這樣自我只有擺脱自然和社會異己力量的壓迫,才真正能保存自我,自我不被命所愚弄。要想保存自我,不是對物質世界的佔有和享受,也不是追求聖哲聖賢的人格完善,而是對於世上 的萬物差異性不必太在意。自我可以等視一切就不會為生而煩惱,為死而恐懼,為通而驕人,為窮而沮喪。以莊子為代表的內在性形成中國文學另外一種境界。作家以追求個體精神自由,摒棄物慾,自我逍遙自適當作永恆的追求。

人類要生存發展,必須不斷克服這種物質與精神條件的限制。這就在客觀上使人與自然壓迫力形成矛盾對立,不斷衝突。類似的衝突千萬次重複,千萬次刺激着西方人的感官和大腦,勢必導致覺醒,導致反叛擴張意識的產生。西方人迫求自我,始終沒有從現實世界中脱離出來,離開了所佔有的客觀物質世界,就沒辦法獲得自身價值的確認。因為自我總是“由對象而意識到自己,沒有了對象,人就成了無”,所以為了表現自我意識是將自我擴張於自然界和人 類生活各個領域,征服自然,征服社會,以競爭擴張為主題的自我意識貫穿於西方文學之中。從最初的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造福,就冒着生命危險,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裏去偷走了一個火種,給人類帶來的光明。到《聖經》里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表明人類開始利用上帝賦予自身的自由意志去做某些違背上帝旨意的事情,從此人類的一切思想與行動已不再完全受限於上帝的旨意。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後,他們的精神世界開始明晰,有了羞恥之心,產生了“自我”的概念,開始可以分辨善惡,開始有了智慧,並用這智慧做想做的事情,用這智慧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些都體現出西方人對物質世界強烈的探知慾望。中世紀教會文學生命短暫就是因為限制了自我在物質世界的進取,在精神世界的 自我擴張。文藝復興運動提出“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之靈長。” [8]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智慧,人的體魄所具有的創造力。羅曼・羅蘭也在他的作品中強調 自我對於改變世界的巨大作用。他認為個體要發展,就要擴張自我,超越先人的經驗。“在我的意識深處,在我的狹窄的心胸中,沉睡着神聖的我,絕對的自我。只有自我存在着,這個自我就是羅曼?羅蘭,在他的每一個感覺之中。在我無邊無際和不停運動的現在之中,自我裝扮成各種各樣的 形狀,在無休止地進化着。”

文學是人學,是人的內在性的表現,包括自我意識、歷史經驗的藝術表現和感受。內在性往往直接來自感性生活,帶有不自覺無意識的性質。他們往往沉澱在集體潛意識裏,經常體現為文學中“反覆出現的”、“典型的”[9]情感結構和欲求指向。人在文學創造過程中創造了自身,而文學又在人的自我創造中獲得了存在。由於西方文學的內在性強調獨立的自我,自我依賴於自我,與社會其它關係處於矛盾對立狀態,最終導致自我的喪失,獨立的自我成為孤獨的自我,進而失去自我。這與中國文學中強調自我順應社會責任的命題形成明顯的差異。中國文學的內在性表現為一種羣體性、社會性的特徵,強調社會責任和家國的概念,這種特徵投身到作家身上是羣體意識和民族意識的外化,將小我融匯於大我之中,注重個體的精神和自我修養,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願望。西方文學的內在性表現為崇尚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提倡個人奮鬥,突出個人價值。反對社會強加於自身的種種束縛,體現在對社會傳統、道德、宗教力量的反叛。在具體作品中批判阻礙自我發展的種種阻力,封建的王權,種族的不平等,貧富的等 級制,宗教的種種桎梏。作家的任務要掃除舊世界,建立適合自我自由生存發展的理想王國。

參考文獻

[1][2]馬、恩《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M]。人民出版社,2003,02,01.

[3][4]孔丘《論語》第十五篇衞靈公 [M]。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10,1.

[5]《九辯 》轉引《 中國文藝 思潮史稿 》[J]第4 3、6 3頁,南開大學 出版社 出版。

[6]張國慶《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J]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

[7]《莊子・繕性》,中華書局1961年版《莊子集釋》。

[8]尼采《善惡的彼岸》,轉自尼采著《快樂的哲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9]榮格《原型與集體無意識》[M]。國際文化出版社,2011,05,01.

有關外國文學論文 篇三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小婦人》的主要內容,然後從寫作目的、創作形式、現實意義以及內容等方面,詳細分析了《小婦人》中的寫作特徵。希望能為讀者提供參考和啟發。

【關鍵詞】外國文學;《小婦人》;寫作特徵

《小婦人》是外國文學的代表之一,對於我國文學創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文學史的進步和發展。小説通過講述幾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達了期待女性獨立的願望,具有深刻的意義。

一、《小婦人》主要內容介紹

該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當時有位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蘭小鎮上,後來趕到戰場成為了隨軍牧師。他家中有四個女兒,還有一位妻子。當他去了戰場以後,妻女都過得十分艱苦,但她們都有着積極樂觀的精神。她們樂於助人,經常幫助鄰居赫梅爾一家。雖然作為女性的她們,也有着愛美之心,渴望能夠過上優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麗的服裝,吃好吃的食物。在這樣貧困潦倒的生活中,她們對將來充滿了幻想,不管現實如何殘酷,她們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面對命運的種種挑戰。小説的前半部分寫了馬奇一家在戰爭時期的家庭生活情況,後半部分則講述了當馬奇趕去戰場之後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經歷。大女兒叫做梅格,她天生愛打扮,對愛情有着濃厚的期望。二女兒叫做喬,性格獨立,文筆很好。三女兒叫做貝思,是一位聽話的乖乖女,十分討人喜歡。小女兒叫艾美,非常喜歡畫畫。小説講述了這四位女兒逐步成長的故事,也描寫了她們追逐幸福的過程。其突出表達了人的尊嚴以及自強自立的個性,受到了讀者的廣泛喜愛。

二、《小婦人》的寫作特徵

1、將解放女性作為目的。這部小説的寫作背景是美國夫權統治時期,那時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較低,基本都是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的全部。這樣的傳統思想禁錮了女性的個性發展,也阻礙了女性的精神成長。作者意識到了當時社會存在的這一問題,所以決定創作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讓其發揮出自己的個性特點。小説中塑造了幾個追求夢想和獨立的女性形象,並且每個人都有着自己鮮明的性格特徵。四姐妹雖然在艱苦的生活中掙扎,但都在積極尋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現實中碰到種種難關,但皆能堅持下去,成為新時代女性。馬奇的妻子是一位頗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躍,最終她和自己的幾位女兒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部小説看似平淡,實則藴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視的當時,該小説的創作將解放女性作為目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具有獨特的形式。在當時的背景下,社會對於優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賢妻良母,這種傳統思想阻礙了女性的發展。所以,作者寫下這部小説,希望藉此喚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識,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該部小説的創作形式比較獨特,為讀者構建出一個有一個鮮活生動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見,不為生活的困難所屈服。這是一部以家庭日記作為基本表達形式的作品,講述馬奇夫人及四個女兒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小説將馬奇一家的生活日記作為主要線索,逐步鋪展開來,記載了每個人的不同經歷,用這種特別的方式把小説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得呼之欲出。這樣的創作形式在當時屬於文學領域的創新形式,可以説是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先河。該寫作形式具有貼近生活的優點,能夠更為深入地表達出文中的主題思想。

3、具有現實意義。男女平等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這種矛盾就開始凸顯,乃至於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之後,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關解放女性的文學作品先後出現,而《小婦人》就是其中之一。該部作品較為深刻的體現瞭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點醒了許多處於困惑中的傳統女性。小説中的四姐妹都經受了情感的糾葛,在這之中又表現出了獨立和堅強。這對於當時禁錮女性思想的社會背景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該部小説的寫作特點具有深刻現實意義。

4、女性多於男性。小説中重點講述的是馬奇夫人及其四個女兒的故事,對於女性的描寫明顯多過對男性的描寫。男性形象主要有馬奇先生和勞倫斯等,但是出現的頻率都比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現,也是為了對女性形象進行烘托。比如馬奇先生病重時,是他的妻子對他悉心照顧,才慢慢恢復了健康。勞倫斯先生由於痛失愛女而受了嚴重打擊,是在貝思的關心下他才逐漸走了出來。由此可見,小説中的男性形象描寫並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樂觀和堅強。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她們也積極樂觀地面對。這也是該部作品的寫作特點之一。

三、結束語

《小婦人》是一部倡導女權的作品,其通過講述馬奇夫人與四位女兒的故事,表達了女性的樂觀和堅強,呼籲女性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發揚自己的個性。小説具有許多特點,比如將解放女性作為目的,具有獨特的創作形式,現實意義濃厚並且女性多於男性。其能夠喚醒女性的潛在思想,最終促進社會的進步。

中西方文學論文:《論中西方文學俠客形象異同》 篇四

摘要:“俠客”作為中西方文學世界共有的人物形象,自誕生始一直深受中外讀者的喜愛。但是由於各自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外文學中的俠客形象有所異同。其“異”在於,出身、價值取向等不同;其“同”在於,都秉持着揚善懲惡、伸張正義的俠客之心。俠客文學的產生及繁盛,揭示出了世界人民不畏暴政、反抗壓迫的英雄氣質。

關鍵詞:中西方文學;俠客;異同點;價值觀

“俠客”對於中國讀者來説絕不陌生,在世俗文化裏,遊俠小説較之於其他純文學更受人們青睞。這種現象不單存在中國文學裏,外國文學中游俠身影在某種層面上更顯大放異彩。然而,由於文化差異,中外文學中的俠客形象卻大不相同。

一、俠客的定義

“俠客”一詞的解釋,中西方有所差異。中國古代稱豪爽好交遊、輕生重義、勇於排難解紛的人善傳遊俠。西方“俠客”有“聖武士”與“巡林客”兩意,一般所指乃前者,但與東方傳統的俠客相去甚遠。事實上西方文化中的巡林客,從心態和理念上説更接近東方的俠客。他們以森林為家,以動物為友,與自然之間有着某種奇妙的聯繫。其性格叛逆,行事原則遵循自然的選擇或是自己的心,幾乎可視為東方俠客的翻版。

二、中國文學俠客形象

中國文學特別是武俠小説中,俠客形象基本被固化了。

從身份上來看,中國俠客出身多不是貴族階層,沒有高貴的血統,也不是隸屬於門閥世家的武士。他們大多為草莽英雄,可能是佔山為王的大盜巨賊,也可能是江湖名宿,可能是隱居深山的樵夫,也可能是江邊垂釣的漁父,總而言之與統治階級沾不上關係,他們先天就與“富貴”兩個字隔離,就算個別的出身高貴,也會後天與權貴保持距離,比如貴為帝王卻時時嚮往江湖的段譽和將帥之子卻厭惡仕途的袁承志。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俠客紮根民間,在平民階級中有着深厚的基礎。

我們也可從文化上加以分析。如前所述,中國俠客多出身平民,這就決定了他們與學問文化無緣。他們大都不是什麼文人墨客,僅粗通文墨,有的甚至目不識丁,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叱吒江湖。相反,如果他們當中誰要是整天之乎者也,擺出一副文化人的架子,肯定會被人譏笑為酸腐儒生,為人不齒。在江湖中文化是可有可無,甚至是最好沒有的。俠客們看中的是手中的劍,“劍”就是俠客的文化。一個人的武藝越強越受到江湖人的欽佩。

劍是中國俠客的文化,那麼“義”就是俠客的心。

義分大小。小義就是江湖義氣:簡而言之就是通行江湖的道德標準。何為江湖?江湖就是眾多俠客不自覺組成的團體。作為團伙成員,要想繼續留在這個團體中,就必須維護這個團體,也就是維護這個團體的成員。這就決定了江湖義氣根本上是“朋友義氣”。

“朋友義氣”的非理性的成分居多,儘管有時我們會對俠客們為朋友兩肋插刀、自我犧牲的行為肅然起敬。如《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江,為了保全晁蓋一夥寧願擔負殺妻之罪,因而受到江湖的稱讚。可是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感情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與其説他們是在維護朋友義氣,不如説他們是在維護規矩。儘管這規矩在他們看來很無理,但必須遵守。金庸所著的《書劍恩仇錄》中有段情節很能説明這個問題:紅花會文泰等人為了躲避朝廷鷹犬張召重的追捕而來到江湖名宿周仲英的家中,是時恰逢周外出不在,其幼子在無意中向張召重泄露了文泰的藏身處,從而導致文的被捕。周仲英得知後,明知幼子是無意而為,但為了維護這種朋友義氣,扔狠心下手擊斃愛子。我們看到這幕時應該不難看出這種義氣的偏頗和狹隘的地方。

與小義相對,大義在中國俠客中就是愛國主義。如前所述,俠客們與權貴互不往來,那麼維護權貴的國家政權應該得不到俠客的真心擁護,因而王朝更替也不會牽動俠客的注意。但事實上,俠客們總是能夠超越這種階級情感,為了民族和國家,他們能夠放棄所有成見,與統治階級中的忠良派結盟,共赴國難。這種情懷更像是與生俱來,沒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這一點在金庸的武俠小説中是俯拾即是的,例如《天龍八部》中作為武林異端勢力存在的天山派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本應該是與世隔絕不問俗世的狀態,可當金兵南下時他們竟然可以自發起來不顧生死阻擋強敵,沒有人提出異議。又如梁羽生《白髮魔女傳》中的練霓裳,自小被狼養大,儘管後來為人所救,教授絕技,但是仍時不時表現出與常人相異的野性。就是這樣的綠林女盜生平最為痛恨的不是惡人為非作歹,而是賣國求榮。這很難讓人理解,但又似乎自然而然。

在中國武俠小説構築的武俠世界裏,江湖人可以藐視一切王法,可以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必須有義氣。義氣就是他們行為的最高準則。

三、外國小説中的俠客形象

外國俠客脱胎於騎士階層。而騎士本身就屬於統治階層,這就意味着外國文學中的俠客與中國俠客有所不同。

顯而易見,外國文學中的俠客多出身貴族階級,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彬彬有禮,富有教養,浪漫多情,愛情和榮譽是他們的人生目標。中世紀騎士文學就是典型代表。

儘管他們也會鋤強扶弱,但是他們的出發點卻是維護法律的尊嚴。只有他們認定有人在破壞法律才會拔出正義之劍。如美國小説《佐羅傳奇》中,出身貴族家庭的狄亞哥就是就是不滿殖民者的違法勾當,才會假借佐羅之名伸張正義。

當然,外國文學中的俠客並不都是統治階層出身,也不都彬彬有禮。如法國文豪亞歷山大。仲馬的小説《俠盜羅賓漢》的主人公羅賓漢就是以綠林好漢的身份和豪爽開朗的形象廣為人知。

四、不同點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俠客和外國俠客還是有較大的差別。具體來説就是:一是身份不同。中國俠客趨向於平民階級,而外國俠客則是貴族出身;二是對文化的認同感不同。中國俠客排斥文化,外國俠客則醉心於文化;三是人生追求不同。中國俠客總是在追尋大義:匡扶正義或兼濟天下,兒女長情與俠客精神相悖;外國俠客對比則是處在自然狀態,他們的義舉總是無意而為,追求的目標較為現實,如世俗情感等等。四是與權貴者和主流文化關係不同。中國俠客反叛當權者,挑戰主流文化,而外國俠客特別是騎士則忠君護教,維護主流文化。

五、導致差異的原因

(一)文化原因

中國俠客所代表的是草莽文化,它根植於民間,有根深蒂固的草根性,是一種遠離廟堂的平民文化;而外國文學中的俠客,尤以騎士文學中騎士為代表則是象徵着上層的貴族文化,成為騎士是一種榮耀,是進入上層社會的標誌。正因如此,中國俠客和外國俠客才會在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上以及價值取向上大相近庭,南轅北轍。

(二)時代原因

儘管中外文學中的俠客大都同處於封建時代,但是兩者所經歷的時代背景卻不相同。

中國經歷一段相當長的大一統王朝時期。這對國民性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從內心深處不願看見國家分裂,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俠客總是會將維護國家統一作為最高利益的原因。另一方面,隨着封建王朝活力的衰退,吏治腐敗,民生貧困的局面日益惡化,官府與民眾的矛盾激烈,這也造就了中國俠客不願接近權貴,反而站在統治階級對立面鋤強扶弱的性格特點。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的封建史就是一部國家分裂史,民眾對國家統一的渴望並不十分的強烈,而且鬆散的邦聯狀態削弱中央集權,民眾與統治階級的矛盾相對並不突出,人的天性並未受到過大的壓制,這就養成了西方民眾追求自由和個人幸福的價值取向。

如果説早期的俠客小説是滿足了民眾對無法探知的新奇世界的好奇心從而受到歡迎的話,那麼到了科技如此發達,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俠客還是讓無數讀者如痴如醉的原因該怎麼解釋呢?

我大膽猜測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讀者是“人”。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身處何種文明背景下,人都保存着崇尚自由,反對壓迫的天性。他們或許出身高貴,或許生活卑微,但都沒有喪失天性。而且這種天性會隨人類的成長而永不消失。

參考文獻:

[1]孫中山。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A]。孫中山文集[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18-1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muban/jingxuan/ezlm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