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總結報告(精品多篇)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總結報告(精品多篇)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總結報告(精品多篇)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 篇一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編制。本報告包括:信息公開工作總體情況、主動公開信息情況、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年信息公開主要工作打算等六部分。

本報告中使用數據統計期限為**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辦公室聯繫(

**年,省政府設立**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並於9月21日印發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遼政辦發[**]106號)。省局成立三個月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圍繞營商環境工作實際,建立工作機構,落實工作責任,完善監督機制,通過各種途徑積極主動發佈營商環境建設信息,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信息公開工作總體情況

省營商局成立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4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遼政辦[**]22號),按照省政府對我局“三定”方案職能,在推進各項業務工作開展的同時,同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開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信息公開工作領導機制。確定由局辦公室具體負責信息公開工作,局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辦公室配備得力人員承擔信息公開工作,重大問題開會研究解決,從組織機構上保證了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籌劃搭建信息公開渠道。我局組建後,我們立即籌劃建立局門户網站,協調**立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根據我局職能制定門户網站總體方案,履行網站建設審批等各種程序。目前,網站建設進展順利,**年上半年有望開通。三是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建設,計劃**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發網絡迴應人系統,已列入我局明年項目計劃,省財政立項40萬元。四是積極主動發佈營商環境建設信息。我局成立三個月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條,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24條,重點公開工作任務7次,通過新聞發佈方式及時迴應解讀社會關注的營商環境的熱點問題。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年,我局在省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我局制發的規範性文件《關於貫徹落實**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實施意見》,在省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我局承辦的省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結果22件和**年部門決算**年部門預算。

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年,我局以政務公開助力穩增長,通過媒體吹風會、新聞發佈會、接受訪談等方式,深入宣傳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經驗,解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通報曝光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

1.召開新聞發佈會3次,包括5場“優化營商環境”主題系列發佈會、“優化營商環境”主題採訪活動、貫徹落實《條例》專項檢查新聞發佈會。

2.組織政策解讀1次。組織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負責人進行培訓,深入解讀《**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過**電視台、**日報、遼瀋晚報、瀋陽日報等省級媒體,人民網、新浪網、東北新聞網等中省直網站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進行宣傳報告、通報曝光。

3.開展系列主題宣傳2次。包括優化營商環境宣傳週活動,組織並邀請省直部門主要領導“走進新華訪談間?話營商”活動,在省級各媒體和各市地方媒體、報告進行報導,在新華網**頻道網上滾動播出。

4.新聞媒體開展宣傳44次。通過新華社、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工人日報、中國商報等進行廣泛宣傳報道。如在新華社報道的“**優化營商環境,讓政府為企業出具明確還款時限承諾書”;人民日報報道的“**招商新常態,要讓企業留得住不拼酒來拼服務”;法制日報報道的“優化營商環境要靠制度”等。

四、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年,我局共辦理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46件,經審查,可公開22件,我局及時在省政府網站公開。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個月來,我局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新機構成立時間短,許多工作才剛剛開始,工作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門户網站還在籌建,沒有開通;網絡迴應人系統需要依附網站來運行,目前只報了計劃,財政批了建設項目資金,還有待下步門户網站的開通;一些制度因時間短還沒有建立起來,等等,**年我們將針對這些問題抓緊解決完善。

六、**年信息公開主要工作打算

1.抓緊建設門户網站,計劃於上半年開通。

2.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設網絡迴應人系統,上半年完成。

3.抓緊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結合門户網站開通,設計在局門户網站相關欄目內。

4.主動開展營商環境信息發佈、通報曝光、政策解讀等工作。

5.針對我局新組建、信息公開崗位人員新上崗等現狀,組織開展信息公開工作人員培訓。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 篇二

2019年以來,縣税務局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主動作為、強化服務,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盯牢涉税服務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集成出台了一批硬招實招,進一步提高了税收徵管服務質效,有效推動了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助力我縣打贏實體經濟翻身仗,實現“12365”奮鬥目標貢獻“税務力量”。

一、浦江縣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意見落實情況

為深入貫徹縣委縣政府有關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部署,提升税收營商環境,我局根據工作實際,細化《浦江縣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意見》,制定《浦江縣税務局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意見的責任清單》,各股室、所、中心分工負責,勠力同心,努力營造濃厚的“重商、親商、安商”氛圍,全面迎接營商環境指標考核和納税人滿意度調查。

(一)建立“有求必應”的企業發展問題受理服務平台

1.優化企業開辦流程。推出新辦企業套餐式服務,集信息確認、户管註冊、税種核定、資料發放、新辦企業涉税輔導等多個事項於一體,使新辦企業登記從“站站停靠”轉為“一站到底”,當天即可申領發放發票。擴大套餐式服務範圍,將發票限額票量變更、小規模轉一般納税人、簡易處罰等發生頻率高、業務較為複雜、上下游流程關聯度高、需要跨系統操作的關聯事項納入套餐式服務。

2.落實發票管理辦法。嚴格落實税務總局2019年第8號公告,通過税企微信羣、納税人業務培訓等渠道,廣泛向納税人宣傳小規模納税人自行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試點範圍擴大的政策。同時,要求兩家税控服務單位,及時向納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控設備安裝、維護服務,確保納税人能夠順利開具專用發票。堅決落實取消增值税發票認證的納税人範圍擴大至全部一般納税人政策,一般納税人在取得增值税發票後,可以自願使用增值税發票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申報抵扣、出口退税或者代辦退税的增值税發票信息,有效提升了納税人的辦税體驗。

3.拓展多元化辦税渠道。充分依託“互聯網+”技術,推進電子税務局建設,實現日常業務“網上全覆蓋”。繼續推廣浙江省網上電子税務局,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電子税務局功能介紹及培訓,充分利用“互聯網+税務”新平台,實現申報更正、納税證明開具、跨區域涉税事項報告等業務的網上辦理,讓納税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創新發票管理模式,推廣增值税普通發票“線上申請,網上繳税、自助開具”模式,實現發票代開全面自助化,優化發票“網申郵送”服務,2018年至今共為623户次企業郵送發票47600餘份。同時,根據上級安排積極推行支付寶、浙江税務APP、政務服務網等多元化網上辦税,省去納税人排隊等候時間,精簡辦税成本。

(二)打造“不訴不查”的涉企執法環境

1.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方面。根據《浙江省税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實施辦法》、《浙江省税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明確我局涉税處罰項目的建議處罰標準。推行“首違不罰”制度,對首次違法,在責令期限內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處罰。同時,對按要求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依法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

2.提供税收風險提醒服務。持續開展税收風險分析,建立以預警提醒和納税輔導為主的查前輔導,防範和降低企業納税風險。低風險提醒與重點税源風險應對雙措並舉,至目前為止,開展低風險提示提醒760户次,完成重點税源企業風險應對61户次。

(三)嚴格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加強涉税專業服務機構監管,做好機構實名信息採集,並於每月5日前在辦税服務廳公告《納入實名制管理涉税中介機構名單》。積極開展涉税服務機構信用評定工作,加強日常資料報送審核,於4月30日完成涉税服務機構信用積分,並對信用積分和等級進行公告。建立良好的税企關係,組織召開涉税中介機構座談會,邀請納入實名制監管的各機構負責人和經辦人蔘加,傾聽機構的需求和意見,完善後續監管工作。

此外,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減税降費重大決策部署,切實加強第三方涉税服務收費的監管力度,嚴肅查處第三方借減税降税服務巧立名目亂收費行為,重點清理違規捆綁銷售情況,堅決防止“黑中介”“中介黑”抵消政策紅利。同時,嚴厲打擊違規兼職代理會計,維護正常辦税秩序。

(五)健全完善企業信用體系,推進信用辦税

1.推行“容缺受理”。當納税人提供的非關鍵性材料缺失或有誤時,只要經辦人書面承諾在規定時限內補齊的,辦税窗口將預先受理或做出許可決定,待經辦人補齊材料後可直接領取相應的辦税結果。完善容缺受理登記台賬,推行誠信假設,逐步擴大容缺受理對象。

2.深化“銀税合作”。目前,已與縣建行、農商行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了“銀税互動”項目合作原則和內容,建立了信息交互、政策輔導和風險防範體系。縣建行和農商行降低貸款發放條件,對符合條件的誠信納税小微企業發放免擔保、免抵押的信用貸款,並實現優惠的貸款利率。2019年開年,已為45家小微企業發放銀税互動信用貸款3140萬元。

二、“無證明城市”改革工作

(一)成立工作專班,主要領導抓統籌

我局接到市推進“無證明城市”改革通知後的第一時間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明確專項工作聯絡員和代辦員,形成了主要領導抓統籌,業務科室抓推進,納服窗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層層推進責任落實。開展了“一日代辦員”活動,分管領導和工作專班成員深入窗口,摸清改革過程中各項業務流程是否走得通,辦事效率是否受到影響等情況。在此基礎上,細化各項無證明業務部門核驗的工作流程,保障各項業務走得通、走得順、走得快,確保“無證明城市”改革有序推進。

(二)梳理業務清單,業務科室抓推進

我局相關業務股室按照金華打造“無證明城市”實行的“六個一律”原則,結合税務總局發佈的《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取消20項税務證明事項的公告》(國家税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5號)、《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取消一批税務證明事項的決定》(國家税務總局令第46號)兩個文件要求,最終梳理形成了17項《證明事項清理清單》。同時,做好辦税指南紙質版、電子版的調整更新工作,逐項檢查“證明”等字眼是否修改到位。

(三)開展業務培訓,辦税窗口抓落實

對窗口工作人員開展“無證明城市”改革“應知應會”培訓3次、測試1次,參與人員達123人次。第一時間將“無證明城市”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傳達到每一位幹部,切實統一思想認識,提高工作主動性。

加大“無證明城市”改革宣傳力度,各辦税點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改革內容,公開無證明業務事項,放置宣傳易拉寶,發放宣傳資料,不斷提高羣眾的知曉率,及時收集納税人(繳費人)對改革的體驗感,查漏補缺,提高獲得感。

截至目前,我局累計減免證明175份,其中申報承諾減免證明91份;數據查詢減免證明21份,部門核驗減免證明63份。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大“無證明城市”改革工作的宣傳力度,紮實推進工作落實,做好取消證明事項的業務數據統計工作,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使“無證明城市”改革在税務部門落實落細,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下一步特色工作

(一)部門聯動助推“網上跑”,實現企業開辦“零見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國辦發〔2018〕32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18〕69號)文件精神,計劃於2019年下半年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零見面”。我局主動對接縣行政服務中心,依託企業開辦“零見面”平台,建立“一窗受理、一次申請、一網辦結、一站服務”的常態化企業開辦服務模式,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加數據共享”的“四減一加”工作原則,形成市場監管、公安、人民銀行、税務、人社等涉企部門企業開辦部門聯動機制,實現企業登記、公章刻制、銀行開户、發票申領、社保登記等環節“零見面”辦結,由“最多跑一次”實現企業開辦“網上跑”、“零次跑”。

(二)税郵共建助推“零次跑”,實現服務專郵“送上門”

為進一步優化納税服務,方便納税人辦税,我局深化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在原有“網申郵送發票送上門”的業務基礎上,與郵政局進一步擴大合作服務範圍,將涉税宣傳資料發放、文書資料傳遞、催報催繳通知書下發、窗口涉税資料受理等各項業務均納入合作範圍,通過税郵共建提高辦税工作效率,助推納税人辦税“零上門”,涉税資料“郵路跑”。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 篇三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當好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守夜人”。企業家坦蕩真誠與黨政幹部接觸交往,做強實業、做大主業,成為地方發展的增長極、強引擎。“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生態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縣各類民營企業共有XX家,其中工業企業XX家,佔比XX%,建築類企業XX家,佔比XX%;三產服務業企業XX家,佔比XX%;農業企業XX家,佔比XX%。

一、主要做法

(一)抓好政策扶持這一關鍵措施。不斷完善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激勵政策,先後出台了《關於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XX縣發展的意見》《關於落實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十餘個文件,大力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逐步增加財政投入,支持鼓勵全民創業和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積極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税政策,降低企業負擔;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助推企業發展。在2018年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考核中,對繳納税金貢獻突出的XX等X家企業,畝均納税額表現突出的XX等X家企業,新建項目、技改擴規表現突出的XX等4家企業,爭創品牌方面表現突出的XX等X家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的XX等X家企業給予表揚獎勵,對在企業税費、就業帶動、產業拉動等方面貢獻突出的XX等X家企業,給予XX餘萬元的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最高的達XX餘萬元,極大激發了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近期,圍繞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全縣集中開工了XX工程、XX集團XX工業園等X個項目,總投資XX億元,涵蓋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製造、休閒旅遊、扶貧產業等領域,為新一輪跨越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二)抓好改革創新這一根本動力。一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XX家,XX個“三強”企業税收增長XX%;縣經濟開發區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機制體制改革試點單位。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XX集團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鼎力合作,總投資X億元的粉煤氣化二期工程一次點火成功,粉煤加壓氣化爐、空分、淨化等關鍵裝置均為全國同類最大規模,增效降耗成效明顯,在全國化肥百強企業中躍升至第X位。XX集團多功能紙和高速紙機生產線技術裝備領先同行業X年以上,被評為省“工業綠動力”計劃示範項目;XX集團綜合經濟指標穩居全國同行業前三位。創新有亮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XX家、科技型中小企業XX家,新增研發平台X家,引進創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縣新增中國馳名商標X個、XX名牌產品X個;XX裝備獲得“省優秀節能成果”稱號。二是創新現代投融資模式。堅持“財政+基金+金融”投融資模式,加快政府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擴大產業直投基金規模,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支持企業發展。不斷加大解決企業資金瓶頸力度。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利用股權出質、商標權質押、動產抵押等新型融資手段,盤活靜態資產,拓寬融資渠道,金融機構與企業成功對接資金XX億元,XX集團獲得X億元的產業直投資金,為企業擴規增效打下堅實基礎。加快金融領域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涉金融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優化了全縣金融生態環境,有效防範化解了金融風險。認真落實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建立企業轉貸應急機制,組建XX萬元的轉貸應急資金,幫助暫時資金週轉困難的XX多家企業渡過續貸難關,建立貸款利息補貼機制、擔保補貼機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制等,2018年為企業貼息XX餘萬元。積極鼓勵、引導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啟動XX孵化園區建設。三是加快園區載體建設。充分發揮園區聚集生產要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載體作用,堅持園區建設與城市發展走向一致、與產業佈局高度契合原則,持續完善管理體制、用人分配機制和市場運作機制,引導推動縣經濟開發區、XX新區向“區管村居”“區街合一”“區鎮共建”方向發展,不斷創新優化內部管理體制,積極推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加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完善服務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了園區動力、活力和承載力。積極引導各鄉鎮依託傳統歷史條件、區位優勢和發展基礎,建設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綜合性特色小鎮,目前,全縣已經建成XX影視特色小鎮、XX生態旅遊小鎮等X個特色小鎮。

(三)抓好環境優化這一重要保障。一是營造務實高效的營商環境。出台實施《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通過行政審批做“減法”、市場監管做“加法”、公共服務做“乘法”,有力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啟動實施五大行動XX項改革,調整縣級行政權力事項XX項。推出XX大項XX小項“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XX%。繼續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許可等權力事項,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試點推進“證照分離”,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努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和誠實守信的服務環境。二是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持續開展“法治XX”建設,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日、法制宣傳月活動,結合“七五”普法,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努力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化企業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教育引導企業家依法誠信經營、公平公開競爭。政法機關協調配合、密切溝通,依法懲處侵害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積極預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三是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政法機關牽頭開展“政法護企”“企業寧靜日”等專題活動,深入實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機關服務企業力度,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風險預警、處置機制,推進“平安企業”建設。將每年的元旦定為全縣“安全生產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帶隊督導檢查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成為慣例。建立完善風險科學預判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以全縣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強化全縣各級安全生產理念,創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構建起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四)抓好躬身踐行這一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把新型政商關係精闢而深刻地概括為“親”“清”二字,言簡意賅,思想深邃,既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廓清邊界、乾淨幹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論,也為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指明瞭方向。一是始終踐行“親”“清”政商關係。縣委、縣政府引導各級持續深入學習、深刻領會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把總書記提出的“親”“清”要求作為為官從政的終身追求,作為經商興業的根本遵循。建立企業縣級領導包保制度,全縣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包保XX家企業,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包發展規劃、包企業運營、包項目建設、包難題破解、包目標完成“五包”責任,將每月XX日定為企業工作日,各包保領導帶頭深入企業座談交流,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破解運行難題,增強發展信心。全面實行縣政府經濟顧問制度,堅持每年選聘3至5名優秀企業經理擔任縣政府經濟顧問,落實兑現經濟顧問待遇,激發了企業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二是始終堅守寬闊正道。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守商規、走正道,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成立了工業聯合會(聯盟),為實現政府、企業間良性溝通和企業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台。積極開展以“守法誠信、堅定信心”為重點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政治上自信、發展上自強、守法上自覺。深入開展“同心扶貧攻堅行動”、黨外代表人士結對幫扶活動,發動企業繼續結對幫扶貧困村、貧困户,特別是加大對未脱貧貧困人口及省市級貧困村的幫扶力度,全縣企業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XX多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光彩事業和慈善事業,幫助相關部門管理運營了慈善扶貧超市,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三是切實履行職責使命。堅持以“親”為先,始終秉持親商愛商富商的理念,坦蕩真誠地同民營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堅持以“清”為要,在同民營企業家交往時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摻雜私心雜念,不亂搞權錢交易。同時,着力構建長效機制,建立完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增強政務服務透明度;搭建服務平台,建立黨委政府與民營企業家經常性聯繫溝通機制,及時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幫助支持。

二、存在問題

1、“辨”而不“準”。在對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度”的把握上,由於當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規範出台多,“可以”“應該”的指引性規範出台少,導致幹部和企業家之間橫亙着無形的“隔離門”和“玻璃門”。對幹部來講,一些幹部搞不清與企業交往的分寸,擔心“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對企業來講,一些企業負責人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時瞻前顧後,遇到困難不敢去找相關單位和領導,甚至影響到企業正當權利的獲取,一定程度上損傷了企業信心。對大局來講,政企之間溝通受阻,聯絡渠道變窄,雙向互動遭遇“冰點”,產生了隔閡,導致“背對着背”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清”而不“親”。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有的領導幹部擔心做多錯多擔責多,處處以政策、紀律為藉口,不敢為、不願為、不作為。在不敢為上,有的幹部只怕不“清”,不怕不“親”。不能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對企業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願為上,有的幹部以消極態度對待企業家,到企業調研少了,與企業家聯繫少了,為企業發展諫言獻策的更少了;有的幹部對企業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對企業的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不關心、不迴應、不拍板,打“太極拳”。在不作為上,由以前的“臉難看、門難進”,變成了“飯不吃、禮不收、事不辦”,不能擔當,急難險重“撂挑子”,掩蓋問題,欺上瞞下“捂蓋子”。這不僅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也極為不利。

3、“親”而不“清”。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説,長期存有一種思想誤區,認為做生意必須與幹部搞好關係。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形勢下,仍有部分企業家“信權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錢不信法”,習慣於“劍走偏鋒、繞過規則”。在信權不信法上,有的企業家片面認為政治權力決定經濟利益,贏到政治權利的支持就等於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千方百計向政治權利靠攏,多方面疏通關係。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業家習慣於與幹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認為在行政領域有自己所謂的“朋友”“熟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幫自己一把,特別是關鍵部門、關鍵崗位的幹部成為“首選”。在信錢不信法上,有的企業家為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扶持,背地裏仍然存在“請客吃飯、走夜路”的現象,依靠豐厚的經濟優勢,謀取不正當利益。

三、下步打算

1、着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將政府行政之手從微觀經濟領域撤回,由事前監管轉為事後監管,由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下力氣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同時,從公正平等對待非公有制企業、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加強和改進投資促進工作、依法減輕企業税費負擔等方面統籌發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讓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進一步改善政企關係、重塑政企信心。

2、積極打造“誠信型”企業。以守法誠信教育為重點,深入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增強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紮實開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強企業家法治意識,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同時,積極引導企業恪守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堅守誠實守信的價值理念,引導企業家樹立市場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守法經營、依法治企、公平競爭,樹立良好的社會信譽和企業形象。同時,引導廣大非公經濟人士更好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回報家鄉。

3、積極打造“過硬型”組織。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突出政治責任,把權力、責任、擔當對應統一,緊盯扶貧攻堅、資金審批、土地審批、資源開發等重點部門、關鍵崗位,着眼細節持續開展廉政教育、約談提醒、督查考評、黨風廉政巡察、重大項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監管約束機制,不斷構建“不能腐”的監管體系。對為官不為者,堅決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huibao/j4dz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