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通用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通用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通用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 篇一

端午節的起源歷來眾説紛紜,至今仍有爭論。概括起來有六種説法:一説是祭奠龍的節日,二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三説是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四説是紀念春秋時代吳國大將伍子胥,五説是紀念會稽孝女曹娥,六説是起源於五月五日的惡月惡日的俗忌。

以上説法都有一定的依據,但也都帶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侷限性。至今,第一、二、六種説法最為人們普遍接受,在節日的習俗中延續着。

據學者的考證,端午節最早是祭奠龍的節日。古代吳越族民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龍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被龍保護的真實性,他們有斷髮文身等一系列的習俗。

每年五月初五,吳越族民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裹在樹葉裏,一面扔往水裏獻給圖騰神吃,一面自己吃。最後,在擊鼓聲中,划着刻畫成龍的獨木舟,在水上做競渡的遊戲給圖騰神看。

戰國後,端午節的意義逐漸讓位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於戰國時代末期,是一位千載不朽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因主張政治改革觸犯貴族大臣們的利益,被流放於洞庭湖一帶,後到汨羅江畔,寫下了千古名篇—《離騷》。

公元前278年, 屈原見自己無力救國,於農歷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投水自沉。據説,屈原投江後,百姓撈救的船隻從四面八方駛入汨羅江、洞庭湖。為使他的遺體不被魚鼈侵食,人們就往江中投放粽子一類的食物,這樣就演化出了端午節“龍舟競渡”“角黍投江”等習俗。

在端午節,北方人除了吃粽子之外,還保留了在門上懸掛艾草的習俗,這應該是起源於惡月惡日的俗忌,意思是讓艾草的特殊氣味阻止惡毒的東西進入房內,以便乾淨、平和地度過夏天。

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遷徙與融合,南北節日風俗逐步融合統一,加之戰亂時代人們思念敬佩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所以到唐宋以後,以五月五日端午節紀念屈原再無多大爭議,這正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結果。

歷史終於選擇了屈原,把他推上了端午節的核心地位,“龍舟競渡,紀念屈原”永遠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吃粽子 篇二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粽子話沿革 篇三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lk6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