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頒佈令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XX有限公司規範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範事故的能力,保證公司員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和社會影響的重要措施,特組織編制《XX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20)、《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管理部第2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令第708號)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在原有預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並經專家評審、修改完善。

本預案共分《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附件》等四個部份,包括事故應急處置機構、事故等級、處置流程等內容,能夠及時有效的指導員工處置生產安全事故。

現予以批准頒佈,於頒佈之日起正式實施,全體員工應認真學習、理解和貫徹實施。

XX有限公司

主要負責人(簽名):

2022年1月1日

目錄

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1

1.總則 1

1.1適用範圍 1

1.2響應分級 1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

2.1應急組織體系 2

2.2組織機構職責 3

3.應急響應 5

3.1.1信息接報 5

3.1.2信息處置與研判 5

3.2.1預警啟動 6

3.5應急支援 11

3.6響應終止 12

4.後期處置 15

5.應急保障 18

5.1通信與信息保障 18

5.2應急隊伍保障 19

5.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19

5.4其他保障 19

6附件 20

6.1公司應急電話 20

6.2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及通訊方式 20

6.3政府有關部門及外部救援聯繫電話 21

6.4重要物質裝備名錄 21

6.5關鍵的線路、標識和圖紙 23

6.5.1重要的防護目標一覽表 23

6.5.2企業周邊環境圖 24

6.5.3企業平面佈置圖 24

6.5.4消防設施分佈圖 24

6.5.5疏散路線示意圖、應急救援指揮位置、重要防護目標分佈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圖 24

6.6相關應急預案名錄 25

附件6:事故應急信息接報處理登記表 26

附件7:事故應急信息上報書 27

附件8:規範化格式文本 28

附件9:與相關應急救援部門簽訂的應急救援協議 32

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35

一、火災和疏散專項應急預案 35

二、觸電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43

三、鍋爐壓力容器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50

四、電梯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1

五、危險化學品泄漏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8

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78

一、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78

1事故風險描述 78

2應急工作職責 79

3應急處置 79

4注意事項 80

二、物體打擊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81

1事故風險描述 81

2應急工作職責 81

3應急處置 82

4注意事項 85

三、車輛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86

1事故風險描述 86

2應急工作職責 86

3應急處置 87

4注意事項 89

四、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90

1事故風險描述 90

2應急工作職責 90

3應急處置 91

4注意事項 92

五、中毒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94

1事故風險描述 94

2應急工作職責 94

3應急處置 95

4注意事項 96

六、乙醇泄漏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98

1事故風險描述 98

2應急工作職責 98

3應急處置 99

4注意事項 102

七、粉塵爆炸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03

1事故風險描述 103

2應急工作職責 104

3應急處置 105

4注意事項 105

八、高温中暑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07

1事故風險描述 107

2應急工作職責 107

3應急處置 108

4注意事項 109

九、灼燙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10

1事故風險描述 110

2應急工作職責 110

3應急處置 111

4注意事項 113

十、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15

1事故風險描述 115

2應急工作職責 115

3應急處置 117

4注意事項 120

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方案

1.總則

1.1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本公司發生和可能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安全生產的火災疏散、觸電、有限空間、壓力容器傷害事故、電梯事故、蒸汽鍋爐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車輛傷害、高處墜落、中毒、乙醇泄漏、粉塵爆炸、高温中暑、灼燙傷害、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等突發事件的處置。

1.2響應分級

針對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本公司將事故分為三級(下述分級中,以上包含該人數,以下不包含該人數):

Ⅰ級:重大事故

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4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Ⅱ級:較大事故

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人以上4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Ⅲ級:一般事故

可能造成人員輕傷,經濟損失不超過10萬元。

按照事故不同的等級,本公司將事故應急響應級別也相應地分為三級。

公司發生事故後,公司應急指揮部接到警情後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迅速做出響應級別的判斷,按照事故險情級別分級啟動預案。

(1)發生Ⅲ級事故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應急救援,要求各小組成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指定現場,利用本公司的一切資源進行救援。

(2)發生Ⅱ級及以上事故,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立即展開救援的同時,立即上報XX區應急管理局,並根據事故類別,請求相應組織、單位給予支援。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組織體系

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個部門負責人和安全員

應急搶險組

﹙義務消防隊﹚ 應急疏散警戒組 應急後勤保障組

(含救護工作) 應急通訊聯絡組

2.2組織機構職責

2.2.1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a.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

b.指揮各組現場排險工作。

c.組建應急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

d.負責向到達事故現場的公安、消防、本地區街道彙報災情,並移交

現場指揮權。

2.2.2應急搶險組(義務消防隊)主要職責

a.現場搶險、搶救受傷人員。

b.清理爆炸危險源,控制險情蔓延。

c.隨時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搶險、搶救進展情況。

2.2.3應急疏散警戒組主要職責

a.保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暢通。

b.拉好警戒帶,做好警戒和保衞工作。

c.控制現場秩序,控制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d.疏導現場人員按序從安全出口疏散至安全區域。

e.核實疏散人員是否疏散至安全區域。

f.隨時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疏散進展情況。

2.2.4應急後勤保障組(含救護工作)主要職責:

a.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的包紮和處理,聯繫救護車並護送到醫院進行搶救。

b.負責搶險救災人員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

c.落實搶險救災裝置、設備搶修、恢復生產所需的物資。

d.隨時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後勤保障及救護情況。

e.記錄事故信息相關內容,並上報地區及有關部門主管領導。

2.2.5應急通訊聯絡組主要職責:

a.應急預案啟動後按照領導小組組長的命令,負責通知各應急組前往現場救援。

b.在搶救過程中,聯絡、蒐集各組進展情況,隨時向領導小組組長如實報告情況。

c.在搶救過程中,負責傳達領導小組組長的最新命令。

d.保證信息暢通。

3.應急響應

3.1信息報告

3.1.1信息接報

應急領導小組設立值班室,保證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值班室明示應急組織通信聯繫人(當班值班人員)及電話:XX。

突發安全事故發生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迅速報告應急領導小組值班人員。

應急領導小組值班人員接警後,立即將警情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3.1.2信息處置與研判

明確響應啟動的程序和方式。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於1小時內向XX區應急管理局和負有應急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市應急管理局和負有應急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XX省應急管理廳和負有應急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應急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應急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逐級上報事故情況,每級上報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性質、危險程度;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措施;其它應當報告的情況。

時刻跟蹤事態發展情況: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3.2預警

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事故預警綜合監督管理工作,確認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點及事故徵兆彙總後,在公司範圍內發佈,預防事故發生。

3.2.1預警啟動

(1)預警等級

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預警級別分為四級,即Ⅳ級、Ⅲ級、Ⅱ級、Ⅰ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見表3-1

表3-1預警分級描述

預警級別 預警顏色 預警描述

Ⅰ級 紅色 特別嚴重級預警級別,事態正在迅速蔓延

Ⅱ級 橙色 嚴重級預警級別,事態正在擴大

Ⅲ級 黃色 較重級預警級別,事態有擴大趨勢

Ⅳ級 藍色 一般級預警級別,事態有擴大趨勢

(2)預警信息來源

a.屬地政府、上級部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涉及生產安全事故預警信息,比如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等;

b.公司監測、監控和信息採集系統獲取或目擊者、知情者的報告或上報的事故的預警信息。

(3)預警信息內容

a.預警級別;

b.涉及生產安全事件的基本情況,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程度;

c.預警範圍:應急組織、應急隊伍及相關部門;

d.建議應採取的應急措施;

e.發佈部門。

(4)預警方式

根據生產安全事件的特點,可採用以下一種或多種預警方式:

a.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對講機通知相關部門、崗位、員工;

b.通過覆蓋公司內的應急廣播通知公司內所有員工;

c.人工大聲呼喊、鳴笛等方式使公司內人員警覺(特事特辦)。

(5)預警發佈、取消程序

a.應急領導小組收到事故信息、預警信息後,立即進行核實確認,提出發佈預警等級的建議,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批准後向公司應急組織相關部門和員工發佈預警信息。

b.在事故應急處置過程中,預警信息每小時發佈一次,緊急情況下,可隨時修改併發布預警等級。

c.當事故已被有效處置,確認已無危險,無導致次生、衍生事故可能,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應急領導小組發佈取消預警信息指令。

3.2.2響應準備

在接到預警並且分析研判後,按照應急響應分級,準備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按照應急組織機構成立指揮部,並對公司的應急資源進行調配,後勤保障組將公司應急救援物資準備就緒,應急通訊聯絡組保障信息暢通,應急疏散警戒組立即進入警戒狀態,搶險救援組保持隨時待命狀態。

3.2.3預警解除

社會級預警由XX市XX區應急管理局/XX市XX區安全生產應急響應中心發佈宣佈預警解除。

公司級由公司應急總指揮宣佈預警解除。

3.3響應啟動

根據預警分析研判結果,確定響應級別,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警情判斷、應急啟動、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事態控制、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後期處置等。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響應程序按過程可分為接警、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過程。

3.3.1響應分級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以及公司的應急處置能力,與預警等級相對應,分四級響應:

Ⅰ級響應:政府部門已發佈/將發佈或應急領導小組已發佈Ⅰ級預警信息後,立即啟動Ⅰ級響應。

Ⅱ級響應:政府部門已發佈/將發佈或應急領導小組已發佈

Ⅱ級預警信息後,立即啟動Ⅱ級響應。

Ⅲ級響應:政府部門已發佈/將發佈或應急領導小組已發佈

Ⅲ級預警信息後,立即啟動Ⅲ級響應。

Ⅳ級響應:政府部門已發佈/將發佈或應急領導小組已發佈

Ⅳ級預警信息後,立即啟動Ⅳ級響應。

3.3.2響應程序

Ⅳ級響應:公司已發佈Ⅳ級預警信息後,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Ⅲ級響應:公司已發佈Ⅲ級預警信息後,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Ⅱ級響應:公司已發佈Ⅱ級預警信息後,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專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Ⅰ級響應:公司已發佈Ⅰ級預警信息後,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綜合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超出單位應急能力時,擴大應急,請求當地政府增援。

3.4應急處置

3.4.1應急處置程序

詳見各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

3.4.2處置原則和要求

a.公司各突發事故發生後,由現場應急指揮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關部門及應急搶救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搶險救護工作。

b.召集、調動搶救力量,各部門接到現場應急指揮指令後,立即響應,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聚集,並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

c.現場指揮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搶救,並且要與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保持通信暢通。

d.當現場現有應急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應急行動要求時,及時向街道(地區)辦事處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請求支援。

e.事故發生時,必須保護現場,對危險地區周邊進行警戒封閉,按本預案營救、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在充分考錄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f.醫療衞生救助事故發生時,撥打120或999並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應急工作。

3.5應急支援

發生事故後,公司應急指揮部接到警情後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迅速做出響應級別的判斷,按照事故險情級別分級啟動預案。

1)發生III級事故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應急救援,要求各小組成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指定現場,利用本公司的一切資源進行救援。

2)發生I級事故、II級事故,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的同時,立即報告應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

3)事故發生後要堅持先避險,後搶險,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災,再恢復的原則,採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的擴大和次生災害的發生。

當事態無法控制時,應立即尋求外部力量支持,外部應急資源聯繫方式見附錄。

3.6響應終止

3.6.1應急結束條件:

(1)當生產安全事故現場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得到消除;

(2)傷亡人員全部救出或轉移,設備、設施處於受控狀態;

(3)環境有害因素等到有效監測和處置得當。

(4)現場應急指揮部和專家評估認定現場應急工作已結束。

3.6.2應急結束程序

應急結束程序執行“誰啟動誰關閉”原則,應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髮布應急結束命令。

應急結束後,應急指揮中心應指定責任部門完成如下事項:

1)事故發生部門按有關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發展、應急救援等情況。

2)事故發生部門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和原始資料收集工作,向事故調查小組移交相關資料;得到事故調查組同意後,方可開始現場恢復重建工作。

3)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編寫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應作為應急預案評審維護的重要資料。

4.後期處置

4.1污染物處理

根據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洗消去污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稀釋,用水、清潔劑、清洗液稀釋現場污染物料。

2、處理,對應急行動工作人員使用過後衣服、工具、設備進行處理。當應急人員從現場撤出時,他們的衣物或其它物品應集中儲藏,作為危險廢物處理。

3、物理去除,使用刷子或吸塵器除去一些顆粒性污染物。

4、中和,中和一般不直接應用於人體,一般可用蘇打粉、碳酸氫鈉、醋、漂白劑等用於衣服、設備和受污染環境的清洗。

5、吸附,可用吸附劑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劑使用後要回收、處理。

6、隔離,隔離需要全部隔離或把現場受污染環境全部圍起來以免污染擴散,污染物質要適時處理。

現場洗消產生的廢水,進入雨水管網系統,應先關閉雨水排放口閥門,將進入雨水管網系統中的廢水收集進入雨水應急池,待檢測合格後排放,若不達標,則進入廢水處理。

4.2善後處置

事故處理完成後,由公司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的經過、事故發生的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總結報告及應急過程中的報告、記錄、指令等文件以及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均要在公司安全保衞室存檔備案。

4.3生產秩序恢復

事故搶救結束後,經事故調查組同意。進入生產秩序恢復階段。生產部、EHS部等相關部門要制定開車計劃,以確保恢復生產時的安全。

4.4善後理賠

事故調查報告批覆後,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處理和對事故防範措施積極落實,並立即進行經營秩序的恢復,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民事賠償和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搶救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4.5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結束後,各有關部門要進行總結,主要內容包括:對事故的評估是否準確;應急救援決策是否準確;應急救援資源調配使用是否合理;應急救援行動是否協調;通信是否暢通;應急救援效果與預案的不適之處,提出修訂建議。

4.6應急救援評估

(1)對於公司發生的輕傷事故,負責人應在事故處理完畢2小時內,將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事故經過、事故救援經過形成書面材料交公司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向有關當事人進行詢問,進行調查,形成記錄,一併報事故調查處理小組。

(2)對於公司發生的一般事故及以上,公司負責人要立即上報到XX新區應急管理局,並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調查。

(3)事故應急處置總結報告

應急結束後,事故發生屬地單位負責編寫事故應急處置總結報告,報至工程部。總結報告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①應急處置過程;

②應急處置過程中動用的各種資源;

③應急處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

④對應急預案的修改建議。

(4)公司辦公室應根據《事故應急處置總結報告》,組織相關參與應急工作的部門,對應急救援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評估,並負責起草評估報告,作為應急預案修訂的依據。

5.應急保障

5.1通信與信息保障

為保障信息通暢,要求各級應急響應人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能夠及時溝通信息。發生較大事故,無法控制時,應請求外部支援,要求員工熟知常用的救援電話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電話。

5.1.1應急指揮電話

(1)本公司24小時值班電話:

(2)相關部門負責人電話:見附件。

5.1.2報警與救援電話

(1)外部電話:

匪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

交通事故電話:122急救中心電話:120

(2)XX市範圍內監管及救援電話

XX市應急管理局電話:XX

XX市政府便民熱線:12345

XX市公共衞生熱線:12320

XX區應急管理局值班室電話:

5.2應急隊伍保障

公司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搶險、疏散警戒、後勤保障、通訊聯絡小組工作。各應急小組由相關部門組成,安全保衞室負責監督,相關部門負責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5.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5.3.1消防滅火器材存放在公司各響應區域,消防、安防裝備數量及位置見預案附表。

5.4其他保障

5.4.1經費保障: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每年固定的財務預算作為應對緊急情況的固定費用儲備,逐年根據實際情況增減。用於以下費用支出:

(1)完善、改造及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支出;

(2)配備、維護、保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支出和應急演練支出;

(3)應急知識培訓支出;

(4)配備和更新安全防護用品支出;

(5)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支出;

(6)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5.4.2技術保障:每年定期年檢和更換不合格滅火器;每年由專業人員對公司煙感、温感等技防設施進行檢測並更換不合格的技防設施;電、氣、機械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5.4.3醫療保障:公司所在地就近醫院及所在位置:

6附件

6.1公司應急電話

公司應急電話:XX(24小時)。

6.2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及通訊方式

指揮部人員及各部門有關人員聯繫電話見表6-1。

表6-2指揮部人員聯繫電話

序號 姓名 職務 聯繫方式

1

2

3

4

5

6

7

6.3政府有關部門及外部救援聯繫電話

政府有關部門聯繫電話見表6-3。

表6-3政府有關部門聯繫電話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國家化學品事故應急諮詢中心 XX

國家中毒控制中心 XX

市政府總值班室 XX

市應急管理局 XX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XX

市環境監察支隊 XX

市消防支隊 XX

XX區管委會 XX

XX區應急管理局 XX

XX區消防大隊 XX

綜保區 XX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XX

第八人民醫院 XX

6.4重要物質裝備名錄

重要物質裝備名錄見表6-4。

表6-4重要物質裝備名錄

序號 物資和裝備 型號 數量 存放地點 管理責任人 聯繫方式

1 化學品處理箱 箱 1 診所 XX XX

2 血源性瀉出物緊急處理箱 箱 1 診所 XX XX

3 體外自動除顫儀 FirstAidAEDG3 1 診所 XX XX

4 護士急救箱 箱 1 診所 XX XX

5 醫生急救箱 箱 1 診所 XX XX

6 急救員急救箱 箱 13 公司各部門 區域急救員 NA

7 醫用氧氣筒 XY-98B1 2 診所 XX XX

8 擔架 個 4 診所 XX XX

9 輪椅 H005B 2 診所 XX XX

10 洗眼器 個 14 MSLLab

設備間 XX XX

11 ERT專用背心 件 90 ERT倉庫 XX XX

12 吸附棉 箱 1 化學品倉庫 XX XX

13 手電筒 個 10 ERT倉庫 XX XX

14 呼吸器 只 8 ERT倉庫 XX XX

15 防護眼鏡 個 2 化學品倉庫 XX XX

16 防護手套 雙 2 化學品倉庫 XX XX

17 圍裙 個 1 化學品倉庫 XX XX

18 防護服 個 1 化學品倉庫 XX XX

19 防護靴 雙 2 化學品倉庫 XX XX

20 吸附枕 箱 3 化學品倉庫 XX XX

21 廢物袋 箱 1 化學品倉庫 XX XX

22 吸附圈 箱 2 化學品倉庫 XX XX

23 火災探測器 只 1218 公司各部門 XX XX

24 手動報警按鈕 只 320 公司各部門 XX XX

25 應急廣播揚聲器 只 530 公司各部門 XX XX

26 室外消火栓 只 32 公司各部門 XX XX

27 室內消火栓 只 188 公司各部門 XX XX

28 移動滅火器 只 525 公司各部門 XX XX

29 應急照明 只 410 公司各部門 XX XX

30 疏散指示燈 只 302 公司各部門 XX XX

31 充氣墊 只 4 ERTRoom XX XX

32 充氣泵 只 2 ERTRoom XX XX

33 排水管(20米) 條 2 ERTRoom XX XX

6.5關鍵的線路、標識和圖紙

6.5.1重要的防護目標一覽表

重要的防護目標一覽表見表6-5。

表6-5重要的防護目標一覽表

序號 危險源所處位置 涉及危險物質 事故類型 引起危險、有害因素的原因 造成後果

1 生產車間 異丙醇等易燃液體,組裝設備 火災、機械傷害、噪聲危害、觸電 設備故障、通風不良、防護操作不當 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

2 實驗室 甲醇、丙酮等易燃液體 火災、中毒 包裝密封不好、通風不良、靜電、明火 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

2 危險品庫★ 異丙醇、正己烷、二氯甲烷等易燃液體 火災、爆炸、中毒、車輛傷害 包裝密封不好、通風不良、靜電、明火、電氣火花、防護操作不當、存放不當 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

注:★為重要的防護目標

6.5.2企業周邊環境圖

企業周邊環境圖見附圖1。

6.5.3企業平面佈置圖

企業平面佈置圖見附圖2。

6.5.4消防設施分佈圖

逃生路線及消防設施點位圖見附圖3。

6.5.5疏散路線示意圖、應急救援指揮位置、重要防護目標分佈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圖

疏散路線、應急救援指揮位置、重要防護目標分佈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示意圖見附圖4。

6.6相關應急預案名錄

1)《新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市重特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3)《市突發工礦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市突發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附件6:事故應急信息接報處理登記表

事故應急信息接報處理登記表

事件應急信息接報處理登記表

年月日

報告人 報告單位

報告時間 時分 事件地點

事件發生時間 時分 事件屬地

事件類別 接報人 記錄人

事件概況

目前事件

傷亡情況

目前事件

損失情況

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急需

救援物資種類

報告領導形式/時間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處理意見

事件等級劃分

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是否通報地方政府和應急部門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簽字 執行人簽字

附件7:事故應急信息上報書

事件應急信息上報書

政府及主管部門

事件報告單位

事件發生時間 時分 電話報告時間 年月日時分

事件類別 事件地點

單位聯繫人 聯繫電話/手機

事件現場聯繫人 現場聯繫電話

事件單位概況

事件現場概況

事件概況

目前事件

傷亡情況

目前事件

損失情況

現場處置方案

事件等級劃分

本公司是否已啟動應急預案

現場是否需要政府部門支援

單位領導簽字 單位蓋章

附件8:規範化格式文本

編號

關於啟動應急預案的通知

年月日時,我公司(單位)發生。到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情況)。事件的原因是(或者原因正在調查)。

經研究,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對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工作提出要求。)

特此公告

(蓋章)

年月日

關於處理事故的情況報告

編號

關於處理的情況報告

年月日時,在我公司(單位)發生了到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情況)。造成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調查)。

事件的進展情況將續報。

(蓋章)

年月日

關於結束應急狀態的公告

編號

關於結束應急狀況的公告

年月日時,我公司(單位)發生了。到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情況)。事件的原因是(或者原因正在調查)。

事件發生後,採取了應急行動,(採取的應急處置、救援措施等基本情況)。

鑑於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經研究,現決定結束應急狀態。請各有關部門、單位抓緊做好善後工作。

特此公告

(蓋章)

年月日

新聞公佈稿件

編號

年月日時,我公司(單位)發生了。到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情況)。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調查)。

事件發生後,我公司採取了

應急行動,(對該事件所採取的應急處置、救援措施及下一步還將採取的行動等基本情況)。

(提示、指引有關單位,職工需注意、防範的問題和予以配合行動的內容,或已經結束應急的內容)。

(蓋章)

年月日

附件9:與相關應急救援部門簽訂的應急救援協議

相鄰企業安全應急救援互助協議

甲方:

乙方:

為充分發揮甲、乙雙方應急資源的優勢,確保甲、乙雙方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運行。立足預防為主,積極搶救的原則,通過雙方友好協商,同意合作開展雙方生產事故應急資源共享事項,為了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特簽訂以下協議:

1、生產裝置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事故方及時告知另一方。

2、確定生產事故雙方聯絡人及銜接機構或部門負責人聯繫方式。

3、雙方應急器材共享,任一方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可調到另一方的應急器材應急,事故結束後,根據應急器材使用情況,給予補償。

4、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另一方不得盲目加入救援中,可在醫療救護等方面給予事故方幫助。

5、就簽訂的“安全責任劃分協議”中提出雙方責任內的生產設施、管道的生產安全事故由責任方承擔,另一方協助處理。

乙方代表(簽字):甲方代表(簽字):

(乙方蓋章)(甲方蓋章)

年月日

醫療應急救援協議

救援方:簡稱甲方

需救援方:簡稱乙方

甲、乙雙方根據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要求,為建立醫療應急救援體系,以便在甲方各類事故發生時,乙方能及時開展救助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所致人身傷害(亡)損失。經雙方平等協商,就建立應急救援體系達成一致意見,特訂立本協議。

一、乙方發生的工傷、道路交通事故等,均交由甲方進行醫療。甲方在接到乙方救援需求電話後,必須立即組織醫護人員及相應設施趕赴現場,及時開展醫療救援。

甲方因實施對乙方醫療救援所產生的醫護等費用,由乙方或者乙方指定的人員支付。

甲乙雙方結算方式:

三、如因甲方救援不及時導致乙方事故人身傷害損失加劇的,甲方應承擔相應責任。

四、如因病情嚴重或者醫療技術條件不及需轉院治療的,甲方應配合協助。

五、甲方指定同志(電話:)負責與乙方安全或者人事部門就醫療救援進行聯繫。

其他約定事項:

本協議有效期為一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本協議一式二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甲、乙方各執一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協議簽訂日期:年月

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方案

一、火災和疏散專項應急預案

1適用範圍

用電線路老化,液化氣、天然氣、油料泄(滲)漏、火工品爆炸,用火不當,電器引起的火花,天乾物燥等容易發生火災事故。火災和疏散專項應急預案適用於XX集團公司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2指揮機構及職責

2.2.1指揮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搶險組、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善後組、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質環保部,值班電話:XX。項目部事故應急自救辦公室應設在辦公室,明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和固定電話。

搶險組:安質部和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和項目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和應急救援隊伍組成。

救護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組成。

疏導組:辦公室、設備部組成。

保障組:由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

善後組:項目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

調查組:由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負責人組成。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現場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組成。

3響應啟動

3.1緊急會議召開

3.2.信息報告程序

3.2.1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並迅速報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等級並上報屬地應急指揮機構。

3.2.2現場報警方式採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並採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

3.2.3現場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繫,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採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

3.2.4現場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燃燒物品及燃燒範圍;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

3.2.5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

3.3資源協調

在事故狀態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調用其他部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相關部門必須積極配合。

3.4信息公開

信息發佈由應急指揮部負責,由總指揮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佈,堅持客觀陳述,不推測等原則,信息發佈則應以以下固定內容發佈信息:

1事故的類型、性質;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

3事故影響範圍;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

3.5後勤及財力保障

事故發生後,公司上下要充分調配人財物力等資源,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相關工作。

4處置措施

4.1火勢剛起,現場有能力撲滅時:

①現場火勢剛起時,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撲救,救火方法要得當,滅火前必須先切斷蔓延材料,針對不同類型,採用不同滅火方法。

Ⅰ油料起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或採用隔離法壓滅火源,不宜用水撲救。

Ⅱ電器設備起火時,應儘快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千萬不要盲目向電器設備上潑水,這樣容易造成觸電、短路爆炸等併發事故。

Ⅲ如果化學材料起火,更要慎重,要根據起火物性質選擇滅火方法,同時要注意救火人員的安全,防止中毒。

Ⅳ密閉的地下室起火時採用窒息滅火法,這些部位發生火災的初期,在火場上運用窒息法滅火災時,可採用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草蓆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物或封孔洞;利用建築物原有的門以及生產設備上的部位,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區內氧氣的流量,從而達到窒息滅火的目的。採取窒息法滅火後,必須確認火已熄滅時,方可打開孔洞進行檢查,嚴防早打開封閉的房間或生產裝置,而使新鮮空氣流入燃燒區,引起新的燃燒,導致火勢猛烈發展。

Ⅴ撲救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化學試劑)火災採用隔離滅火法,就是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質與火源隔離或疏散,使燃燒失去可燃物質而停止。採取隔離滅火法的具體措施有:

4.2火勢猛,現場無力撲滅時:

①現場起火發現火勢猛,公司無力撲滅時,應由電工立即切斷總電源;值班負責人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部立即報警(119)請求救援。

②部門負責人對火災附近區域所有人員進行疏通,並負責清點現場人員,對缺失人員應立即查找去處,並報告應急指揮中心。

③消防隊救出傷員後,將傷員立即脱離危險地方,部門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4.3火災區內人員急救措施:

①保持鎮靜,明辨方向。突遇火災,面對烈火濃煙,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以決定逃生辦法。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儘量往樓層下跑(宿舍),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通過陽台、氣窗等往室外逃生或跑到屋頂等待救援。

②簡易防護,捂鼻匍匐。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氣中毒、預防窒息,可採用濕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離的辦法。

③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可採取自創避難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後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門,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來。

④暴露自己,尋求救助。被煙火圍困無法逃離的人員,應儘量站在陽台、窗口等易於被人發現且能避免煙火的地方。在白天向窗外晃動鮮豔衣物,或外拋輕型耀眼的東西;在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⑤火若燒身,切勿驚跑。火場上的人如果發現身上着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助長火勢。當身上着了火時,應趕緊脱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

4.4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4.4.1火災發生地附近工作人員在保證個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義務對受火勢威脅並有可能導致火勢進一步擴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文件檔案、受困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4.4.2着火區域疏散小組人員應根據火場情況,立即進行應急疏散或等待值班領導的疏散命令的決定。

4.4.3現場人員在得知火場的情況以後,必須立即做出是否進行應急疏散和進行部分區域或全部區域疏散的命令,並儘快傳達給疏散區域疏散小組人員。

4.4.4值班室通過廣播向疏散區域人員發出應急疏散命令,宣佈疏散順序:着火房間、着火層、着火上層、着火逐上層、着火層下層(如火災有向下蔓延趨勢再考慮疏散着火層下層,逐下層,並指導疏散區域人員疏散路線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並讓不需疏散或未到疏散順序的區域人員保持鎮定。

4.4.5接到疏散命令後,各區域疏散小組成員應立即攜帶安全出口備用鑰匙、手電筒或應急照明燈,打開每個房間的門,引導、幫組區域人員撤離到疏散集結地集中,而後對每個房間認真檢查,確認無人後,鎖上房門,並做好記號。

4.4.6各區域疏散小組成員沉着冷靜,按照廣播指示的疏散次序引導區域人員有序的從安全出口疏散,對受傷和情緒不穩定的人提供幫助,到達安全地點時要注意清點人數。

4.4.7疏散區域外部疏散小組成員應打開安全出口,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礙物,攜帶應急照明設備指引疏散方向。

5應急保障

有關人員和單位要保證通訊聯繫暢通,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本公司內有關機構和人員的通信、裝備、物資、後勤等應急保障保障,做到即時聯繫,信息暢通,事故發生後要全力做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5.1現場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5.2應急隊伍保障

5.3交通運輸保障

5.4醫療衞生保障

5.5通信設備爆炸

5.6後勤保障

5.7技術儲備與保障

5.8其他保障等。

二、觸電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適用範圍(事故概念及風險分析)

觸電事故是企業用電的常見事故,也是企業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主要由於電氣設施(設備)故障或絕緣部位老化、員工操作不當,很容易發生觸電事故。發生觸電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毀損、施工中斷,因停電影響周邊居民生產生活。觸電傷害專項應急預案適用於XX集團公司引起的觸電傷害事故。

2指揮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善後組、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質環保部,值班電話:XX。項目部事故應急自救辦公室應設在辦公室,明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和固定電話。

搶險組:安質部和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組成。

救護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組成。

疏導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部門人員組成。

保障組:由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

善後組:項目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

調查組:由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負責人組成。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現場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組成。

3.2.2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A總指揮的職責:

a貫徹國家、地方、行業等上級有關安全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

b組織實施單位應急預案,掌握單位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c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下令進入相應級別的應急狀態,必要時向上級(相關單位)應急救援機構報告有關情況;

d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項目應急演練。

B副總指揮的職責:

a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

c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並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d組織做好善後工作。

C應急辦公室職責:

a掌握項目部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b負責項目部應急處置所需資源的統一調配,傳達應急各項指令;根據總指揮指令負責向當地人民政府(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報告險情及信息溝通。

D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E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F保障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並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後勤保障。

G善後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

H調查組職責:

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並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複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並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

3響應啟動

3.1緊急會議召開

事故發生後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迅速召開緊急會議部署。

3.2.信息報告程序

3.2.1當發生事故時,現場值班人員應立即斷電,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並迅速報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3.2.2採用喊話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員。

3.2.3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與醫院、電力部門取得聯繫,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採用電話、傳真等。

3.2.4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觸電發生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觸電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

3.3資源協調

在事故狀態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調用其他部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相關部門必須積極配合。

3.4信息公開

信息發佈由應急指揮部負責,由總指揮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佈,堅持客觀陳述,不推測等原則,信息發佈則應以以下固定內容發佈信息:

1事故的類型、性質;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

3事故影響範圍;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

3.5後勤及財力保障

事故發生後,公司上下要充分調配人財物力等資源,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相關工作。

4處置措施

4.1觸電創傷急救

①對外部出血部位立即採取止血措施;

②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或在傷口隨便用藥;

③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上下樓梯時頭應在上,搬運過程中時刻觀察傷員情況,防止傷情突變。

4.2觸電燒傷急救

①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温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後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後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送醫院。

②非經醫務人員同意,灼傷部位不宜搽任何東西和藥物。

③送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

4.3高空觸電急救

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員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員進行急救。救護人員登高應隨身攜帶必要的工具和絕緣工具以及牢固的繩索等,並緊急呼救。

救護人員應確認觸電者已與電源隔離且救護人員本身所涉及環境安全距離內無危險電源時,方能接觸傷員進行搶救,並應注意防止發生高空墜落的可能性。

應將傷員扶卧在自己的安全帶上(或在適應地方平躺)注意保持傷員氣道暢通。

救護人員迅速按呼吸、心跳情況判定傷員的受傷情況。

如傷員呼吸停止,立即口對口(鼻)吹氣2次,在測試頸動脈,如有搏動。則每5秒繼續吹氣一次,如頸動脈無搏動時,可用空心拳頭叩擊心前區2次,促使心臟復跳。

為使搶救更為有效,應及早設法將傷員送至地面。將傷員送至地面前,應再口對口(鼻)吹氣4次。送至地面後,繼續按心肺復甦法堅持搶救。

現場觸電搶救,對採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條件和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

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讓觸電者脱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後再就近送醫院搶救。從觸電時算起,5分鐘以內及時搶救,救生率90%左右。準確-人工呼吸發生的動作必須準確;堅持-只要有萬分之一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努力搶救。

5應急保障

有關人員和單位要保證通訊聯繫暢通,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本公司內有關機構和人員的通信、裝備、物資、後勤等應急保障保障,做到即時聯繫,信息暢通,事故發生後要全力做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5.1現場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5.2應急隊伍保障

5.3交通運輸保障

5.4醫療衞生保障

5.5通信設備爆炸

5.6後勤保障

5.7技術儲備與保障

5.8其他保障等。

三、鍋爐壓力容器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適用範圍

鍋爐爆炸是指鍋爐發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容器爆炸是指容器(壓力容器的簡稱)承受較大的壓力載荷發生物理性爆炸事故。壓力容器發生壓力急劇釋放,衝擊波或物理殘片作用與人體接觸造成的危險。

鍋爐壓力容器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適用於XX集團公司引起的各類鍋爐壓力容器傷害事故。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1成立特種設備應急小組,在公司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專門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特種設備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配合救援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指揮本單位特種設備突發事件的預警、響應、結束、善後處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

由搶險組、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善後組、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度中心,值班電話:XX。項目部事故應急自救辦公室應設在辦公室,明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和固定電話。

搶險組:安質部和工程部和現場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和救援隊伍組成。

救護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組成。

疏導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部門人員組成。

保障組:由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財務部負責人和項目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

善後組:項目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

調查組:由工程部、設備部、負責人組成。

3響應啟動

3.1緊急會議召開

鍋爐壓力容器傷害事故發生後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迅速召開會議緊急部署。

3.2信息上報程序

(1)一旦發生事故或發生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事件,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部門負責人報告,並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按照現場處置程序立即開展自救。

(2)本部門負責人接到報告後立即向公司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公司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應當依據事故情況判斷並決定是否啟動公司預案。

(3)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應當於1小時內向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同時上報市區技術監督局。

(4)若事故影響級別達到社會級,總指揮要立即內向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情況緊急時,可以直接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技術監督局報告。同時還應電話或派專人通知周邊居民及單位做出防範準備並撤離至安全區域。

3.3響應分級

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按照其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等因素,應急響應級別分為車間級響應、公司級響應、社會級響應三個級別。

公司應急救援響應分為三級

1)車間級(三級):一般泄漏事故,崗位自救能夠處置的,具體包括如下事故:

1、無人員傷害或有人員出現輕傷的,本部門內部可以處置的;

2、壓力容器泄漏能在本部門內採取措施予以控制的。

2)公司級(二級):較大泄漏、爆炸事故,需要動用全公司的力量,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處置的,具體包括如下事故:

1、有人員出現重傷或多人輕傷,本部門內部無法處置,需要動用公司資源的;

2、鍋爐壓力容器爆炸,危害範圍集中在30米範圍內,動用公司力量能予以控制的事故。

3)社會級(一級):重大爆炸事故並有人員傷亡,全面啟用預案,並需要請求消防、公安、衞生、安監、政府支援的事故具體包括以下事故:

1、出現多人重傷或者死亡,公司資源無法處置,需要社會救助的;

2、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鍋爐破裂、爆炸,危害範圍超過30米範圍,必須向市安監局、質監局請求支援

3.4資源協調

在事故狀態下,公司所有人財物力部門都要配合調度,公司全員上下都必須積極配合。

3.5信息公開

信息發佈由應急指揮部負責,由總指揮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佈,堅持客觀陳述,不推測等原則,信息發佈則應以以下固定內容發佈信息:

1事故的類型、性質;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

3事故影響範圍;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

3.6應急恢復

搶險救援行動完成後,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現場指揮部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

搶救結束後,現場指揮部組織實施恢復生產、生活。應急救援響應程序流程圖如下(圖3.6)

3.7後勤及財力保障

事故發生後,公司上下要充分調配人財物力等資源,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相關工作。

圖3.6

4處置措施

4.1處置原則

先控制後消滅,迅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

救人第一。在運用這一原則時可視情況,救人與救險同時進行,以救險保證救人的展開。

先重點後一般。區別重點與一般,對事關全局或生命安全的物資和人員要優先搶救,之後再搶救一般物資。

4.2應急處置措施

4.2.1疏散與警戒設置

當發生鍋爐、壓力容器泄漏或爆炸事故時,根據危害範圍分為三個區域:

事故中心區域:距離事故現場0-30m的區域,此區域壓力容器爆炸範圍波及比較集中,有擴散,並可能伴有其他爆炸、火災發生,建築物設施及設備損壞等。

事故波及區域:距離事故現場30-60m的區域,該區域爆炸範圍波及可能性較大,有可能對人員或物品造成傷害和損壞。

受影響區域:距離事故現場60-100m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影響存在,給人員或設施造成一定危害。

距離事故現場100m米以外為安全區。

疏散爆炸源周圍100米範圍內員工和羣眾,封鎖事故地段、場所,維持好事故現場秩序,在事故波及區域以外設定警戒線。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對可能威脅公司以外區域羣眾安全時,應立即聯繫有關部門,引導羣眾撤離至安全區域。

4.2.2防護措施

應急搶險人員趕到事故現場後,應先了解現場情況,穿戴必要防護用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各自職責開展搶險救援;救援人員在事故現場要相互照顧,禁止單獨作業。

4.2.3救生、救護

1)救護人員,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展開救援;

2)現場任何人出現傷情,應立即停止工作,由醫療救護組進行緊急處理,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並進行正確的現場急救,如呼吸困難,給予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骨折擠壓傷應平放固定後轉移。

4)病情嚴重者需要儘快護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

4.2.4事故處置

當鍋爐發生爆管事故後,應及時切斷事故鍋爐與管道總管的閥門,並根據現場情況對其他鍋爐緊急停爐處理。

當發生重大鍋爐事故時,若操作人員因撤離未來及停爐,應急救援人員應進行緊急停爐操作。

當發生壓力容器事故時,應迅速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一級閥門,防止事故擴大。

當盛裝易燃易爆或助燃物的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時,應及時清除周圍易燃易爆物品,杜絕明火,預防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4.2.5現場清理

1)救援結束後,清理現場,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2)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4.3應急處置要求

a)公司調度室接到報警後,迅速向救援隊報警,通知有關部門採取緊急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通知事故部門查明原因,並將情況通知指揮部。

b)公司救援指揮部接到報警後,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指揮部(安全管理部),按職責分工留守指揮部辦公室指揮或到現場指揮救援。

c)指揮通訊聯絡隊接到報警後,要迅速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

d)消防搶險救護隊接到報警後,根據事故情況,立即組織搶險隊員正確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攜帶必要的救援工具,按照指揮部命令,本着“先救人後救物、先搶險後救災”的原則,進入事故現場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切忌個人單獨行動,至少要保證兩名或兩名以上隊員實施救援工作)

e)治安警戒後勤醫療隊接到報警後,設置警戒線,封鎖有關道路,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指揮各種搶救車輛,有秩序進入搶救區域,強制羣眾按規定路線疏散,必要時通知警衞關閉大門,禁止無關人員入內圍觀。迅速調集各種車輛,集合隊員特命,接到任務迅速出車,準備好各種必須品。聯絡醫療機構,並迅速帶好必要的醫療設備,趕到現場,做好搶救傷員的準備。

f)消防搶險救護隊接到火災報警後,應火速趕到現場,視火勢情況進行滅火,轉移可燃物品,圍堵泄漏液體,控制事態。

g)搶險搶修隊接到報警後,迅速集合各種人員集結特命,物資設備到位,根據指揮部命令開展搶險搶修。

h)各專業隊搶救結束後,做好現場調查、清理、清洗工作,恢復工藝管線、電氣儀表設備的生產狀態,開車生產。

i)企業一旦發生重大爆炸事故,本單位搶險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向上級或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力量隊伍進入公司內時,指揮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並告知安全注意事項。

5應急保障

有關人員和單位要保證通訊聯繫暢通,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本公司內有關機構和人員的通信、裝備、物資、後勤等應急保障保障,做到即時聯繫,信息暢通,事故發生後要全力做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5.1現場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5.2應急隊伍保障

5.3交通運輸保障

5.4醫療衞生保障

5.5通信設備爆炸

5.6後勤保障

5.7技術儲備與保障

5.8其他保障等。

四、電梯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適用範圍

電梯在營業運行中,由於某些原因造成電梯出現故障,機械停運等一系列的事故,這種事故都能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電梯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適用於XX集團公司引起的各類電梯傷害事故。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指揮機構及職責

2.1.1成立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總指揮員:XX

副總指揮:XX

成員:應急救援組(名單見附件)

總指揮主要職責:

①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

②對電梯事故全權組織進行應急救援。

③發生電梯傷亡事故後,啟動本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的同時,負責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④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進行電梯事故調查處理。

⑤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

副總指揮主要要指責:

協助組長對電梯事故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負責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方案、制定應急救援方案。組長不在現場或不便履行職責時,行使組長職責。

應急救援組職責

(1)負責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和演練。

(2)事故發生時負責調集應急救援隊,組織和調集預備隊。

(3)負責維護突發事件現場及搶救現場的秩序,並保護好事件現場。

(4)當接到報警後,迅速通知各組負責人,到現場按自身任務迅速施救。

(5)負責組織人員搶救現場傷員。

(6)負責組織引導現場人員進行疏散。

(7)完成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3響應啟動

3.1緊急會議召開

電梯傷害事故發生後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迅速召開緊急會議部署。

3.2.信息報告程序

電梯發生突發事件後,接報人員應應立即報告組長啟動本預案。報告內容:事件發生地點、時間,可能發生的事件嚴重程度等。

3.2現場報警方式

電梯(豎梯)事故報警方式

⑴電梯轎廂緊急報警裝置報警:物業接到電梯報警電話應立即向商場值班人員和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2)現場人員發現事故:現場人員發現電梯故障或電梯警鈴報警,應立即使用電話或對講機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3)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應向電梯維保單位發佈應急救援信息。

扶梯事故報警方式

(1)現場人員發現事故:立即使用電話或對講機向現場值班人員和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2)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應向電梯維保單位發佈應急救援信息。

3.3報告內容

(1)報警人員的姓名、聯繫方式。

(2)受困/受傷人員所在具體位置:樓層、電梯編號。

(3)受困/受傷人員的人數、身體狀況,是否需要醫療救助。

3.4資源協調

在事故狀態下,公司所有人財物力部門都要配合調度,公司全員上下都必須積極配合。

3.5信息公開

信息發佈由應急指揮部負責,由總指揮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佈,堅持客觀陳述,不推測等原則,信息發佈則應以以下固定內容發佈信息:

1事故的類型、性質;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

3事故影響範圍;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

3.6後勤及財力保障

事故發生後,公司上下要充分調配人財物力等資源,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相關工作。

4處置措施

4.1電梯運行中因供電中斷、電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駛,將乘客困在轎廂內,電梯司機或維修管理人員應安慰乘客,使他們安靜等待,不要擅自行動,以免發生“剪切”、“墜井”等事故。為解救被困的乘客,應由維修人員或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盤車放人操作。

在盤車操作前,救援人員應告知乘客鎮靜等待,勸阻乘客不要強行手扒轎門或企圖出入轎廂,並與維修人員取得聯繫。維修人員應瞭解轎廂被困人數及健康狀況、轎廂內應急燈是否點亮、轎廂所停層站位置以便解困工作。告知乘客儘量遠離轎門或已開啟的轎廂門口,不要靠近廳門轎門,不要在轎廂內吸煙、打鬧,必須聽從操作人員指揮。

盤車操作前,通知被困人員盤車已經開始,請乘客或司機予以配合。同時切斷總電源開關,一人用開閘扳手打開制動器,另一人盤車。當將轎廂盤至最近層樓面時(轎門地坎應不高於廳門門地坎600mm),應停止盤車,使制動器復位。讓司機或乘客在轎門打開廳門或用鑰匙打開緊急門鎖,協助乘客離去。

盤車時應緩慢進行,尤其當轎廂輕載狀態下往上盤車時,防止因對重側重造成溜車。當對無齒輪曳引機的高速電梯進行盤車時,應採用“漸漸式”,一步步鬆動制動器,以防止電梯失控。

4.2電梯運行中因機械和電氣故障出現衝頂或衝底時,工作人員應要求轎廂乘客保持鎮定,遠離轎門,撥打求救電話或大聲呼喊,等待救援。

5應急保障

有關人員和單位要保證通訊聯繫暢通,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本公司內有關機構和人員的通信、裝備、物資、後勤等應急保障保障,做到即時聯繫,信息暢通,事故發生後要全力做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5.1現場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5.2應急隊伍保障

5.3交通運輸保障

5.4醫療衞生保障

5.5通信設備爆炸

5.6後勤保障

5.7技術儲備與保障

5.8其他保障等。

五、危險化學品泄漏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適用範圍

危險化學品泄漏傷害專項應急預案適用於XX集團公司引起的各類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2.1.1公司成立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搶險工作組。

2.1.2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

(1)根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協調地方政府應急救援工作。

(2)負責協調督促事發單位、部門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生產安全事故。

(3)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保證現場與應急指揮部信息傳遞及時暢通。

(4)負責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及時嚮應急協調辦公室和地方政府彙報應急處置情況。

(5)核實應急狀態解除條件,並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請示應急狀態解除。

(6)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有關資料,編寫現場應急工作總結報告。

2.1.3各小組職責:XX

3響應啟動

泄漏現場人員發現危險化學品泄漏時應立即報告本部門負責人;負責人立即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初期應急處理;同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具體處置流程圖:

3.1緊急會議召開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後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迅速召開緊急會議部署。

3.2.信息報告程序

公司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固定電話:8110、8119

公司應急救援人員之間採用內部和外部電話(對外固定電話、防爆對講機、內部防爆電話、手機等)進行聯繫。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生產安全事故時,立即撥打事故應急指揮部(中心)電話、固定電話:8110、8119,詳細準確的報告現場危險化學品泄漏的實際情況。

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態情況向公司內部發布事故消息,做出緊急疏散和撤離等警報。需要向社會和周邊發佈警報時,由指揮部人員向政府以及周邊單位發送警報消息。事態嚴重緊急時在1小時內,應急指揮部直接報告旗安監局(旗應急救援中心)及周邊單位負責人,由總指揮部親自向政府或負責人發佈消息,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隨時保持電話聯繫。事故報告的內容應儘可能詳細具體,所用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

事故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的類別、可能的危害程度、簡要的過程、傷亡情況、涉及範圍。

(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及處理意見。

公司向有關單位請求救援的方式和內容:公司通過電話與相關救援企業取得聯繫,(匯能消防隊等)請求支持,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情況,接應地點。

事故發生後,由通訊聯絡組(行政部)對外界及新聞輿論媒體信息溝通,發言人通報事故救援的進展情況及結果。

3.3資源協調

在事故狀態下,公司所有人財物力部門都要配合調度,公司全員上下都必須積極配合。

3.4信息公開

信息發佈由應急指揮部負責,由總指揮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佈,堅持客觀陳述,不推測等原則,信息發佈則應以以下固定內容發佈信息:

1事故的類型、性質;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

3事故影響範圍;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

3.5後勤及財力保障

事故發生後,公司上下要充分調配人財物力等資源,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相關工作。

4處置措施

4.1泄漏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4.1.1如發現小量的化學品容器發生泄漏或在使用和運輸過程中不慎泄漏,設備因檢修或故障發生漏液等情況,則應及時通知相關崗位人員、當值班長或安全員,相關崗位人員在做應急處理時儘可能將溢漏液體收集在專用的容器內,準備好相應的吸收材料(如干淨的抹布、海綿、沙土等),待大部分泄漏積液回裝容器後,立即用沙土或其它吸水材料吸收殘液,防止化學液體流入土壤或排水管道,此類泄漏事故無需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

4.1.2如在危險品存放處發現大量液體化學品泄漏(比如:危險品倉庫和實驗室臨時存放點有多桶危化品發生泄漏,危廢倉庫廢液容器發生大量泄漏等)則應及時通知消防中控、當值班長和安全員,安全員判斷是否需要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若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可能性較小的情況下,應竭力開展應急處理措施,如危廢倉庫的廢液容器發生泄漏,首先應疏散臨近的其他人員,採取拉警示帶的隔離措施防止不知情人員進入,然後用海綿或抹布儘量覆蓋泄漏區域和泄漏口,降低廢液揮發可能引起的火災概率,同時根據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如軟木塞、橡皮塞、粘合劑等),堵漏工作就緒後,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泄漏出的大量積液應用防爆容器轉移至其他專用廢液器內。此類事故若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較小或泄漏化學品的揮發氣味能有效散發,則不需要啟動應急程序,反之則必須啟動應急程序,開展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4.1.3着火或爆炸處理

小量着火:立即組織臨近人員採用滅火器滅火(注:公司現有的滅火器多為乾粉滅火器,可用於一般性的火災,包括油類、電氣類),滅火後,確認不再復燃,立即採取小量泄漏處理方法處理。

大量着火(火災)或爆炸:立即按下手動報警按鈕,並開展此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4.2緊急疏散

4.2.1當泄漏事故可能對公司內、外人員構成威脅時,由指揮部負責治安和交通指揮,對事故救援無關人員及可能威脅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鄰的危險化學品進行緊急疏散。

4.2.2應急疏散組通知各崗位人員迅速撤離,撤離時應對人員進行清點,若有未撤離的人員,應做好防護後到現場作搜尋。

4.2.3非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由應急指揮部下達疏散撤離的指令,按指定的路線進行撤離。

4.2.4周邊區域單位、居民人員疏散,由公司應急救援疏散組人員通知周邊區域各單位及公司生活區人員按指示的路線進行疏散。

4.2.5應急救援人員的撤離,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現事故現場出現危險狀況時(如貯罐將要爆炸等),應由現場指揮部下達緊急撤離命令,撤離到指定的區域,同時要將撤離的報告馬上報告到公司應急指揮部。

4.2.6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着火區。

疏散時,被疏散人員嚴禁駕駛車輛及騎摩托車。

4.3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4.3.1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所有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護服,所使用的工具為防爆工具,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規定,並高度警覺,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令。

4.3.2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指揮人員統一領導、指揮。

4.3.3為防止事故擴大,應加大噴灑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殘液的物質使用量,同時將情況上報區主管部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後,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危險濃度區,並相應調整疏散人員的範圍。

4.3.4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一切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發生情況和事故進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方向及有關措施。

4.4受傷人員的救治

4.4.1事故現場出現人員受傷,由搶救組人員按受傷情況進行分類搶救,現場搶救同時聯繫999或120救護處理

4.4.2現場救治方法

皮膚接觸: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吸入: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

4.5泄漏物處理:將收集的泄漏物按照《有毒有害廢液及廢舊化學試劑管理規程》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4.6現場保護和洗消、應急救援保障:按《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管理規程》中規定執行。

5應急保障

有關人員和單位要保證通訊聯繫暢通,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本公司內有關機構和人員的通信、裝備、物資、後勤等應急保障保障,做到即時聯繫,信息暢通,事故發生後要全力做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5.1現場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5.2應急隊伍保障

5.3交通運輸保障

5.4醫療衞生保障

5.5通信設備爆炸

5.6後勤保障

5.7技術儲備與保障

5.8其他保障等。

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一、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機械傷害危險是由於機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飛濺的固體、流體物質等,以及與設備有關的機械作用,可能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傷或危害的各種物理因素綜合,以及與設備有關的滑倒、傾倒和墜落的危險。機械傷害危險的實質,是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非正常作功、傳遞或轉化,導致對人員的接觸性傷害。機械傷害危險的主要形式有夾擠、碾壓、剪切、切割、纏繞或捲入、戳扎或刺傷、摩擦或磨損、飛出物打擊、高壓流體噴射,以及與設備有關的碰撞、滑倒、傾倒和墜落等。

對於該項目來説,機械傷害危險源主要為電動機和泵,存在纏繞或捲入的傷害可能性。

(1)產生部位:維修班組、車間現場設備操作。

(2)產生原因:防護罩設計不合理,或由於各種原因被損壞、拆除,未及時修復或補全,使旋轉運動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產生後果:人身傷亡。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小組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當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班組各崗位人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生產過程中機械傷害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機械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

3應急處置

a.發現有人受傷後,關閉設備電源,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周圍人員呼救,電話通知領導或值班人員。

b.值班領導接報後立即到達現場,實施現場處置指揮工作,通知救護組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c.創傷出血者迅速包紮止血,送往醫院救治。

d.發生斷指立即止血,儘可能做到將斷指沖洗乾淨,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裝有冷飲的塑料袋內,將斷指與傷者立即送往醫院。

e.肢體骨折,固定傷肢,避免不正確的抬運,送往醫院。

f.肢體捲入設備內,立即切斷電源,如果肢體仍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無法拆除撥打119報警。

g.受傷人員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h.受傷者傷勢較重或無法現場處置,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

i.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進行事故調查。

4注意事項

a.切勿盲目施救,盲目施救有可能讓事態更加嚴重。

b.在救援等待過程中,必須對傷員進行心裏疏導。

c.救援過程中要配電勞動防護用品,切實做到保護救援者。

d.

二、物體打擊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1)高處掉落的物體打擊中人體。

(2)操作或檢修時,因用力過猛,工具或部件在慣性力作用下飛出擊中人體。(3)違章操作,帶壓檢修,零部件在壓力的作用下飛出擊中人體。

(4)檢修工具及設備的附件等,若使用不當或放置不牢固,致使工具意外飛出、附件意外墜落,可能造成物體打擊。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3.1一般傷口自行處置,出血較嚴重者立即撥打120或999。

3.1.1傷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狀,先用雙氧水將創口的污物進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無雙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時可用瓶裝水沖洗傷口污物),傷口清洗乾淨後用砂布包紮止血。

3.1.2一般的小動脈出血,用多層敷料加壓包紮即可止血。較大的動脈創傷出血,還應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動脈搏動處用手指壓迫或用止血膠管(或布帶)在傷口近心端進行綁紮,加強止血效果。

3.1.3大的動脈及較深創傷大出血,在現場做好應急止血加壓包紮後,應立即撥打120或999,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以免貽誤救治時機。

3.1.4對出血較嚴重的傷員,在止血的同時,還應密切注視傷員的神志、皮膚温度、脈搏、呼吸等體徵情況,以判斷傷員是否進入休克狀態。

3.2骨折傷亡的處置措施

3.2.1對清醒傷員應詢問其自我感覺情況及疼痛部位。

3.2.2觀察傷員的體位情況:所有骨折傷員都有受傷體位異常的表現,這是典型的骨折症狀。對於昏迷者要注意觀察其體位有無改變,對清醒者要詳細查問傷者的感覺情況,切勿隨意搬動傷員。在檢查時,切忌讓患者坐起或使其身體扭曲,也不能讓傷員做身體各個方向的活動。以免骨折移位及脱位加劇,引起或加重骨髓及脊神經損傷,甚至造成截癱。

3.2.3對於脊椎骨折的傷員,應刺激受傷部位以下的皮膚(例如腰椎受傷,刺激其胸部和上下腹部及腿腳皮膚作比較鑑別),觀察傷員的反應以確定有無脊髓受壓、受損害。搬運時應用夾板或硬紙皮墊在傷員的身下,搬運時要均勻用力抬起夾板或硬紙皮將傷者平卧位放在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

3.2.4對有脊椎骨折移位導致出現脊髓受壓症狀的傷員,如傷員不在危險區域,暫無生命危險的,最好待醫務急救人員進行搬運。

3.2.5對有手足大骨骨折的傷員,不要盲目搬動,應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條或竹板片(竹棍甚至鋼筋條)於骨折位置的上、下關節處作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然後呼叫醫務人員等待救援或送至醫務室接受救治。

3.2.6如有骨折斷端外露在皮膚外的,切勿強行將骨折斷端按壓進皮膚下面,只能用乾淨的砂布覆蓋好傷口,固定好骨折上下關節部位,然後撥打120或999等待救援。

3.3顱腦損傷的處置措施

3.3.1立即撥打120或999送醫院進行救治。

3.3.2顱腦損傷的病員有昏迷者,首先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傷員應側卧位或仰卧偏頭,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氣道阻塞。對煩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約束,以防止傷及開放傷口。

3.3.3對於有顱骨凹陷性骨折的傷員,創傷處應用消毒的紗布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

3.4事故上報程序按《安全事故管理規程》的報告流程執行。

3.5應急組織與職責、搶險與救護、應急保障、應急培訓、演練按照《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管理規程》內容執行。

4注意事項

a.進入車間現場人員佩戴勞動安全帽。

b.救援嚴重受傷人員,一定要就近護送,嚴禁長途送到醫院,以免耽誤救援時機。

c.封閉危險區域,禁止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d.救助人員聽從指揮,統一行動。

三、車輛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車輛傷害是指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下落、擠壓、撞傷人、物。

車輛傷害主要存在於進場車輛。

造成車輛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

(1)運行中車輛存在機械故障或維護檢修不到位。

(2)公司道路不順暢,路面不平;積雪結冰、存水等。

(3)公司道路轉彎半徑不足、路面寬度不夠。

(4)駕駛員麻痺大意、違章操作。

(5)人員密集或人行頻率較高路段沒有或缺少警告標誌和聲光報警信號。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小組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當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班組各崗位人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生產過程中車輛傷害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車輛傷害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

3應急處置

1)應急處置程序

(1)現場人員接到車輛事故的報警信息,馬上問清地點和原因,向車輛事故應急組彙報,組長立即趕往事故現場並通知應急組成員趕赴事故現場;

(2)發現有人受輕傷時,設法迅速進行救護,並撥打120急救電話;對重任者不明受傷部位和傷害程度的,不要盲目進行搶救,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傷害。

(3)劃出事故區域,非搶救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事故區域,保護好事故現場。

(4)車輛事故應急組長根據現場情況,立即向上級指揮機構彙報人員車輛事故傷亡情況以及現場採取的急救措施情況,決定是否請求支援。

2)應急處置措施

(1)發生車輛傾翻事故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維修單位維保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施救,當有人員被壓埋在傾倒機動車下面或駕駛室時,應立即採取千斤頂、起吊設備、切割等措施移動車輛或移開物件、貨物,將被壓人員救出,在實施處置時,採取措施防止機動車傾倒、擠壓事故的再次發生。

(2)遇險人員要積極自救,同時要儘量通知救援人員自己所處的準確位置,以便得到及時救援。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對遇險人員進行搶救,因撞傷、掛傷、碾壓等造成人員受傷,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點,採取簡單的救護措施。傷勢較輕的,利用運輸工具將受傷人員送往附近醫院救治;傷勢較重的,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醫療支援,

(3)排險、控險應急措施:發生場區內機動車輛火災時,應採取措施救出被困在車廂內或駕駛室內無法逃生的人員,並應立即使車輛熄火,防止電氣火災的蔓延擴大。

如發現車輛有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品泄漏時,應疏散無關人員,禁止點火源出現,立即採取堵措施,避免發生爆炸事故。

漏油漏水時,可根據砂眼大小,選用相應規格的保險絲,用手錘輕輕將其砸入砂眼內,便可消除漏油漏水現象。

4注意事項

1)如確認人員死亡時,立即保護現場。

2)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時:立即聯繫120急救車將傷者送往距離場區最近的醫院;外傷大出血在急救車未到前,現場採取急救措施;骨折注意搬運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避免不正確的抬運。

3)一般性外傷時:迅速包紮止血,送往醫院救治;輕微內傷,送往醫院檢查;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進行事故調協。

四、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高處墜落是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在操作基準面2.0m及其以上的安裝、檢修和生產作業稱做高處作業。

造成高處墜落的主要原因是:

(1)高處作業安全防護設施存在缺陷,例如作業面沒有防護欄杆、作業平台狹窄、安全帶、安全繩存在缺陷或不佩帶安全帶等;

(2)操作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3)操作人員作業中麻痺大意,不遵守勞動紀律,比如上崗前喝酒、吃嗜睡藥,不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等;

(4)操作人員身體原因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例如患有恐高症或其他禁忌症;

(5)高處作業現場缺乏必要的監護。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小組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當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班組各崗位人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生產過程中高處墜落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高處墜落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

3應急處置

3.1發生高空墜落事故處置措施

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對休克者,應先處理休克。處於休克狀態的傷員要保持安靜、保暖、平卧、少動,並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儘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卧,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後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症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後,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3.2出現徵兆時處置措施

A高處作業人員未按要求系安全帶、安全繩或者使用不當時,也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此時可以當場制止,必要時召開安全會議通報違章行為,按規章制度進行處罰。

B臨邊、洞口等墜落高度在2米以上,而無防護欄杆、安全網、擋板或防護不可靠時,即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應按要求完善上述防護設施。

C當發生大風、暴雨、暴雪等惡劣氣候時,高處作業人員即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對此要加強對氣象部門的聯繫,儘早掌握氣象變化情況,提前停止高空作業,撤離人員,必要時加固高聳設備。

4注意事項

4.1作業人員嚴禁穿易滑鞋、高跟鞋、拖鞋,要戴好安全帽、繫好安全帶。

4.2現場所有洞口、懸空、臨邊的地方要嚴格按安全技術要求設置防護欄杆、防護網。

4.5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

4.6及時將搶救進展情況報告應急領導組長。

五、中毒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公司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種類較多,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症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履蹣跚、意識模糊,長時間吸入會令人窒息昏迷,甚至死亡。

其它許多溶劑也均有一定的毒性。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職業中毒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職業中毒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3.1當操作人員發生輕微中毒(輕度過敏、呼吸困難等)應停止操作,檢查是否違規操作,檢查防護用品、通風設備,如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直至達到規範要求,人員離開現場待身體恢復後方能進場重新操作。

3.2當發生嚴重中毒(窒息昏迷)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停止操作,做好自身防護措施(手套、防毒面具、防護服等)後,把中毒人員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其他人員同時撤離現場,撥打120或999救護。

3.3衣服有污染的中毒者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3.4針對不同試劑種類發生的中毒事故,現場人員應按照試劑安全技術説明書(MSDS)規定內容執行。

3.5按《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對現場設備、化學物品進行清理、處理,防止化學物品對環境及空氣的污染。

3.6事故上報程序按《安全事故管理規程》的報告流程執行。

3.7應急組織與職責、搶險與救護、應急保障、應急培訓、演練按照《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管理規程》內容執行。

4注意事項

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事故區搶救人員時,首先要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

2)將中毒窒息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風外,保持中毒者呼吸暢通,注意中毒者神態,呼吸狀況,循環系統的功能及心跳變化。

3)當眼、鼻、咽喉、皮膚等部位沾有致毒品液的處理。

a.眼:切勿揉搓,可翻開眼皮用水或2%硼酸水洗眼並迅速開閉眼睛,使水充滿全眼,洗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b.對於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並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有毒品在體內擴散。

c.對於皮膚,應脱掉沾有毒品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並塗上藥

六、乙醇泄漏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1)在使用過程中,若管道、閥門或容器發生酒精泄漏,酒精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高温、雷電、靜電等能引起燃燒爆炸。

(2)在酒精儲存過程中如果不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或者儲罐及其輔助設施發生故障泄漏、運行泄漏,或管道長期使用、腐蝕、損傷等原因,出現泄漏,不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不當等,酒精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等極易燃燒爆炸。

2應急工作職責

2.1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乙醇泄漏事件的預警、相應、結束、善後處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

2.2行政管理部:負責安全巡查、現場調查、後勤保障。

2.3事故發生部門:負責事故現場處理,組織疏散人員,乙醇泄漏事故調查、改進、處理結果執行。

2.4組織機構圖及其他人員:按《應急準備和相應控制管理規程》中規定執行。

3應急處置

3.1當發現乙醇泄漏時,應立即切斷火源,啟動排風系統及時排走乙醇氣體。人員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3.2如發現小量的乙醇容器發生泄漏或在使用和運輸過程中不慎泄漏,設備因檢修或故障發生漏液等情況,則應及時通知相關崗位人員、當值班長或安全員,相關崗位人員在做應急處理時儘可能將溢漏乙醇收集在專用的容器內,準備好防靜電的吸收棉,待大部門泄漏乙醇回裝容器後,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此類泄漏事故無需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

3.3如在乙醇存放處發現大量乙醇泄漏則應及時通知消防中控、當值班長和安全員,安全員判斷是否需要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若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可能性較小的情況下,應竭力開展應急處理措施,如危廢倉庫的乙醇容器發生泄漏,首先應疏散臨近的其他人員,採取拉警示帶的隔離措施防止不知情人員進入,然後用防靜電的吸收棉儘量覆蓋泄漏區域和泄漏口,降低乙醇揮發可能引起的火災概率,同時根據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如軟木塞、橡皮塞等),堵漏工作就緒後,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泄漏出的大量乙醇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此類事故若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較小或泄漏乙醇揮發氣味能有效散發,則不需要啟動應急程序,反之則必須啟動應急程序,開展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3.4着火或爆炸處理

3.4.1小量着火:立即組織臨近人員採用滅火器滅火(注:公司現有的滅火器多為乾粉滅火器,可用於一般性的火災,包括油類、電氣類),滅火後,確認不再復燃,立即採取小量泄漏處理方法處理。

3.4.2大量着火(火災)或爆炸:立即按下手動報警按鈕,並開展此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3.5緊急疏散

3.5.1當泄漏事故可能對公司內、外人員構成威脅時,有指揮部負責治安和交通指揮,對事故救援無關人員及可能威脅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鄰的危險化學品進行緊急疏散。

3.5.1應急疏散組通知各崗位人員迅速撤離,撤離時應對人員進行清點,若有未撤離的人員,應做好防護後到現場做搜尋。

3.5.2非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由應急指揮部下達疏散撤離的指令,按指令的路線進行撤離。

3.5.2周邊區域單位、居民人員疏散,由公司應急救援疏散組人員通知周邊區域各單位及公司生活區人員按指示的路線進行疏散。

3.5.2應急救援人員的撤離,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現事故現場出現危險狀況時(如乙醇貯罐將要爆炸等),應有現場指揮部下達禁忌撤離命令,撤離到指定的區域,同時要將撤離的報告馬上到公司應急指揮部。

3.6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3.6.1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所有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所使用的工具為防爆工具,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規定,並高度警覺,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令。

3.6.2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指揮人員統一領導、指揮。

3.6.3為防止事故擴大,應加大噴灑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殘液的物質使用量,同時將情況上報區主管部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後,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危險濃度區,並相應調整疏散人員的範圍。

3.7受傷人員的救治

3.7.1事故現場出現人員傷亡,由搶救組人員按受傷情況進行分類搶救,現場搶救同時聯繫999或120救護處理

3.7.2現場救治方法

皮膚接觸: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吸入: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

3.8泄漏物處理:將收集的泄漏物按照《有毒有害廢液及廢舊化學試劑管理規程》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3.9現場保護和洗消、應急救援保障:按《應急準備和相應控制管理規程》中規定執行。

4注意事項

4.1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4.2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4.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着火區。

4.4疏散時,被疏散人員嚴禁駕駛車輛及騎摩托車。

七、粉塵爆炸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公司所有易產生粉塵的操作活動和區域,如配料間、粉碎間、制粒間、混合間、稱配間。

1.粉碎過程

按作用力性質不同,粉碎過程有:擠壓、撞擊、研磨、劈裂以及彎曲、撕裂等方法,

一般情況下,粉碎研磨損作要同時利用多種作用力。粉碎操作由於機械力的作用會揚起大量粉塵,設備內懸浮的粉塵往往處於爆炸濃度範圍之內。且各種力的作用更容易產生摩擦、撞擊火花,靜電等點火源,導致粉塵爆炸的發生。這類設備如顎式破碎機、滾筒軋碎機、球磨機、膠體磨等,都是具有粉塵爆炸的危險設備。

2.除塵過程

除塵器的原理通常是利用濾材將氣體流中的顆粒阻擋住,除塵前粉塵是處於懸浮狀態的,不僅如此,在濾材清灰時通常採用脈衝反吹風方式,此時,粘附在濾材上的粉塵又再次處於懸浮狀態,若恰好有足夠能量的點火源,也將發生粉塵爆炸事故。

3.清掃、吹掃過程

生產過程中粉塵難免要從設備中逸出,這些粉塵堆積在廠房及設備表面,若不及時清除,在達到一定濃度並且飛揚起來之後,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並且在清掃過程中,也極易粉塵飛揚,形成懸浮爆炸條件。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粉塵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粉塵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3.1當發現火情後,首先發現火情的值班人員或清潔人員,應立即報告班長或安全員,並迅速進行自救。

3.2當班小組成員聽到報警後,在班長的指揮下,迅速進行撲救。若電器打火、機器轉動部位摩擦生熱引起的粉塵爆炸,首先迅速切斷電源,停機。

3.3用乾粉滅火器撲救的處置措施:滅火器對準着火部位燃燒最猛烈處,左右掃射,使乾粉滅火劑均勻地噴灑在燃燒物的表面。若用一具滅火器還沒有將着火點的火勢撲滅時,緊接着打開第2具,第3具·····直至將火撲滅停止操作。

3.4用水滅火的撲救處置措施:出現粉塵爆炸後,現場人員兩人一組,向距離火場最近的消火栓跑去,其中一人迅速的將消防水帶和水帶噴頭從消防箱中拿出,並攜帶噴頭和水帶向爆炸點跑去,在距離着爆炸5米的地方接上噴頭,另一人在同伴奔向爆炸點的同時將消防水帶的另一端接到消防管道上,看到同伴接好水帶噴頭的同時順時針打開消防管道閥門。噴水時要從上到下壓制性的噴淋。

3.5事故現場處置的同時要按《安全事故管理規程》的報告流程逐級上報。

4注意事項

①保持好安全距離,切勿盲目施救。

②佩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③使用的工具和裝備應不產生靜電。

④放置粉塵二次爆炸事故發生。

八、高温中暑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高温中暑是在氣温高、濕度大的環境中,從事重體力勞動,發生體温調節障礙,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症候羣。病情與個體健康狀況和適應能力有關。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①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②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①全面負責高温中暑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③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④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⑤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⑥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①具體實施本崗位高温中暑事故的現場處置;

②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③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④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3.1及時脱離高温環境,迅速將病人移到陰涼、通風地方,墊高頭部,解開衣釦,平卧休息,觀察體温、脈搏呼吸、血壓變化。

3.2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置於中暑者頭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灑精擦身降温,並補充淡鹽水、綠豆湯等含鹽清涼飲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

3.3對日射病者應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等變化,頭置冰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頸部,以降低體表温度,有意識障礙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嘔吐物誤吸而引起窒息,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保持其呼吸道通暢。

3.4對重症中暑者應立即撥打120或999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3.5事故現場處置的同時要按《安全事故管理規程》的報告流程逐級上報。

4注意事項

4.1高温中暑事故發生時,必須現場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4.2如果患者昏迷則需側躺送醫院救治,以免通氣不良導致傷員病情加劇。

4.3重症中暑者要住院觀察,根據醫囑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後,再吃些米湯、麪條等易消化食物。

九、灼燙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適用於公司所有易發生灼傷、燙傷的操作活動。

(1)熱力汽水管道,由於管道、閥門因腐蝕等造成爆管泄漏或因材質不滿足要求,安全餘度不大而運行中引起高温蒸汽或熱水泄漏,造成作業人員灼燙。

(2)熱力站換熱設備、熱水或蒸汽輸送管道等發生爆裂,可能造成灼燙事故。

(3)危險化學品飛濺到操作人員身上造成的灼燙。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③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④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⑦全面負責灼燙事故的現場處置;

⑧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⑨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⑩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⑪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⑫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⑤具體實施本崗位灼燙事故的現場處置;

⑥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⑦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⑧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3.1對於不同的致傷源應採取不同的方法。

3.1.1火焰燒傷:衣服着火,應迅速脱去燃燒的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以水澆,或用衣被等物撲蓋滅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頭面部及呼吸道損傷。

3.1.2熱液燙傷:應立即將被熱液浸濕的衣服和飾物脱去,如果與皮膚髮生粘連,不得強行脱燙傷人員的衣物,以免擴大損傷燙傷表皮。

3.1.3化學燒傷:受傷後應首先將浸有化學物質的衣服迅速脱去,並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儘可能地去除創面上的化學物質。但對於生石灰燒傷應先擦盡生石灰粉粒,再用水沖洗,以免生石灰遇水產熱,加重燒傷。

3.1.4電燒傷:立即切斷電源。冷療:不但可以減少創面餘熱對沿有活力的組織繼續損傷,而且可以降低創面的組織代謝,使局部血管收縮、滲出減少,減輕創面水腫程度,並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常可用15℃左右自來水、井水或加入冰塊的冷水沖洗或浸泡,時間儘量不少於30min。

3.1.5合併傷處理:無論何種原因的燒傷均可合併其他外傷。比如壓力容器爆炸,燒傷後高處墜落在燒傷的同時合併有骨折、腦外傷、內臟損傷等,均應按急救原則作相應的緊急處理。

3.1.6燒傷創面的保護:忌塗有顏色藥物,以免影響對燒傷程度的觀察。也莫塗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後清創的困難。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現場附近,可用乾淨敷料或布類保護創面避免轉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損傷。同時應初步估計燒傷面積和深度。

3.1.7燒傷患者傷後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動,應儘量減少鎮靜止痛藥物的應用,防止掩蓋病情變化,還應考慮有休克因素。

3.1.8氣道吸入性損傷的治療應於現場即開始,保持呼吸通暢,解除氣道梗阻,不能等待診斷明確後再進行。伴有面、頸部燒傷的患者,在救治時要防止再損傷。

3.1.9當發生灼燙事件後,現場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將有關係統或設備隔離,及時將燙傷人員脱離危險區域,同時彙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處理事故及搶救。

3.1.10在進行現場應急處置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3.1.11對燙傷嚴重者應禁止大量飲水,以防休克。口渴嚴重時可飲鹽水,以減少皮膚滲出,有利於預防休克。

3.2事故上報程序按《安全事故管理規程》的報告流程執行。

4注意事項

4.1個人防護器具方面注意事項

應急隊員必須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器具,穿好防護服、戴好防護面罩、防護靴、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未穿戴防護用品的人員嚴禁進入事故現場。

4.2搶險救援器材方面注意事項現場施救人員應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確保救治得體有效,應急藥品要確保齊全、有效。

4.3救援措施方面注意事項

4.3.1服從指揮,統一行動,相互協作,自救為主。

4.3.2現場應急處置救援人員必須由2人以上組成。

4.4灼燙傷現場救治禁忌

4.4.1勿用黏性敷料包裏傷口,如石膏繃帶,膠布或絨毛布。

4.4.2勿用藥油、牙膏、化粧品、凡士林、牛油、肥皂或食油等治理傷口,這隻會令傷勢惡化。

4.4.3勿刺破任何水泡,因為這是身體本身的自然保護膜。

4.4.4勿用冰直接敷傷口,這隻會進一步破壞皮膚的細胞組織。

4.4.5勿除去任何與傷口黏合在一起的衣服,以免撕破受傷部位的皮膚,令傷口有受到感染的危險。

4.4.6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塗上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不要用髒布包裹。

4.4自救與互救方面注意事項

4.4.1要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且忌盲目施救。

4.4.2加強對急救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如人工呼吸,心肺復甦術等。

4.4.3急救必須在安全的場所進行,不得在事故現場進行。

4.5現場應急處理能力方面注意事項

進入現場必須確認現場是受控的、人員安全防護措施足夠,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4.6、後續處置方面注意事項

應急救援結束後對事故進行“四不放過”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十、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1)機械高速運轉、攪拌、粉碎產生的噪聲和粉塵。

(2)焊工維修班電焊作業。

2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情況

③應急組長:值班班組長。

④應急成員:各崗位成員。

(2)職責

應急組長職責

⑬全面負責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事故的現場處置;

⑭組織制定和實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⑮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崗位人員實施現場處置;

⑯保證實施現場處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資的供給;

⑰及時向公司值班領導、總經理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⑱及時向公司尋求外援。

(3)現場各崗位人員職責

⑨具體實施本崗位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事故的現場處置;

⑩在班組長領導下,有針對性地實施現場處置;

⑪及時向班組長報告事故現場處置情況;

⑫及時向班組長尋求外援。

3應急處置

(1)程序:

(2)粉塵危害事故應急措施:

預防措施:

1、公司人事部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2、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人員,負責本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3、開展對接觸粉塵人員的職業危害健康體檢工作,建立人員健康檔案,對從業人員的塵肺、疑似塵肺病進行健康普查和診斷治療。

4、對作業人員上崗前及在崗期間定期進行粉塵危害預防培訓,強化對職工的粉塵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提高對粉塵危害的認識,瞭解其危害,正確使用防塵用品。

綜合防塵個體防護措施:

1、工作面接塵場所入口處必須懸掛戴防塵口罩標示牌。

2、所有進入工作面的人員,必須配戴防塵口罩。

3、每班班組長進入工作面前,須檢查本班人員是否按規定配戴防塵口罩,發現沒有配戴防塵口罩者,嚴禁進入工作面作業。

4、公司相關部門必須按時發放防塵用品,保證員工上班正常使用。

塵肺病病人處理:

有關塵肺病的處理,涉及塵肺病防治及妥善安置塵肺病患者、患者的勞保福利待遇、勞動能力鑑定及職業康復等工作。

根據此規定,職工被確認患有塵肺病後,公司應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其醫療或療養。在醫治或療養後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作業或工作的,應自確認之日起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對於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離的生產、工作的技術骨幹,調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患有塵肺病的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其塵肺病待遇應由本公司負責或兩個單位協調處理,雙方商妥後方可辦理調轉手續。並將其健康檔案、塵肺病診斷證明及塵肺病處理情況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單位。調出、調入單位都應將情況報告所在地的勞動衞生職業病防治機構備案。職工到新單位後,新發生的職業病不論與現工作有無關係,其職業病待遇由新單位負責。勞動合同制工人,臨時工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在待業期間新發現的職業病,與上一個勞動合同期工作有關時,其職業病待遇由本公司負責。如本公司已與其他單位合併,由合併後的單位負責;如本公司已撤銷,應由總公司負責。

粉塵所致塵肺病事故應急處置:

1、作業現場呼吸性粉塵濃度超過接觸濃度管理限制10倍以上,立即停止作業並向值班室彙報,值班室通知有關領導進行分析並處理,專職職業衞生管理人員組織接觸超標人員進行職業危害應急體檢。

2、按照職業健康查體週期,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查體,發現疑似塵肺病人,應及時進行復查確診並調離粉塵崗位。

3、確診後應及時上報並進行治療。

(3)噪聲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預防措施:

1、保持設備經常性完好,發揮設備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噪音指標超過國家環保標準時,要立即進行檢修,直到符合標準才可使用。

2、工作人員配備切實有效的勞動防護用品。

3、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噪音設備。

4、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5、加強設備維修,減少設備老化帶來的噪聲。

噪聲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

1、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出現異常噪音或噪音指標超過國家最高環保標準時,要立即停止設備運行,並通知值班室。

2、定期體檢發現職工聽力嚴重下降或出現嚴重煩躁情緒,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置。

4注意事項

①發生事故後,現場人員保持鎮定,切不可驚慌失措;

②救護人員必須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護;

③人員發生中毒立即查看人員情況,及時進行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人工呼吸、通風透氣等;

④切記不要人員圍觀,留出周圍空間,保持持續通風。

綜合預案專項預案處置方案附件標準格式

依據GB/T29639-2020標準原文

綜合應急預案標準格式

1總則

1.1適用範圍

説明應急預案適用的範圍。

1.2響應分級

依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生產經營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對事故應急響應進行分級,明確分級響應的基本原則。響應分級不可照搬事故分級。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可用圖示)及構成單位(部門)的應急處置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可設置相應的工作小組,各小組具體構成、職責分工及行動任務以工作方案的形式作為附件。

3應急響應

3.1信息報告

3.1.1信息接報

明確應急值守電話、事故信息接收、內部通報程序、方式和責任人,向上級主管部門、上級單位報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內容、時限和責任人,以及向本單位以外的有關部門或單位通報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責任人。

3.1.2信息處置與研判

明確響應啟動的程序和方式。根據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影響範圍和可控性,結合響應分級明確的條件,可由應急領導小組作出響應啟動的決策並宣佈,或者依據事故信息是否達到響應啟動的條件自動啟動。

若未達到響應啟動條件,應急領導小組可作出預警啟動的決策,做好響應準備,實時跟蹤事態發展。

響應啟動後,應注意跟蹤事態發展,科學分析處置需求,及時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足或過度響應。

3.2預警

3.2.1預警啟動

明確預警信息發佈渠道、方式和內容。

3.2.2響應準備

明確作出預警啟動後應開展的響應準備工作,包括隊伍、物資、裝備、後勤及通信。

3.2.3預警解除

明確預警解除的基本條件、要求及責任人。

3.3響應啟動

確定響應級別,明確響應啟動後的程序性工作,包括應急會議召開、信息上報、資源協調、信息公開、後勤及財力保障工作。

3.4應急處置

明確事故現場的警戒疏散、人員搜救、醫療救治、現場監測、技術支持、工程搶險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應急處置措施,並明確人員防護的要求。

3.5應急支援

明確當事態無法控制情況下,向外部(救援)力量請求支援的程序及要求、聯動程序及要求,以及外部(救援)力量到達後的指揮關係。

3.6響應終止

明確響應終止的基本條件、要求和責任人。

4後期處置

明確污染物處理、生產秩序恢復、人員安置方面的內容。

5應急保障

5.1通信與信息保障

明確應急保障的相關單位及人員通信聯繫方式和方法,以及備用方案和保障責任人。

5.2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相關的應急人力資源,包括專家、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及協議應急救援隊伍。

5.3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運輸及使用條件、更新及補充時限、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繫方式,並建立台賬。

5.4其他保障

根據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能源保障、經費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及後勤保障)。

注:5.1〜5.4的相關內容,儘可能在應急預案的附件中體現。

專項應急預案標準格式

1適用範圍

説明專項應急預案適用的範圍,以及與綜合應急預案的關係。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可用圖示)及構成單位(部門)的應急處置職責。應急組織機構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工作小組,各小組具體構成、職責分工及行動任務建議以工作方案的形式作為附件。

3響應啟動

明確響應啟動後的程序性工作,包括應急會議召開、信息上報、資源協調、信息公開、後勤及財力保障工作。

4處置措施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危害程度和影響範圍,明確應急處置指導原則,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5應急保障

根據應急工作需求明確保障的內容。

注:專項應急預案包括但不限於上述1〜4內容。

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

1事故風險描述

簡述事故風險評估的結果(可用列表的形式附在附件中)。

2應急工作職責

明確應急組織分工和職責。

3應急處置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

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從人員救護、工藝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現場恢復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c)明確報警負責人以及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繫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4注意事項

包括人員防護和自救互救、裝備使用、現場安全方面的內容。

附件

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簡要描述本單位地址、從業人數、隸屬關係、主要原材料、主要產品、產量,以及重點崗位、重點區域、周邊重大危險源、重要設施、目標、場所和周邊佈局情況。

2風險評估的結果

簡述本單位風險評估的結果。

3預案體系與銜接

簡述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構成和分級情況,明確與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其他相關單位應急預案的銜接關係(可用圖示)。

4應急物資裝備的名錄或清單

列岀應急預案涉及的主要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性能、數量、存放地點、運輸和使用條件、管理責任人和聯繫電話等。

5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繫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繫的部門、機構或人員及其多種聯繫方式。

6格式化文本

列出信息接報、預案啟動、信息發佈等格式化文本。

7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包括但不限於:

a)警報系統分佈及覆蓋範圍;

b)重要防護目標、風險清單及分佈圖;

c)應急指揮部(現場指揮部)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d)疏散路線、集結點、警戒範圍、重要地點的標識;

e)相關平面佈置、應急資源分佈的圖紙;

f)生產經營單位的地理位置圖、周邊關係圖、附近交通圖;

g)事故風險可能導致的影響範圍圖;

h)附近醫院地理位置圖及路線圖。

8有關協議或者備忘錄

列出與相關應急救援部門簽訂的應急救援協議或備忘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133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