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尋隱者不遇 古詩精品多篇

尋隱者不遇 古詩精品多篇

尋隱者不遇 古詩精品多篇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篇一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 篇二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説他的師傅已經去山中採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裏,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註釋解釋 篇三

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內),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後人奉為“茶聖”、“茶神”。

雖:一作“唯”。帶:近。郭:外城,泛指城牆。

籬邊菊: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著花:開花。

扣門:敲門。

西家:西鄰。

報道:回答道,報,回報,回答。去:一作“出”。

歸時每日斜:一作“歸來日每斜”。日斜:日將落山,暮時也。

賞析 篇四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

尋隱者不遇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五

詩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代:賈島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説他的師傅已經去山中採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裏,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註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裏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

言:回答,説。

雲深:指山上的雲霧。

處:行蹤,所在。

賞析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着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這首詩就是一個例證。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説,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説,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裏把問話省去了,只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這四個字而可相見當時松下所問的是“師往何處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小詩的後兩句是説,他還對我説:就在這座大山裏,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在這裏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詞,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

在這首詩中,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取了以答句包含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説明它的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而詩的抒情要憑藉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着一色,白描無華,是淡粧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鬆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隱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

尋隱者不遇古詩教學實錄 篇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詩的語言。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薰陶,培養想象力。

3、培養學生想像能力,把詩的語言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畫面。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

教學難點:培養想象力,把詩的語言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畫面。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世上最美的文字莫過於詩詞,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詩的國度,有着源遠流長的詩歌傳統,這片土地上曾產生了浩如煙海的詩詞名篇。它們或抒發詩人的豪情壯志,或描繪山高水長的靈氣,或稱誦大自然的明淨與灑脱……

2、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幅畫面,由這幾幅畫你們想到了哪些詩。(出示學過的古詩插圖)

3 、出示課題《尋隱者不遇》,請學生説説課題的意思。

“尋”,怎麼理解?

什麼樣的人才稱為“隱者”?以你的理解,那些人可以被稱為“隱者”?

“不遇”什麼意思?

現在你能自己連起來説説題目的意思了嗎?

二、讀通古詩,讀懂詩意

1、這首詩讀來琅琅上口,老師相信同學們自己就能讀懂。現在請大家讀古詩。指名讀。

(1)讀好了詩,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四句詩哪些話是詩人問的,哪些話是童子説的?請你仔細想想,填上人物?

( 詩人 )松下問童子,

( 童子)言師採藥去。

( 童子)只在此山中,

( 童子)雲深不知處。

男女生組合讀

(2)“松下問童子”,可全詩並沒有明顯出現詩人的問題?你能將詩人的問題補充完整嗎?

詩人會問些什麼呢?

( )松下問童子,你師傅去幹什麼了?

( )言師採藥去。到哪裏去採藥的?

( )只在此山中,在哪座山?

( )雲深不知處。

(3)現在你可以連起來説説詩人的意思了嗎?注意把詩人的這些問話放到詩中。

指名説,自己説説。

2、其實他們的對話是多麼豐富,但詩人把三次問答都濃縮在全詩20個字中。賈島的詩,有很鮮明的特點,老師不講,你們再來讀讀詩,看能不能有所發現。

(語言淺易,用字凝練,意味深長)

3、古人云:“詩言志”,志者,心聲、心情也。是詩人心情、心聲的表現,那麼這首詩有沒有作者的心情在裏面呢?

①古時候交通不便,詩人是帶着怎樣的心情,千里迢迢前來拜訪?遇到童子,詩人心情如何?

②可童子説隱者去山中採藥,此時詩人會怎麼想?

③童子又説隱者就在山中,賈島心情又如何?

④要到山中找到隱者容易嗎?最後賈島怎麼想?

高興——失望——再燃起希望——最後徹底失望的心情變化。

這首詩明明飽含着詩人心情的起起落落,可是詩中不着一字,這就是詩的魅力,更是賈島寫詩的特點:凝練。

4、你現在能通過朗讀來表現詩人內心的心情嗎?

5、含英咀華,品味詩韻

a) 詩人賈島千里迢迢趕到深山尋訪隱者卻沒有遇到,心情多麼惆悵。昨夜老師構思這篇教案時,偶得靈感,將詩中的一些景物稍作替換,也寫下一首小詩叫做《尋隱者有遇》,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出示:尋隱者有遇

花間問童子,

言師挖菜去。

只在南山中,

馬上就回來。

b) 指名讀。

c) 大家認為,兩首詩,哪首好?好在哪?可以就某個詞,某一句詩來説説。

鬆:松樹給你怎樣的感覺?它有怎樣的品質?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它?

是啊!蒼松樹歷經風雨,堅忍不拔,志向高潔的,象徵着隱者的風骨。

山:你去爬過山嗎?那裏環境怎麼樣?有些什麼?

是啊!深山才有蒼勁的古鬆,有深深的雲霧,有潺潺的流水,有婉轉的鳥鳴,給人幽靜安寧,身心俱靜的感覺,這才是適合隱者隱居的地方。

雲:給你一種什麼感覺?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是啊!白雲山那樣飄逸、輕盈而又品質高潔,也正象徵了隱者那與世無爭的高潔品質。

d) 巍巍高山,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一青一白,含蓄地襯托出了隱者的身份,像白雲一樣高潔,像蒼松一樣的風骨。這種寫作手法叫——寫景襯托。

四、吟誦詩句,書寫詩境

1、青山翠鬆,綿延幽深,古琴裊裊,讓詩人不禁詩興大發,寫下這首詩,我們也情不自禁學着詩人吟誦起這首詩——(音樂響起)

生個別吟誦,(你已經完全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隱者高潔的品性與詩人是相通的,與你也是相通的;詩化到了心中,也就把詩讀得特別好)

齊背

2、沉浸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們也文思泉湧,請大家把《尋隱者不遇》一詩描繪的情景,寫下來。加入詩人問的問題,用上課上積累的一些詞語,寫在抄寫本上詩文的右側。

視情況交流

2、這堂課,我們通過讀,感受了《尋隱者不遇》語言美,通過讀,感受詩的情感美,通過讀,感受了詩的意境美。送給大家學習古詩文的祕訣——多讀。

五、板書設計,簡單凝練

3、尋隱者不遇

隱者高潔,詩人思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dd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