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青年報告多篇

中國青年報告多篇

中國青年報告多篇

【第1篇】2022調查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x日至xx日

調查地點:網絡

調查內容: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調查

調查對象:單身青年

x月xx日,中國最大的網絡婚戀交友運營商世紀佳緣在成立十週年之際推出大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之《突破阻愛,不孤單》(以下簡稱世紀佳緣調研)。據悉,此次調研採用互聯網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調研時間自20xx年x月xx日至xx日,共有8x656人次參與,經過嚴格的問卷質量複審,最終篩選出有效單身人羣樣本67467份。

世紀佳緣全新改版後採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手段,讓廣大青年男女藉助婚戀網站真正實現大數據時代的千萬裏挑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根據調研,單身男性的孤獨感指數(綜合單身人羣最近一次孤單情緒發生的比例、時長及程度計算出的數據)高達78.0,遠遠高出單身女性的68.9。其中內蒙古、山西、黑龍江三地男性孤獨感指數最高。等待合適的人出現、自身陷入困境和工作太忙成為阻擋單身人羣獲得愛情的三大原因,7成以上單身男女表示自己已經喪失追求愛情的驅動力。

年齡阻愛 70後孤單指數最高

越長大,越孤單這句歌詞成為都市單身男女的真實寫照,根據世紀佳緣調研,相比80後和90後,70後的孤單感明顯更為強烈,70後的單身男女大多由於工作忙或失敗的戀情導致沒時間或者不願意交友,個人生活空間閉塞導致孤單感增多。89%的受調研男性和82%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隨着年齡的日漸增長,自己的孤單感會越來越強。

不過,60後和60前的單身男女卻低於這個數據,在對60前男性的調研中,僅有85%的男性表示有孤單感,位於各年齡段最低。這與60後、60前的單身男女大多有過婚姻經歷有關。這部分人羣多為離異或喪偶,並且已有子女,對家庭的照顧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孤獨感。

性別阻愛男人更難愛

據調查,儘管在世俗眼光裏男人通常是愛情中佔據主動的一方,但是男追女如隔山的難度卻讓不少男性望而卻步,選擇觀望。調研顯示,儘管8x%的女性都在等待愛情的降臨,但是隻有5x%的男性願意主動出擊去尋找另一半,男性在愛情中的角色逐漸發生着改變。

強烈的孤獨感阻擋了男性追求愛情的腳步,僅有5x%的80後男性和54%的70後男性表示願意主動出擊,略高於90後男性的49%。

不少接受調研的男性都表示,由於怕被拒絕,他們不敢向心儀女性表白,寧可選擇上網和看書來打發單身時光。研究發現有聲音陪伴加之房間空間小,孤單感也會相對減少。

知識阻愛 低學歷讓我不敢談情説愛

和男人相比,女性對另一半的物質和精神要求更高。調研顯示,50%以上的單身女性認為男性要有錢、有房、有內涵才值得去愛。儘管男性隨着學歷增長對自身精神世界豐富程度的要求有所增長,但仍與女性對這點的看重存在很大差距。女性對於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視程度是男性的一倍。一方面女性不會放棄對愛情中物質基礎的要求,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女性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越高。自卑感成為大部分低學歷、低收入男性的阻愛:半數以上的的男性表示由於收入在2千以下,困境階段讓自己無法戀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九成受調研女性表示,車並不是談戀愛的必需品,近六成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資是否在中上等收入,並且男性比女性更在乎對方是否有一定消費能力。

時間阻愛忙碌成最大藉口

低學歷人羣不敢輕易言愛,高學歷人羣卻沒時間談戀愛。忙碌成為高收入高學歷男女堂而皇之的單身藉口,收入2萬以上的單身男女普遍表示,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單身並不可恥。學歷越高,對前途和理想的追求越高,受訪的高學歷單身男女均表示,他們對愛情的渴望都被忙碌的工作消耗怠盡了。別以為單身男女忙碌工作是為改善生活找到另一半,當他們中的多數人是以前途、理想和掙錢為工作目的時候,又如何有心情、有能力主動尋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64%的90後受調研單身女性和61%後受調研單身男性表示自己是為了前途/理想而工作,而對於60前、60後、70後、80後,受調研單身男性百分比要超過受調研單身女性,90後的單身女性由於剛步入社會,事業心更重,更看重自己的前途。

親友阻愛 你的幸福與我無關

和年齡、學歷等客觀因素相比,來自父母親友的主觀因素也許具有更大殺傷力。47%的受調研男性和49%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自己非常在乎父母的意見。當然,也有約x0%的受調研男女認為單身是自己的選擇,與其他人無關。

除了來自父母的壓力,約6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還會被好朋友秀恩愛所刺激,從而產生孤單的情緒,其中年齡越小,孤單感越強烈。

突破阻愛 靠自我

97%以上的單身男女,都會選擇與心愛的ta一起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生活。 不論性別、年齡、收入、學歷,所有人對愛情的嚮往都是一致的。愛情的本質,在於讓對方感覺到被愛,被愛的感覺又分為三個層次,被接納、被欣賞、被尊重。現在人們的自我意識過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怎樣突破阻愛?對於剩男來説,樹立自信、提升自己的內涵最為重要,要勇於突破自我,主動出擊;而剩女則要考慮重新定義自己的擇偶標準,更理智的去尋找另一半,經濟基礎固然重要,但現實中樣樣皆備的男人肯定是少數,發掘潛力股,懂得取捨才能找到愛情。 作為單身男女的父母,儘量少給子女壓力,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孩子理清頭緒。

中國的單身男女,特別是身處大城市的他們,似乎陷入了單身沼澤。一方面他們表示對愛情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力或者不願意去主動獲取愛情,深陷泥沼無法自撥。據悉,此次報告旨在從單身人羣的孤獨感、對愛情的渴望、造成單身的原因、希望得到的社會理解等多角度來分析單身沼澤的成因。並提醒單身男女們,只有直面自我,突破內心的阻愛因素,才能獲得對的愛情,不再孤單。

【第2篇】“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

在520被許多年輕人賦予我愛你寓意的日子,一份新鮮出爐的《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82%的單身青年因為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76%的適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該報告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與百度大數據、金六福酒業聯合發起,通過街頭問卷、互聯網調查等形式,共收到超過3萬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佔發放問卷的95%。在地域分佈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受訪者超過50%,其他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受訪者居多,職業分佈上普通白領與公務員比例最高。

在針對受訪者婚戀狀況的調查中,6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處於單身狀態,只有2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結婚。在身邊剩男剩女數量問題上,接近80%的受訪者認為剩男剩女處於多數狀態。

對於單身狀況,其中82%的單身青年選擇因為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在成為剩男剩女的原因上,有76%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是因為缺少勇氣。

有65%的青年受訪者選擇在30歲以後結婚,91%的青年男女認為婚姻是件壓力很大、很麻煩的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壓力過大,在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父母壓力的影響下,年輕人很難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婚姻上。

對於結婚的重要前提條件,有63%的青年男女認為物質條件滿足是結婚的重要前提。穩定的感情不再是結婚的最重要因素。

有高達76%的適婚青年表示有恐婚心理。面對恐婚,除了對結婚高成本的恐懼,也有對婚後生活狀態改變的擔憂。在如何看待恐婚問題上,認為缺少勇氣、不敢結婚的有超過60%,其次也有5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壓力過大。

報告認為,針對當前適婚單身青年的恐婚現象,既要寬容對待他們各自的選擇,也要倡導當代青年勇敢結婚,大膽去愛。

【第3篇】2022年調查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報告範文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x日至xx日

調查地點:網絡

調查內容: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調查

調查對象:單身青年

x月xx日,中國最大的網絡婚戀交友運營商世紀佳緣在成立十週年之際推出大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之《突破“阻愛”,不孤單》(以下簡稱“世紀佳緣調研”)。據悉,此次調研採用互聯網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調研時間自20xx年x月xx日至xx日,共有8x656人次參與,經過嚴格的問卷質量複審,最終篩選出有效單身人羣樣本67467份。

世紀佳緣全新改版後採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手段,讓廣大青年男女藉助婚戀網站真正實現大數據時代的千萬裏挑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根據調研,單身男性的孤獨感指數(綜合單身人羣最近一次孤單情緒發生的比例、時長及程度計算出的數據)高達78.0,遠遠高出單身女性的68.9。其中內蒙古、山西、黑龍江三地男性孤獨感指數最高。“等待合適的人出現”、“自身陷入困境”和“工作太忙”成為阻擋單身人羣獲得愛情的三大原因,7成以上單身男女表示自己已經喪失追求愛情的驅動力。

年齡“阻愛” ——70後孤單指數最高

“越長大,越孤單”這句歌詞成為都市單身男女的真實寫照,根據世紀佳緣調研,相比80後和90後,70後的孤單感明顯更為強烈,70後的單身男女大多由於工作忙或失敗的戀情導致沒時間或者不願意交友,個人生活空間閉塞導致孤單感增多。89%的受調研男性和82%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隨着年齡的日漸增長,自己的孤單感會越來越強。

不過,60後和60前的單身男女卻低於這個數據,在對60前男性的調研中,僅有85%的男性表示有孤單感,位於各年齡段最低。這與60後、60前的單身男女大多有過婚姻經歷有關。這部分人羣多為離異或喪偶,並且已有子女,對家庭的照顧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孤獨感。

性別“阻愛”——男人更難愛

據調查,儘管在世俗眼光裏男人通常是愛情中佔據主動的一方,但是“男追女如隔山”的難度卻讓不少男性望而卻步,選擇觀望。調研顯示,儘管8x%的女性都在等待愛情的降臨,但是隻有5x%的男性願意主動出擊去尋找另一半,男性在愛情中的角色逐漸發生着改變。

強烈的孤獨感阻擋了男性追求愛情的腳步,僅有5x%的80後男性和54%的70後男性表示願意“主動出擊”,略高於90後男性的49%。

不少接受調研的男性都表示,由於怕被拒絕,他們不敢向心儀女性表白,寧可選擇上網和看書來打發單身時光。研究發現有聲音陪伴加之房間空間小,孤單感也會相對減少。

知識“阻愛” ——低學歷讓我不敢談情説愛

和男人相比,女性對另一半的物質和精神要求更高。調研顯示,50%以上的單身女性認為男性要有錢、有房、有內涵才值得去愛。儘管男性隨着學歷增長對自身精神世界豐富程度的要求有所增長,但仍與女性對這點的看重存在很大差距。女性對於“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視程度是男性的一倍。一方面女性不會放棄對愛情中物質基礎的要求,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女性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越高。自卑感成為大部分低學歷、低收入男性的“阻愛”:半數以上的的男性表示由於收入在2千以下,“困境”階段讓自己無法戀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九成受調研女性表示,車並不是談戀愛的必需品,近六成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資是否在中上等收入,並且男性比女性更在乎對方是否有一定消費能力。

時間“阻愛”——忙碌成最大藉口

低學歷人羣不敢輕易言愛,高學歷人羣卻沒時間談戀愛。“忙碌”成為高收入高學歷男女堂而皇之的單身藉口,收入2萬以上的單身男女普遍表示,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單身並不可恥。學歷越高,對前途和理想的追求越高,受訪的高學歷單身男女均表示,他們對愛情的渴望都被忙碌的工作消耗怠盡了。別以為單身男女忙碌工作是為改善生活找到另一半,當他們中的多數人是以“前途、理想”和“掙錢”為工作目的時候,又如何有心情、有能力主動尋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64%的90後受調研單身女性和61%後受調研單身男性表示自己是為了前途/理想而工作,而對於60前、60後、70後、80後,受調研單身男性百分比要超過受調研單身女性,90後的單身女性由於剛步入社會,事業心更重,更看重自己的前途。

親友“阻愛” ——你的幸福與我無關

和年齡、學歷等客觀因素相比,來自父母親友的主觀因素也許具有更大“殺傷力”。47%的受調研男性和49%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自己非常在乎父母的意見。當然,也有約x0%的受調研男女認為單身是自己的選擇,與其他人無關。

除了來自父母的壓力,約6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還會被好朋友秀恩愛所刺激,從而產生孤單的情緒,其中年齡越小,孤單感越強烈。

突破“阻愛” 靠自我

97%以上的單身男女,都會選擇“與心愛的ta一起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生活”。 不論性別、年齡、收入、學歷,所有人對愛情的嚮往都是一致的。愛情的本質,在於讓對方感覺到“被愛”,“被愛”的感覺又分為三個層次,“被接納”、“被欣賞”、“被尊重”。現在人們的自我意識過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怎樣突破“阻愛”?對於剩男來説,樹立自信、提升自己的內涵最為重要,要勇於突破自我,主動出擊;而剩女則要考慮重新定義自己的擇偶標準,更理智的去尋找另一半,經濟基礎固然重要,但現實中樣樣皆備的男人肯定是少數,發掘潛力股,懂得取捨才能找到愛情。 作為單身男女的父母,儘量少給子女壓力,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孩子理清頭緒。

中國的單身男女,特別是身處大城市的他們,似乎陷入了“單身沼澤”。一方面他們表示對愛情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力或者不願意去主動獲取愛情,深陷泥沼無法自撥。據悉,此次報告旨在從單身人羣的孤獨感、對愛情的渴望、造成單身的原因、希望得到的社會理解等多角度來分析“單身沼澤”的成因。並提醒單身男女們,只有直面自我,突破內心的“阻愛”因素,才能獲得對的愛情,不再孤單。

【第4篇】中國城市青年生活形態的調查報告

與改革同步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孩子如今已經到了就業、“適婚”的年齡。與上一代人相比,當今的城市青年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有了怎樣的變化?

xx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和《父母必讀》雜誌對當代中國城市青年價值觀念及生活形態進行了細緻的調查和研究,並於近日公佈了調查結果。

中國城市青年基本概況

當代城市青年研究關於城市青年的界定具體描述為:生於1978年-1981年,現在年齡在23歲-26歲之間的青年;包括:大學生、研究生、已參加工作人羣等等;在所在的城市至少居住三年,並且以後長期在城市生活。

之所以對城市青年進行這樣的界定,並把其作為一個獨特的羣體提出來進行專門的研究,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是由於這個羣體有其獨特的成長背景,而且他們即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是一個孕育社會未來的羣體。

參與此次調查的1040人中,年齡分佈均勻,男性為53.8%,女性為46.3%,其中獨生子女佔57.8%。從就業情況看,80.4%的人有固定工作,6.1%的人有臨時工作,有5.1%是學生,還有8.5%的人沒有工作。

從收入看,34.6%的人月收入在XX元以上,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佔24.1%。

人生價值觀傳統和獨特兼有

調查顯示,當代城市青年的人生價值觀既有傳統的一面,又有其獨特的一面,一方面,約有83.4%的人同意“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85.2%的人認同“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68.9%的人同意“奉獻與索取應該是平等的”;但在涉及個人價值和利益關係時,當代城市青年就表現出利己的價值觀,他們更加註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慾望,42.9%的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利益關係”,38.4%的人同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觀點,63.2%的人認同“人生應該及時行樂”的觀點。

當下社會中,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直是全社會呼籲和鼓勵的。此次調查問卷中顯示出多數青年人責任感還是比較強。在被詢問對“如果周圍有人做違法的事情,只要不危害我的利益,可坐視不管”這一觀點的看法時,只有7.69%的年輕人表示完全同意,比較同意的佔19.90%,而不同意也不反對的佔31.06%,而比較反對和完全反對的比例達41.35%。

【第5篇】關於中國青年學生對中菲問題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內容:關於中國青年學生對中菲問題的調查

調查方式:學子網調查

目前黃巖島局勢非常緊張,最近學子網發起了關於《中菲如果開戰,你會不會參加?》網絡投票中,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65.38%的青年學生願意為捍衞國家主權報名參戰,23.08%成青年學生選擇中立,看是否需要。僅11.54%的青年認為人的生命很寶貴,打仗影響經濟發展。

在本次調查中,廣大愛國青年學生在本次涉及國家主權利益的問題上再次發揚了五四運動時期的主力軍先驅作用,在思想上高度一致,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即便目前黃巖島仍然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到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後,中國的領土永遠也都是中國的,不管外界的壓力有多大,我們都會堅守不會妥協,寸土不讓的立場,這個立場是現在不會變,以後不會變,未來也永遠也不會變的。

【第6篇】2022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對象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説:“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裏、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衞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第7篇】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對象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説:“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裏、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衞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僱主認為青年寫作能力低

本次調查同樣包括對於僱主的訪問。僱主一般認為,青年員工中,寫作能力強的少,知識面寬的、以及應用知識能力強的也較少。歸結起來,還是對青年人的知識水平有一定要求。

調查顯示,46.7%的青年認為要找到體面工作至少需要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28%的人認為需要大專學歷,14.2%的青年認為需要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歷。

張麗賓認為,勞動力市場對青年的教育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青年普遍感到文化程度低。而經濟因素和教育資源供給不足是影響青年受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大部分青年不打算繼續學習。

畢業公務員實習報告

【第8篇】中國城市青年生活狀態調查報告

與改革同步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孩子如今已經到了就業、“適婚”的年齡。與上一代人相比,當今的城市青年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有了怎樣的變化?

xx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和《父母必讀》雜誌對當代中國城市青年價值觀念及生活形態進行了細緻的調查和研究,並於近日公佈了調查結果。

中國城市青年基本概況 當代城市青年研究關於城市青年的界定具體描述為:生於1978年-1981年,現在年齡在23歲-26歲之間的青年;包括:大學生、研究生、已參加工作人羣等等;在所在的城市至少居住三年,並且以後長期在城市生活。 之所以對城市青年進行這樣的界定,並把其作為一個獨特的羣體提出來進行專門的研究,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是由於這個羣體有其獨特的成長背景,而且他們即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是一個孕育社會未來的羣體。 參與此次調查的1040人中,年齡分佈均勻,男性為53.8%,女性為46.3%,其中獨生子女佔57.8%。從就業情況看,80.4%的人有固定工作,6.1%的人有臨時工作,有5.1%是學生,還有8.5%的人沒有工作。

從收入看,34.6%的人月收入在xx元以上,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佔24.1%。 人生價值觀傳統和獨特兼有 調查顯示,當代城市青年的人生價值觀既有傳統的一面,又有其獨特的一面,一方面,約有83.4%的人同意“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85.2%的人認同“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68.9%的人同意“奉獻與索取應該是平等的”;但在涉及個人價值和利益關係時,當代城市青年就表現出利己的價值觀,他們更加註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慾望,42.9%的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利益關係”,38.4%的人同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觀點,63.2%的人認同“人生應該及時行樂”的觀點。

當下社會中,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直是全社會呼籲和鼓勵的。此次調查問卷中顯示出多數青年人責任感還是比較強。在被詢問對“如果周圍有人做違法的事情,只要不危害我的利益,可坐視不管”這一觀點的看法時,只有7.69%的年輕人表示完全同意,比較同意的佔19.90%,而不同意也不反對的佔31.06%,而比較反對和完全反對的比例達41.35%。 年輕人要學習把人生價值觀生活化

xx大學教授張頤武

對青年人人生價值觀既有傳統的一面,同時又有獨特的一面,應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説明年輕人明白抽象的道理;另一方面,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具體事件時,眼前的生活經驗常與他們原有的理論脱節,他們選擇的結果會背離原來學到的道理。這是價值觀和日常具體事物兩個層次的問題,體現出年輕人的人格兩面化。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出現了很多新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青年用原來學到的理論無法解釋的。比如在市場經濟中,利益經常成為人與人建立關係的基礎。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教育一直抽象地教育學生,忽視了把價值觀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因此當這些離開學校的年輕人遇到新問題時,就會把原有的道理忘在一邊,他們還無法很好地掌握抽象與具象間的平衡。 對這種脱節不必過分緊張,這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習把人生價值觀生活化,彌補人格的裂痕。具體的方式很多,比如現在正在開展的禮儀教育,我們就可以從恰當掌握身體接觸的距離着手,通過掌握規則,把這些東西內化成為自身的精神。

【第9篇】中國青年公益創業調查報告

中國首部公益創業報告發布

青年已經成為公益創業的主力軍,中國青年公益的創業環境和公益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也牽動人心。已經走入第五個年頭的青年恆好公益創業行動發佈了2022年度的青年公益創業成果,併發布首部《中國青年公益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八成公益創業者盼資金支持。

1.在校大學生最活躍

《中國青年公益創業報告》邀請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等在內的10家公益組織機構的相關專家,根據對國內144名公益創業青年的調查問卷撰寫而成。這也是中國首部公益創業報告。

調查發現,在校大學生是我國開展公益創業活動最活躍的羣體。65%的公益創業青年想挑戰自我,59%的公益創業青年想回報社會,33%的公益創業青年想學以致用,30%的公益創業青年為了解決就業。公益創業組織普遍規模較小,啟動資金規模大部分都在10萬元以下,受訪的144家組織中有113個人員規模都在30人以下。

公益創業組織小微化、創業主體弱勢化、創業行業層次低、市場化運作效率低、可持續發展性不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鄧漢慧教授認為,這是現階段青年公益創業存在的問題。

鄧漢慧表示,公益創業區別於商業創業,公益創業的激情來源於社會責任,她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公益創業中。鄧漢慧指出,社會企業面臨幾大困境:一是資金的延續性;二是因為收入低,面臨優秀人才的流失;三是有政府失靈、市場失靈、志願者失靈問題,公益創業的模式還需創新。

2.期盼政策關注+資金支持

公益創業者期盼着政策的關注和資金的支持。公益組織獲得資金的一個渠道是政府採購。可是公共關係建立、產品招標都挺麻煩的。我們的產品明明很好,就中不上標,沒有辦法。曹軍在發佈會討論環節説。曹軍是一位視障者,賣掉房子創業,研製出一款能讓手機説話的應用技術。

針對公益創業青年希望政府提供哪些創業扶持這一問題,調研結果顯示,資金支持佔80%、公益孵化基地佔59%,税費減免佔54%。此外,65%的公益創業青年期待對公益創業制定單獨的政策措施。

對於公益創業來説,政府的支持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社會主體的支持度。65%的公益創業青年希望政府能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效率。

【第10篇】州首屆科技月暨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科技論壇植物資源轉換報告會致辭

首先,我代表xx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全縣43萬各族幹部羣眾,向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向自治州領導和州直部門、兄第縣市的領導,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奮鬥在科技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治州要承當rr率先發展的排頭兵,實現到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翻番的目標,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強力支撐。樹立正確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至關重要。qq州首屆科技月暨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tt行科技論壇活動的舉行,充分體現了州黨委、州人民政府對樹立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意識,依靠科學技術提升區域核心竟爭力的決心,這一活動不僅是我州今年科技工作的一項重大活動和自治州60年州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州本資料權屬文祕公文第一站嚴禁複製剽竊政治、經濟生活中一件大事,更是州黨委、政府實施加快gg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此次科技論壇植物資源轉換專題報告會在ss召開,體現了州黨委、州人民政府對ss縣科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增強發展科技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科技興奇”戰略,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強化科普工作,加大人才選拔培養力度,大力推進科技產業化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步伐,加強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努力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為ss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最後,讓我再一次向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行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祝報告會圓滿成功!

【第11篇】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精選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對象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説:“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裏、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調查報告《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衞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僱主認為青年寫作能力低

【第12篇】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報告

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x日至xx日

調查地點:網絡

調查內容: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調查

調查對象:單身青年

x月xx日,中國最大的網絡婚戀交友運營商世紀佳緣在成立十週年之際推出大型男女婚戀觀之《突破“阻愛”,不孤單》(以下簡稱“世紀佳緣調研”)。據悉,此次調研採用互聯網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調研時間自20xx年x月xx日至xx日,共有8x656人次參與,經過嚴格的問卷質量複審,最終篩選出有效單身人羣樣本67467份。

世紀佳緣全新改版後採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手段,讓廣大青年男女藉助婚戀網站真正實現大數據時代的千萬裏挑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根據調研,單身男性的孤獨感指數(綜合單身人羣最近一次孤單情緒發生的比例、時長及程度計算出的數據)高達78.0,遠遠高出單身女性的68.9。其中內蒙古、山西、黑龍江三地男性孤獨感指數最高。“等待合適的人出現”、“自身陷入困境”和“工作太忙”成為阻擋單身人羣獲得愛情的三大原因,7成以上單身男女表示自己已經喪失追求愛情的驅動力。

年齡“阻愛” ——70後孤單指數最高

“越長大,越孤單”這句歌詞成為都市單身男女的真實寫照,根據世紀佳緣調研,相比80後和90後,70後的孤單感明顯更為強烈,70後的單身男女大多由於工作忙或失敗的戀情導致沒時間或者不願意交友,個人生活空間閉塞導致孤單感增多。89%的受調研男性和82%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隨着年齡的日漸增長,自己的孤單感會越來越強。

不過,60後和60前的單身男女卻低於這個數據,在對60前男性的調研中,僅有85%的'男性表示有孤單感,位於各年齡段最低。這與60後、60前的單身男女大多有過婚姻經歷有關。這部分人羣多為離異或喪偶,並且已有子女,對家庭的照顧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孤獨感。

性別“阻愛”——男人更難愛

據調查,儘管在世俗眼光裏男人通常是愛情中佔據主動的一方,但是“男追女如隔山”的難度卻讓不少男性望而卻步,選擇觀望。調研顯示,儘管8x%的女性都在等待愛情的降臨,但是隻有5x%的男性願意主動出擊去尋找另一半,男性在愛情中的角色逐漸發生着改變。

強烈的孤獨感阻擋了男性追求愛情的腳步,僅有5x%的80後男性和54%的70後男性表示願意“主動出擊”,略高於90後男性的49%。

不少接受調研的男性都表示,由於怕被拒絕,他們不敢向心儀女性表白,寧可選擇上網和看書來打發單身時光。研究發現有聲音陪伴加之房間空間小,孤單感也會相對減少。

知識“阻愛” ——低學歷讓我不敢談情説愛

和男人相比,女性對另一半的物質和精神要求更高。調研顯示,50%以上的單身女性認為男性要有錢、有房、有內涵才值得去愛。儘管男性隨着學歷增長對自身精神世界豐富程度的要求有所增長,但仍與女性對這點的看重存在很大差距。女性對於“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視程度是男性的一倍。一方面女性不會放棄對愛情中物質基礎的要求,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女性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越高。自卑感成為大部分低學歷、低收入男性的“阻愛”:半數以上的的男性表示由於收入在2千以下,“困境”階段讓自己無法戀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九成受調研女性表示,車並不是談戀愛的必需品,近六成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資是否在中上等收入,並且男性比女性更在乎對方是否有一定消費能力。

時間“阻愛”——忙碌成最大藉口

低學歷人羣不敢輕易言愛,高學歷人羣卻沒時間談戀愛。“忙碌”成為高收入高學歷男女堂而皇之的單身藉口,收入2萬以上的單身男女普遍表示,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單身並不可恥。學歷越高,對前途和理想的追求越高,受訪的高學歷單身男女均表示,他們對愛情的渴望都被忙碌的工作消耗怠盡了。別以為單身男女忙碌工作是為改善生活找到另一半,當他們中的多數人是以“前途、理想”和“掙錢”為工作目的時候,又如何有心情、有能力主動尋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64%的90後受調研單身女性和61%後受調研單身男性表示自己是為了前途/理想而工作,而對於60前、60後、70後、80後,受調研單身男性百分比要超過受調研單身女性,90後的單身女性由於剛步入社會,事業心更重,更看重自己的前途。

親友“阻愛” ——你的幸福與我無關

和年齡、學歷等客觀因素相比,來自父母親友的主觀因素也許具有更大“殺傷力”。47%的受調研男性和49%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自己非常在乎父母的意見。當然,也有約x0%的受調研男女認為單身是自己的選擇,與其他人無關。

除了來自父母的壓力,約6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還會被好朋友秀恩愛所刺激,從而產生孤單的情緒,其中年齡越小,孤單感越強烈。

突破“阻愛” 靠自我

97%以上的單身男女,都會選擇“與心愛的ta一起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生活”。 不論性別、年齡、收入、學歷,所有人對愛情的嚮往都是一致的。愛情的本質,在於讓對方感覺到“被愛”,“被愛”的感覺又分為三個層次,“被接納”、“被欣賞”、“被尊重”。現在人們的自我意識過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怎樣突破“阻愛”?對於剩男來説,樹立自信、提升自己的內涵最為重要,要勇於突破自我,主動出擊;而剩女則要考慮重新定義自己的擇偶標準,更理智的去尋找另一半,經濟基礎固然重要,但現實中樣樣皆備的男人肯定是少數,發掘潛力股,懂得取捨才能找到愛情。 作為單身男女的父母,儘量少給子女壓力,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孩子理清頭緒。

中國的單身男女,特別是身處大城市的他們,似乎陷入了“單身沼澤”。一方面他們表示對愛情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力或者不願意去主動獲取愛情,深陷泥沼無法自撥。據悉,此次報告旨在從單身人羣的孤獨感、對愛情的渴望、造成單身的原因、希望得到的社會理解等多角度來分析“單身沼澤”的成因。並提醒單身男女們,只有直面自我,突破內心的“阻愛”因素,才能獲得對的愛情,不再孤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p9e1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