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學名言(經典多篇)

國學名言(經典多篇)

國學名言(經典多篇)

國學經典名句 篇一

1、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王維。終南別業)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4、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5、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7、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8、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9、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王獻之傳)

10、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晉。陸機。文賦)

11、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14、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16、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8、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1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2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2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2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2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7、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28、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29、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30、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 篇二

1、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7、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8、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0、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3、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國學經典名句 篇三

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2、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5、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

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8、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10、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難)

1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3、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1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1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16、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李白。勞勞亭)

17、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18、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9、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2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 篇四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滿招損,謙受益。

5、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6、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2、上善若水

13、治大國,若烹小鮮

14、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15、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1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7、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動也

18、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1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 篇五

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2、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論語·微子)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12、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1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學記)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6、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17、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

1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20、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2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2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下)

2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2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3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 篇六

1、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2、君子諸已而後求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大學》)

3、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卻,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7、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思以敏為貴,學以勤為貴,友以誠為貴,情以摯為貴,窮以志為貴,富以仁為貴,話以少為貴,喜以度為貴,怒以忍為貴,體以健為貴!

8、長知足,心安然;甘淡泊,樂無邊;為人喜,解人難;忘憂喜,嚴律己;莫煩惱,忍為先;識時務,永向前!

9、無貪慾,心胸寬;廣交友,德為先;抑憤怒,能方圓;煩惱事,拋雲端;和鄰里,解人難;家和睦,心裏甜!

10、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慾養身,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精神不蔽,四體長春!

11、言宜實,心宜誠,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寬,慮宜遠,氣宜柔,骨宜剛,志宜大,膽宜壯!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12、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14、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 篇七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6、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8、無慾速,不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11、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12、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1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1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5、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9、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

2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論語·子罕)

2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論語·子罕)

2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2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2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2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衞靈公)

3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擴展: 篇八

國學簡介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然後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然後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一説,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然後名家眾説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説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説:“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然後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一般來説,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説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常識》國學簡介:國學以學科分,然後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然後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然後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nmp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