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悟(多篇)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悟(多篇)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悟(多篇)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一

《把信送給加西亞》與其説是一本小説集,不如説是故事集,因為它是用真實美國近代真實事例所整合的。

1898年,美西戰爭一觸即發,一個叫做羅文的中尉在上級通知下被派去古巴送信,神話般的旅程由此開始。羅文臨危受命,馬上開始行動,穿過叢林,跨過大海,在敵人炮口下逃生,在黑夜叛徒中存活,經歷了史詩級的阻撓下,終於將信呈給了加西亞,併成功在經歷了挫折後把情報帶給美國。然而被人們所讚譽的不止是羅文中尉的傳説冒險,更有“主動、忠誠、敬業”的精神被傳頌,也正是本書的主旨所在。

然而這本書並不只用這一短篇故事來説明此道理,更是用十個真實事例來論證十項法則從而論述成為一個“主動、忠誠、敬業”的員工的方法,只作為一個“送信者”使命必達、不忘初心,用執行力改變人和團隊的命運。

此書教誨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員工,使我更加敬業,受益匪淺,我相信我將會終身受用,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二

相信是一種信念,堅持是一種態度!

用照亮世界的熱情,把事情做到極致!

這本書講述了羅文送信的過程,羅文接到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後,他明白這封信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目標,路途的坎坷只是過程,是必須要經歷,必須要克服的,把信安全的送到,是他的目的,所以即使費勁千辛萬苦也要把信送到!

這本書還有一個讓我震撼的故事是列文虎克的故事。

列文虎克,從17歲開始做一個看門人,登記,給社區安裝玻璃。

如此簡單的工作,但是列文虎克很熱愛,並樂在其中,每次安裝前,他都要仔細地打磨一下玻璃的邊沿,以使它更加光滑,鑲嵌地更加牢靠。

打磨讓這個年青人找到了工作的樂趣,即便在沒有活的時候,他也想將一塊普通的玻璃打磨的像鏡子一樣清澈、明亮,使它們成為更有用的鏡片。

60年裏,他始終做着相同的工作:看門,安裝玻璃,打磨玻璃,從來沒有停過。

60年後,當列文虎克已經成為一個老人,退休了,他還在打磨他的鏡片。

一段時間後,人們發現,一個叫列文虎克的人,出現在了國家級的學術刊物上,他掌握着一項連專業技師都無法比擬的打磨技術,人們通過鏡片可以看見神奇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活了70歲,是荷蘭最著名的科學家。如果沒有他,人類也許不會那快發現微生物世界,我們就無法抵禦細菌的侵害。

專注於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矢志不渝的恆心,讓人歎服,讓人傾佩!

世上成功的人太多,人們喜歡欣賞和奉行成功人士的所作所為,並奉為信條,可每個人在成功前的努力,一步步積累沉默紮根的過程,卻鮮為人知。

羅文不是因為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後才是一個可信賴的人,羅文還沒有送信前,就已經具備了能把信送到的品質,所以才選擇的羅文。

經常會碰到有的人説:我又沒掙那份錢,為什麼要出那份力,我掙多少錢,幹多少活!可是,誰會用一個總經理的錢,招一個沒有經驗的人等着他慢慢地成長,慢慢地成長,並相信他一定可以勝任這個職務。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少,那就靜下心來,慢慢紮根,讓才華配得上野心,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努力永遠都不會有結果,付出永遠在回報前面!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三

忠誠是什麼?就我自我理解就是: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而衡量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成事先成*人,成*人誠為先。為自我學習,不需要別人督促,自我主宰自我,自我監督自我,自我對自我負責,自我想辦法完成自我的任務。一切都是自我的,怎好去問別人該如何做,怎好讓別人替自我做,怎好找藉口不給自我做。

為自我學習,就不會偷懶,不會抱怨,不會消極,不會懷疑,不會馬馬虎虎,不會推諉塞責,不會投機取巧,因為你要生存,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一切惡習都會成為你生存的障礙,你不會放縱惡習而斷掉自我的生路。

為自我工作,忠誠是為自我,敬業是為自我,服從是為自我,信用依然是為自我。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四

早前就有接受過此類的培訓,關於執行,關於結果,只是看了這樣一本書才更加懂得了在執行中,作為一個員工,一個真正的執行者應該具備的精神。

早前的培訓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一個結果,而這樣的一個結果,在提升企業業績的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增值。在幫同事進行文字輸入轉換成電子檔時,多少也看到了一些同事們對於羅文精神的理解,甚而也覺得羅文其實真的很值得我們去推崇,因為他是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看過書本的前言,也總以為羅文真有傳説中那樣神奇,可以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歷經艱難險阻,突破重重危機把信送給加西亞。仔細看完羅文自己描述的整個送信歷程之後才發現,羅文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執行者而已,而這個普通的執行者身上卻擁有不普通“羅文精神”,忠誠、責任、不屈不饒等。其實作為一個領導人,或是作為一個結果的判定者,基本都不會太在意執行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經歷了多少困難或是遭遇了多少不幸,在意的只是執行人是否百分百完成了自己所想要的結果。每一個故事的閲讀者都不難想象,如果羅文沒有像他自己自述的那樣勇敢,那樣堅定地去一心只想着要“把信送給加西亞”,那麼我們就不可能知道何為羅文精神,也更不可能去接受到這樣的培訓。可能很多人都在感歎,羅文具備如此多的難能可貴的品質,可以如此完美的完成任務,改變整個戰爭的局勢,可是有時我們要感歎應該是為什麼從一開始情報局局長就毫不猶豫地推薦了羅文,為什麼總統也真的就這樣相信羅文可以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羅文先生確實具備有非常高尚的職業情操,百分百服從以及百分百忠於自己國家,他聰明,勇敢,富於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又是一個十分注重細節的優秀軍人,最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領導信任他,而他自身也具備有讓人信任讓人引以為傲的能力,他做到了速度第一。

當接到命令那一刻,他就那般堅定,那般確信自己一定要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我想大家推崇的精神裏邊,最最重要的一點大概就在於他的速度第一,堅決服從的執行力吧。是的,當面對上司似乎“莫名其妙”的要求,面對上司下達的似乎“非常難做”的指令時,我們很多很多時候就是想到的這個問題按照常理很難解決,算了不要去做了,浪費精力。於是,我們就常常放棄了這樣的提升自己的機會,也就慢慢的失去更多接受新事物的機會。其實,當我們在接受指令時,只聽到結果跟要求,也只想結果跟要求,然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去思考去創造的時候我們會不難發現,其實所謂的無法克服的難題,有時只是一道紗紙而已,因為任何一個領導人下達指令的時候已經想好了一些解決方法了,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在乎的只是執行者敢不敢去面對,敢不敢去放手處理問題。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一直業績不錯的企業突然遭遇了財務週轉上的難題,可能會面臨裁員或是被收購等問題,董事會召集所有中高層領導人就關於如何幫助企業脱離困境問題開了兩天的會議,會議最後做出一項決定:為了讓公司脱離困境,我們全體人員必須聯合起來一起來面對這一次的危機,現在請大家一起到八樓去跟董事長一起跳下來。聽到這樣的決策,很多人開始覺得猶豫了,我上有老下有小,現在讓我從八樓跳下來,我們家的那些人要怎麼活啊……眾説紛紜,很多人都認為公司真的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沒有辦法再重新興起了。後來的結果可能有人猜到,沒人讓人們去跳樓,只是在這一關鍵時刻,董事長想要了解一下員工對於公司的忠誠度,信任度,以及公司的團隊凝聚力。有人通過了這樣的測試,留下來陪同公司一起度過難關,而有的人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而離開了。

來到公司也有一個星期了,對於公司的一些體制都有了一些認識跟了解,看到張貼在牆上的文章,通告,嘉獎令,我不得不承認自己進入了一個充滿競爭的企業,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而看到牆上的執行分表,更是嚇了一大跳,知道自己又將面臨性格及能力的挑戰。原本,我並不是一個細心的人,也並不喜歡受約束,當跟同學們説起自己在處理數據相關的工作的時候有人就開始懷疑我能否勝任,只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決定了就去做吧,不管怎樣,先做了,才能知道自己做得有多好或是多麼的不盡如人意,如果只是按照別人認為的自己去做自己的話,那麼我可能就真的只是別人認為的自己,而不是真正的自己。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要做就果斷地去做,與其讓事情拖着看不到結果,還不如一開始就做了,哪怕最初的結果不如人意,但至少提前做過之後,我們還有改過的機會。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五

一開始有很多關於《把信送給加西亞》這個書名的問題,比如加西亞是誰?為什麼把信寄給他?誰會把信交給加西亞等等。

當我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時,我想起了我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羊皮信》,電影裏面講述的事情和書中的主人公羅文中尉一樣,抗日時期少年團的一名小兵,經過曲折,最終穿越敵佔區給八路軍提供了重要情報的一個故事。

當我繼續閲讀時,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所以我不自覺地放慢了閲讀速度,逐漸發現公司推薦這本書是合理的。

“把信送給加西亞”,從員工的角度來説,這句話象徵着忠誠、奉獻、執行力等,從公司的角度來説,象徵着對員工的信任和支持。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把信送給加西亞”,也是一種奉獻。

書中有句話説,“所謂英雄,就是成功的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個成功地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是個英雄。為什麼羅文中尉設法把信交給加西亞?我在書中發現了這句話,“接受任務——全力以赴——完成任務”,我想這就是羅文能把信交給加西亞的原因。

書中的許多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認可,例如“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積累,那些一夜成名的人,其實他們在取得成功之前已經默默奮鬥了很長時間”和每個人都不要以位卑而消沉,不以責小而鬆懈,不以薪薄而放任”以及“當你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時候,你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會越來越高”等等。

《把信送給加西亞》裏面滿是正能量的話語,讀過之後,讓人感觸,讓人羞愧。感觸是因為有認同感,羞愧是因為做得不夠好。我希望這些話能激勵我一步一步向前。最後,我希望我能成為公司裏一個“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六

“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昨天下午,我看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今天,我一翻開之後便再也不忍釋手,不由地一口氣讀完,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啟示。

《致加西亞的信》中的故事,差不多人盡皆知。作者講述這個小故事的目的,是試圖通過羅文中尉身上所展現的忠誠信念和敬業精神,來震撼久已麻木的世人。

正常送信本來是一個簡單不過的工作,但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羅文中尉的忠誠和敬業顯示出了他的難能可貴。隨着《致加西亞的信》的廣泛流傳,如今羅文的送信行為,已經提高到:象徵忠於職守、信守承諾、敬業服從、勤奮努力、不甘平庸的代言詞。它向我闡明瞭深刻的道理:忠誠與敬業不僅僅有益單位和領導,最大的受益者是員工本人,是整個社會。它是實現單位發展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

對於單位本身而言,這本書無疑是教育員工愛崗敬業、忠誠勤奮的最好教材,它所倡導的是員工對崗位、單位的忠誠,是對制度、規則、任務的遵守和執行。

事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擁有更多的“羅文式”員工。一個想有所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員工,應該充分發揮自已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潛能,而不被困難所嚇倒,滿懷信心去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和職責。

“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不是過多去問為什麼,而是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羅文式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以後個人做好工作,做好事業的標準:工作中腳踏實地,不計得失、全心全意、積極行動,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面對困難和挫折,不逃避,不推託,迎難而上、堅忍不拔而又興致勃勃,以陽光般的心態迎接一切!

可是環顧現實生活,真正能送信給加西亞的人又有多少呢?“敬業、忠誠、勤奮”本是人性中最光輝的亮點,但隨着社會的變革和價值觀的多元化,這種光輝卻不知不覺變得暗淡。可喜的是,總有一些羅文式的人物,能從多數的平庸者中脱穎而出,憑自己的忠誠、信用與敬業而被委以重任,成長為業界甚至時代的精英。當你的上司信任你,你的同事信任你的時候,你就值得被委以重任,你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忠誠才有信任,主動才有創新,付出才有回報。”我們與其為明日的“奶酪”而憂心忡忡,還不如今天開始,爭取做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七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還是經過老師推薦的才知道的,剛剛看完,馬上就想寫出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書的內容很明瞭,大部分都是圍繞着一個叫羅文的將軍寫的,在戰爭期間,美國總統麥金萊需要一個送信的人,於是羅文接受了這個人艱鉅的任務,沒有多問一句話,他拿到麥金萊總統交給他的信轉身就走了,沒有疑問,沒有抱怨,而是全心全意的完成為這個任務努力着。

我喜歡他的真誠、與奉獻。“忠誠”永遠是首要的做人之本,這種優良品質幾句內在的魅力,是人愉悦,更;更令人信任,並且會贏得眾人的尊重和擁護。忠誠就像羅文一樣,精忠報國,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他最後成功的吧心交給了加西亞將軍,美國陸軍司令為他的努力幫發了獎章,後來,羅文的事蹟更是得到了人們的廣泛的流傳,毫無疑問,羅文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的英雄,讓人們銘記在心。

讀完這本書,到現在我的心還無法平靜,我在反問自己,我是一個可以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嗎,想過之後,我得到了答案,讓我汗顏的是我做不成一個可以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我對待生活的態度和羅文的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我沒有積極地生活態度,自從上了大學,生活質量一直急劇下降,我發現了,但卻沒有及時的反思自己,而是這樣一直的任他發展,直至今天,我才在這本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份精神支柱,我要這樣下去嗎?答案是不要,我要做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用心去對待生活,對待學業,還有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需要具備的就是羅文的崇高的品德,然後像他一樣,做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我們要明確生命的意義,準確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此而言,我覺得一個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也必須勇敢承擔歷史所賦予的責任。這種責任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拿來。這不是愚蠢的“拿來主義”,而是勇敢的“拿來精神”。抱着必定成功的理想和願望,勇敢的“拿來”,堅定不移地、毫無疑問地執行,不畏困難險阻,直至完成自己的使命,達到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

面臨社會的重重壓力,我們需要做的很多,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羅文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成功看似離我們很近,可他卻又是那麼的遙遠,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忠誠一定是成功的墊腳石。從書中我們看到羅文取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他的軍事才能,而是他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在上問我就説過,忠誠永遠是做人之本,也是做人最重要的基礎。不論你是在學校也好,還是在社會中工作也好,如果你沒有用心去對待每個人,忠誠都沒有,想想誰會用這樣的一個人去擔當公司的重任,不能給人一種信任感,沒有值得別人依賴的資本,只是信誓旦旦的説,沒有行動,誰會相信。所以,學會忠誠,學會最基本的做人方式,這樣你才會有發展。

想做一個合格的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要學會有責任感。羅文在機器艱苦的情況下,還能夠把心送給加西亞將軍,充分的就體現了他很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有認真的負責的態度,在最艱苦的時候他沒有放棄,而是以為的堅持下來,他的責任感更加體現了他的忠誠。所以我們對待每件事情,特別是那些重大的事情,必須用認真的態度全力完成。我們要充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沒他又社會賦予我們的,有家庭賦予我們的,還有我們自己,我們既然有這樣的責任們就要有勇氣去承擔,想盡一切辦法努力,然後進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

奉獻是取得成功的保證。人的一生都想做些大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羅文這樣有奉獻精神的人,就在他接到這封信的時候,他也知道困難重重,也許,他的生命正在靠近死亡,可是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奉獻了自己的勇氣甚至他的生命。可是現實中,想羅文這樣有奉獻精神的人少之又少。就説發生在學校的事情,如果老是讓同學做些事情,可能沒有報酬,沒有獎勵,那麼抱怨就要到了,抱怨做事卻沒有什麼好處,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人很多,他們把錢看得過於重要,走社會也是,講究價錢,可是羅文有這樣做過嗎,答案是沒有,他接到信的人那一瞬間,他靜靜的接過信,不講價錢,沒有抱怨,接着就是不惜一切的付出和努力,並把信送到加西亞將軍的手中。只有投入才會有回報,只有忠誠才會有信任,希望我們每個人也能有一種奉獻的精神,即使自己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能夠完成我們的任務。

現在,讓我們停止無謂的抱怨,收拾好我們煩亂的心情,從頭開始,從現在開始,忠誠於你的每一件事,不斷地完美自己,然後努力讓自己做一個現代版的羅文,因為這樣的人企業需要,國家需要,時代也在不停地呼喚我們做一個真正的羅文,讓我們無奈想羅文學習,一羅文為榜樣,立刻行動起來吧,做一個整整的‘羅文’。

把信送給加西亞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但只有啟示是不夠的,我們只有把這些啟示應用到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去,這樣,我們才算是一個合格的羅文,以個真正的可以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同學們,加油吧,我們一起做個可以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八

今年暑假,我讀了《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據説這本書是全球暢銷書之一,並且在世界五百強中也被作為企業培訓員工的讀物,我有許多感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需要緊急送給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這時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有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這時有一個叫做安德魯·羅文的美國陸軍中尉臨危受命。他義無反顧的接受了這項任務。他闖過了牙買加境內的層層關卡,遭遇了海上西班牙部隊的搜查,最後他以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最後羅文將信在限定的時間內交給了加西亞將軍。

這個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卻給了我很多啟發,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因為只有堅定信念我們才可以做成我們想做的任何事情,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退縮和放棄,要找方法去解決問題。另外就是要做到絕對服從。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加西亞,他不僅僅送的是一封信,二十美國的命運和希望。要想獲得成功,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生活中很多人滿足於平庸的現狀,在推諉,偷懶,取巧中應付自己的生活,卻不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須選擇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

《把心送給加西亞》之所以成為暢銷書,我認為確實是對得起的。我們應該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好自己,不斷努力創造更好的明天。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九

這天的白天,我開始了看《擺渡人》,我一直覺得一本書,能夠在網上和線下獲得大家的交口稱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週六一天,加上週日半個上午,我又快快地看完了這本震撼人心的小説

晚上,我也在寧遠樓參加了一場讀書會,讀書會的主題的《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一個女生分享了一本中國精神分析學派的領軍人物武志紅老師的《為何愛會傷人》,讓我看到了從依賴到覺醒到人格成長的路徑。女生也結束演講的時候,講了一句話,也堅定了要寫一篇關於《擺渡人》的讀書筆記的想法。

她説:沒有誰會一直會為你的人生負責,他們只能陪你走完一程,只是你的擺渡人,真正對你的人生負責的還是你自己。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篇十

古人云,開卷必有益。

作我深知讀書、學習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我本身也非常喜歡讀書,經常偷得浮生半日閒在書中去尋找那些欲説還休的情愫,家國天下的情懷,大漠孤煙的凝望和沙場秋點兵的壯志豪情。在讀完《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樣的勵志故事之後,真是被主人公羅文中尉的忠誠和堅韌所感動。

不管是崎嶇坎坷的山野叢林還是變幻莫測的惡劣天氣;不管是西班牙士兵的圍追堵截,還是飢餓疲勞的各種折磨,都沒能阻擋他勇敢而堅定的信念,心中想的只有國家利益和古巴人民的自由。而這種主動而勇敢的熱情也讓我深深地反思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問題。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成功的那朵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對待學習和工作需要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對本職工作的敬業精神。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説過做學問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正是要讓我們堅持不懈,像故事中的羅文中尉那樣,任務伊始他甚至都不知道加西亞將軍在哪裏,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他仍然努力向前,每邁開一步都是離成功更近一點。在知道了加西亞將軍的具體位置之後,更是打了雞血般晝夜前行。就是這樣的一種熱情和忠誠,讓他最終柳暗花明,完成了這樣一項載入史冊的偉大任務。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應該要努力成為的那種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希望我在將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都能像羅文中尉那樣的勇敢和堅韌,義無反顧地用雙手去創造輝煌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xindetihui/duhougan/619y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