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三重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三重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三重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三重門》讀後感 篇一

近段時間閒來無事,將兒子高中階段買的一摞書拿來看看,感受下當時的他思想軌跡。之前他買的書我也看過,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未做思考,所以讀後的印象是不痛也不癢。

抽出的第一本書是《三重門》,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寒假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説,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三重門》的名字來自《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三重”指的是“禮儀”,“制度”和“考文”。作者年輕時為了如何讓書名顯的有文化一點,經過反覆的思量,才取下了這個為人多次誤讀為“三種考試,三道門”的名字。

本書創作於韓寒出道之時,韓寒當時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混混",他放蕩不羈,他出言無忌。學習不好,卻偏偏有着寫作的才能。他在當時的教育體制之下不堪重負,有所感概,又沒有人阻止他去思考,於是他的獨特的思想便如脱韁野馬,把一腔情緒發泄於紙張上面。以自身的經歷為主角背景,創造了林雨翔這個角色,也把新一代的年青人的叛逆思想寫得入木三分。小説也並非作者的刻意之作,在韓寒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歷練",用以鍛鍊他的"寫作能力"和"硬筆書法水平"。

讀完後我總算找到高中階段翰身上的痞氣與油氣從何而來,作者及男主人公身上某些特質翰同學還真的有,不知是看過後模仿還是這個階段的小男生都有這種共性的毛病。那時的翰鍾情於此部小説也不無道理,他從國小開始,寫作及語言表達這塊能力一直強於其他科目,國小時期還是我們當地報社“校園小記者”,所寫文章優先能在報紙上發表,翰因此小收一筆稿費。後發展為小記者可三不知參加校外活動出外參觀或遊玩,翰參加過幾次,後因不服從組織紀律,難以管教,報社就改換他人了。

到了國中翰寫作水平仍遙遙領先其他學科,每次考試作文分扣得都較少,語文與英語一直保持穩步有升的狀態,他學語言確實較為輕鬆。後會考時語文考了139.5分(滿分150分)全校男生第一,全市前十的成績。到了高中他的寫作水平基本上原地踏地了,偶然嶄露下頭角就石沉大海了,最終大學聯考語文116分收官,在班上算中等水平吧,沒被他人甩分而已。

高中階段他在友情這塊的表現,所作所為與書中的行為是大差不差的,我們經常好意相勸,少與那些不思進取、無所事事且又不太想學習的同學交往,他卻振振有詞地説道,別看這些個同學不起眼,就這些人夠哥們義氣,有真性情。於是自已的言行有時也跟着有點吊兒浪當漫不經心,所做所為讓我們大人及老師們看着上火與着急。後在班主的堅決力阻下,與個別人斷絕了往來,但又訊速與另一部分人混在了一起。他引用書中“做人,要麼大俗,要麼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人。”這句話來踐行自己,説自己成不了什麼大雅,就做個大俗之人,當時氣得我們無語以對。現在回想以往,可能是我們太不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內心,我們一片茫然時其實一切皆尋常,只是處於焦慮期的家長們沒心情也沒那個心思來揣摸這些,成績與排名模糊了我們的雙眼。難怪過來人一再強調高中階段所有發生的事都不是事,只是孩子成長期一個浪花而已。

現階段家有讀書的朋友抱怨娃不好好學習,成績不理想又不聽話,我聽聽笑而不語,這只是我們那時經歷與體驗得到循環重複罷了。可身在其中,再多的安慰與寬解都是徒勞,只能讓朋友自己慢慢接受並加以消化然後得以釋放。

有天與翰在微信上聊到此書,翰説這是韓寒的早期作品,作者的才華沒得以全面展現,不具有代表性。再説已時過境遷,對於他來講已是過往,不作評價。

重門讀後感優秀作文 篇二

何時代都有任何時代人的煩惱。國小、中學、大學時時刻刻都在三重門中迂迴、周旋。

初次開始閲讀這本書,並非出自我本意,甚至準確點來説有點被逼迫的傾向。

一個完全不符合當今正在流行的校園青春風和古代穿越風;也跟幽默搭不上太多關係。卻不知有什麼魔力能讓一直不願意看批判風格的我,幾乎痴迷的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直到看完。當時針緩緩的指到十二點時,我輕輕地合上了書,靠在椅背上努力想讓自己放鬆放鬆。但不知怎麼的,腦子裏面亂如團麻。不得不説我對於《三重門》最後的結局感到困惑和不解。

韓寒,別人口中的八十後新鋭作家,老師眼中嚴重偏科不求上進的壞孩子,同齡人眼中敢於抨擊反抗應試教育的叛逆少年。從他身上看到了八十後一代的思想還苦惱以及中國教育制度的一些問題。韓寒被譽為八十後的代表人物,他所代表的是什麼?是一種放蕩不羈的個性?是一種超世脱俗的感官?還是一種叛逆出格的精神?都是,也都不是。韓寒所代表的是我們這個羣體的觀念,這個羣體的想法,只是他敢於用文筆表達,用他那自詡的才華,讓筆尖流露出一段段真實的情感。在故事中,韓寒把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中的很多弊端和缺點都凸顯在了男主人公和他周圍的朋友身上。學生們錯誤的把讀書理解為為了以後好掙更多的錢,而並非為了充實他們的內在和培養他們所散發出的氣質。可見這些孩子的家長也並非了灌輸什麼正確的信息以及做出良好的榜樣

雖《三重門》所用之語妙趣橫生,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帶着種淋漓盡致、瀟灑酣暢的審視。韓寒偏愛中國古代文字,所以文章中也用了不少古文,皆創造出了幽默加古文的領域。可謂不乏充滿睿智的幽默感的神來之筆,象徵性的,寓言式的傳達出了當今時代和社會本質上的真實。但着韓寒的意圖一路笑過來,但闔上書冊,卻發現能值得回味的快樂並不多。小説中四處伏擊的調侃和存在着語法錯誤的比喻不僅沒有加強小説要表達的思想,反而使得主題顯得七零八落,語焉不詳。真正要引起人心靈震撼的力量,在呼之欲出的時候,卻又像退潮一樣逐漸暗淡。

《三重門》讀後感 篇三

在韓寒熱過去這麼久才看韓寒的書,我真可謂是落伍。但是我想,只有以我今日的心態,可能才會對他寬容的説一聲:的確有才!

在看韓寒的書時,我的感覺就像在讀錢鍾書的《圍城》,看得出其中的語言之辛辣,犀利和諷刺意味和錢先生幾乎如出一轍。當然,從思想深度上來説還是有差距的。現在,我想探討的是,韓寒這樣的孩子在中國的生存狀態。

作為一箇中學教師,我之前很久的教學理念是:如何將自己的學生很好的送進大學。為此,我曾經在自己教學時給學生大量介紹學習經驗,並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授。當然,也會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和學生一起尋找一些學習的快樂。可是,漸漸的我發現,學生中成績好的那部分對所講授的內容感到不能滿足,所以常常會有一些意見。但是學習成績一般或者偏下的學生又對語文學習中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深惡痛絕。這樣一來很多人就認為語文是枯燥乏味的。事實上,回顧自己多年來求學之路,在語文課上學到的不是死板的知識,而是在其間積累的自己的思想。我的語文成績好,從來不是由老師教出來的,就是兩個方面:一是自己下功夫學習課本知識;二是廣泛閲讀,積累知識和思想。今天看到韓寒的文章,我就在想,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像韓寒這樣的人在校園裏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是千人一面,萬人同心;培養的是能適應現代大學聯考制度的各科齊頭並進的“人才”而非有一門特長的“英才”;也許這就是中國人中很難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吧。但是,對韓寒,這樣一個連高中都沒有讀完的人來説,在很多人眼中他不但是個異類,而且在很多年後,如果他沒有成就,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對他嘲笑和諷刺,這就是今後他可能走的一條艱難的路。但是,如果他可以循着自己的路走下去並作出一些成績,我想會有很多人手捧鮮花在前面迎接他。中國的國民就是這樣一個只承認成功,不承認失敗的羣體。

所以,我想,如果我有一個像韓寒一樣的學生,我會對他説:走好自己的路,為了走得穩一點,少遭受一點風雨的打擊,請先放棄自己的個性,先成為一個大學聯考中可以征服對手的人,然後我會盡力幫助他去戰勝大學聯考。

但是,現在我有一點疑惑,我們給孩子選擇的路究竟是否適合他呢?

聽説韓寒在退學後,選擇走寫作的路,可是這條路上的坎坷又有多少?文學界曇花一現的人太多了,現在,郭敬明的熱流已經將韓寒的光彩掩蓋去很多,那麼,像韓寒這樣的孩子在中國的路該怎樣走?

《三重門》讀後感 篇四

很久很久以前,晚上我喜歡躺在牀上閉着眼睛想事情,遠到關於未來的假想,近到明天早晨吃什麼?我就是這樣,每天晚上會想很多很多的事情,就像上學的時候,睡之前,把今天學的單詞先默唸幾遍那樣而且那種感覺是輕鬆而自在的~後來我喜歡跟人聊天,説着話、説着話就睡着了,因為“專家”説的,睡之前聊天好,但是不要太興奮現在呢,每個夜晚都是在台燈下度過,還時不時的躺着看書、趴在被窩裏看書,看到眼睛發乾為止,説實話,我已經好久沒有去眼鏡店測過視力了,因為我不是近視眼,hoho~

每次看完一本書,我是真的想寫下些什麼……但是我既想寫在本子上,又想寫在博客裏,所以好幾次都乾脆那都沒寫,我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懶的人。因此某些感覺走過也就走過了,什麼痕跡不留,because我還是個健忘的人,現在憑着我有限的記憶,我想把這段時間看得幾本書的感觸寫下來,我想經典還是會在我的腦子裏留有餘香的。《三重門》、《像少年拉飛馳》、《麥田裏的守望者》、《人生》……

《人生》的感觸在上一篇博客已經寫過了,如今就不再多説,總之活着就是最大的藝術,命運的曲折源於現實的糾結,想那句歌詞:人生完美的事太少……不管命運給我們開什麼樣的玩笑,我想我們內心還是應該有一份堅持不曾改變的,那或許就是:理想、信念或者愛情!

前段時間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覺着不看韓寒的書,將來會是一件遺憾的事,因為他在當今書市的一席之地,還有我很想看看這個恨世嫉俗的人會説些什麼,恨世嫉俗,我似乎用錯詞了,比起郭敬明韓寒更現實一些,對,那就是現實。

韓寒用了第一人稱,用少年林雨翔的眼光看待社會、人生以及周圍的一切,發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見解。韓寒看待世界的眼光極為挑剔,對於社會不良風氣和應試教育的批判辛辣卻又叫人心服口服。小説中,最愛的還是韓寒的黑色幽默,就像我在看書的時候就一直竊喜~每一個精巧的比喻都彷彿信手拈來,讀後讓人忍俊不禁又陷入深思。但這些黑色幽默並沒有持續很久,在林雨翔進入市南三中後,語句就轉為平淡。有人説韓寒是江郎才盡,而我認為在這個高中的場景中,描寫得一切以貼近自身生活。韓寒已不能像個局外人看待這一切,在自己的生活圈內,早已沒有距離。貼近反而使他施展不開,他也做過努力。像幾個體育特招生的出現,卻也只能華麗上場,悻悻落幕。

小説的結局頗為耐人尋味,殊不知無言的結局亦是最好的結局。未來的世界誰也猜不透,不如給自己留一個幻想的空間。韓寒做的真是絕。

事實上理一理思路,林雨翔實際上就是韓寒,這個迷茫而倔強的少年。唯一的不同,就是那份抗爭意識。林雨翔的求學和韓寒的休學,一個尖鋭的對比,事實上也是韓寒的無奈。他選擇了一條極為坎坷的人生道路,執着前進。雖不知前方道路如何,光芒還能閃亮多久。但我堅信,在無數應試學子心中,韓寒是最灑脱和值得羨慕的。

《三重門》讀後感 篇五

花了好一段時間,終於讀完了《三重門》,卻沒有一種釋懷的感覺,因為裏面有太多東西值得讓我思考……

很多人諷刺着説韓寒是個憤青,就算是這樣,又有何不可?至少別人敢愛敢恨,敢想敢説,總比那些虛偽來得實際。當我們穿梭在城市街頭時,總覆蓋一層華麗的外殼,這外殼既是人心所造,更是社會所造,它使人們在抉擇的一瞬不加思索地選擇了虛偽,卻又開始為自己的角色感到迷離……人活着,或多或少為的就是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而快樂,為親人、為朋友、為他人的快樂而快樂,而對於韓寒,他所希望得到的快樂是更多人的理解,這裏是更多人而不是所有人,因為他更需要在他身旁的人的離解,至於那些高踞在高等教育上人云亦云的人,也就漸漸地無關緊要了,畢盡他一個人的力量終究難以改變幾個時代的力量。在回到憤青的話題,我同樣也有當憤青的慾望,但我沒有那個資本,我難以將自己所有的敢愛敢恨毫無顧忌的詮釋出來。站在自己的天空望着韓寒,發現自己這兒比他的世界小了好多,他那裏的暴風烈日使他擁有了更多絢麗的彩虹,我默默退後了腳步。

記得我最初看到韓寒的文字,是從《像少年啦,飛馳》中的序開始的,(我更喜歡看序或者後記,因為那裏會有一個相比而言更真實的雕塑出現在眼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從雕塑已固定的神情中感受它的心聲)接着便是《三重門》,以及他的博客,其實他的東西我所看的並不算多,説起來難免會有些主觀。在《三重門》裏,我能感受到韓寒在描寫青少年單純、幼稚卻又自認為成熟的愛情背後,更多展示的是當今素質教育成果,一個個老師敷衍、清高、片面,而學生也是高傲、虛偽、所寫的文章矯揉造作、盲目追求方框中的個性,學校裏的領導做足了表面文章,把素質教育當成了玩RPG遊戲,平時隨便搞點這樣那樣的小活動,站在高處看似乎每個學生都忙得不亦樂乎,心想所有人的素質的數值一等都有不小的上升了,然而學生們的確在這些活動中收穫了不少――是經驗(在老師、校領導面前受點罪、演點戲,回過頭來三五成羣拼命地罵)……不明白為何很多人總是在大力宣揚我國的素質教育多麼多麼的成功,取得了多大多大的進步,我想也只能敷衍地用每個人心中的比例尺各有長短不同來解釋罷。

我正躋身於當今素質教育的長龍之中,是社會、是家庭堵攔得讓人只有這一條出路,又或許我又更多的出路,只是我不敢於承認罷了。就好像我正站在素質教育高塔上,看到窗外或喜或悲的他,只能油然而生一種同情、一種敬佩,卻不敢從高塔上向下跳,走進他的那般世界,只能繼續邁向一切未知的塔頂。這或許就是我最痛恨的地方,窗外的光景和塔頂的神祕都讓我留戀,以至於難以完全投身於任何一個選擇之中,我還在徘徊,由於我的不敢於愛,不敢於恨,不敢於想,不敢於説,簡單的歸結便是虛偽,我不想歸罪於誰,因為選擇比埋頭努力更能讓人在成長中成熟。我不想現在就做出我的選擇,因為隨着對自己的不斷認識,我會更加理性地面對未來。

我不想用點評的語氣去談韓寒,因為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價他人的人生,我也不想在文章中出現中國這樣的詞,因為我知道,我很渺小,和所有人一樣那麼平凡,一輩子也望不盡它。

輕舒口氣,終於,外面天亮了,又要開始踏上走往校園的征程,之前的話彷彿是在睡夢中寫下的。好了,我現在能做的只有上學了……我確確實實沒有勇氣去當一名反對現行教育制度的小混混,只能在夢中默默地祝福韓寒,真的,快樂就好。與其不斷地為未來的選擇而煩惱,不如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未來的讓未來去選擇吧……這才是真正的我,反正我是金子,總要閃光的……

《三重門》讀後感 篇六

韓寒作家的《三重門》出版於20xx年,當年的這把自由之火燒出了200萬冊的銷量。韓寒作家上國中就發表文章,以體育特長生身份進入上海松江二中,讀了兩年高一卻連續兩年掛課七門,最終於20xx年退學。他的《三重門》是不是更像自己當年的心路歷程呢?

《三重門》沒有太過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太緊張的節奏,象極了我們生活中朝夕相處的學渣學霸父母師友。

林雨翔,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但是又低調膽小,內心戲充足。

馬德保,沒有太多真才實學,可是總歸在一羣庸人的小鎮上中絕世而獨立。Susan,鶴立雞羣的美才女,對林雨翔鼓勵啟迪,是林雨翔的力量源泉。沈溪兒,嘰嘰喳喳,就喜歡玩味些不小心牽線搭橋幫小姐欲説還休的橋段。

羅天誠,不近女色不戀紅塵,自帶深沉,只在見到喜歡的美女時流露點人性的煙火之氣。謝景淵,勤奮的書呆子,沒有好的家世,凡事只能靠勤學苦練。錢榮,富二代,有資源優勢,傲視羣雄,談情説愛卻不耽誤他日精月進,跟林雨翔是死對頭。

姚書琴,“妙絕師太”也難過美男關。

他們是不是像極了你學生時代身邊的性格各異的同學?而且,他們之間或相互嫉妒傾軋,或相互揭底拆台,或相互鼓勵取暖。還有他們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成績報班吧,奔走吧,找出路吧,總歸都是使出十八般武藝,想辦法給孩子鋪就一條又紅又專的光明大道。

然而,我最愛極了《三重門》裏的各種大調侃小尖酸的韓氏幽默,比如:

“馬德保培育成功這性格(膽小怕事)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見走了不少冤枉路。”

“不漂亮的女孩子撒的嬌,則像我國文人學成的西方作家的寫作手法,總有走樣的感覺;看她們撒嬌,會有一種罪惡感,所以男的都會忙不迭答應,以制止其撒嬌不止。”

“體育生像是歷代鬼怪小説裏妖怪變的人,總有原物的跡象可尋,不能靠緘默來掩人耳目——每天去訓練就是一個鐵的事實。”

“正步走時隊伍像歐洲海岸線,主席台上的領導直搖頭。結果這個恥辱沒能保持多久,被後面的幾個班級連續刷新,主席台上的頭搖累了,索性坐看雲起,懶得再搖。”

“好事做到底,壞事也不能半途而廢。”

是不是頗有點錢鍾書大師的風範(連susan也隱約有點唐曉芙的清新之氣),而且恰到好處的濃縮了學業社會家長師生的各種無奈和心酸,讓人在忍俊不禁中正襟深省。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過着平凡的日子,走着平凡的流程,走着儀禮,制度,考文這傳統三重門。一旦有人不小心跨出這個三重門,大多都會誠惶誠恐,不知所措,我對嗎?我會掉隊嗎?我會沉淪嗎?可是偉大如韓寒,他就身體力行告訴世人,萬一你流程沒走對,你依然可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別樣的精彩。

韓寒高一退學的時候,班主任問他,你的未來可怎麼辦?他説我要靠稿費啊,一語引來譁聲一片。20年過去了,韓寒出了20多本自己的書,做着知名賽車手,立萬著名導演,他娶高中的青梅竹馬如花美眷,化身國民岳父。憑藉20億身價,他不但真的靠稿費養活了自己,還把自己養活的很精彩,他還可以霸氣的説:“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雖然韓寒作家現在也對自己當初退學一事感到懊悔,可能隨着年齡的沉澱,他比以前更多領略到所謂三重門的可貴吧,但是,感謝韓寒作家為我們創造出了大眾流程之外的另一種可能。萬一你沒有按照傳統流程走,只要你的夢想是美好的,你依然可能創造出精彩的人生。感謝和祝福韓寒作家。

《三重門》讀後感 篇七

接觸韓寒的文字都有一兩年了,但是現在才開始看他的成名作,他的比喻依舊很新鮮,《三重門》比起《長安亂》《一座城池》還有《1988》,似乎更有故事情節一些,林雨翔像極了我現在的弟弟,膽怯,又好炫,些許叛逆但又沒什麼資本幹大的壞事,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又是一個學習生涯。

故事本身是極為平常的,夾雜些淺顯易懂的諷刺,是我一直堅持看韓寒作品緣由,像是諷刺教育的那個部分,説“他只屬於孟德斯鳩式的人物,不喜歡教育,但思想覺悟還沒到推翻現行教育體制的高度。因為一旦到了這個高度他馬上就會被教育體制推翻。” 不要只説學生,很多老師也深諳現行的中國式教育弊大於利,但是為了淺薄的工資,為了學校的。升學率,自己的飯碗,只能乖乖順從。在以前廣外的日子裏面,由於是私立學校,老師的話語權比公立學校的話語權自由些,偶爾有間隙就會抱怨,甚至怒斥填鴨式教育,倏忽又迴歸平靜,因為他們總得為月末那小小的工資條奮鬥,為了生存,不總得帶着鐐銬跳舞的麼?

還有一處挺觸動我的,是林雨翔進了市重點學校後他的一個朋友説:“怎麼叫‘看破紅塵’,我看不起那種悲觀的人,所謂的看破紅塵就是把原本美好的紅塵看成了破爛。”

對呀,看破紅塵不正是悲觀者遭遇挫折消極的通用藉口麼,有人説不相信愛情,看破紅塵,還不是因為還沒有遇到美好的愛情,或者沒有努力去愛,就説愛情不存在。他也就是因為看破了紅塵所以離我而去,而我還在相信紅塵是美好的,但是我不打算改變我的初衷,我始終相信,只要樂觀,只要有勇氣,紅塵怎麼看都是美好的,絢爛的,炫目的。愛情不同於婚姻,也有異於商業,不在於結果如何,過程和付出不更是重要麼。

但是,“女人的智慧和愛情詩相對的,愛情多了智慧就少了,這就是古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不談戀愛的緣故。”要説智慧與愛情的本質區別,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區別了,前者有理可循,後者莫名其妙,這種看似矛盾的説理也戳破了我許多密友的戀愛現實。對於韓寒的諷刺,我相信是真的,但不相信全是真的。

《三重門》讀後感 篇八

三重門這本書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他講述了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或曾經發生過的事。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謝雨翔是一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中學生,小時候受到父親的“教條主義”的壓迫記誦了許多古文,在文科方面極為出眾,在一次春遊中遇到了Susan,並對她“一見鍾情”,開始了在情竇初開的歲月裏追逐愛情的故事,在故事的結尾因為善意的謊言而自暴自棄。

雨翔的父母的望子成龍的心理正是我們父母也存在的心理,這也帶給了我們無形的壓力,被父母“逼”着學習,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一片苦心為我們無法理解,也永遠也無法理解。韓寒在這本書中也大力批判、諷刺當代的硬式教育,使理科不好的文科生們沒有退路,在歲月的磨礪中最終也成為了一代“憤青”。而也正如韓寒所説:愛情是沒有年齡之分的,雨翔在書中大膽逐愛,然而卻因為好友的善意謊言選擇了放棄,在Susan的眼中,學習是最重要的;而在雨翔的眼中愛情是最重要的,兩個價值觀不同的人註定造就一個悲情的結尾,書的結尾,雨翔站在十字路口面臨着兩個選擇,走亦或是不走,也為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一個希望。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雨翔在清華園與Susan再次相遇,分開也是新的開始……

重門讀後感 篇九

聽聞《三重門》是韓寒的著名小説,閒來無事,過往又有聽聞韓寒的名聲,於是閲讀了這部小説。説實話,我沒有太多時間仔細完整閲讀全篇小説,只是大致瀏覽了幾章,得到的感觸啟發是:

一,做人不能太死板,不能連一點叛逆也沒有。很多人都認為小説《三重門》有批判現有教育的情況,其實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更有家庭乃至社會氛圍對於青少年的影響。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生產規格統一、形色一樣的人,而是各有所長、亮彩多樣的人才。這就對教育要求太多了,説起來這也是一個始終談不完的話題。正所謂“照搬照套是沒有出路的”,通過對小説的閲讀以及我個人的思考。我認為學生髮展,教育發展的關鍵還在於學生本身而非教育體制。要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精好的食材怎麼去做高檔美味啊?一些人批評教育體制,腦子怎麼不去想想孩子自身也是存在問題的。有些學生逆來順受,自己就沒膽量説出自己的想法,明知道父母老師觀念可能過時為什麼不去反映,索性另謀發展啊。古往今來,千百事例告訴我們,那些沒有叛逆思想,過分死板老實的人註定是沒有創新與活力的人。

二,不能被韓寒所迷惑。韓寒不過一個青年,也只是億萬青年其中一個。看了小説,發現裏面多有一些扯皮理論,缺乏現實意義,個人以為完全沒有必要推崇什麼觀點。一部小説更多是一種消遣一種扯淡娛樂。至於説能得到什麼啟示,見仁見智了,很不一定。紛繁複雜的世界,一個人的思想總歸是個人意念,未必放用四海皆准。簡單得説就是要廣大頭腦簡單的學子們要清醒理智,不要自卑自艾,不要太過負面,不要一切責怪環境體制。小説裏的所言所表僅供參考,一切生活教育狀況,我們個人都還得按照個人實際採取應對做法。

三,人生的意義並不能從這些小説裏獲得。現如今的世代,許多孩子的價值觀、世界觀的概念獲取竟然是通過這些人寫的小説,這其實是可悲可憐的。如果要了解真相,那麼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在實踐當中總結感悟。小編的人際交往當中也是接觸過一些此類學子的,這些學子看小説入迷了,口上所説反應他們對小説的崇尚,貌似明理,實際虛空浮着,是一種説不明的哀歎。從這些扯皮小説獲得的意念註定是扯皮的,沒有根基的,請大家一定要清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xindetihui/duhougan/mjk4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