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個人啟發2022新版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個人啟發2022新版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個人啟發2022新版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

昨晚,杜富國出現在熒屏,在主持人敬一丹的鼓勵下,他現場唱了一首歌《當個英雄》:“我們都很普通,來自南北西東,無論在祖國的海角天涯,肩負着使命相同,崇尚榮譽當個英雄……”

隨後,主持人白巖鬆充滿深情地宣讀“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辭:“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越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杜富國,臨危豈顧生。”

當天晚上,遵義武警支隊湄潭中隊的官兵觀看了“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白巖鬆宣讀完頒獎辭後,杜富國抬起殘臂,敬了個特殊軍禮,這時全體武警官兵響起熱烈的掌聲。

今年的春節對於遵義兒女來説可以是城市精神的全新昇華。除夕之夜,全國道德模範,時代楷模黃大發榮登春晚向全國觀眾拜年!正月十四,遵義英雄杜富國榮獲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遵義這塊紅色的沃土不斷孕育被時代銘記的楷模,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城市文明時代風潮的縮影,也是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更是遵道行義、自強不息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二

看完《感動中國》已經好幾天了,至今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復,依然對節目中的嘉賓懷着深深的敬畏,我曾想得有多麼強大的內心和高尚的情操才能促使他們做出這一樁樁感人肺腑的事情來。

生物學家——鍾揚,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帶領學生攀上了青藏高原6000多米的高峯,發現了目前人類發現的海拔最高的種子植物,也是中國植物學家採樣的最高點!16年來,鍾揚和學生們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艱苦跋涉50多萬公里,累計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近西藏植物的1/5。

我是去過雲南旅遊的,到了那裏就有高原反應,每天早晨都得吐一次才會舒服些,沒幾天就感覺身體沒有力氣了,更別説在那待一段時間了,而鍾揚教授一年有很長時間都待在高海拔的西藏,不顧自己已不再年輕的身體,克服身體的不適,堅持攀爬高峯,只為追求自己的夢想—採摘那一株株未被世人發現的植物種子,即使他不做這些,也不影響他的工作和收入,但他仍然這麼拼命地去工作,對他而言,這已經不僅僅是工作了,而是他的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掃雷英雄——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更讓我感動的是爆炸的一瞬間,他下意識倒向戰友那邊,用身體為戰友擋住爆炸物!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能讓自己把生命置之度外,是對自己軍人身份的一種使命感,是對戰友深深的情誼,是真正的大公無私。在如今孩子們都被父母奉為掌上明珠、天之驕子的社會,他卻跋涉險區、捨身為人、視死如歸,這樣的大無畏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馬旭是新中國第一位女空降兵,當她得知家鄉木蘭縣正處在脱貧攻堅的艱難時期,毅然將她與丈夫一分一毛積攢的1000萬元畢生積蓄無條件捐給家鄉,用於教育、公益事業,而她自己卻住着簡陋的房子,連件新衣服都沒有,但她卻捨得買書,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她就是一股清流,當我們都在追求錦衣玉食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拿出一點來回饋社會?就像歌聲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衞國32年的夫婦,夫婦倆在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島上,一待就是30多年,他們忍受着沒水沒電的惡劣條件,忍受着風濕骨痛的折磨,忍受着對親人孩子的相思之苦,只為完成自己的使命,在丈夫離世後,王仕花也仍然堅持留在島上,這麼多年,開山島早已融入她的生命。換做我們普通人,不説別的,就是長年荒蕪人煙的孤獨就能讓我們望而卻步,可見他們心中得有多麼強大的信念,以及對黨和老百姓的絕對忠誠,這都是常人難比的。

其美多吉——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他愛崗敬業,30年如一日,駕駛郵車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累計行駛里程14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責任事故;他意志堅強,遭遇歹徒襲擊時挺身而出,用鮮血和生命守護郵件安全,身負重傷後堅持康復鍛鍊,以堅韌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崗位。都知道雪域的路不好走,他卻迎難而上;都知道屋裏暖,他卻常年住在雪地裏,因為他心中燃燒着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熊熊火焰,他以此為榮,以此為樂,所以他的事蹟才更加讓人動容。

還有見義勇為、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在危急時刻沉着應對,保證機組人員及119名旅客安全的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以及擔起鄉村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每個人都譜寫出一首首愛的讚歌,是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還有對工作的熱愛。

身為企業職工的一份子,我們有太多太多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了,他們的言行也無不和我們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學習馬旭捐贈千萬給家鄉教育的感恩圖報,企業培養了我們,給了我們養家餬口的平台,我們就要珍惜,要感恩,以好好工作來回報單位;學習鍾揚,劉傳建,張渠偉,其美多吉還有王繼才夫婦多少年如一日的奉獻精神,當企業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義不容辭的站出來,有困難大家一起上,需要我們加班的時候,毫無怨言;學習杜富國以身守護隊友的團結惜緣精神,我們大家有緣在一起工作,就要珍惜這種緣分,彼此互幫互助,像家人一樣相處,互相包容,互相鼓勵,一起成長;學習張玉滾、鍾揚、其美多吉、張渠偉、和程開甲的愛崗敬業精神,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來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學習鍾揚、杜富國、其美多吉、張渠偉等的攻堅克難精神,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退縮,迎難而上,要相信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

總之,我們要讓我們的企業文化不再只停留在文字上,要讓它變得鮮活起來,真正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貫徹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中,並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只為同一個夢想——企業的明天更美好!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三

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着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着,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説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羣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衝澹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説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説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説,讓所謂温室裏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18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説,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四

今晚,我觀看了20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 下面説説我的感受。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 千秋去”,“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這就是人生。

璀璨星空的你

孫家棟,90歲,他有着濃厚的航天情懷,陸地是他的家,天空也是他的家,他熱愛天空,喜歡航天,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他雖身為“90後”,但卻怎麼也沒有想到那經歷了人間滄桑的外表下,竟是一顆炎熱的心,一顆堅毅愛國心,一顆熾熱的航天心,一顆永遠不會暗淡再逐漸消失的責任心,他曾説:“質量,是航天的重要生命!”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都有他的貢獻。他告訴“80、90”後,甚至是“00後”:‘ 我們是遇到了中國的最好時期, 我們一定要為中國做貢獻,成為國家棟梁啊!’

孫家棟,將與衞星一起,在璀璨星空中永垂不朽!

輕輕笑,揮手別

王鋒,去馬來西亞打工6年,最終在中國安家,那天夜裏天很涼,一輛自行車(電動車)突然引起火源,家住一樓的王鋒趕緊將家人安頓好,每家每户叫醒鄰居,王鋒那帶血的腳印中彷彿正在訴説着他那堅強的毅力,就這樣20多個鄰居得救了,自己卻重度燒傷,在北京醫院救治,那輕輕揮着的手是何等讓人心酸呀!

王鋒,將於他的火海救人的傳奇,在一千度的烈焰中永垂不朽!

我愛我的學生

支月英,一個女人熬了336逐步形成春秋,在大山中那小小的眼睛,肥胖的身材,梳着兩條大麻花辮,多像魯迅先生兒時的保姆阿長啊!山裏什麼都沒有,教育條件及環境極差就自己買教學工具。早上她用響亮的聲音叫醒一些留守兒童,中午陪孩子們吃飯,做遊戲,夜晚在夜燈下教學生寫字,自己的孩子卻沒時間照顧,被戴了一個“是好老師,卻不是好媽媽”的稱號。

支月英,將與她的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們,在深山叢林中永垂不朽!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酸甜苦辣,世間滄桑都經歷者,才算最大的贏家!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五

今天,我觀看了2020年度感動中國,認識了樊錦詩先生。

樊錦詩先生圍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結合親身經歷,詳細介紹了一代代莫高窟人為傳承弘揚敦煌藝術瑰寶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時還與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獨一無二、彌足珍貴的敦煌莫高窟和“莫高精神”。講座深入淺出、內容豐富生動,讓廣大領導幹部對於初心使命和“莫高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敦煌市領導幹部學習先進榜樣、普及敦煌文化知識的熱情。樑建明等領導在敦煌市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實況。

據瞭解,樊錦詩先生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來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紮根大漠,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文物保護領域終身成就獎、薪火相傳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號,同時,還在前不久獲得了第四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

樊錦詩一直很忙,從北京到香港、從廈門到巴黎……但她心裏惦念的,全是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她説。 “對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無比廣闊,內容無限豐富。越研究越覺得,老祖宗留下來了世界上獨有的、多麼了不起的東西!”樊錦詩説。

是吸引,更是責任。這座千年石窟曾歷經磨難,成為“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常書鴻、段文傑等前輩白手起家、投身沙海,為保護敦煌傾盡一生心血。

“老先生們明明可以擁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偏偏歷經千辛萬苦留在敦煌,他們就是精神符號。東西壞了還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沒有了。‘莫高精神’是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樊錦詩説。

如今,莫高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大城市比還有不小差距,卻仍有年輕人不斷踏着前輩的足跡來到敦煌,甘願奉獻。他們説,“莫高精神”已經成為文物以外的“第二寶藏”。

“幹了一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兒”樊錦詩充滿感情地説。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五

近日,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守島衞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要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話説“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幹事創業的根本,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基本原則。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乾部隊伍。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尊老愛幼,爭做人人學習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職責。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幹部,要敢於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説不,要善於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總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應該始終以《感動中國》中的先進事蹟為標杆,積極學習是十九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時代發展同心同向,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六

20_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唸的《感動中國》如期而至,又會有哪些能擔當、有作為的人從芸芸眾生之中脱穎而出呢?

伴隨着陣陣掌聲、滴滴熱淚,這十位20_年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逐步揭曉:綻放在高山礫石的藏波羅花鐘揚、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的杜富國、赤手空拳勇鬥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縮的退伍老兵呂保民、軍中的“居里夫人”馬旭、完成“史詩級”備降的英雄機長、雲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守島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張渠偉、守望鄉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張玉滾、人生價值在於奉獻的程開甲。

在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了。

每天國旗同太陽一起在開山島上升起後,王繼才夫妻倆便會開始一天裏的第一次巡島,他們來到哨所觀察室內,用望遠鏡掃視海面,看有無過往船隻,看島上的自動風力測風儀、測量儀是否正常。

“島東邊是硯台石,西邊有大獅、小獅二礁和船山。這上面的4個燈塔也是老王當初建議設立的。老王説,有了燈塔就可以保障過往漁船的行駛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燈塔説,有了這幾處燈塔,路過的漁民心裏就踏實。

登上燈塔,四處遠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島的陡峭。“這段路很陡,離海又近,千萬注意腳下。”走在後山的台階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記者的手,怕記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個雨大風急的日子,在這段狹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繼才也是這樣牽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邏;不知有多少個寒冬的冷夜,一根揹包帶繫着一前一後兩個人在倔強地前行。

同樣的巡島場景晚上7點再次出現,不同的是,夫妻倆的手裏多了一個手電筒。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夫妻倆就要記錄當天的守島日誌。一摞摞的巡查日誌被王仕花裝在大麻袋裏,拿出來,帶着一股動人的厚重鋪滿了整個桌子。

日誌上一筆筆字跡,正是王繼才生命中的一個個刻度,寫盡了忠誠、責任和堅守。沿着一級級石階巡邏、瞭望,順着王繼才留下的印記一路走下來。這條路,他們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復一日,一日兩次,沒人要求,沒人監督,他們從風華正茂走到了鬢髮花白……

如何銘記一份32年的堅守?不論是家國大愛還是至親相處,我想黃海邊防的哨所會記得,開山島上的五星紅旗會記得,王繼才用腳步堅守過的每一寸土地會記得……

因為,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平凡堅守背後的邊防人!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七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16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使得老百姓能在這裏安居樂業,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友都因為執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勇敢戰鬥着。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裏,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14年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

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麼想,他卻説: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麼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八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積澱了一年的淚水為他們而流,這淚水正是他們人生的閃光點。他們――一個個十三億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執着堅持,用為事業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時刻冒死拼搏……在十三億國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兩個小時的直播,一個個精彩的而又有意思的節目讓活動一次次推上萬人矚目的高潮。我一定要像那些道德模範學習,如仁心仁術的宋兆普、以身許國的黃大年、好人“蘭小草”、為祖國奉獻一生王珏、李佩郭永懷、當代女愚公鄧迎香等。雖然他們過着平凡的日子,卻可以比我們更加有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活中我們在學校中撿起廢紙或垃圾,這些垃圾看是很小,但它危害着學校的空氣環境,也污染這大地。我們學習道德模範要從小事做起,比如説主動撿拾垃圾,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讓座。為上班勞累一天的爸爸媽媽泡上一杯熱茶,幫他們按按肩膀。我們在學校可以和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也可以為同學解解難題,或一起討論這道難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幫助別人的,要看你願不願意去幫助別人。如果你願意做,那你就算得上是一個小小道德模範了。

同學們,你們努力的汗水可以滋潤萬物,你們也可以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一片屬於我們的天地。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九

曇花一現,雖短暫,可她畢竟綻放過;鳥兒在天空中沒有留下痕跡,可他畢竟飛翔過;煙花,雖然終究煙消無蹤,可它畢竟絢爛過……我們雖不認識您,但您給我們帶來的太多太多。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脱。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1林俊德,您雖然走了,但我們永遠懷念您。

林俊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個人。他1952年入伍,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的任務。但在20_年5月4日,林俊德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説:“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牀工作。於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衝鋒……5小時後,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但是他還沒有完成他的遺願……

他帶給我們的,我想,是忠於職責。現在的社會上官員貪污、以公徇私的現象很普遍。他是一個普通人,但他卻默默無聞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他是真正的戰士,他為的是國家、是人民的利益,他用50年默默堅守信念,讓我們永遠記住他,記住他那可貴的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才是我們中國更加強大起來。作為一個普通人,只要獻出微不足道的小力量,就能感動中國。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每一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觸動了我們心靈深處那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十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頒獎典禮》終於在2022年_月_日晚在_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

身影清瘦、眼神堅毅,行動堅決、步伐堅定……張桂梅猶如一枝面對重重困難卻傲然迎着寒風怒放的梅花一樣,在雲嶺大地散發着丹桂般濃郁的幽香。品讀“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蹟,一位堅韌純粹、迎難而上,甘做人梯、無私奉獻的師者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動容,令人感佩。她的精神值得學習、值得傳揚。

“時代楷模”張桂梅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她40年如一日,紮根雲貴高原的偏遠山區,義無反顧投身教育事業,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的女孩走出大山,改變了三代人的貧窮命運。她堅持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用言行引導孩子從小樹立志向、追逐夢想,注重言傳身教,傳揚紅色基因,讓“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廣大學生自覺追求;她實幹苦幹、甘於奉獻,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山村千萬女孩的夢想之燈,詮釋了為人師者的師德與擔當。她用實際行動,勾勒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當代“四有”好老師形象。她的先進事蹟和高貴品質,值得學習,更值得見賢思齊,傳承弘揚。

“我這輩子的價值,不管怎麼着,我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後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幸福的詮釋各種各樣,但幸福的笑顏確是一樣的;幸福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幸福的價值卻是萬宗歸一。為了貧困山區千萬女孩子的實現自己的夢想,張桂梅如燃燒在山中的蠟燭,心無旁騖、無怨無悔,踐行着當初立下的誓言。張桂梅是千千萬萬新時代勞動者中的普通一員,但卻充滿力量、充滿激情,散發出温暖山區兒童、温暖世界的光和熱,是新時代婦女投身脱貧攻堅巾幗建功的傑出代表,是為教育事業奉獻、為孩子夢想鋪路的優秀人民教師。她的事蹟,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充盈着激盪人心的力量。

“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回望張桂梅投身教育事業的道路,她正如一條小溪,潺潺流進教育資源相對“貧乏”的山區,用崇高的精神、可貴的品質,滋潤着貧困山區兒童的心靈,在山區潤養出一片精神的“綠洲”。張桂梅同志紮根山區教育40餘年的時間裏,克服着病魔纏繞帶來的病痛,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身上,在病危時拉着縣長的手要求提前支取喪葬費……張桂梅是脱貧攻堅中湧現出來的先進教師代表,是新時代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優秀榜樣。以張桂梅同志為鏡,照一照自身有沒有迎難而上的自覺擔當,缺不缺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少不少甘為事業燃盡自己的“無我”境界,通過對鏡自照,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不斷補足精神之鈣,彌補能力短板、扛起崗位責任,努力成為新時代黨和人民事業的擔當者、燃燈者。

“教師的天職就是奉獻,沒有任何其他條件”。張桂梅紮根邊遠少數民族山區,就像一盞點亮在山區的“燈盞”,不但深深紮根山區,還在12年前創辦起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12年間行程10萬多公里,走訪了麗江大山裏的1527名學生的家庭……她用一生堅守了立德樹人的初心,踐行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她的學生不僅遍佈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學生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回到華坪縣為家鄉建設奉獻力量。她的品質,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她,無愧於“時代楷模”這個稱號。典型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踐行榜樣的精神,要始終扎牢思想根子、篤定前行方向,厚植人民至上情懷,始終為羣眾謀福利、添福祉。要甘於做一顆“火種”,立足本職崗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點燃自己的同時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用實際行動奉獻社會、造福社會。

學習先進,重在實踐,貴在篤行。新時代新徵程,我們都應自覺把學習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蹟與自身做人、創業、成事相結合起來,讓先進典型的精神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汲取榜樣精神力量中實幹苦幹、擔當有為,讓初心在堅定信念、愛崗敬業中砥礪,讓奉獻在擔當、實幹中燃放,讓人生在奉獻、作為中昇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xindetihui/guanhougan/gwmp7z.html
專題